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与学习效率”的实践研究

来源 :儿童大世界·家庭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ds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初中、高中,会发生很大变化。不同孩子的变化表明,孩子的变化并不都是与智力水平成正相关;而就同一个孩子的成长变化也表明,成长中的变化与诸多非智力因素如“情绪”关系巨大。心理学研究证明,情绪会影响学习效率。所以我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努力激起学生的积极情绪,以提高其学习效率。
  关键词:情绪  学习  效率
  一、问题的提出
  因我执教初中物理学科缘故(初中在初二时才开设物理学科),只能从初二或初三半路接班主任,而所接班级大多数是因为班级情况不太理想才半路换班主任的。学风较差、班风较差的班级情况引发我深思:学生的智商水平没有多大差异,而且不可能智力水平低的学生都集中在一个“乱”班,可为什么这样的班级的综合水平以及学生的整体表现就比同等班级差了很多了呢?这使我意识到了非智力因素对学习效率的影响,因此,我进行了“情绪与学习效率”的实践研究。
  二、理论依据
  情绪是一个人取得成就的“催化剂”,人的智力可以通过情绪的调节而显示出更高的效应,人也会更聪明,更能干。心理学认为,人对客观事物采取怎样的态度,要以某事物是否满足人的需要为中介;客观事物对人的意义,也往往与它是否满足人的需要有关。同人的需要毫无关系的事物,人对它是无所谓情感的;只有那种与人的需要有关的事物,才能引起人的情绪和情感。而且,依人的需要是否获得满足,情绪和情感具有肯定或否定的性质。凡能满足人的需要的事物,会引起肯定性质的体验,如快乐、满足、爱等;凡不能满足人的渴求的事物,或与人的意向相违背的事物,则会引起否定性质的体验,如愤怒、哀怨、憎恨等。
  三、做法与体会
  (一)课堂教学引起良好的情绪
  要提高课堂效率,必须使学生有良好的情绪。让学生对自己的课感兴趣,除选择最佳教育方法外,还要力求语言简练,诙谐幽默,教态富有激情,在课堂上创造一种“精神振奋,生气勃勃”的情调。教师的积极情绪会唤起学生的情绪共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讲课时那种漫无目的、有气无力的口气,使得学生产生一种无精打采的情绪。教师对教材的冷淡态度马上就传给了学生,于是教材就成了师生之间的一道障壁。对于“课的情调”这个难以捉摸、难以定义的概念,我们平日在日常实践中用“课上得没劲”这一类话来表达。学生在枯燥乏味的课上所感到的疲劳,往往大于他们在那些充满着緊张的、内容丰富的课程上的感觉。当老师不是以学生的眼光来看自己的讲课效果,不考虑自己的话应当在学生身上引起什么样的情绪的时候,这种课往往就会上得枯燥乏味、毫无生气。这种课从来不会引起学生的良好的情绪感觉,学生总觉得课上得太久,只有课间休息的铃声才能带来几分活跃气氛。这种课上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愿望,只能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因此,对课堂教学提出更重要的一条要求——课堂教学应当引起良好的情绪感觉。
  (二)和谐的师生关系引发积极情绪
  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情绪。如果一个学生不喜欢某位教师,即使这位教师的课上得再精彩,也不会激起学生的积极情绪,因此首先让学生喜欢我们教师。是否能得到学生的喜欢,这取决于我们教师。
  1.热爱学生
  爱是师生之间信任和理解的桥梁,只有热爱学生,才会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爱是一种情感,一种精神,一种思想,也是一种规范。老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伟大的爱,胜过爱自己的孩子。真正地爱学生,是对他们全面关心,全面负责。如学生学习目的模糊,示以明确;学习态度儿戏,给以端正;纪律松驰,予以引导;学习方法欠缺,帮助指点;生活困难,给以资助;进步,给以鼓励;懈怠,给以鞭策;苦闷,给以开导;身心不适,给以体贴……这些都是爱心的表现。教师的爱似春风雨露,滋润着学生们的心田,能给学生以鼓舞力量。
  2.尊重学生
  中学生的心灵是纯洁娇嫩的,又很敏感,自尊心极强。他们更需要得到别人的尊重。教师若不尊重学生,只能引起学生内心反感,造成师生对立。因此,教师必须处处、时时、事事尊重和爱护学生的自尊心,以满足他们心理的需要,激起他们积极的情绪。而有些老师说话随意,经常把“笨”“傻”挂在嘴上,不经意间伤害了学生;也有老师,在学生违纪时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虽出发点是好的,但方式、方法无法让学生接受,造成学生对抗。所以,作为老师的我们,言行都要谨慎,即使出现问题,如果能智慧地处理,同样能激起学生的积极情绪。
  3.联系学生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际关系的亲疏、沟通的效果受交往频率和距离的影响。人们彼此交往频率高时,容易形成亲密关系。在师生间,往往学生与班主任的关系较与任课老师的关系亲密。因此,教师通过各种方式密切和学生联系,并通过接触,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志趣、喜怒哀乐,缩短心理距离,形成亲密的师生关系。
  4.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
  学生容易误解老师喜欢优秀生,当然也有些老师的确是这样。作为教师,应立足于全体学生,一视同仁。既要激励优等生,又要关心中等生,更要厚爱暂且落后的学生。这样才能使每个学生得到心理的平衡。
  (三)成功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
  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能够取得成功,因此教师要满足学生的需要,不要急于给学生打一个不及格的分数。创设条件,让他们体验成功,因为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教师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
  (四)控制、调节消极情绪
  除师生关系会影响学生的情绪外,还有诸多因素,如家庭的矛盾、同学间的误会、考试的失力等等都会引起学生的消极情绪。要教会学生调控情绪。
  1.合理宣泄
  包括痛哭、高喊,和好友或老师倾诉、书面表达、参加体育活动等。一般说来,不良的情绪闷在心里总是难受的,宣泄出来后会感到轻松一些,情绪也就可以得到缓解。
  2.转移目标
  离开使自己造成消极情绪的现场或情景,去做别的事情,尽量让自己忙一些有意义的事情,避免沉浸到痛苦中去。
  3.自我排遣
  有些人总是单向思维,应让学生学会辩证看问题。比如,考试失利,可以想幸亏不是中高考,发现了问题还可以补救,或想这次没有考好,为下次进步创造了机会。也就是要学会从有利于自己的方面多去想想。
