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中小学校长这一特殊群体为对象,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对校长素质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系统化的研究。首先从理论层面上论述了校长素质与学校品位的关系,又从现实角度剖析了降低校长影响力和自身素质局限的真切原因,最后从发展的需要上构建了理想的样长素质内涵并提出了提升校长素质的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校长;素质;学校品位
校长是学校的灵魂和核心,关系着教育资源的利用程度教育质量的高低,进而决定学校的发展方向和学校的品位。现实中制约校长发展的问题颇多,只有从元需要的层面上关注校长的经济待遇、工作环境和政治前途,做到人以为本,才能从根本上推动校长素质的全面提高。
一、降低校长影响力的因素
校长影响力是指校长有效地影响和改变学校教职员工心理和行为的能力,它直接决定着学校的办学方向和发展前景。它由多种因素决定,概括起来有权力性影响力(强制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自然性影响力)两种类型。前者的核心是“权”,属硬件影响,由赋予校长的职位、权力和资历组成;后者是校长的行为和素养的体现,其核心是“威”,是软件影响力,是校长个人素质和人格魅力自然引起师生员工的敬佩感、依赖感和服从感等。非权力性影响力和权力性影响力尽管各具特点,但又是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的,前者是校长影响力的基础要素,后者是校长影响力的前提要素,但非权力性影响力比权力性影响力更持久、更有感染力。
二、校长素质的不同层面及其对学校品位的影响
学校应当成为师生最向往的地方。校长应当成为社会倾慕的职位。只有剖析校长植根的土壤、生存的环境,发展的空间以及校长自我完善的目标,建立健全提高校长素质的运作机制,才能营建名师的丰碑和教育的经典。
1.校长工具备网络和完善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公共关系和领导能力的综合素质,这是形成校长工作牵引力的内驱力的客观环境和保障因素。
2.校长要创设并经营好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内部生存空间和外部有效资源的能力,这是校长完成工作根本任务和形成凝聚力的前提条件。
3.校长要具有坚持原则与时俱进的政治家的襟怀和胆略,也有略备睿知深遂、洒脱机敏的哲人风范和气度。
4.校长素质三维结构模型及其对学校品位的价值示意
我们在研究中发现,校长素质,应当具有教育素质、管理素质和政治素质,三者缺一不可。理想的校长素质更是三个层面某种特定素养的综合表现。为便于说明,兹以图示建模予以解释:
(1)A、B、C分别表示校长的素质高度,以此为三维参数做出的长方体的大小表示学位品位素质的总和,其质量V为公众对学校的印象及评价。
以FOA、FOB、FOC三个方向的力形成的合力位置点为O、FOD代表学校的发展方向,方向值记为r’,长度记为f’。以OD中心为球心,OD为半径球R表示校长素质的总和。
(2)同样设A’、B’、C’表示社会公众对校长单向素质的期望参数,以此形成的总和与质量V’分别代表社会对学校品位的总体期望及相应印象、评价。
以FOA’、FOB’、FOC’ 三个力形成的合力位置点为D’FOD’则代表学校的应当发展方向,方向值记为r’,长度记为f’,以OD的中心为球心,OD为半径的球体R表示校长素质的总和。
(3)双球大小、显隐的比较差显示校长素质的优劣,双体大小、显隐的比较显示学校品位的高底。FOD的r与FOD,的r比较差或以看出学校方向性偏差。
(4)上述三个层面的理想认同分别视为V’、f’、R’,应当而未能的各项变量记为V、f、R,大致可以用一个数值大小表示出各项素质品位方向的高低。
