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通过调查顶岗实习学生对企业文化的认知现状,找出现有校园文化中与企业文化在精神层面上的不相适应的部分,研究分析校企文化在精神文化建设方面上的本质联系,找出它们之间的融合点,为更高层次的校企合作奠定基础。
关键词:校企合作;企业文化;认知
校企合作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使职业学校实现与市场接轨、大力提高育人质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的一项重要举措。给学校、企业和学生都带来了积极地作用。校企合作目前偏重于硬件资源共享,而学校和企业之间的精神文化交流十分缺乏,导致毕业生在上岗工作后,心理和行动上难以适应企业对员工的素质要求。
学校与企业的文化存在一定的差异这是不可否认的,因为企业主要以自身盈利为目的,而学校更重要的责任是要培养人才。现在社会上普遍存在专业不对口,有的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适应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培养方向不一致等现象。企业与学校的文化差异对即将踏入社会的中职学生来说是不利的。
为了找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在精神文化内容上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尤其找出校企文化中对人的关注、人的素质发展与既定目标等方面的相通性,分析校企精神文化的融合基础,本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对学生的访谈。本次调查主要在我校汽修专业目前在联合办学企业中顶岗实习的实习学生中进行,共发放了102份“企业文化认知情况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96份,回收有效率为94%。本次调查问卷结合企业文化的现状,列举了若干项目,得到的反馈情况具有相当的代表性。
结合对部分学生的访谈情况,笔者分析了当前校企合作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找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在精神层面上的不相适应的部分,力争找出校企文化在精神文化建设方面上的本质特性中相同部分的联系,发现它们之间的融合点,并对此进行了反思。
数据与分析
1、学生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没有主人翁责任感
对于刚刚走出初中校门的学生,对未来的职业选择、岗位确定等问题还非常朦胧,对自己将来要从事的职业工种的了解程度低,汽修专业的许多男生认为将来开汽车很有意思,很好玩,所以选择了汽修专业,而对这个专业的艰苦性、技术性、就业方向等方面的情况往往认识不够,所以到了企业以后,他们比较关注工资待遇、工作环境,对劳动付出缺少应有的思想准备,从表一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对企业缺乏主人翁意识,缺乏爱岗敬业的态度,缺乏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
2、对企业文化了解甚少,对企业的发展缺乏应有的热情
从表二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没有将个人的前途与企业联系起来,很多学生到企业似乎仅仅是为了“工作-挣钱”。很多学生在实习就业前更关注的是企业的知名度、工资待遇、工作环境等因素。对大多数中职学生来说,企业文化是个不太熟悉的概念,对企业文化缺乏应有的了解。其实企业文化将直接影响每一个员工的职业发展,学生在实习就业前了解企业的企业文化才能使学生快速地融入到企业这个集体中,才能完成从“学生”到“员工”的蜕变。
3、企业缺乏文化活动,职工培训时间较少,员工的提升空间小
从调查问卷表三的反馈情况来看,企业对实习生安排的文化活动时间较少,这与学生在学校时有较多的受教育时间、内容丰富的校内和校外活动时间形成了较大的反差,出现各种状况:身体不适、思想动摇、家长说情、情绪逆反,给班主任的教育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学生到企业实习后,企业和学校应当共同担当起教育学生的责任,企业对学生有针对性的企业文化活动对学生也将产生直接的教育效果,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文化的力量终究是以柔软的状态出现的,其包容的能量和含蓄、内敛和深沉的张力正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每个人。“腹有诗书气自华”,个人如此,企业更是如此。
4、学生没有吃苦耐劳的思想,缺乏诚实守信的良好品德
在和企业人事总管的交流中我们了解到他们对我们毕业生职业道德的缺乏感到失望,而在谈话他们提到的大多是我们的学生不能吃苦耐劳,缺乏诚信,不能持之以恒,缺乏团队合作精神。这些都说明学校在德育教育中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与社会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在学校的教育过程中我们的培养目标还需要调整,仅仅一味强调专业技能的培养并不能完全满足就业单位的要求,学生的就业观念、职业素养、道德修养等也同样重要,甚至是比专业技能更重要。
5、没有与他人团结合作的能力与意识
未来的社会不仅需要竞争,同样需要合作精神,在现代化大生产进程中,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显得更为重要。它的力量是无法估计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团结协作精神成为社会人才的重要素质之一。目前大多学生都来自于独生子女家庭,明显存在过于注重个人利益,缺乏团结合作意识的问题。从表四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思考与建议
1、注重公民意识和职业道德的培养
学校的德育课教师应该多与所教专业负责学生实习的老师多联系,了解到有关实习中的优秀学生和存在的问题,在上课的内容上就更具有针对性。班主任也应将职业道德的理念贯穿于日常思想教育中,这些都为今后的学生顺利顶岗奠定基础。