  4.理智克制
  有时候,需要克制自己的情绪,特别是在他人已经听过我们多次倾诉后,如果总是哭哭啼啼,也显得太软弱,感觉像祥林嫂就不好了。而在有些场合,必须克制自己的情绪。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有时克制情绪比发泄更有利于心理健康。
  在教学中,利用了情绪对学习效率的关系,转变了那些原来厌学的学生,使他们的成绩大幅度提高,在不留或很少留课下作业的轻负担情况下,班级整体成绩进步突出。
  (责任编辑:蓝天)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二胎家庭越来越普遍,由于缺乏教育意识,导致家庭中出现极端事件逐渐显现,二胎家庭中如何处理亲子关系,如何面对同胞竞争引起了很多家长的重视。本文是对二胎家庭的父母提出教育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二胎家庭 亲子关系 心理感受  最近,“二胎”成为了大家的热门话题,自从国家开放二胎政策后,不少独生子女家庭的夫妻都纷纷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很多家庭有了“新计划”。然而,不能忽视的是,第一个孩子自
摘 要:残疾学生由于身体的残疾,给他们的生活、学习带来很多不便。有时,还会受到他人的歧视、嘲笑、讽刺、挖苦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他们个性心理特征的形成和发展,使他们感到孤独、胆怯、痛苦和自卑。因此,对残疾学生的教育,不仅要使他们学得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关注他们的心理感受,要用爱心陪伴,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教育措施,使残疾学生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健康快乐地成长成才。  关键词:
摘 要:“家长助教”是一种新型的家园共育模式,它以家长进课堂、幼儿进社区的活动形式,加强了家园合作,提升了教育合力,丰富了幼儿的教学资源,有效弥补了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缺陷,促进了教师、家长和幼儿的共同成长。  关键词:家园共育 资源互补 活动形式  我国现代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幼稚园任何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幼儿
摘 要:行为习惯的养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一生的命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非天生就有的,而是需要通过后天培养、多年教育养成的。具体来说,就是要注重细节、言传身教、营造良好的氛围;要严而不凶、亲而不松、常抓不懈;父母要以身作则,发挥榜样的力量,让孩子学会做一个品行端正、高素质的人。  关键词:家庭教育 培养 良好品德 行为习惯  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有一个身心健康、知识渊博、品行端正、有发展前途的孩
摘 要:单亲家庭中很大一部分孩子由于缺乏健全的父母之爱,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很容易误入歧途,走上犯罪之路。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对这些不幸的孩子,我们应该给予更多关注,奉献出“爱心”、“诚心”,努力探索科学的教育方法,使这些心灵受过伤害的孩子也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单亲家庭 子女 教育  目前,我国大约有上千万的单亲孩子,并且每年以几十万的数量递增。有关调查
摘 要:在家庭教育中,循序渐进地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待人处事的个性,可以促进孩子良性发展。一个人具有良好的品德,无论是在学习上,或是在工作上都能从容面对,并带动周围的人们积极向上,充满着正能量,这对学校教育客观上也起着推进作用。  关键词: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 关系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一个人一生中受教育的不同阶段和不同模式,这两者应该互相影响、互相促进。每个学生都是一块待雕琢的璞玉,能否雕琢出美
CORDIC作为一种计算三角/双曲函数和向量旋转的迭代算法,其硬件结构简单,易于并行化处理和VLSI实现,因而在实时信号处理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CORDIC算法中,旋转迭代方向σi的快速确定是提高算法
摘 要:初中阶段被称为人生的“危险期”,家长要认识孩子的身心发育特点,并采取争取的应对策略,才能帮助孩子健康顺利成长。  关键词:心理特点 青春期叛逆 学习观 配合学校  “初一差别不大,初二两极分化,初三天上地下”几乎成为初中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孩子的小学时期主要是学习和生活习惯养成的教育,孩子到了初中,随着身体心理发育的急剧变化和学习科目课程的增多加深,如果孩子和家长应对不当,很容易出现这样那样
摘 要:少先队榜样教育是少先队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通过对陕西省咸阳市城区某小学部分少先队员及少先队辅导员的访谈可知,少先队榜样教育中主要存在少先队员对榜样的选择偏向娱乐明星、少先队榜样教育过于传统、少先队榜样教育的连续性不足等问题。为优化少先队榜样教育工作,我们应该从营造良好榜样教育环境、丰富榜样教育形式、加强榜样教育的连续性等方面着手,提高少先队榜样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少先队 榜样教育 问
摘 要:学生的身心发展不能单纯依靠学校和家庭教育,因为孩子是在家庭中成长,在学校中培养,生活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庭与学校中度过,既不能缺少了学校教育的科学严谨性,也不能缺乏了家庭教育的熏陶。所以我们必须注重学校和家长之间的有效沟通,使家庭教育融入到学校教育中,为学生创设一个敞开式的学习环境,家校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二者的重要性,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学校 家庭 结合  我国社会上有句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