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温疫论》,中医史上第一部系统研究急性传染病的医学著作,瘟疫预防、治疗、康复的指南。中医治疗新冠的主要方法出自《温疫论》,张伯礼院士推荐阅读。
明朝崇祯年间,瘟疫连年,尤其是辛巳(1641)年,大疫几乎遍及全国,南北直隶、山东、浙江等处尤其严重。次年,吴又可在总结诸多临床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写成《温疫论》一书。
吴又可(约1592—1672),名有性,字又可,江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居太湖洞庭山,明末清初医家,《清史稿》有其简略传记,并称“古无瘟疫专书,自有性书出,始有发明”,其传世著作就是《温疫论》。
关于瘟疫,吴又可之前的医家,虽有零散论述,但并没有形成专书;对瘟疫的病因、病机和治疗方法,也没有系统的论述。因为古代交通不便,人员流动性小,虽然各种疫情频发,但不易造成大规模流行。在不同时期,各地医生参与瘟疫的救治,依然是以不变应万变,按基本理论和方法,辨证论治,也有效果,其经验未必能完整地记录下来。再加上不同时期、不同地方的瘟疫病状各不相同,人们也不容易总结其共性。
吴又可生活的明末清初,瘟疫不但多,而且波及面广、持续的时间长,这样一来,每次瘟疫来袭,对于当时的医者就是一番大考。无数医生在这一次次瘟疫中捉襟见肘,甚至无计可施。当时,大家都认为,瘟疫是外感的邪气。既然是邪气,那就不离风、寒、暑、湿、燥、火这“六淫”的范围;既然是外感,治疗方法必在《伤寒论》中。这看上去循规蹈矩,但实际上却收效甚微。
当时的医生,在临床中遇到很多困惑,比如:瘟疫到底是个什么病呢?是风?是寒?还是湿?如果说它是时令病,怎么一年四季都有呢?病人恶寒、发热、头项强痛,像是太阳证,用桂枝汤、麻黄汤,怎么都没效果呢?病人口苦、咽干、目眩,甚至脅痛,符合少阳证的特征,用小柴胡汤加减,怎么没效呢?既有表证,又有里证,现在遵守《伤寒论》中“有表先解表”的原则,为什么病还加重了呢?危重病人,明明是脉微欲绝,手足厥冷,用参附汤回阳救逆,怎么用了就死呢?病人都吐蛔了,《伤寒论》中明言可以用乌梅丸,可是用了怎么无效呢?明明病人已经出了汗或泻下了,病势都好转了,怎么又忽然复发了呢?下一步要怎么办呢?
这些困惑,都被吴又可解开了。吴又可认为:瘟疫这个病不是风,不是寒,也不是湿,而是天地之间别有的一种疠气,它跟天地人三者都有关系。为什么见三阳经证,用三阳经的方药无效?是因为邪气并不在三阳经,它的根源在膜原,只是浮越到了三阳经而产生相应的症状而已。为什么既有表证又有里证,先解表无效?是因为邪在里。“有表先解表”的本义,其实是“有邪先去邪”,哪怕有表证,也要先用下法。危重病人脉微欲绝,手足厥冷,不是虚脱,是内闭外脱,还是要开闭的,用参附汤只是助热助邪,使人速死而已。汗下后病好转,如果复发,只要脉证同前,就是余邪未尽,还可以再汗再下的。吴又可强调治病方向对了,就不要犹豫。
因此,不明病源病势,不知邪之所在,仅仅是浮光掠影地看到表象,然后照搬东汉张仲景《伤寒论》的条文,去套用方剂,是没有用的。而这却是当时医学界的通弊。
吴又可《温疫论》中的观点,在当时的医界是振聋发聩的。只是,这本书还没来得及发行开来,大明王朝就在战火和瘟疫疠气中覆灭了。到了清朝,《温疫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出现了大量的版本,也影响了一大批医家。清人更深入地学习《伤寒论》,主张活学活用,也重新认识时令病,出现了叶天士、吴鞠通、王孟英、雷少逸、柳宝诒、何廉臣等一大批优秀的医家,他们在后世被称为“温病派”。温病派的特点是:不拘经论,但善用仲景方,也善于灵活运用仲景方之外的各种方剂;其用药轻灵,疗效迅速,因为他们从不以方套,而是深究病情、病因,用方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制宜。而且,他们遇到的病,无论外感内伤,诸邪化火的情况较多,因此,在治疗上不必拘于六经传变,务必保其津液,通透气机,因势利导,给邪气以出路。可以说,这些品格和思路,都是吴又可的《温疫论》开的先河。于是,《温疫论》对后世的影响,已经远远不止于治疗瘟疫,它成了后世学医之人必读的一部经典。
