论道家思想对中国绘画艺术的影响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lep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通过阐发道家主要学术思想与绘画艺术的关系,并通过道家传统文化的精华对绘画艺术的启示,进一步揭示了两者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这对准确把握和理解文化及其功能、历史与现实、创作理念与绘画元素等因素的互动关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审美意识 意境营造 虚实相生 矛盾统一 大巧
  中图分类号:J20 文献标识码:A
  
  道家历来被认为是中国思想史上一个重要的思想流派。道家以“无”为滋生万物本源的思想观点,在经年中不断融合形成了中华民族重神韵、讲意境、求空灵、至虚极的艺术审美意识主流,其源远流长的历史源头和兼容并蓄的深层积淀是整个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导航标,亦在不同程度上指导着现代绘画创作。
  
  一 老子“惟道集虚”说与绘画艺术创作中的审美意识
  
  道家学说的创始人老子,其思想和学说主要体现在《道德经》一书中。该书至简,只有五千言,却包容甚广,不惟对哲学问题有系统论述,对社会、历史、伦理、政治、军事乃至修身处世之道,均有相应的阐发。
  老子认为‘道’即是物质性的,又是精神性的:“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故道也可以看作“有”,即客观存在的本身。由此看来道是物质性的。而他在第十四章中又说:“其上不缴,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象,无物之象,迎之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所以,道又是“不见”、“不闻”、“无状”、“无物”的精神实体。因此道也可以看作“无”,天下万物可以生于道,自然也就可以生于无,难怪他在第四十章里又说“有生于无”了。
  老子一会儿把“道”看作“有”,一会儿看作“无”,看似矛盾,其实,老子‘道’是精神性和物质性的统一体,是有和无的统一体,或简言之,是心物一体。对他来说,有和无本来就是同一本体在不同条件下的显现方式。
  而对绘画创作来讲,首先应追求艺术的外在表现形式,因为绘画作为一种视觉艺术语言其精神内涵必须通过不同变化的形式来表现才能真正达到在心物混融间的对映关系;其次绘画必须“寓动与静”,通过静态的艺术语言——线条、色彩、形体等诸元素进行凝固的静态表现,这是对某动作发展的瞬间选取,是对最能产生自由联想最佳瞬间的把握,如宋代马远的《山径春行图》就很好地将“寓动与静”于画中,画中山径伸向远方,低斜的柳枝轻轻舞动,树旁的野花已经开的葱郁,峨冠的士人长袖及地,而跃起的鸟儿被士人的脚步惊起,山径清幽,唯有抱着古琴的童子与之相随,正应了画家题写的“触袖翻飞多自舞,避人幽鸟不成啼”;再次就是“变化于无为”的审美意识在绘画美学虚无相生的“虚”、计白当黑的“白”之中的应用。如华琳在《南宗抉秘》中写道:“凡山石之阳面处,石坡之平面处,及画外之水,天空阔处,云物空明处,山足之杳冥处,树头之虚灵处。”皆可留“白”空“虚”,它可“作天,作水,作烟断,作云断,作道路,作日光”。
  