2、在校园活动中融入企业文化的元素,让学生提前感受企业氛围
目前校园文化活动缺乏职业教育的特色,不注重学生作为未来职业人应具备的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在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方面还存在着诸多脱节之处。各类主题活动是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具有企业文化特色的主题教育活动,强化企业文化对校园文化的多元辐射,促进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互补与融合,构建具有职业特色的校园文化,对提升中职校的办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高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融入企业文化的主题班会的设计,是进行企业文化渗透的有效方法。本学期在我所带的班上结合汽修专业的实习情况,召开了一次主题班会《走进企业文化 放飞职业梦想》,邀请就业处的老师结合以往的实习生的实习情况介绍了我们汽修专业的联办单位的一些企业文化的情况,我还邀请了我曾经带过的优秀毕业生介绍自己的成功经历,并让我们汽修部的部长对未来的实习提出了希望。在这次班会上,我还让学生排练了小品,形象的展示了实习学生的各种不同的表现,让学生在笑声中受到了教育,为今后的实习工作打下了良好地基础。
另外,学校组织的模拟校园招聘活动、企业领导对员工要求的专场报告、针对企业要求的技能训练等都有效的让学生提前感受到了企业文化的实际氛围,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加强与企业的沟通,让企业文化更方便的走入校园
职业教育如果没有企业的参与,将不会是成功的职业教育。在以往的校企合作中,主要是企业的参与积极性不够高,这主要由于安全职责不明确所致,现在随着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入,由实习企业、学校、学生或学生家长三方签订实习协议,对具体职责进行界定,让校企合作不再是“职校一头热”的办学行为,而是校企双方必须共同承担、合作履行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有力的促进了校企合作的顺利开展。
学生较早地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有利于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精神,增强对岗位、职业的感情,对培养企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将产生积极地影响。实施两种文化的优化组合以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多样化将成为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也必将给校园文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责任编辑:江南)
关键词:校企合作;企业文化;认知
校企合作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使职业学校实现与市场接轨、大力提高育人质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的一项重要举措。给学校、企业和学生都带来了积极地作用。校企合作目前偏重于硬件资源共享,而学校和企业之间的精神文化交流十分缺乏,导致毕业生在上岗工作后,心理和行动上难以适应企业对员工的素质要求。
学校与企业的文化存在一定的差异这是不可否认的,因为企业主要以自身盈利为目的,而学校更重要的责任是要培养人才。现在社会上普遍存在专业不对口,有的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适应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培养方向不一致等现象。企业与学校的文化差异对即将踏入社会的中职学生来说是不利的。
为了找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在精神文化内容上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尤其找出校企文化中对人的关注、人的素质发展与既定目标等方面的相通性,分析校企精神文化的融合基础,本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对学生的访谈。本次调查主要在我校汽修专业目前在联合办学企业中顶岗实习的实习学生中进行,共发放了102份“企业文化认知情况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96份,回收有效率为94%。本次调查问卷结合企业文化的现状,列举了若干项目,得到的反馈情况具有相当的代表性。
结合对部分学生的访谈情况,笔者分析了当前校企合作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找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在精神层面上的不相适应的部分,力争找出校企文化在精神文化建设方面上的本质特性中相同部分的联系,发现它们之间的融合点,并对此进行了反思。
数据与分析
1、学生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没有主人翁责任感
对于刚刚走出初中校门的学生,对未来的职业选择、岗位确定等问题还非常朦胧,对自己将来要从事的职业工种的了解程度低,汽修专业的许多男生认为将来开汽车很有意思,很好玩,所以选择了汽修专业,而对这个专业的艰苦性、技术性、就业方向等方面的情况往往认识不够,所以到了企业以后,他们比较关注工资待遇、工作环境,对劳动付出缺少应有的思想准备,从表一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对企业缺乏主人翁意识,缺乏爱岗敬业的态度,缺乏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
2、对企业文化了解甚少,对企业的发展缺乏应有的热情
