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劳动保障信息化管理 促进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sssddd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劳动力市场在我国的经济体制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并且劳动力资源配置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劳动保障信息化管理的基本内涵及现实意义,然后阐述了劳动保障信息化管理的运行模式,提出了落实劳动保障信息化管理的工作要求。
  关键词:劳动保障;信息化;管理
  和谐劳动关系是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动力,是职工安于乐业、企业得以发展和社会能够稳定的基石,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开展劳动保障信息化管理制度,促进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从而加快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一、劳动保障信息化管理的内涵及意义
  1.网格化管理的基本内涵。劳动保障信息化管理是指以基层劳动和社会保障站所为依托,将劳动保障管辖区域划分为若干网格,明确各网格的人员、职责和任务,实时采集和监控网格内用人单位数量、用工人数、合同签订、参保、工资、工时、休息休假等情况,对企业不签订劳动合同,克扣、拖欠工资,非法用工,瞒报漏缴社会保险费等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行为可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及时做出相应处理,实现责任明确、跟踪及时的劳动保障特别是劳动争议调解和劳动监察管理全面覆盖和動态监管的目标。
  2.当前影响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主要因素。(1)企业在劳动关系格局中处于强势,并发挥着主导作用。一些企业经营者为追求企业利益最大化,无视国家劳动法规政策和企业的社会责任,忽视职工的合法权益,把职工当作廉价劳动力。不少中小企业主的法律意识淡薄,管理手段陈旧,劳动关系矛盾日益尖锐,劳动争议案件呈现上升趋势。(2)职工在劳动关系格局中处于弱势,难以体现主体地位。由于职工在劳动关系中处于被动、从属地位,部分职工劳动技能单一,就业领域狭窄,在资方与劳方的对垒中处于下风。一些职工尤其是外来务工人员法律意识和自我维权意识淡薄,为保住岗位,往往对企业侵权行为采取无奈、隐忍、弃权的态度。企业利益驱动和劳方的被动退让,加剧了劳动关系主体双方的地位失衡。(3)政府作为企业劳动关系的干预力量,影响力有待强化。从现实情况看,有关部门过度重视地区经济发展,忽视职工权益维护,对劳动权益受侵害问题反应迟钝、冷漠。同时劳动仲裁效能低下、劳动监察缺乏威慑力。另外,我市劳动监察执法人员不足问题突出,难以深入实地调查解决大量的职工投诉案件。
  3.开展劳动保障信息化管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1)建立劳动保障信息化管理制度可以逐步形成全方位覆盖、全过程监控、精细化管理的新型劳动保障维权工作机制,可以推动劳动争议调解和劳动监察监管范围从以城镇为主向统筹城乡转变,提高劳动保障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建立劳动保障长效管理机制,工作模式从被动反应型向主动预防型转变,劳动保障监管部门能更快掌握主动权,从而将劳资纠纷等案件解决在苗头,而不是等到劳资双方行为过激后赶来救火。(2)使劳动争议调解和劳动监察执法更加贴近企业和职工,发现劳动纠纷和违法行为,在第一时间予以解决。劳动保障信息化管理能极大的方便劳动者,畅通了诉求渠道,让劳动者能在家门口投诉劳动纠纷,让劳动者能很方便的维护自己的应得利益,真正将劳动争议化解在源头与基层。(3)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解决了劳动保障尤其是劳动监察人员不足的问题。我市劳动监察员人数较少,劳动监察工作长期以来一直放在劳动监察大队,多数劳动监察案件也均由劳动监察大队处理,柳市社保所虽然设立了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柳市办事处,但由于没有独立的执法权,维权能力十分有限。近几年乐清经济快速发展,劳动保障案件趋于多元化和复杂化,仅依靠劳动监察大队现有的人力已不能完全满足全市的劳动监察工作需求。通过实施网格化管理,可以充分发挥基层劳动保障所的平台作用,在各基层所建立劳动监察中队,同时通过逐步对镇一级和农村(社区)劳动保障协管人员进行大力培训,增强基层劳动保障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扩充劳动保障的人员数量,借此进一步增强我市劳动监察工作的力量。
  二、劳动保障信息化管理的运行模式
  1.编织起一张密集的劳动保障信息化网络。实施网格化管理的基本模式是,依托现行行政管理体系和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在进一步加强各级劳动保障机构建设,以网格为单位,实现对用人单位的动态监管。各乡镇街道都有设立综治中心,内设民事劳动调解中心;在各村和社区基本都有社区服务中心,内部也设有矛盾纠纷调解岗位,一般由村委成员担任。网络化管理将依托基层劳动和社会保障站所平台,聘请镇村两级相关人员担任专职监察员或兼职协管员,将本辖区内各乡镇综治中心和村级网络连点成线,把本辖区内的企业进行网格划分,建立分片、定岗、定责与属地管理相结合的劳动保障信息化运行机制,而劳动保障大队则将各条线连成整体,统筹监管。
  2.做好网格化管理相应的制度建设。应做好网格化管理的配套制度,包括建立三级网络的工作人员职责和责任落实制度,走访登记制度、工作例会制度、及时报告制度及业务培训制度等。
  三、落实劳动保障信息化管理策略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建立健全劳动保障信息化管理制度,是促进城乡统筹就业,完善社会保险体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要求,对于我市来说,这是一项具有创新性的工作,尤其对基层站所和乡镇村一级来说,更是全新的工作挑战,上级主管部门应做好基层劳动保障所和乡镇村的培训指导工作,让基层工作人员做到思想统一,认识到位。
