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虫密度对二点委夜蛾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

来源 :应用昆虫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k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不同幼虫密度饲养条件下,研究二点委夜蛾Athetis lepigone生长发育及繁殖的情况,明确幼虫密度对该害虫的室内种群增长的影响。【方法】本实验设置5个幼虫饲养密度即1,5,10,20和30头/瓶(750 mL),分别观察5个饲养密度下该虫的各个龄期及整个幼虫发育历期及存活率、蛹重、蛹期以及成虫生殖情况。【结果】幼虫密度对该虫幼虫各龄期及整个幼虫发育历期及存活率、蛹重、蛹期以及成虫生殖情况均有显著性影响。整个幼虫发育历期随着密度的增加而缩短,10头/瓶达到最短(18.27 d),之后随着幼虫密度的增加而显著延长;幼虫至蛹的存活率随着密度增高而显著下降,30头/瓶最低(39.37%)。蛹期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延长(10头/瓶除外)。蛹重和每雌产卵量均以1头/瓶最高,随着幼虫密度的增加而显著下降。雌雄蛾寿命均以10头/瓶最长,与1和5头/瓶没有显著性差异。生命表分析显示:二点委夜蛾的种群增长指数以5头/瓶最高,幼虫密度过低或者过高均不利于种群增长。【结论】幼虫密度是影响二点委夜蛾种群增长的重要因子之一。
其他文献
对于机电一体化而言,自身极具系统性与复杂性,是多学科综合的产物,涵盖微电子、光、电等多方面技术,在社会诸多领域发挥作用,尤其与农业发展息息相关,是加速机械智能化的关键
目的:探讨保留骨骺保肢术在儿童及青少年膝关节骨肉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4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4例实施保留骨骺保肢术,非保留组25例实施切除骨骺结合同种异体半
<正>今年是"七五"普法开局之年,为在新形势下正视挑战,抢抓机遇,科学谋划"七五"普法,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在认真总结"六五"普法经验和不足的基础上,就"七五"普法工作的有效开展
<正>1前言国际动物卫生组织(OIE)制定的动物卫生标准是WTO中SPS协定唯一认可的动物卫生规则,作为技术法规和仲裁国际贸易纠纷的技术依据,得到了世界各国兽医工作者的一致认可
2014年8月至2015年10月,在福建虎伯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4°30′05″N~24°56′20″N,117°12′42″E~117°22′45″E)采用访问调查、笼捕法及样方法进行眼斑水龟(Sacalia be
目的:探讨膀胱癌组织中RUNX3、PCNA基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30例膀胱癌组织和配对正常组织标本RUNX3,PCNA蛋白质水平,分析RUNX3,PCNA与膀
目的探讨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采用预防性护理干预对其唾液腺损伤的改善效果.方法: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目的:对经皮椎体成形术患者的护理方法及体会总结。方法:通过护理措施的实施,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患者术后的疼痛及下床的时间。结果:短时间内(12h~3d)病人可以下床活动。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