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语:“园博会方面希望我对缺园做一个文字性的说明,但是我婉拒了,因为在我看来,设计本身就能够说话,每位不同心境不同阅历的游客,都会有自己的心得,何必要给一个标准答案来束缚大家的思维呢?”设计理论和设计史专家王受之老师说道,采访时正值第十届中国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前夕,作为四个大师园中唯一的华人设计师,他更注重回到本原来看待设计。
在王受之老师看来,设计其实是一个沟通和传达的过程,太多的语言和文字,反倒减弱了设计本身的属性,他说:“在缺园中,关于镜像、关于半、关于迷宫、关于园中原产于湖北的那一石一树,也许有很多内涵值得挖掘,但是当我们回归到本原,园林就是园林,给人开心、放松、坐下来或者再逛一会的地方。”
如果说,巴别塔让人类产生了语言隔阂,那么设计,是跨越语言,让人们零障碍沟通的的通道。
设计传达,无须语言
王受之语:中国设计师很缺乏一种能力,那就是用简单的平面或空间氛围,而不是语言和文字来表达自己的设计。
在王受之老师的课堂上,有一个有趣的环节,他会要求学生不用文字和语言来对其他人表达自己在卖什么东西,因为在他看来,设计的传达过程,无须语言。
“我拿中国和日本来做一个对比,中国人语言和文字表达的能力比日本人强,侃爷多,话唠多,但是你去日本,你会发现这个国度很安静,大家很怕讲错话,因此形成了很强的标识表达能力,他们习惯于用图形、标识、手势、信号,数字、字母等通用的来进行传达,将互动的难度和成本降到最低。”王受之老师说,“所以,日本融入世界设计语境是很容易的,在他们的说明书里,大部分是图示,而不是1234的文字说明,这种情形经常会出现在中国制造的说明书中。”
如果将设计看作一种语言,那么功能的表达一定是准的,“当你走进一个空间,这个空间、照明、装饰、颜色形成的体系一定是准确的,比如麦当劳和汉堡王,尽管他们很多细节有差别,但是那一定是快餐店,不会是吃西餐的地方,而高档的餐厅,一定不会那么明亮,会用更多木、皮等适合烘托气氛的细节装饰来传达它的指向性。”他说,“体验是一种难以言传的东西,也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用语言是表达不出来的,所以我一直建议青年设计师要多出去走——不是一周7个城市那样的走——而是花时间住下来,去看,去观察,同样的,我也不赞成海外留学,而是游学,其实上的课程是差不多的,剩下的积累要看各人。”
用品格感,而非LOGO来诠释价值
王受之语:向对方传达这里是餐馆很容易,摆一双筷子就可以了,但是要告诉对方这是一个什么样的餐馆就不容易了。
“我曾经在江西住过一个所谓五星级酒店,拥有超大面积的套房以及全套智能化感应系统,但是住过一晚之后,我就把他归为了三流酒店。”王受之老师说,“晚上要去卫生间要走很久,夜间照明没有夜灯系统,智能化感应系统太灵敏,睡觉的时候一个翻身灯就会亮,而且还不知道怎么关,一个晚上折腾几次就完全没法休息了。”
什么是五星级酒店?难道高端的酒店就一定要是金碧辉煌、奢华无比、硬件设施齐全完备的吗?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各大奢华连锁品牌酒店都注重自己全球品牌风格和概念,并以之为蓝本营造体验,但这并不是极致体验的全部。
“相比这些大品牌,我更喜欢一些小众品牌酒店,比如Jaya Ibrahim的设计,这里并没有太多奢华的东西,但是并不影响它们的价值,因为设计本身是一种品格感,它会包括很多内容,比如独有的风景、情绪的共鸣、没有重复的景致、地域文化沉淀等,这不是用造价来衡量的,也不是用大和小来评价的,更不用看LOGO或者所谓星级。”
人人都是设计师