(5)精益起见,三轴由O到A’、B’、C’之间各其素质内涵,如管理囝可设定民主、公开、公平、公正、客观、效律、廉洁等要点,政治素质轴可设责任心、正义感、使命感、宇宙感……等要点,教育素质思可设专业水平,教育手段、教学规律、学术责任、学者、教育专家等,其最高尺度为由科学、民主、自由、创造、艺术等要素综合评价在各层面上的反映。
从图示中看出,校长素质是一种复合型的综合素质,其素质的高低大小直接关系着学校的品位和方向。其核心素质向量大趋势和理想模式一致,则校长素质与学校品位成正比关系。理想素质和现实素质的比较,可以明显看出其差别。
三、校长个人发展阶段的界定标准及其相应的素质构成
1、人们对素质的研究有许多角度,许多层次。对校长而言,准确的说法应是如何逐步提高和完善素质。我们认为从一个准校长或新任校长开始到优秀校长和教育家型的专业化校长,提高素质可以有四层阶梯,每一阶段的界定标准及其素质的内涵正好与所处的阶段形成鲜明比照(如下图所示);素质内涵丰富的标准,对应的成长阶段较高,但人数较少;而大多居于较低阶段,其素质构成则比较单纯浅表。
2.不同发展阶段的校长素质构成及评估
根据国内外的一些研究成果,我们建构了居于不同层面的校长素质,可作为有关部门考核任用校长的依据,也可用于校长自我检测。
完全具备正面因子的为成熟校长,在10项左右正面选择的为称职校长。
四、提高校长素质的策略
理想校长素质比较全面、高迈、宏博,针对常态而言,提高校长素质具有现实迫切性和教育功利性。那么怎样提高校长素质呢?一是从校长元需要上关注校长的生活环境和政治前途;二是要从工作需要上加强对校长的培训,切实增强实效;三是要求校长自身养成终身学习、努力钻研教育规律和教育管理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1.要全方位地完善校长培养、校长体系,建立校长资源库,编订具有地方特色和针对性的校长参考资料,建立并开通地方校长网站。
依据校长的层次、区域、年龄、发展阶段编制通识培训计划和个性培训菜单,分门别类开展行之有效的培训。并对“确定人选—先期培养—上岗考核—在职培训—晋级升职”等方面予以全程关注并记录在案,作为晋级升职的依据之一。
2.全面理顺校长管理体制,切实关注校长的经济待遇和政治前途。
众所周知,在校长的使用和管理上流于一般的人事管理,没有考虑到校长作为专业-管理人才的特殊性,致使校长经济待遇和同级别的人员相差不大,政治前途与社会其它官员相比又处于机遇弱势,形成一个与社会交流相对封闭的态势。为切实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认为,比较负责和妥贴的办法是,可以将其分为四级五档次:初级校长——中级校长——高级校长——特级校长(优秀校长——教育家型的专业化校长),和校长成长的四个阶段相适应。晋级评先时在同一梯度进行,届满三年(或五年)仍不能依条件晋升的可平调为同级专业学术职称,以体现体现奖惩原则。这样,校长的职务安全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就会得到满足,工作中会激发出更大的热情。
3.改善校长任用制度,依公开、公平、公正实行竟聘或竞选,把好校长入口关。将流于一般官员的行政考评、业绩量化形式变更为更适合学校特点和教育特色的本质考核办法。学校是人才密集、文化素质、科学素质和法制观念文明昌盛的地方,又是教育的主阵地,关系国运。任何有悖于民主精神和科学素质、管理规律的作法,都会引起相应的反响。校长实行上机任命的暗箱操作,影响教师焕发激情,妨害校长凝聚全员的创造精神,同时对创建名牌学校也是个阻滞和障碍。
4.优化校长工作环境,尊重校长的有效劳动,切实为校长发展提供心理支援和政策支持。
全社会要确立“尊教为本。尊教为先,支教为荣”的风气,给校长创造“好钢使在刀刃上”的条件,真正能把精力放在正务上来。当然校长也要理清思路,分身有术,取舍合宜,这样才能保持精力充沛,心情愉快。