  2.精心组织,措施到位。要按照“网格、经费、人员、基本条件”四到位的要求,精心组织实施:一是认真分析当地用人单位数量、分布状况及特点,科学合理地进行网格划分;二是争取市政府及有关方面的支持,明确协管员等的经费来源和标准,保证经费落实;三是认真做好岗前培训工作,力争人员尽快进入工作岗位;四是落实协管员工作场所,配备相应的工作设备,保证协管员具备基本工作条件。
  3.明确职责,有效运行。各级网络要按照对辖区内所有用人单位实现全面覆盖和动态监控的工作要求,在建立各级网格责任制度和奖惩制度的基础上,不断建立健全各项日常管理工作制度,完善措施。并通过建立快捷有效的信息沟通网络以提高工作效能及应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和处置能力。推行网格化管理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我们既要学习先进,少走弯路,又要结合本地实际,进行积极探索和创新,努力做出地方特色,确保网格化管理工作运行顺畅,成效显著,成为推动本地劳动保障事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四、结束语
  通过建立劳动保障信息化管理制度,可以提高劳动保障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畅通劳动争议特别是劳资纠纷的诉求渠道,完善矛盾调解机制,形成协商、调解、仲裁等相衔接的多渠道解决途径,实现劳动争议社会化“大调解”的格局,积极有效预防和及时妥善处理劳动争议,最大限度地把劳动争议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充分发挥劳动保障网络功能,是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重要方法和直接有效的途径。
其他文献
历史意识的迷失与重构──试论建国以来抗战故事片的嬗变姚馨丙中国抗日战争胜利距今已逾半个世纪。五十年前这场空前壮烈的神圣民族战争构筑了当代银幕世界极其绚丽多彩的一
【摘 要】伴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现代企业的管理制度与模式也开始在我国逐渐走向成熟化。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已经逐渐完善,发展到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然而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依然存在众多问题尚待解决改善,尤其是对于中小企业来说,由于受到资源、意识、能力的限制,其内部审计工作的提升空间还有很多。文章主要针对企业内部审计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相应的应对策略进行探析。  【关键词】内部审计;
本文简述中学外语教学考核方法现状 ;指出中学外语教学考核的存在问题 :重知识 ,轻能力 ;重“产品”轻过程 ;重等第 ,轻述评 ;重笔试 ,轻口试 ;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缺乏
考教分离是在学校考试中,为了对教师和学生产生一种外在的压力,纠正考试中出现的考前划重点,考试试题透明度过高,试卷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而逐步推开。文章从考教分离对考试功能的
学校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和“一个好教师就是一种好教育”的发展理念,不断创新管理,营造教师发展的良好环境,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切实可靠的保障。
摘 要:作为液压系统不可或缺的部分——液压缸,它的运行是将液压能转变为机械能的主要执行原件,因此在设备中其性能的高低就显得非常关键,直接关系到设备的整体性能。本文从冷轧设备液压缸使用之中常见的各类故障入手,简单提出了相关预防措施,希望为广大液压缸使用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液压缸;冷轧设备;问题;故障;活塞;活塞杆  液压缸是冷轧设备液压系统的核心元件,它是将液压系统中的液压能转变成为相
新课改要求教师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同时为学生减负。所以,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实现最好的教学效果,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教师的重点研究对象。初中数学教学目标是激发学
摘 要:自从我国进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经济不断上涨的同时,工业生产规模不断增大,各行业之间的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机械制造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该行业竞争尤为激烈,令国内许多企业内部不断创新,使得许多机械制造企业不断的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本文从机械自动化概念入手,简单阐述了它在机械制造中的具体应用情况。  关键词:机械制造;机械自动化;现状;应用  受到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影响,我国机械制造业发展
[目的]通过不同小麦品种播期试验,研究播期对里下河地区小麦穗粒结构的影响。[方法]主要采用分期播种的方法,选择里下河地区的当家品种扬麦158、苏麦6号、宁麦9号进行种植试
技校招收的学生主要来自乡镇中学的“双差生”,大多数人在中学时期的学习习惯不太好,文化素养相对不高,厌学情绪比较浓。进入技校,因专业课实行“一体化”教学,以动手训练为主,这些人自然提不起职业道德与法律之类内容相对枯燥的文化课学习兴趣。上此类课时,学生常坐在教室里心不在焉,那么该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的兴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创设合适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孔子说过:“知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