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大疫中诞生的首部中医抗疫专著《温疫论》

来源 :现代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det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温疫论》,中医史上第一部系统研究急性传染病的医学著作,瘟疫预防、治疗、康复的指南。中医治疗新冠的主要方法出自《温疫论》,张伯礼院士推荐阅读。
  明朝崇祯年间,瘟疫连年,尤其是辛巳(1641)年,大疫几乎遍及全国,南北直隶、山东、浙江等处尤其严重。次年,吴又可在总结诸多临床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写成《温疫论》一书。
  吴又可(约1592—1672),名有性,字又可,江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居太湖洞庭山,明末清初医家,《清史稿》有其简略传记,并称“古无瘟疫专书,自有性书出,始有发明”,其传世著作就是《温疫论》。
  关于瘟疫,吴又可之前的医家,虽有零散论述,但并没有形成专书;对瘟疫的病因、病机和治疗方法,也没有系统的论述。因为古代交通不便,人员流动性小,虽然各种疫情频发,但不易造成大规模流行。在不同时期,各地医生参与瘟疫的救治,依然是以不变应万变,按基本理论和方法,辨证论治,也有效果,其经验未必能完整地记录下来。再加上不同时期、不同地方的瘟疫病状各不相同,人们也不容易总结其共性。
  吴又可生活的明末清初,瘟疫不但多,而且波及面广、持续的时间长,这样一来,每次瘟疫来袭,对于当时的医者就是一番大考。无数医生在这一次次瘟疫中捉襟见肘,甚至无计可施。当时,大家都认为,瘟疫是外感的邪气。既然是邪气,那就不离风、寒、暑、湿、燥、火这“六淫”的范围;既然是外感,治疗方法必在《伤寒论》中。这看上去循规蹈矩,但实际上却收效甚微。
  当时的医生,在临床中遇到很多困惑,比如:瘟疫到底是个什么病呢?是风?是寒?还是湿?如果说它是时令病,怎么一年四季都有呢?病人恶寒、发热、头项强痛,像是太阳证,用桂枝汤、麻黄汤,怎么都没效果呢?病人口苦、咽干、目眩,甚至脅痛,符合少阳证的特征,用小柴胡汤加减,怎么没效呢?既有表证,又有里证,现在遵守《伤寒论》中“有表先解表”的原则,为什么病还加重了呢?危重病人,明明是脉微欲绝,手足厥冷,用参附汤回阳救逆,怎么用了就死呢?病人都吐蛔了,《伤寒论》中明言可以用乌梅丸,可是用了怎么无效呢?明明病人已经出了汗或泻下了,病势都好转了,怎么又忽然复发了呢?下一步要怎么办呢?
  这些困惑,都被吴又可解开了。吴又可认为:瘟疫这个病不是风,不是寒,也不是湿,而是天地之间别有的一种疠气,它跟天地人三者都有关系。为什么见三阳经证,用三阳经的方药无效?是因为邪气并不在三阳经,它的根源在膜原,只是浮越到了三阳经而产生相应的症状而已。为什么既有表证又有里证,先解表无效?是因为邪在里。“有表先解表”的本义,其实是“有邪先去邪”,哪怕有表证,也要先用下法。危重病人脉微欲绝,手足厥冷,不是虚脱,是内闭外脱,还是要开闭的,用参附汤只是助热助邪,使人速死而已。汗下后病好转,如果复发,只要脉证同前,就是余邪未尽,还可以再汗再下的。吴又可强调治病方向对了,就不要犹豫。
  因此,不明病源病势,不知邪之所在,仅仅是浮光掠影地看到表象,然后照搬东汉张仲景《伤寒论》的条文,去套用方剂,是没有用的。而这却是当时医学界的通弊。