当然,随着后人认识的深入,温病派诸多名家往往对《温疫论》也颇有微词。
比如,清末柳宝诒在《温热逢源》一书中有《辨正吴又可<温疫论>各条》,其中说:“吴氏所论瘟疫中后治法,大概与伏温相合,故后来张石顽、蒋问斋等治温热病,每每引用。惟方药粗悍,宜于藜藿壮实之体,而不宜与膏粱虚弱之人耳。”其间有两重意思,第一是《温疫论》影响之深远,不仅在治疗瘟疫,而且其思想可以用于治疗各类温热病,对张石顽、蒋问斋等著名医家都有很大的影响。张石顽是“清初三大医家”之一,其思想直接影响了叶天士;蒋问斋的《医略十三篇》和《问斋医案》也是温病学的重要著作。第二,说吴又可方药粗悍。这也不冤枉,细读《温疫论》,我们也会发现,其使用方药的确比较单调,不是很精。哪怕是有浮游余热,都用白虎汤,而后人有辛凉解表等方法更为稳妥。养胃生津,后人则用芦根之类。这也正体现了其后温病诸家在用药方面的探索和锤炼。
再比如,吴又可是“温”“瘟”不分的,其实在他之前,两者就分得很清楚,吴又可自己就说当时很多医家“指冬之伏寒至春至夏发为温热,又以非时之气为瘟疫”。吴又可故意将二者混为一谈,其实是为了发现它们的关联,这种做法到王孟英手里做到极致。到了清末雷少逸那里,此举又备受诟病:“温热本四时之常气,瘟疫乃天地之厉气,岂可同年而语哉?”(《时病论》)但他对于吴又可治疗瘟疫的方法,是认可的,他说:“咸丰八载至同治纪元,吾衢大兵之后,继以凶年,沿门合境,尽患瘟疫。其时丰父子诊治用方,皆宗又可之法也。”概念的分分合合,其实都是为了加强对事物本身的认识。
在我们看来,《温疫论》是有局限的,但吴又可的首创之功不容抹抹煞。因此,读《温疫论》,我们要着眼于其开拓性,这是阅读本书的基本方法之一。
(摘自中华书局《温疫论》)
明朝崇祯年间,瘟疫连年,尤其是辛巳(1641)年,大疫几乎遍及全国,南北直隶、山东、浙江等处尤其严重。次年,吴又可在总结诸多临床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写成《温疫论》一书。
吴又可(约1592—1672),名有性,字又可,江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居太湖洞庭山,明末清初医家,《清史稿》有其简略传记,并称“古无瘟疫专书,自有性书出,始有发明”,其传世著作就是《温疫论》。
关于瘟疫,吴又可之前的医家,虽有零散论述,但并没有形成专书;对瘟疫的病因、病机和治疗方法,也没有系统的论述。因为古代交通不便,人员流动性小,虽然各种疫情频发,但不易造成大规模流行。在不同时期,各地医生参与瘟疫的救治,依然是以不变应万变,按基本理论和方法,辨证论治,也有效果,其经验未必能完整地记录下来。再加上不同时期、不同地方的瘟疫病状各不相同,人们也不容易总结其共性。
吴又可生活的明末清初,瘟疫不但多,而且波及面广、持续的时间长,这样一来,每次瘟疫来袭,对于当时的医者就是一番大考。无数医生在这一次次瘟疫中捉襟见肘,甚至无计可施。当时,大家都认为,瘟疫是外感的邪气。既然是邪气,那就不离风、寒、暑、湿、燥、火这“六淫”的范围;既然是外感,治疗方法必在《伤寒论》中。这看上去循规蹈矩,但实际上却收效甚微。
当时的医生,在临床中遇到很多困惑,比如:瘟疫到底是个什么病呢?是风?是寒?还是湿?如果说它是时令病,怎么一年四季都有呢?病人恶寒、发热、头项强痛,像是太阳证,用桂枝汤、麻黄汤,怎么都没效果呢?病人口苦、咽干、目眩,甚至脅痛,符合少阳证的特征,用小柴胡汤加减,怎么没效呢?既有表证,又有里证,现在遵守《伤寒论》中“有表先解表”的原则,为什么病还加重了呢?危重病人,明明是脉微欲绝,手足厥冷,用参附汤回阳救逆,怎么用了就死呢?病人都吐蛔了,《伤寒论》中明言可以用乌梅丸,可是用了怎么无效呢?明明病人已经出了汗或泻下了,病势都好转了,怎么又忽然复发了呢?下一步要怎么办呢?