只有在外部条件,内部机制上改善校长的生活环境和发展动力,进一步规范校长的工作口径,加大培训力度,再加上校长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素质构成,增强人格魅力,就一定能够团结广大教师,凝聚学校精神,同心同德创建名校,众志成城复兴教育,为当地的教育发展和经济振兴作出更大的贡献。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关键词:校长;素质;学校品位
校长是学校的灵魂和核心,关系着教育资源的利用程度教育质量的高低,进而决定学校的发展方向和学校的品位。现实中制约校长发展的问题颇多,只有从元需要的层面上关注校长的经济待遇、工作环境和政治前途,做到人以为本,才能从根本上推动校长素质的全面提高。
一、降低校长影响力的因素
校长影响力是指校长有效地影响和改变学校教职员工心理和行为的能力,它直接决定着学校的办学方向和发展前景。它由多种因素决定,概括起来有权力性影响力(强制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自然性影响力)两种类型。前者的核心是“权”,属硬件影响,由赋予校长的职位、权力和资历组成;后者是校长的行为和素养的体现,其核心是“威”,是软件影响力,是校长个人素质和人格魅力自然引起师生员工的敬佩感、依赖感和服从感等。非权力性影响力和权力性影响力尽管各具特点,但又是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的,前者是校长影响力的基础要素,后者是校长影响力的前提要素,但非权力性影响力比权力性影响力更持久、更有感染力。
二、校长素质的不同层面及其对学校品位的影响
学校应当成为师生最向往的地方。校长应当成为社会倾慕的职位。只有剖析校长植根的土壤、生存的环境,发展的空间以及校长自我完善的目标,建立健全提高校长素质的运作机制,才能营建名师的丰碑和教育的经典。
1.校长工具备网络和完善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公共关系和领导能力的综合素质,这是形成校长工作牵引力的内驱力的客观环境和保障因素。
2.校长要创设并经营好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内部生存空间和外部有效资源的能力,这是校长完成工作根本任务和形成凝聚力的前提条件。
3.校长要具有坚持原则与时俱进的政治家的襟怀和胆略,也有略备睿知深遂、洒脱机敏的哲人风范和气度。
4.校长素质三维结构模型及其对学校品位的价值示意
我们在研究中发现,校长素质,应当具有教育素质、管理素质和政治素质,三者缺一不可。理想的校长素质更是三个层面某种特定素养的综合表现。为便于说明,兹以图示建模予以解释:
(1)A、B、C分别表示校长的素质高度,以此为三维参数做出的长方体的大小表示学位品位素质的总和,其质量V为公众对学校的印象及评价。
以FOA、FOB、FOC三个方向的力形成的合力位置点为O、FOD代表学校的发展方向,方向值记为r’,长度记为f’。以OD中心为球心,OD为半径球R表示校长素质的总和。
(2)同样设A’、B’、C’表示社会公众对校长单向素质的期望参数,以此形成的总和与质量V’分别代表社会对学校品位的总体期望及相应印象、评价。
以FOA’、FOB’、FOC’ 三个力形成的合力位置点为D’FOD’则代表学校的应当发展方向,方向值记为r’,长度记为f’,以OD的中心为球心,OD为半径的球体R表示校长素质的总和。
(3)双球大小、显隐的比较差显示校长素质的优劣,双体大小、显隐的比较显示学校品位的高底。FOD的r与FOD,的r比较差或以看出学校方向性偏差。
(4)上述三个层面的理想认同分别视为V’、f’、R’,应当而未能的各项变量记为V、f、R,大致可以用一个数值大小表示出各项素质品位方向的高低。
(5)精益起见,三轴由O到A’、B’、C’之间各其素质内涵,如管理囝可设定民主、公开、公平、公正、客观、效律、廉洁等要点,政治素质轴可设责任心、正义感、使命感、宇宙感……等要点,教育素质思可设专业水平,教育手段、教学规律、学术责任、学者、教育专家等,其最高尺度为由科学、民主、自由、创造、艺术等要素综合评价在各层面上的反映。