王受之语:我经常提“大设计”这个概念,在这个时代,每个人都是设计师,因为审美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我们能够发现身边的问题,并且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从博客,到微博,到微信,到视频,在互联网越来越多融入到生活的当下,王受之老师在设计理论知识的互联网实践一直没有停止过。“现在,到书店买我的书的人已经很少了,基本上都是在网上看,不愿意看我的设计史,而更愿意看我的视频,通过这些工具,设计知识的普及变得更加快捷和方便了,这是我非常高兴的事情。”他说。“但是要明确的是,互联网的加入不会改变每个人的生活需求,无非是花少一些时间看书,不用专门空出时间去电影院看一场电影而已,‘互联网+’只是让我们更方便的生活,空出了更多的时间而已,而怎样享受生活,还是离不开设计。”
“恐怕人类不会讲话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设计了,谁说工具的制造不是一个设计的过程?从呱呱叫到语言,再到文字再到铸造,人类永远有基本的需求。”他说,“如同马斯诺的五个需求等级一般,从功能需求,到传达需求,再到审美需求,品牌和社会地位认同等,需求存在,设计就存在。”
王受之老师以艺术流派为例来分析设计的本原:“传统艺术是好看,服务于雇主,比如贵族要画皇帝的像,教会要画天堂或者地狱;印象派是画新的艺术品给中产阶级,这时雇主的需求变得更加个性化,他们会要求画阳光、户外、打伞的女人、草地上的午餐等等,而现当代艺术则更偏重于作者的政治主张以及个性的宣泄,相反在审美方面就不那么被重视了,这代表着思潮,又何尝不是现实社会的投影?”
当设计的本原回归到工具的概念,设计变得无处不在,人人都是设计师。
回顾30年来出版的设计史著作,王受之老师还有一个堪称伟大的计划,他希望将自己这么多年以来梳理、考证出的史学资料,按照人物、事件、时间等层面梳理成一个个词条,做成类似于维基百科那样严肃的、去商业化的“设计百科”,面向设计师和大众来做设计知识的普及和传播,“世界设计史上几乎每一位设计名人,每一场设计思潮,都是我仔细考证查阅很多资料整理而成的,在互联网海量信息的今天,正本清源的提供完善的设计百科查询体系,这将会是一件的事情,也许可以影响整个中国的设计未来。”
说得太多,大师太多,在言必称传承与创新的设计界,理念、风格、流派、主张百花齐放,而王受之老师看来,设计没有那么多神秘,不用讲,看就是,做就是。
在王受之老师看来,设计其实是一个沟通和传达的过程,太多的语言和文字,反倒减弱了设计本身的属性,他说:“在缺园中,关于镜像、关于半、关于迷宫、关于园中原产于湖北的那一石一树,也许有很多内涵值得挖掘,但是当我们回归到本原,园林就是园林,给人开心、放松、坐下来或者再逛一会的地方。”
如果说,巴别塔让人类产生了语言隔阂,那么设计,是跨越语言,让人们零障碍沟通的的通道。
设计传达,无须语言
王受之语:中国设计师很缺乏一种能力,那就是用简单的平面或空间氛围,而不是语言和文字来表达自己的设计。
在王受之老师的课堂上,有一个有趣的环节,他会要求学生不用文字和语言来对其他人表达自己在卖什么东西,因为在他看来,设计的传达过程,无须语言。
“我拿中国和日本来做一个对比,中国人语言和文字表达的能力比日本人强,侃爷多,话唠多,但是你去日本,你会发现这个国度很安静,大家很怕讲错话,因此形成了很强的标识表达能力,他们习惯于用图形、标识、手势、信号,数字、字母等通用的来进行传达,将互动的难度和成本降到最低。”王受之老师说,“所以,日本融入世界设计语境是很容易的,在他们的说明书里,大部分是图示,而不是1234的文字说明,这种情形经常会出现在中国制造的说明书中。”
如果将设计看作一种语言,那么功能的表达一定是准的,“当你走进一个空间,这个空间、照明、装饰、颜色形成的体系一定是准确的,比如麦当劳和汉堡王,尽管他们很多细节有差别,但是那一定是快餐店,不会是吃西餐的地方,而高档的餐厅,一定不会那么明亮,会用更多木、皮等适合烘托气氛的细节装饰来传达它的指向性。”他说,“体验是一种难以言传的东西,也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用语言是表达不出来的,所以我一直建议青年设计师要多出去走——不是一周7个城市那样的走——而是花时间住下来,去看,去观察,同样的,我也不赞成海外留学,而是游学,其实上的课程是差不多的,剩下的积累要看各人。”
