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学生做一只“蘑菇”

来源 :班主任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dakj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一名河南教师。
  河南是农民工输出的大省,提起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进城学习中遇到的重重问题、各样困难,我的心头总不免涌起阵阵酸楚、疼痛,深叹老师们陪伴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成长,仅有真诚、善意、耐心、爱心、智慧……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我们能巧妙地运用心理学中的“自我开放”、“共情”等技巧,借助“模仿法”,陪学生做一只“蘑菇”。
  让我们温习一下《蘑菇》的故事梗概:有一个精神病人,以为自己是一只蘑菇,每天都撑着一把伞,蹲在房间的墙角里,不吃不喝也不动,无论别人怎么劝都没用。
  有一天,心理医生也撑了一把伞,蹲在了病人旁边。病人很奇怪,问:“你是谁呀?”医生回答:“我也是一只蘑菇呀。”病人点点头,继续做他的蘑菇。
  过了一会儿,医生站了起来,在房间里走来走去。病人问:“你不是蘑菇吗?怎么可以走来走去?”
  医生答:“蘑菇当然也可以走来走去啦!”病人觉得有道理,也站起来走走。
  过了一会儿,医生拿出一个汉堡开始吃。病人又问:“咦,你不是蘑菇吗?怎么可以吃东西?”医生理直气壮地答:“蘑菇当然也可以吃东西呀!”病人觉得很对,于是也开始吃东西。
  几个星期以后,这个精神病人就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了,虽然,他还觉得自己是一只蘑菇……
  故事在最后说:一个人可以带着过去的创伤继续生活,只要他把悲伤放在内心一个圈圈里,不要让痛苦浸染了他的整个生命,他就可以像正常人一样快乐地生活。
  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进城读书,与城里学生相比,生活清贫、学习基础差、行为习惯不好、父母辛苦、劳累,没有时间和自己沟通交流……这些孩子难免焦虑、自卑。但是,哪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不曾体验过焦虑、自卑的情绪呢?我们完全可以陪这些孩子做一只蘑菇——哪怕像心理医生一样站在更高的角度做善意的杜撰。只要孩子能有丰富的校园生活,能找到自己在其他方面的优势,不要让痛苦浸染了他的整个生命,他就可以像其他学生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当学生超越了自己的自卑,甚至会比那些成长中一帆风顺的人更有作为。如今我们最需要做的是帮助学生扬长避短,别让他们的目光只盯住自己的不足、劣势。
  现在将《蘑菇》的故事改编一下:对于一个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我们闭口不谈他应该如何自信
  (如同心理医生闭口不谈那个精神病人不是蘑菇),却只说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甚至现在)曾有过的自卑(陪他们做一只蘑菇),然后再将自己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一面,用事实、用行动展现出来(相当于做“能行动、可以吃东西的蘑菇”)。学生在这个时期的模仿能力是相当强的,他们受到感染后,会在接受自己自卑的同时,以老师为榜样,努力超越自己……当然,在适当的时候,我们还要告诉这些孩子:“请你不要封闭自己的心,一个人承受那么多。你知道的,只要你想,只要你睁开眼,你从来都不是一个人。至少老师和你在一起。”
  陪学生做一只蘑菇,其实有其深刻的理论依据——即心理咨询中的自我开放和共情。
  “自我开放”又叫自我暴露、自我表露等,是老师把自己的情感、思想、经验等方面的信息告诉学生,让学生感觉到老师也曾和自己一样有七情六欲,有类似的经历和情绪体验,这样能加深师生情感,起到榜样的作用。
  《蘑菇》故事中的心理医生,说自己也是一只“蘑菇”,就相当于“自我开放”。当他以蘑菇的身份走动、吃汉堡的时候,就起到了榜样的作用。
  关于“共情”(empathy),指的是一种能深入他人主观世界,了解其感受的能力。在与学生交流时,老师能进入对方的精神境界,感受到学生的内心世界,能将心比心地体验学生的感受,并对学生的感情作出恰当的反应。这对于学生,本身就是一种安慰,有和谐师生感情的功效。当师生感情深厚以后,我们的每一句话,每一个举动,都会对学生造成一定的影响。
  再向深处想一想:当一个人悲伤得难以自持的时候,也许,他不需要太多的劝解和安慰,训诫和指明,他需要的,只是能有一个人在他身边蹲下来。
  让我们蹲下来,陪这些孩子做一只蘑菇,体味他们的忐忑,分担他们的不快乐,做兄长、做姐姐、做朋友、做长辈……都行,只是当他们的世界下雨时,单纯地为他们撑起一把伞。
其他文献