  吴又可《温疫论》中的观点,在当时的医界是振聋发聩的。只是,这本书还没来得及发行开来,大明王朝就在战火和瘟疫疠气中覆灭了。到了清朝,《温疫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出现了大量的版本,也影响了一大批医家。清人更深入地学习《伤寒论》,主张活学活用,也重新认识时令病,出现了叶天士、吴鞠通、王孟英、雷少逸、柳宝诒、何廉臣等一大批优秀的医家,他们在后世被称为“温病派”。温病派的特点是:不拘经论,但善用仲景方,也善于灵活运用仲景方之外的各种方剂;其用药轻灵,疗效迅速,因为他们从不以方套,而是深究病情、病因,用方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制宜。而且,他们遇到的病,无论外感内伤,诸邪化火的情况较多,因此,在治疗上不必拘于六经传变,务必保其津液,通透气机,因势利导,给邪气以出路。可以说,这些品格和思路,都是吴又可的《温疫论》开的先河。于是,《温疫论》对后世的影响,已经远远不止于治疗瘟疫,它成了后世学医之人必读的一部经典。
  当然,随着后人认识的深入,温病派诸多名家往往对《温疫论》也颇有微词。
  比如,清末柳宝诒在《温热逢源》一书中有《辨正吴又可<温疫论>各条》,其中说:“吴氏所论瘟疫中后治法,大概与伏温相合,故后来张石顽、蒋问斋等治温热病,每每引用。惟方药粗悍,宜于藜藿壮实之体,而不宜与膏粱虚弱之人耳。”其间有两重意思,第一是《温疫论》影响之深远,不仅在治疗瘟疫,而且其思想可以用于治疗各类温热病,对张石顽、蒋问斋等著名医家都有很大的影响。张石顽是“清初三大医家”之一,其思想直接影响了叶天士;蒋问斋的《医略十三篇》和《问斋医案》也是温病学的重要著作。第二,说吴又可方药粗悍。这也不冤枉,细读《温疫论》,我们也会发现,其使用方药的确比较单调,不是很精。哪怕是有浮游余热,都用白虎汤,而后人有辛凉解表等方法更为稳妥。养胃生津,后人则用芦根之类。这也正体现了其后温病诸家在用药方面的探索和锤炼。
  再比如,吴又可是“温”“瘟”不分的,其实在他之前,两者就分得很清楚,吴又可自己就说当时很多医家“指冬之伏寒至春至夏发为温热,又以非时之气为瘟疫”。吴又可故意将二者混为一谈,其实是为了发现它们的关联,这种做法到王孟英手里做到极致。到了清末雷少逸那里,此举又备受诟病:“温热本四时之常气,瘟疫乃天地之厉气,岂可同年而语哉?”(《时病论》)但他对于吴又可治疗瘟疫的方法,是认可的,他说:“咸丰八载至同治纪元,吾衢大兵之后,继以凶年,沿门合境,尽患瘟疫。其时丰父子诊治用方,皆宗又可之法也。”概念的分分合合,其实都是为了加强对事物本身的认识。
  在我们看来,《温疫论》是有局限的,但吴又可的首创之功不容抹抹煞。因此,读《温疫论》,我们要着眼于其开拓性,这是阅读本书的基本方法之一。
  (摘自中华书局《温疫论》)
其他文献
一种品牌药无论生产过程多么复杂、多么困难,都一定有配方可循,比如,混合15分钟,造粒,喷雾,直至原料含水量达到4%,然后再混合30分钟。而生产仿制药却要求想出另外一套配方,速度最好更快,但要产生同样的结果。这种逆向工程是由有机合成研究员完成的。  其中拉吉夫·马立克就是一位佼佼者。他早年在印度旁遮普邦的几家实验室学习,拥有60多项逆向工程的专利。在印度最大制药公司兰伯西实验室工作的17年间,他一路
期刊
“牛仔”作为美国西部开拓先锋的代表,是美国的文化名片之一。当脱下沉闷制服、渴望展现自我的日本少年迎头撞上来自大洋彼岸的美式时尚风潮,一场衣橱革命就此展开。  1950年代末期,东京阿美横町虽然已不再是黑市,但依旧相当混乱。拥挤的人群在数百个摊位之间穿梭,这些摊位贩售的是腌菜、鱼、偷来的旅馆用品、走私违禁品、半合法水货商品,以及从美军福利社非法取得的奢侈品。Maruseru商店的老板桧山健一发现,转
期刊
从事投资多年以后,我深刻意识到,投资所需要的知识是无止境的。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思维框架,是塑造投资能力的起点,而这与我的儿时际遇不无关系。  独立思考的种子  1972年,我出生在河南省驻马店市的一个双职工家庭。作为双职工家庭的孩子,有个“最大的好处”就是没有人管,可以趁父母上班时偷跑出去。我经常和一群小伙伴集体出游、四处玩耍。那时我不爱上学,满脑子都是对“仗剑走天涯”的憧憬,想做一名游侠纵