用品格感,而非LOGO来诠释价值
王受之语:向对方传达这里是餐馆很容易,摆一双筷子就可以了,但是要告诉对方这是一个什么样的餐馆就不容易了。
“我曾经在江西住过一个所谓五星级酒店,拥有超大面积的套房以及全套智能化感应系统,但是住过一晚之后,我就把他归为了三流酒店。”王受之老师说,“晚上要去卫生间要走很久,夜间照明没有夜灯系统,智能化感应系统太灵敏,睡觉的时候一个翻身灯就会亮,而且还不知道怎么关,一个晚上折腾几次就完全没法休息了。”
什么是五星级酒店?难道高端的酒店就一定要是金碧辉煌、奢华无比、硬件设施齐全完备的吗?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各大奢华连锁品牌酒店都注重自己全球品牌风格和概念,并以之为蓝本营造体验,但这并不是极致体验的全部。
“相比这些大品牌,我更喜欢一些小众品牌酒店,比如Jaya Ibrahim的设计,这里并没有太多奢华的东西,但是并不影响它们的价值,因为设计本身是一种品格感,它会包括很多内容,比如独有的风景、情绪的共鸣、没有重复的景致、地域文化沉淀等,这不是用造价来衡量的,也不是用大和小来评价的,更不用看LOGO或者所谓星级。”
人人都是设计师
王受之语:我经常提“大设计”这个概念,在这个时代,每个人都是设计师,因为审美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我们能够发现身边的问题,并且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从博客,到微博,到微信,到视频,在互联网越来越多融入到生活的当下,王受之老师在设计理论知识的互联网实践一直没有停止过。“现在,到书店买我的书的人已经很少了,基本上都是在网上看,不愿意看我的设计史,而更愿意看我的视频,通过这些工具,设计知识的普及变得更加快捷和方便了,这是我非常高兴的事情。”他说。“但是要明确的是,互联网的加入不会改变每个人的生活需求,无非是花少一些时间看书,不用专门空出时间去电影院看一场电影而已,‘互联网+’只是让我们更方便的生活,空出了更多的时间而已,而怎样享受生活,还是离不开设计。”
“恐怕人类不会讲话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设计了,谁说工具的制造不是一个设计的过程?从呱呱叫到语言,再到文字再到铸造,人类永远有基本的需求。”他说,“如同马斯诺的五个需求等级一般,从功能需求,到传达需求,再到审美需求,品牌和社会地位认同等,需求存在,设计就存在。”
王受之老师以艺术流派为例来分析设计的本原:“传统艺术是好看,服务于雇主,比如贵族要画皇帝的像,教会要画天堂或者地狱;印象派是画新的艺术品给中产阶级,这时雇主的需求变得更加个性化,他们会要求画阳光、户外、打伞的女人、草地上的午餐等等,而现当代艺术则更偏重于作者的政治主张以及个性的宣泄,相反在审美方面就不那么被重视了,这代表着思潮,又何尝不是现实社会的投影?”
当设计的本原回归到工具的概念,设计变得无处不在,人人都是设计师。
回顾30年来出版的设计史著作,王受之老师还有一个堪称伟大的计划,他希望将自己这么多年以来梳理、考证出的史学资料,按照人物、事件、时间等层面梳理成一个个词条,做成类似于维基百科那样严肃的、去商业化的“设计百科”,面向设计师和大众来做设计知识的普及和传播,“世界设计史上几乎每一位设计名人,每一场设计思潮,都是我仔细考证查阅很多资料整理而成的,在互联网海量信息的今天,正本清源的提供完善的设计百科查询体系,这将会是一件的事情,也许可以影响整个中国的设计未来。”
说得太多,大师太多,在言必称传承与创新的设计界,理念、风格、流派、主张百花齐放,而王受之老师看来,设计没有那么多神秘,不用讲,看就是,做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