这个学生,我的初步印象,用东北话说就是“有点二”,率性而为,头脑简单,一副“纯天然”的样子,还有点虚荣心。林老师采用的教育方法,一个是哄,一个是批,开始是一味地哄,发现不行,于是开始批,批中带哄,哄中有批,软硬兼施,像揉面团一样,揉得他逐渐有所进步。  我觉得这个孩子恐怕算不上问题生,即使算,也是轻度的行为习惯性问题生。林老师的教育有效果,方法也可以,但如果我们用高一点的标准来要求,就会发现我们对
期刊
在谈到对厌学生的转化时,苏霍姆林斯基曾谆谆教导自己的同事:“我们要像害怕火灾一样害怕学生的智力劳动一无所获!对于一个学生来说,只要有那么两三个月看不到自己智力劳动的效果,他就会失去学习的愿望。”如此,那么两年,五年呢?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少厌学生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就饱受学业挫折,第一次考不好可以告诉自己下次努力还有机会;第二次考不好可以归咎于这次考题太难了,可第三次、第四次……甚至第十次
期刊
个案经验  没有人生来便是做贼的。学生毕竟心智尚未成熟,他们的可塑性还很强,只要方法得当,适当引导,彻底矫正他们的偷窃行为不是没有可能。然而,学生的心灵又是纯洁脆弱的,任何过激的言辞、举措都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因此,在矫正他们的偷窃行为时,除了查找原因,对症下药,还必须因人而异,讲究策略和方法。  初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质量调研考试之后,班级中经常有女生的文具离奇失踪,而过两天,
期刊
成就动机最早的研究者——美国心理学家阿特金森将学习者的动机分为追求成功和避免失败两个维度,并据此将所有学生分为四个类型:  A类学生是“过度努力者”,他们既有强烈的追求成功的愿望的行动,又特别害怕失败,总是担心自己不够出色,追求完美;  B类学生是“力求成功者”,他们通常有旺盛的求知欲,比较自信,由于能理性地为自己设置合理的目标而经常体验到成功感,这使他们对失败的担忧很少,而对成功的期望较高;  
期刊
把学生推过去一个老师要教上百个学生甚至更多,要老师一个个地去适应学生显然很有难度。学生因性格内敛、不适应某老师的教学方式、对老师有偏见或误解之类造成的严重偏科,班主任需要及时做好学生的沟通工作,让学生愿意亲近科任老师,并尽力消除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小疙瘩”,无力改变现状的,则需要调动家庭的力量,调整学生的认知。了解学生内心的想法  要孩子主动去找任课老师解决学习上的问题,孩子总是显得腼腆。这就需要班
期刊
“老师,老师,不好了,不好了,我们班的女生和初三的男生玩恋爱,真是……”女生们聚到我周围,“我们说不出口,写了一封信给你!”  信的大致的内容是,高和初三的某个男生“玩恋爱”,在操场旁的小树林里拥抱,在楼梯下的墙角里接吻……  我找到高,她说只不过模仿电视里的镜头玩一下,并不是什么谈情说爱。我把在男生班主任那了解到的那个男生的不良表现告诉了她,她表情茫然。我和她聊了很多,分析原因,也提出要求——要
期刊
去年我接手两个班的高三化学教学,周慧是我任班主任的班级中的一名学生。我从成绩册和原班主任那里了解到,她的各科成绩都比较差,尤其是化学,经常是全班倒数。老师一次次苦口婆心的教育都没成效,“对老师比较冷”,平时走在路上总是躲着老师。在晚上的自习时间也从未问过老师问题。  我观察着她:上课时她习惯低头,偶尔抬头,当眼光不小心与我的眼光相遇时,她会很快地低头,把眼神躲闪开。这是学困生的特点。他们不敢面对老
期刊
《退学“礼物”》用一种纪录片的真实,向我们所有人展示了一个厌学生向下沉沦,从阳光、活泼到愤世、偏激的全过程。我们忍不住设想:如果在李小伟最初显露出厌学情绪时,教师多一些理解和引导;如果在李小伟一次次做出融入集体的努力时,教师多一点欣赏和悦纳,结局也许会完全不同。  男孩用木棍打碎学校玻璃的刺耳声音还在脑际回响,它用“震撼”的方式提醒我们,为厌学生提供一个自尊自信的学习环境有多重要。  学困生的生存
期刊
2013年04月17日《中国青年报》报道了某中学高二年级男孩小中,在“升旗仪式上的爱情表白”这么一件事情。起因他有一个关系要好的女孩“108”,有别的男生在网络中向“108”告白。  常识告诉我们,早恋也好,晚恋也好,总之恋爱是私人的事情,属于隐私,“高透明度”显然不是爱情的特征。那么,像小中这样大鸣大放地宣传自己“爱谁谁”,唯恐天下不知,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我想这是个相当有趣的问题。  在尊重和保
期刊
由于中小学生的社会成熟性不够,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往往会运用打架骂人的方式来解决彼此的冲突。这种打架与骂人行为几乎会发生在任何一个学生身上,即使是平时思想上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也可能在极度愤怒之时向某人挥起拳头。这些打架骂人现象乃是人的情绪的正常发泄,并不算问题行为。所谓攻击行为或攻击倾向,与上述谈到的打架骂人行为有根本的不同。它专门指,出于品行、习惯和非理性冲动而产生的旨在伤害他人的行为,或通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