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凤仪小说略论

来源 :新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y_Dru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梁凤仪自1992年下半年以来在大陆出版的……书目……发行量都很可观,总印数达到几百万册……她几年内连续出版长篇小说二十余部,散文集二十余本。由于才华出众,经验独特,她的小说多以香港风云变幻的商界为背景,以自我奋斗的女强人为主人公,以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为中心情节,并将财经知识和经营管理知识溶于悲欢离合之中,创造出与以往言情小说风格迥异的‘财经小说’系列。”这是《1993:世纪末的喧哗》中介绍梁凤仪作品有关情况的文字,从评论标题“有凤来仪一鸣惊人”里就可以看出作者对梁凤仪小说成就的肯定。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把梁凤仪的小说放在“打工文学”和港台的武侠小说、言情小说的语境中进行比较,得出的结论是高于“打工文学”,类同于港台武侠小说和言情小说的流行路线,但也发现了梁凤仪小说的商业敏感和“非常合乎商业社会需要的一面”。可惜的是他只说出了“同香港社会‘九七’回归在即有关,人们希图从梁女士的小说中长些财经方面的知识”等实用的一面,并没有重视陈思和的一段评论----“它的存在是以现代社会需要为前提的,它将帮助人们在现代社会中更适宜地生存”。“更适宜地生存”应该还有文化观念和价值观的调整,但限于此时内地的商品经济还处于起始阶段,众声喧哗的局面很难让人静下心来仔细体会更深一层的思想文化方面的审美感受,所以作者对梁凤仪小说的评价并不高,并且疑窦学界和出版界给予梁凤仪小说高规格的礼遇。
  九十年代早期《世界华文文学论坛》对梁凤仪小说的集中评论还算比较公允。白崇义在《传统伦理道德与金融意识相交织——谈梁凤仪的创作》中说:梁凤仪的小说“不仅抒写了她的人生,也铭刻着她的人品……梁凤仪顺应这个时代潮流创作的系列财经小说,跟以前的香港小说已有很大的不同……已不再是武侠小说和单纯的言情小说……它们的时空跨度已大大拓展(不在局限于香港和东南亚),具有鲜明的国际特色,从加拿大、纽约、加勒比海到伦敦,几乎囊括了全球。它们极大地开拓了香港小说的视野。尤为可贵的是,这些小说的氛围虽然跨越了国界,其中有的甚至很现代化。但它们大多不‘洋气十足’,且能从中感到华夏民族的韵味。”公仲的评论《独特的感悟和灵性——读梁凤仪系列小说》也有同感。他说:“琼瑶一味回避现实,沉溺于对纯真爱情的梦幻追求之中;亦舒一方面是一位‘愛情理想主义者’,一方面又能面对现实,在对外部世界的感悟中透出某种人生哲理的追求;梁凤仪却是一个以女强人的锐利目光,直面惨淡人生……梁凤仪笔下的社会现实是严酷的、冷峻的,既没有琼瑶的柔情似水,也没有亦舒的洒脱睿智。”易明善在《略谈梁凤仪财经小说对香港商界的描写》也称:“香港,是一个高度发达的现代大都市,是国际贸易、世界金融的中心之一。六、七十年代以来,香港进入社会转型期,经济迅速发展,高度繁荣。毫无疑问,真实地反映香港经济领域的风云变幻的激烈竞争,理应是香港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任务……梁凤仪的财经小说,以香港文学创作过去所不曾有的规模和深度,相当真实地反映了香港过渡时期广泛的社会生活,并着重描写商界错综复杂的矛盾和尖锐激烈的斗争。”
  与此同时,杨匡汉的《台港文学二题》对梁凤仪小说的价值有独到的认识并提出殷切的希望:台港文学应象梁凤仪的小说那样,“不仅仅停留在‘血浓于水’的情采和文辞上,而是深入到文化和文学的内质去研究,看到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如何在海峡两岸有历史的延伸。”
  在此期间,内地的评论界则大多侧重对梁凤仪小说中的人物进行形象分析或者关注其中的女性意识、财经主题、‘九七’回归情节等。这之后,评论界对梁凤仪的小说是“财经小说”还是“言情小说”,属于“现实主义”抑或“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等问题展开讨论,当然不同的归属对梁凤仪小说价值高低的评价不一。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评论界已把梁凤仪小说在内地的流行盛况由“梁旋风”易名为“梁凤仪现象”,可见其影响时间和范围比预见的要长、要广,所以在继1993之后,1995年学界再次为梁凤仪的作品召开专门的研讨会。至此,《梁凤仪小说与大众文化》这篇文章终于给梁凤仪小说一个全面的、总结性的、有文化高度的评价。