这些困惑,都被吴又可解开了。吴又可认为:瘟疫这个病不是风,不是寒,也不是湿,而是天地之间别有的一种疠气,它跟天地人三者都有关系。为什么见三阳经证,用三阳经的方药无效?是因为邪气并不在三阳经,它的根源在膜原,只是浮越到了三阳经而产生相应的症状而已。为什么既有表证又有里证,先解表无效?是因为邪在里。“有表先解表”的本义,其实是“有邪先去邪”,哪怕有表证,也要先用下法。危重病人脉微欲绝,手足厥冷,不是虚脱,是内闭外脱,还是要开闭的,用参附汤只是助热助邪,使人速死而已。汗下后病好转,如果复发,只要脉证同前,就是余邪未尽,还可以再汗再下的。吴又可强调治病方向对了,就不要犹豫。
因此,不明病源病势,不知邪之所在,仅仅是浮光掠影地看到表象,然后照搬东汉张仲景《伤寒论》的条文,去套用方剂,是没有用的。而这却是当时医学界的通弊。
吴又可《温疫论》中的观点,在当时的医界是振聋发聩的。只是,这本书还没来得及发行开来,大明王朝就在战火和瘟疫疠气中覆灭了。到了清朝,《温疫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出现了大量的版本,也影响了一大批医家。清人更深入地学习《伤寒论》,主张活学活用,也重新认识时令病,出现了叶天士、吴鞠通、王孟英、雷少逸、柳宝诒、何廉臣等一大批优秀的医家,他们在后世被称为“温病派”。温病派的特点是:不拘经论,但善用仲景方,也善于灵活运用仲景方之外的各种方剂;其用药轻灵,疗效迅速,因为他们从不以方套,而是深究病情、病因,用方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制宜。而且,他们遇到的病,无论外感内伤,诸邪化火的情况较多,因此,在治疗上不必拘于六经传变,务必保其津液,通透气机,因势利导,给邪气以出路。可以说,这些品格和思路,都是吴又可的《温疫论》开的先河。于是,《温疫论》对后世的影响,已经远远不止于治疗瘟疫,它成了后世学医之人必读的一部经典。
当然,随着后人认识的深入,温病派诸多名家往往对《温疫论》也颇有微词。
比如,清末柳宝诒在《温热逢源》一书中有《辨正吴又可<温疫论>各条》,其中说:“吴氏所论瘟疫中后治法,大概与伏温相合,故后来张石顽、蒋问斋等治温热病,每每引用。惟方药粗悍,宜于藜藿壮实之体,而不宜与膏粱虚弱之人耳。”其间有两重意思,第一是《温疫论》影响之深远,不仅在治疗瘟疫,而且其思想可以用于治疗各类温热病,对张石顽、蒋问斋等著名医家都有很大的影响。张石顽是“清初三大医家”之一,其思想直接影响了叶天士;蒋问斋的《医略十三篇》和《问斋医案》也是温病学的重要著作。第二,说吴又可方药粗悍。这也不冤枉,细读《温疫论》,我们也会发现,其使用方药的确比较单调,不是很精。哪怕是有浮游余热,都用白虎汤,而后人有辛凉解表等方法更为稳妥。养胃生津,后人则用芦根之类。这也正体现了其后温病诸家在用药方面的探索和锤炼。
再比如,吴又可是“温”“瘟”不分的,其实在他之前,两者就分得很清楚,吴又可自己就说当时很多医家“指冬之伏寒至春至夏发为温热,又以非时之气为瘟疫”。吴又可故意将二者混为一谈,其实是为了发现它们的关联,这种做法到王孟英手里做到极致。到了清末雷少逸那里,此举又备受诟病:“温热本四时之常气,瘟疫乃天地之厉气,岂可同年而语哉?”(《时病论》)但他对于吴又可治疗瘟疫的方法,是认可的,他说:“咸丰八载至同治纪元,吾衢大兵之后,继以凶年,沿门合境,尽患瘟疫。其时丰父子诊治用方,皆宗又可之法也。”概念的分分合合,其实都是为了加强对事物本身的认识。
在我们看来,《温疫论》是有局限的,但吴又可的首创之功不容抹抹煞。因此,读《温疫论》,我们要着眼于其开拓性,这是阅读本书的基本方法之一。
(摘自中华书局《温疫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