从表二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没有将个人的前途与企业联系起来,很多学生到企业似乎仅仅是为了“工作-挣钱”。很多学生在实习就业前更关注的是企业的知名度、工资待遇、工作环境等因素。对大多数中职学生来说,企业文化是个不太熟悉的概念,对企业文化缺乏应有的了解。其实企业文化将直接影响每一个员工的职业发展,学生在实习就业前了解企业的企业文化才能使学生快速地融入到企业这个集体中,才能完成从“学生”到“员工”的蜕变。
3、企业缺乏文化活动,职工培训时间较少,员工的提升空间小
从调查问卷表三的反馈情况来看,企业对实习生安排的文化活动时间较少,这与学生在学校时有较多的受教育时间、内容丰富的校内和校外活动时间形成了较大的反差,出现各种状况:身体不适、思想动摇、家长说情、情绪逆反,给班主任的教育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学生到企业实习后,企业和学校应当共同担当起教育学生的责任,企业对学生有针对性的企业文化活动对学生也将产生直接的教育效果,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文化的力量终究是以柔软的状态出现的,其包容的能量和含蓄、内敛和深沉的张力正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每个人。“腹有诗书气自华”,个人如此,企业更是如此。
4、学生没有吃苦耐劳的思想,缺乏诚实守信的良好品德
在和企业人事总管的交流中我们了解到他们对我们毕业生职业道德的缺乏感到失望,而在谈话他们提到的大多是我们的学生不能吃苦耐劳,缺乏诚信,不能持之以恒,缺乏团队合作精神。这些都说明学校在德育教育中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与社会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在学校的教育过程中我们的培养目标还需要调整,仅仅一味强调专业技能的培养并不能完全满足就业单位的要求,学生的就业观念、职业素养、道德修养等也同样重要,甚至是比专业技能更重要。
5、没有与他人团结合作的能力与意识
未来的社会不仅需要竞争,同样需要合作精神,在现代化大生产进程中,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显得更为重要。它的力量是无法估计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团结协作精神成为社会人才的重要素质之一。目前大多学生都来自于独生子女家庭,明显存在过于注重个人利益,缺乏团结合作意识的问题。从表四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思考与建议
1、注重公民意识和职业道德的培养
学校的德育课教师应该多与所教专业负责学生实习的老师多联系,了解到有关实习中的优秀学生和存在的问题,在上课的内容上就更具有针对性。班主任也应将职业道德的理念贯穿于日常思想教育中,这些都为今后的学生顺利顶岗奠定基础。
2、在校园活动中融入企业文化的元素,让学生提前感受企业氛围
目前校园文化活动缺乏职业教育的特色,不注重学生作为未来职业人应具备的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在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方面还存在着诸多脱节之处。各类主题活动是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具有企业文化特色的主题教育活动,强化企业文化对校园文化的多元辐射,促进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互补与融合,构建具有职业特色的校园文化,对提升中职校的办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高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融入企业文化的主题班会的设计,是进行企业文化渗透的有效方法。本学期在我所带的班上结合汽修专业的实习情况,召开了一次主题班会《走进企业文化 放飞职业梦想》,邀请就业处的老师结合以往的实习生的实习情况介绍了我们汽修专业的联办单位的一些企业文化的情况,我还邀请了我曾经带过的优秀毕业生介绍自己的成功经历,并让我们汽修部的部长对未来的实习提出了希望。在这次班会上,我还让学生排练了小品,形象的展示了实习学生的各种不同的表现,让学生在笑声中受到了教育,为今后的实习工作打下了良好地基础。
另外,学校组织的模拟校园招聘活动、企业领导对员工要求的专场报告、针对企业要求的技能训练等都有效的让学生提前感受到了企业文化的实际氛围,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加强与企业的沟通,让企业文化更方便的走入校园
职业教育如果没有企业的参与,将不会是成功的职业教育。在以往的校企合作中,主要是企业的参与积极性不够高,这主要由于安全职责不明确所致,现在随着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入,由实习企业、学校、学生或学生家长三方签订实习协议,对具体职责进行界定,让校企合作不再是“职校一头热”的办学行为,而是校企双方必须共同承担、合作履行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有力的促进了校企合作的顺利开展。
学生较早地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有利于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精神,增强对岗位、职业的感情,对培养企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将产生积极地影响。实施两种文化的优化组合以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多样化将成为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也必将给校园文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责任编辑: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