  这篇文章由四部分组成:“一、梁凤仪小说是一种现代流行的言情小说;二、如何看待梁凤仪小说的文学价值;三、梁凤仪小说何以如此流行;四、梁凤仪小说流行的启示。”论述中提到:言情的内容“都与女性的命运和人生价值紧密联系”,文学价值在于表现“突发性的生活变动和命运迁徙”,流行的原因在于“通俗形式承载严肃题材……女性角色地位提高”,流行的启示是梁凤仪的小说宣泄了“精力和智力的健康方式”。由此可见,梁凤仪受到学界和出版界的礼遇是实至名归。
  时至今日,梁凤仪的小说依然没有离开评论者的视野,这说明时间的淘洗和读者的遴选使梁凤仪小说的价值日益清晰。田原在《梁凤仪小说简论》中肯定梁凤仪小说的文化追寻----“梁凤仪小说在俯视那个高度发达的社会……从不放弃追求一种高尚的情操和精神。对人生积极进取,对贫弱同情和关怀,对亲人承担责任和义务,对爱情坚贞不渝,对国家和民族一往情深……这些都构成了茫茫商海中建构人文精神的潜在呐喊。”王彩蓉也看重梁凤仪小说的文化价值----“梁凤仪的财经小说是近年来蓬勃发展的大众文化的一个代表。梁氏的成功给在新的经济条件下处于艰难生存环境的中国文化带来了思考。”他们的批评说明梁凤仪小说文化的价值得到评论界的认同,刘登翰还认为梁凤仪的小说有创新和理性的成分。他说:“或许正是后现代主义的非中心化、无聊感和零散性等对现代人精神的全方位冲击,让她能直面现实,对已有的言情小说模式进行重新构建调整,企图在作品中揉进一种普遍的、社会认同的、大众自觉的主体理性。”
  有关梁凤仪小说的叙事模式评论界也有所关注。如1996年发表的文章《论梁凤仪小说模式》,它论述的只是梁凤仪结构故事的套路,并没有形成固定模式的程式化表述;梁凤仪小说理想化特征、变迁趋势、传奇色彩和复仇主题以前的论述都有所涉及,但没有全面深入的展开。
  正如许多论者所注意到的,除了运用富有意味的叙事模式,文化元素的加入使梁凤仪的小说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因为在网络文学流行的今天,梁凤仪小说的点击率依然不低,这一方面说明了梁凤仪小说结构故事的形式形式满足了阅读者的阅读需求,另一方面说明梁凤仪小说中的文化思想时至今日仍然耐人寻味。
  参考文献:
  [1]张志忠.1993:世纪末的喧哗[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163—164.
  [2]张志忠.1993:世纪末的喧哗[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167.
  [3]张志忠.1993:世纪末的喧哗[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167.
  [4]王淑秧.梁凤仪作品在大陆“旋风效应”综述[J].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1993(3)
  [5]白崇义.传统伦理道德与金融意识相交织——谈梁凤仪的创作[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1993(2);24-25.
  [6]公仲.独特的感悟和灵性——读梁凤仪系列小说[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1993(2);34-35.
  [7]易明善.略谈梁凤仪财经小说对香港商界的描写[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1993(2);36-37.
  [8]杨匡汉.台港文学二题[J].理论与创作,1993(2).
  [9]马相武.梁凤仪小说和大众文学[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5(1):109.
  [10]田原.梁凤仪小说简论[J].贵州社会科学,20049(4):75.
  [11]王彩蓉世纪末的激情——梁凤仪经济小说论[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1):54.
  [12]刘登翰.香港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502.
  [13]罗纲.叙事学导论[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23.