  二 庄子“独于天地精神往来”的人生理念与美的意境营造
  
  庄子是继老子之后的又一个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继承了老子“道”生天地万物的思想并且有自己新的生发。他认为“道”虽然“无为无形”,但却又是 “先天地生”,而又“生天生地”。在庄子看来,“道”不仅存在于天地之前,也存在天地万物之中,他在《知北游》中通过与东郭子的对话和比喻,形象地描述了“道”的实在性。
  庄子主张人格的独立性和精神的自由境界。他在《齐物论》中通过一个自己梦见蝴蝶,醒后不知到底是自己梦见了蝴蝶,拟或是蝴蝶梦见了自己的寓言故事,阐述了“不知周也”才是自己觉得快意的关键。若庄周梦为蝴蝶而仍然知道自己本来是庄周,则必生计议之心,便很难“自喻适志”。因为“不知周”,所以当下的蝴蝶即是他的一切,别无可资计较计议的前境后境,才使他得以“自喻适志与”。这种‘一’即是一切,一即是圆满具足的自然完全的主客全一的境界,得之便会“自喻适志”。徐复观先生曾就这一现象作过深切的剖析,他认为:
  “主客冥合为一而自喻适志,此时与环境,与世界得到大融合,得到大自由,此即庄子之所谓‘和’、‘游’。而体验中最关键的,是此一故事中由忘知而来的两个‘不知’。此两‘不知’,实际是在‘忘我’、‘丧我’、‘物化’的精神状态中,因而当下的知觉活动,成为前后际断的孤立。这是庄周把自己整个生命因物化而来的全盘美化、艺术化的历程,实境借此一梦而呈观于世人之前,这是他艺术性的现身说法的实例。”
  而他在另一个故事“知鱼乐”(参见《庄子·秋水》)中,通过与惠子的辩论把认识之知的情形,与美的观照的知觉情景作为一个显明的对比。“我知之濠上也”是说明鱼之乐,是在濠上美的观照中呈现的;这是忘知之后,虚静之心与物的直接照射,因而使物成为美的对象,是“请循其本”的“本”。
  如宋代画家刘 ,善画鱼,深得戏广浮深、相忘于江湖之意。他所画之鱼随缘而自在,其《藻鱼图》中那些鱼儿,坚实的背、灵动的鳍、微闭的嘴、似静且动的鱼尾、松紧疏密间由浓到淡的的鳞片,充满了韵律和节奏,整个画面无不张扬着生命的美丽。正如画家施虹宾所云:“云卷云舒,水流高下,都是随缘、随性自在。法眼一意求道,却不曾留意,原来自己走的恰恰是道。修行的人求悟,不过是为了一份心中的自在和逍遥罢了。”也只有这种超越计议,打算之心的自由精神追求,才能真正醉心于艺术,创造出历百代千代而长存、为世人叹绝的艺术精品。
  
  三 道家“虚实相生、虚实统一、以虚为本”思想在艺术上的应用
  
  道家由自然观所构成的美学观是天、道、气,即对立而又统一的。这种超越社会和万物,从宇宙的高度和道的深度、广度及使道进乎技所形成的体系思想对当今社会的文化、艺术仍然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正如庄子在“疱丁解牛”这一故事中所隐喻的艺术规律一样。一切事物的表象是有区别的,但在最高层面和境界上又是相通的。这就像中国传统绘画理论中所阐述的“以神遇而不以目视”的道理,由表入里,由浅入深,掌握规律后方能心手相应技与神合进入道的轨迹,与道合一之后才能突破目视的局限和约束,从而畅神于合于道的自由创作空间。又如太极图中似水似云般一黑一白、一虚一实、一动一静的图形也不正是道家的阴阳转换、生克消长辨证思想的最好体现吗?
  这种思想在元代宗师倪云林处最得其妙,如他所作的《渔庄秋霁图》、《江亭山色图》等,简疏的笔法,空灵的构图,虚静的意蕴,整个画面景物简单平实,多是茅屋、寒树、风竹伴着大面积的空寂,这看似草草的几笔却传递出倪云林的“寂寞无可奈和之状”。宗白华先生说:“倪云林的一丘一壑,简之又简,譬如为道,损之又损,它表现着无限的寂静,也同时表现着自然最深、最厚的结构,中国人感到着宇宙的深处是无形无色的虚空。”因此,我们不但应该广泛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学习西方先进艺术创作的方法和技巧,更应该立足于本民族文化的基石之上,去深入地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及艺术理论,艺术史料,发凡张本,追根寻脉,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不断地探索和创新:
  “如果没有传统文脉的自我更新,文脉就不成其为文脉,传统也不成其为传统。我们今天研究中国优良‘道器’文脉,深入说明中国造物文化的特色及发展规律,最终目的是为了寻找中国造物文化现代化的出路。”
  