期刊
有家长买了紫外灯,拿着灯照来照去,不照不知道,一照吓一跳,衣服,洗衣液……到处都是亮蓝色。衣服不能穿吗?洗衣液不能用吗?怎么办?  我们今天就来聊聊“荧光”。荧光到底是什么东西?荧光剂真的有想象中那么可怕吗?  什么是荧光?  当紫外线照射到某些物质的时候,这些物质会发射出各种颜色和不同强度的可见光,而当紫外线停止照射时,所发射的光线也随之很快消失,这些物质发射出的光线被称为荧光。  1575年,
期刊
护卫舰原来是指拥有两层甲板,装有多门小型舰炮,排水量在500~1000吨左右,并且具有远海航行能力的轻型军舰。但随着用途的变化和作战武器的进步,护卫舰的定义也在不断变化。到目前为止,世界各国对护卫舰没有严格一致的定义。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20世纪90年代,英国、法国、意大利三国联合研制一型满载排水量为6100吨的地平线级舰艇,法国和意大利把它列为驱逐舰,而英国则把它归类于护卫舰。  一战前——基
期刊
一直以来,我都很偏爱在看书时画出那些能让我感动或者让我为之一振的句子。在我学习的过程中,也常常有意、无意地收集和背诵那些好的句子。这里我选出的句子,不仅帮助大家感受语言之美,更想带给大家的,是那些有成就的个体,在人生某个踟蹰的瞬间对生命绽放的、正向的“能量和态度”!——俞敏洪  人们说陳年旧事可以被埋葬,然而我终于明白这是错的,因为往事会自行爬上来。  ——[美]卡勒德·胡赛尼《追风筝的人》  这
期刊
今天早上,一直到昨天都厚厚地笼罩在西撒哈拉沙漠之上的铅色云朵终于消散褪去,天放晴了。不过依旧刮着大风,吹得四处沙尘弥漫。位于西非的毛里塔尼亚大部分国土都是沙漠地带,不管去哪里都免不了一场沙尘浴。  晌午过后,我抵达了阿塔尔村。村庄坐落在绿洲地带的溪谷附近,四周环绕着荒凉的岩山。我在那里打听了矿运火车的运行状况。这趟被称为“iron train”的矿运火车穿梭在毛里塔尼亚的内陆和海岸之间,运送着铁矿
期刊
悉尼人在英文中被稀奇古怪地唤作Sydney sider(坚决站在悉尼一边的人),他们有着一种显而易见、不屈不挠的欲望向来客展示自己的城市。而这次,又有人友善地提出想做我的导游,她就是《悉尼晨锋报》的记者戴尔德丽·麦肯。戴尔德丽是个活泼开朗的女人,刚刚步入中年,她带着年轻摄影师格伦·亨特到旅馆与我会面。  “我们马上就会散步到环形码头,搭渡轮横穿海港到达悉尼塔瑞噶动物园的码头。我们不参观动物园,只在
期刊
在中国,恐怕很难再找出一座与山海同呼吸、共进退的城,很难再觅得能将山文化与海精神如此完美融合在一起的城,亦很难再寻到可以同时令其历史与地理风貌保存如此完整的城。  如果真的有,那一定是浙江临海。  这里的人们靠山面海,筑城经商,打渔出洋。一瞬千年,人们从这里不断地出走和归来,驻足或离开。纤细精巧的渔网同结实厚重的城砖,思维活络的行商和文雅讲究的居民,山珍海味的盛宴与风味独特的小吃,一并构造出山海间
期刊
经济全球化时代,国家经济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联结和渗透程度相当深刻。在此背景下,各国彼此之间快速驶离经济下行期的最佳道路,不是一味地互相竞争与敌对,而是进行充分的勾兑与融合,寻找均衡,探索未來。政府和市场勾兑与平衡,探索第三条道路。  全球性失衡让“脱钩”强势登上历史舞台,世界国际事务和国家关系协调机构等全都收不住了。“脱钩”无法根本性解决全球性失衡,失衡后的再平衡更需要互联,互联更能代表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