  作者简介:张凯丽,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硕士。
其他文献
摘要:构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提升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充分保障高中学生以及社会大众的文化权益,进一步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使更多人自愿加入和谐社会的建设中来,有益于高中教育事業可持续发展进程的加快。必须完善内部激励机制,建立健全外部监管制度,确保公共图书馆服务工作的有效开展、有效运行,建设任务圆满完成,公共文化事业长远规划的前景一片大好。本文具体研究了高中学校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建设现状及对策
期刊
近年来,艺术垂类综艺频频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声乐、歌剧、舞台剧等等,这些看似离我们生活距离很远的高雅艺术,现都已纷纷走下“神坛”,表演者们借助综艺节目的平台,将绚丽的演出带给电视机前的观众。艺术要服务于大众,这是我国艺术的发展方针。而现在,社会节奏日益加快,看令人轻松愉悦综艺节目无疑是人们放松自己的不二选择。也正是这样一个契机,综艺类节目无论是在节目形式还是选材、主题上都得到较快的发展变化。同时我
期刊
现阶段,胶片介质只用于拍摄和放映,而整个后期制作部分都已数字化,两种介质的互相转换带来了很多的问题,行业一直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以确保导演的画面能正确放映到大屏幕上。 行业努力的目标很简单:控制住数据大小和处理时间,避免图像色彩偏移或质量下降,同时推动电影制作技术的发展,从而制作出更多有吸引力、能感染观众的画面。色彩管理是一个很大的话题,8比特文件到场景线性相关浮点文件(scene linear
期刊
摘要:教师不仅要有壮志,还要有爱心。多少教师孜孜不倦,默默无闻;多少教师红颜老去,青丝渐白;多少教师只愿一生育桃李,不问辛苦为谁忙。“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作为教师,要做到为人师表,有敬业精神,心中有爱。  关键词:教师;学生;爱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告诉我们,教师应该起到模范表率作用。贾平凹说过一句话:“百无聊赖何为教,一事
期刊
摘要:近日,湖南卫视联合芒果TV、网易云音乐共同打造的全新节目《朋友请听好》吸引了不少眼睛和耳朵。该节目将电视与广播结合、将“声音互动”与“真人秀”结合的形式,为情感类广播节目未来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可能。  关键词:广播;发展;情感  在社区天台置办广播电台,收集全国情绪、故事各异的信件,接听来自天南地北的来电,用声音互动为全国听众解忧。节目中拨打电话、寄出信件的都是生活中平凡的普通人,他们的烦恼
期刊
摘要:中华传统文化是五千年华夏民族的历史积淀,是炎黄子孙劳动智慧的结晶,内涵丰富,源远流长,是中国人民的精神支撑。新时代,我们应加大创新力度,并借助多媒体与互联网技术,加强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研究,对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时代价值。  关键词:传统文化;内涵;特征;价值  中华文明是世界古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传承至今的伟大文明,中华民族五千
期刊
内部控制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企业管理,后被引入公共管理领域。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国内学者开始关注政府内部控制,2000年前后,研究成果开始纷纷出现在期刊、杂志、博士硕士论文、国家相关部门的课题上。内部控制的研究范畴不仅涉及国内政府内部控制的基本概念阐述、制度架构建立、优化改进建议等方方面面,也不乏有许多对国外先进经验、企业内部控制理论和实践的借鉴研究。单位层面上政府内部控制主体是各级政府职能部门
期刊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技术走入了考古领域的各个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田野考古和考古绘图技术的革新。航拍、遥感测量、GPS定位系统已经在考古绘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与此同时,给传统的手工绘图带来了冲击,使其受到了挑战,由此目前考古绘图当中忽视了手工绘图。基于此,本文以手工绘图在考古工作中的地位为方向,浅谈考古绘图中如何做好绘图工作,进而为相关考古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考古
期刊
调色在过去的胶片年代叫做配光,后来有了数字中间片,做胶转磁大家又把调色叫做TC,现在这些词还在使用,这就是一个发展的过程。过去达芬奇2K的设备销售得很昂贵,神坛上的设备,如今达芬奇是专业领域中最最普及的产品。其他的调色设备还有Baselight、宽泰等。不同的软件在工作流程上有自己的特点,但是从工作核心上来说依然是对于使用者水平的要求。就好像ARRI和RED都在拍摄大量的好莱坞电影一样。调色的工作
期刊
摘要:本研究旨在解读海明威的短篇小说《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中的虚无主义。研究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简要介绍本研究的背景、重要性、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文献综述;第三部分阐述本研究的理论支撑;第四部分主要通过虚无主义的视角,深入分析导致老人深感虚无、企图自杀的原因;第五部分总结本研究的不足和为研究者提供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战争、时代和年龄是虚无的主要原因,老人痛苦迷茫、孤独无助的根源是战争的创伤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