从图示中看出,校长素质是一种复合型的综合素质,其素质的高低大小直接关系着学校的品位和方向。其核心素质向量大趋势和理想模式一致,则校长素质与学校品位成正比关系。理想素质和现实素质的比较,可以明显看出其差别。
三、校长个人发展阶段的界定标准及其相应的素质构成
1、人们对素质的研究有许多角度,许多层次。对校长而言,准确的说法应是如何逐步提高和完善素质。我们认为从一个准校长或新任校长开始到优秀校长和教育家型的专业化校长,提高素质可以有四层阶梯,每一阶段的界定标准及其素质的内涵正好与所处的阶段形成鲜明比照(如下图所示);素质内涵丰富的标准,对应的成长阶段较高,但人数较少;而大多居于较低阶段,其素质构成则比较单纯浅表。
2.不同发展阶段的校长素质构成及评估
根据国内外的一些研究成果,我们建构了居于不同层面的校长素质,可作为有关部门考核任用校长的依据,也可用于校长自我检测。
完全具备正面因子的为成熟校长,在10项左右正面选择的为称职校长。
四、提高校长素质的策略
理想校长素质比较全面、高迈、宏博,针对常态而言,提高校长素质具有现实迫切性和教育功利性。那么怎样提高校长素质呢?一是从校长元需要上关注校长的生活环境和政治前途;二是要从工作需要上加强对校长的培训,切实增强实效;三是要求校长自身养成终身学习、努力钻研教育规律和教育管理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1.要全方位地完善校长培养、校长体系,建立校长资源库,编订具有地方特色和针对性的校长参考资料,建立并开通地方校长网站。
依据校长的层次、区域、年龄、发展阶段编制通识培训计划和个性培训菜单,分门别类开展行之有效的培训。并对“确定人选—先期培养—上岗考核—在职培训—晋级升职”等方面予以全程关注并记录在案,作为晋级升职的依据之一。
2.全面理顺校长管理体制,切实关注校长的经济待遇和政治前途。
众所周知,在校长的使用和管理上流于一般的人事管理,没有考虑到校长作为专业-管理人才的特殊性,致使校长经济待遇和同级别的人员相差不大,政治前途与社会其它官员相比又处于机遇弱势,形成一个与社会交流相对封闭的态势。为切实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认为,比较负责和妥贴的办法是,可以将其分为四级五档次:初级校长——中级校长——高级校长——特级校长(优秀校长——教育家型的专业化校长),和校长成长的四个阶段相适应。晋级评先时在同一梯度进行,届满三年(或五年)仍不能依条件晋升的可平调为同级专业学术职称,以体现体现奖惩原则。这样,校长的职务安全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就会得到满足,工作中会激发出更大的热情。
3.改善校长任用制度,依公开、公平、公正实行竟聘或竞选,把好校长入口关。将流于一般官员的行政考评、业绩量化形式变更为更适合学校特点和教育特色的本质考核办法。学校是人才密集、文化素质、科学素质和法制观念文明昌盛的地方,又是教育的主阵地,关系国运。任何有悖于民主精神和科学素质、管理规律的作法,都会引起相应的反响。校长实行上机任命的暗箱操作,影响教师焕发激情,妨害校长凝聚全员的创造精神,同时对创建名牌学校也是个阻滞和障碍。
4.优化校长工作环境,尊重校长的有效劳动,切实为校长发展提供心理支援和政策支持。
全社会要确立“尊教为本。尊教为先,支教为荣”的风气,给校长创造“好钢使在刀刃上”的条件,真正能把精力放在正务上来。当然校长也要理清思路,分身有术,取舍合宜,这样才能保持精力充沛,心情愉快。
只有在外部条件,内部机制上改善校长的生活环境和发展动力,进一步规范校长的工作口径,加大培训力度,再加上校长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素质构成,增强人格魅力,就一定能够团结广大教师,凝聚学校精神,同心同德创建名校,众志成城复兴教育,为当地的教育发展和经济振兴作出更大的贡献。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