  四 道家对立论观点与艺术元素的矛盾统一
  
  道教,是中国的本土教义,道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是长期以来,被许多人误解为消极避世的处世哲学。其实,抱有这种想法的人并没有读懂“道”周流不虚、无处不在的精义。相对于儒家的积极作用,道家追求精神上的绝对自由,摒弃外界物质欲望的束缚,复归与自然进而求得人生的大自在。对于中国的文化艺术而言,道家的影响要比其他任何学说都深远。
  道家讲究虚实相生、虚实统一、以虚为本的思想在历代中国画作品中表现的淋漓尽致,在中国传统绘画中有与无、虚与实、浓与淡、厚与薄、深与浅、远与近、明与暗、隐与显、藏与露、疏与密、繁与简、刚与柔、动与静、燥与润、主与宾、曲与直、冷与暖、纵与横、形与神、情与态、意与境等无不体现出这种朴素的辨证思想。这种思想深深影响了中国人的审美心理,并将创作引入虚实结合、以形写貌、以意写神的道路,使中国艺术表现出追求无限,崇尚空灵的特色。我国自古就有“绘画以形似,见与儿童临”、“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仰俯自得,游心太玄”的说法。近代绘画大师齐白石还做过更详尽的论述:“画贵于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
  道家学说是朴素的辨证唯物哲学,在《道德经》中就有多处论及相反相成事物的章节,如“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弊则新,少则得,多则惑”等。如果能深切体悟这些相对立的妙论,在艺术创作上解决好形与意、点与面、线条与色彩等等元素的矛盾,使它们趋于和谐统一,互为用之,可以让艺术作品的视觉冲击力大大增加。
  
  五 道家之“天地有大美”与艺术之大巧
  
  道家反对“巧言令色”,认为“天下皆以美之为美,斯恶矣”、“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正如有学者说的那样,不屑于去追逐表象上的所谓的“声”、“色”之美,而是从“道”的角度去把握美的本质,是执着于“我与万物合一”的人格理想,是主体人格的绝对自由通过客观自然无限广大的呈现。徐复观先生曾对这一问题作过精辟的论述。他说:
  “老、庄对于美、对于乐、对于巧,则似乎采取否定的态度,这又如何解释呢,但若进一步去探寻,就会发现,老、庄因当时由贵族文化的腐烂而来的虚伪,奢侈,巧饰之弊,因而否定世俗浮薄之美,否定世俗纯感官性的乐,轻视世俗矜心着意之巧。但他们是要从世俗浮薄之美追溯上去,以把握‘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知北游》)的‘大美’,要从世俗感官的快感超越上去,以把握人生的‘大乐’;要从矜心着意的小巧,更进一步追求‘惊若鬼神’的,且与造化同工的‘大巧’。”
   这可以为艺术家带来一个启示:从中国道家所体现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哲学思想来看,艺术家要善于发现自然的发展规律,因为自然是创造的源泉,同时设计师的情操在对自然的感悟理解中也得到了陶冶,并且从中提升艺术情趣。将自然的东西融会贯通,使自然的形象能够内化为艺术家自身的心灵意象,使设计师的心灵与自然世界达到真正的契合。所以,中国人在道家思想的影响下,“无饰”为美,“饰不夺天然”(返璞归真)则为文质彬彬的和谐美。这种自然和谐美是最高的境界。因此而讲,作品应透露出形式美感和文化内涵统一的意境,这种意境无论是静、虚、空灵的境界、流动不拘的境界,还是浪漫飘逸的境界,但都必须是自然、和谐、整体,寓无限意境于有限的景物之中,让人深深地感受到一种“朱栏白雪夜香浮”的深远意境,把艺术创作带入一个耐人回味的性灵境界。
  在此思想基础上,要进一步从艺术的本质和文化意义上去宏观地把握绘画,不能局限于细枝末节,醉心于花哨的效果展示,而是要认真研究内在的属性,找出最适当的表现方法,创作出朴素大方蕴含“大美”精神的优秀作品来,为艺术事业的发展和壮大,为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而努力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辜正坤:《道德经》,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7年。
  [2]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广西师大出版社,2001年。
  [3] 于馨燕:《论食品包装装潢的民族性和时代性》,《包装工程》,2005年第26卷第2期。
  [4] 徐改:《齐白石画论》,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
  [5] 李泽厚:《华夏美学》,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
  [6] 朱良志:《曲院风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
  
  作者简介:张鹏,男,1972—,河南三门峡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视觉设计、包装设计,工作单位: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
其他文献
2021年1月8日,经过一周的运行测试,由寰球大庆公司总承包的陕西延长中煤榆能化靖边煤油气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填平补齐工程30万吨/年低密度聚乙烯/乙烯醋酸-乙烯聚酯一体化装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