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21世纪信息迅速发展的时代,高校作为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其教学模式也在原有的基础上发生了改变。与传统体育教学相比,网络教学模式的运用,在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了体育教学模式。在此,本文针对大学网络体育教学模式创新这一问题,做以下论述。
关键词 大学 网络体育 教学模式 创新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5-000-01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影响我国教育发展的同时,还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质量。而网络体育教学模式是在网络信息大的环境下高效、全面、立体化的体育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能随时满足学习者的需要,为学习者提供师生、人机立体化的交互式教学界面,提供符合学生思维与记忆特点的大规模体育知识库与体育信息库。在此,本文从大学网络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以及大学网络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优势等两个方面出发,针对大学网络体育教学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做以下简要分析:
一、大学网络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应用
在整个网络体育教学模式应用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体育教师应结合着大学校园网,建立一个网络教室,具备观看视频、留言互动的功能。第二,体育教师应结合着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将其制成课件传到网络上,以便学生进一步了解学习的重点与过程。第三,在每次课程结束后,教师结合着学生的实际运动能力,布置下一节的预习内容。第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数码摄像机记录上课的全过程,在发现问题时,能及时的采取措施予以完善、纠正。第五,在上课时,教师可以适时的对预习工作进行检查,在发现问题时及时的给出解决方案。第六,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一些学生无法跟上教师的思维,无法在上课期间理解、吸收教学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在课程结束后,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上传到网络教室中,学生可以通过查看来完善自己的体育学习。
由此可见,在整个大学网络体育教学模式构建的过程中,需要体育教师具备较高的网络操作水平,同时还要结合着体育课程及学生的实际状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网络体育的教学目的,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
二.大学网络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在推动我国社会发展的同时,还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网络教学模式的运用,在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保障了学生的体育学习,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其更好的投入到今后的体育学习中。
(一)学习主体创新
受我国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多数体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以主体地位自居,学生的主体性能得不到发挥,在影响学生体育学习的同时,还直接打击了学生运动的积极性。在网络教学模式下,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实践操作理解体育知识,对自己感兴趣的运动进行了解、查阅;同时可以通过网络中的图、文、音、像了解体育各个项目的运动技巧,获得体育感受与实践能力,由“被动”学习直接转变为“主动”学习。
(二)学习氛围创新
在之前的体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学习积极性不高、运动质量薄弱等现象,甚至一些学生对体育存在一种“没用”的错误观念,学生的整体学习氛围可想而知。网络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够凭借自身的优势,将动作、概念通过图片、动画等形式表现出来,学生能够在理解的过程中凭借自身的感官直觉体会体育运动的要领。在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还能激发其学生运动的积极性,使其更好的投入到今后的体育学习中。
(三)学习模式的创新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多以教师的讲述为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能被动的接受。这种学习模式在打击学生运动积极性的同时,还对教师的教学质量造成影响。例如:在篮球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为“讲解——示范——练习”,学生在学习中,对于篮球的运动技巧只能通过自己的理论理解与实践进行摸索,甚至一些学生只注重篮球技巧而不注重内在的学习方法,导致学习效率不高。随着网络教学模式的运用,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将篮球运动的各个动作以图片的形式播放出来,教师对每一个动作需要注意的技巧进行讲解,并在最后将图片以动画的形式播放出来,使学生在学习篮球动作的同时,还能领悟到整个动作的运动技巧,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三、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网络计算机的发展,网络教学模式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在推动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同时,还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使学生在体育学习中,能够充分认识到体育的重要性,积极的投入到体育锻炼中。由此就需要高校负责人能够结合着高校自身的发展状况,将网络教学运用到体育教学中,在提高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能保证体育教师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戴路,陈湘文,赵群忠,张双玲,赵东永.健康教育与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研究[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2).
[2] 梁平,李红群,杨勤,吕冬生.基于现代网络技术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实验研究——以篮球教学为例[J].体育科技.2010(03).
[3] 刘巍.对构建新型网络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4).
关键词 大学 网络体育 教学模式 创新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5-000-01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影响我国教育发展的同时,还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质量。而网络体育教学模式是在网络信息大的环境下高效、全面、立体化的体育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能随时满足学习者的需要,为学习者提供师生、人机立体化的交互式教学界面,提供符合学生思维与记忆特点的大规模体育知识库与体育信息库。在此,本文从大学网络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以及大学网络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优势等两个方面出发,针对大学网络体育教学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做以下简要分析:
一、大学网络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应用
在整个网络体育教学模式应用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体育教师应结合着大学校园网,建立一个网络教室,具备观看视频、留言互动的功能。第二,体育教师应结合着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将其制成课件传到网络上,以便学生进一步了解学习的重点与过程。第三,在每次课程结束后,教师结合着学生的实际运动能力,布置下一节的预习内容。第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数码摄像机记录上课的全过程,在发现问题时,能及时的采取措施予以完善、纠正。第五,在上课时,教师可以适时的对预习工作进行检查,在发现问题时及时的给出解决方案。第六,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一些学生无法跟上教师的思维,无法在上课期间理解、吸收教学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在课程结束后,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上传到网络教室中,学生可以通过查看来完善自己的体育学习。
由此可见,在整个大学网络体育教学模式构建的过程中,需要体育教师具备较高的网络操作水平,同时还要结合着体育课程及学生的实际状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网络体育的教学目的,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
二.大学网络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在推动我国社会发展的同时,还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网络教学模式的运用,在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保障了学生的体育学习,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其更好的投入到今后的体育学习中。
(一)学习主体创新
受我国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多数体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以主体地位自居,学生的主体性能得不到发挥,在影响学生体育学习的同时,还直接打击了学生运动的积极性。在网络教学模式下,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实践操作理解体育知识,对自己感兴趣的运动进行了解、查阅;同时可以通过网络中的图、文、音、像了解体育各个项目的运动技巧,获得体育感受与实践能力,由“被动”学习直接转变为“主动”学习。
(二)学习氛围创新
在之前的体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学习积极性不高、运动质量薄弱等现象,甚至一些学生对体育存在一种“没用”的错误观念,学生的整体学习氛围可想而知。网络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够凭借自身的优势,将动作、概念通过图片、动画等形式表现出来,学生能够在理解的过程中凭借自身的感官直觉体会体育运动的要领。在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还能激发其学生运动的积极性,使其更好的投入到今后的体育学习中。
(三)学习模式的创新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多以教师的讲述为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能被动的接受。这种学习模式在打击学生运动积极性的同时,还对教师的教学质量造成影响。例如:在篮球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为“讲解——示范——练习”,学生在学习中,对于篮球的运动技巧只能通过自己的理论理解与实践进行摸索,甚至一些学生只注重篮球技巧而不注重内在的学习方法,导致学习效率不高。随着网络教学模式的运用,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将篮球运动的各个动作以图片的形式播放出来,教师对每一个动作需要注意的技巧进行讲解,并在最后将图片以动画的形式播放出来,使学生在学习篮球动作的同时,还能领悟到整个动作的运动技巧,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三、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网络计算机的发展,网络教学模式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在推动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同时,还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使学生在体育学习中,能够充分认识到体育的重要性,积极的投入到体育锻炼中。由此就需要高校负责人能够结合着高校自身的发展状况,将网络教学运用到体育教学中,在提高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能保证体育教师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戴路,陈湘文,赵群忠,张双玲,赵东永.健康教育与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研究[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2).
[2] 梁平,李红群,杨勤,吕冬生.基于现代网络技术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实验研究——以篮球教学为例[J].体育科技.2010(03).
[3] 刘巍.对构建新型网络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