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来
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有关规定,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由中央政治局召集,每年至少举行一次。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报告工作,接受监督。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其中央机构历经中共中央局、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等变迁,1927年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成立了新的中央委员会。
1930年9月24日,中国共产党第六届中央委员会扩大的第三次全体会议,即中共六届三中全会(扩大)在上海召开,这是党的历史记录中首次出现“三中全会”。在这次扩大的三中全会上,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受到了批评。
在革命战争年代,迫于具体情况和形势等原因,中国共产党的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并不能够保证每次都按时按规举行。当第二次“三中全”——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举行时,已经是六届三中全会20年之后。1950年6月6日,中共七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主要议题是确定党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主要任务以及所应采取的战略策略方针,会上通过了毛泽东所作的《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报告。
7年后,中共八届三中全会(扩大)于1957年9月20日在北京中南海召开,全会提出和规定了改进党的领导、改革经济体制、重视发展农业以及整顿农业生产合作社、改进农业生产管理等一系列正确的思想和方针政策,反映了党的八大路线的贯彻和发展。全会在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问题上,改变了党的八大关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的正确论断,认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对1956年采取的纠正冒进倾向的正确方针作了错误的批判。
九届三中全会是否召开,曾有过不同说法。根据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教授王城宏的研究,计划于1971年国庆前后召开的“中共九届三中全会”,因为适逢“九一三事件”而最终没有召开。
十届三中全会则于1977年7月16日在北京召开,全会在揭批“四人帮”和恢复邓小平领导职务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会上,邓小平指出:“毛泽东同志倡导的作风,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这两条是最根本的东西。当然民主与集中的关系,自由和纪律的关系,都是很重要的。对我们党的现状来说,我个人觉得,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特别重要。”这为否定“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开了路。
发展
1978年12月18日,影响深远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京西宾馆举行,全会作出了从1979年起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全会重新确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的思想路线,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充分肯定了必须完整、准确地掌握和运用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全会重新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的政治路线,重新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的组织路线,还审查和解决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一批重大冤假错案以及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等等。这些具有重大意义的转变,标志着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开始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的改革开放大幕开启。当时为全会服务的京西宾馆服务员张丽华回忆说,除了全会讨论的热烈让她记忆深刻外,另一件标识的事情就是:全会之后那几年,她们服务员可以烫头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不久,邓小平同志就明确指出:“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在他主持起草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进一步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1984年10月20日,十二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在商品经济、价值规律这些重大问题上有了更多的突破。也正是在这个月,国内第一支股票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小飞乐)股票在上海正式发行。
1988年9月26日,十三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针对当时经济生活中出现的通货膨胀、物价涨幅过大的情况,这次全会确定把改革和建设的重点放到治理经济环境和整顿经济秩序上来。
1993年11月召开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搭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1998年召开的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部署加快农村改革。
2003年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开启了深化市场化改革的新航程。
2008年,十七届三中全会再一次对深化农村改革作出决定。改革惠及亿万农民,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画卷徐徐展开。
回首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变迁,三中全会本身也在不断发展。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教授张希贤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说,事实上,三十多年来,每次全会关注的内容是有规律可循的,一般来说每届一中全会产生党内的领导,二中全会则是推选国家机构领导人和全国政协领导人的建议名单,三中全会主要研究经济改革,四中全会聚焦党建。张希贤介绍,每次三中全会一般耗时3~5天,出席人员包括中央委员、候补委员,有关负责同志可列席会议。三十多年来,历届党的三中全会都承担着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使命。
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再度在京西宾馆召开,众多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举措出台。英国路透社评价说,本届三中全会可以看做是中国新领导班子锐意改革的一次尝试。
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有关规定,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由中央政治局召集,每年至少举行一次。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报告工作,接受监督。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其中央机构历经中共中央局、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等变迁,1927年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成立了新的中央委员会。
1930年9月24日,中国共产党第六届中央委员会扩大的第三次全体会议,即中共六届三中全会(扩大)在上海召开,这是党的历史记录中首次出现“三中全会”。在这次扩大的三中全会上,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受到了批评。
在革命战争年代,迫于具体情况和形势等原因,中国共产党的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并不能够保证每次都按时按规举行。当第二次“三中全”——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举行时,已经是六届三中全会20年之后。1950年6月6日,中共七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主要议题是确定党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主要任务以及所应采取的战略策略方针,会上通过了毛泽东所作的《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报告。
7年后,中共八届三中全会(扩大)于1957年9月20日在北京中南海召开,全会提出和规定了改进党的领导、改革经济体制、重视发展农业以及整顿农业生产合作社、改进农业生产管理等一系列正确的思想和方针政策,反映了党的八大路线的贯彻和发展。全会在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问题上,改变了党的八大关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的正确论断,认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对1956年采取的纠正冒进倾向的正确方针作了错误的批判。
九届三中全会是否召开,曾有过不同说法。根据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教授王城宏的研究,计划于1971年国庆前后召开的“中共九届三中全会”,因为适逢“九一三事件”而最终没有召开。
十届三中全会则于1977年7月16日在北京召开,全会在揭批“四人帮”和恢复邓小平领导职务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会上,邓小平指出:“毛泽东同志倡导的作风,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这两条是最根本的东西。当然民主与集中的关系,自由和纪律的关系,都是很重要的。对我们党的现状来说,我个人觉得,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特别重要。”这为否定“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开了路。
发展
1978年12月18日,影响深远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京西宾馆举行,全会作出了从1979年起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全会重新确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的思想路线,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充分肯定了必须完整、准确地掌握和运用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全会重新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的政治路线,重新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的组织路线,还审查和解决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一批重大冤假错案以及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等等。这些具有重大意义的转变,标志着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开始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的改革开放大幕开启。当时为全会服务的京西宾馆服务员张丽华回忆说,除了全会讨论的热烈让她记忆深刻外,另一件标识的事情就是:全会之后那几年,她们服务员可以烫头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不久,邓小平同志就明确指出:“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在他主持起草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进一步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1984年10月20日,十二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在商品经济、价值规律这些重大问题上有了更多的突破。也正是在这个月,国内第一支股票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小飞乐)股票在上海正式发行。
1988年9月26日,十三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针对当时经济生活中出现的通货膨胀、物价涨幅过大的情况,这次全会确定把改革和建设的重点放到治理经济环境和整顿经济秩序上来。
1993年11月召开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搭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1998年召开的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部署加快农村改革。
2003年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开启了深化市场化改革的新航程。
2008年,十七届三中全会再一次对深化农村改革作出决定。改革惠及亿万农民,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画卷徐徐展开。
回首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变迁,三中全会本身也在不断发展。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教授张希贤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说,事实上,三十多年来,每次全会关注的内容是有规律可循的,一般来说每届一中全会产生党内的领导,二中全会则是推选国家机构领导人和全国政协领导人的建议名单,三中全会主要研究经济改革,四中全会聚焦党建。张希贤介绍,每次三中全会一般耗时3~5天,出席人员包括中央委员、候补委员,有关负责同志可列席会议。三十多年来,历届党的三中全会都承担着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使命。
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再度在京西宾馆召开,众多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举措出台。英国路透社评价说,本届三中全会可以看做是中国新领导班子锐意改革的一次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