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疫情对保险行业发展的影响

来源 :看世界·学术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haiyanps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20年开始,新冠病毒疫情在全国大范围蔓延,对各个行业都带来了或多或少的影响。疫情之下,保险机构2月份线下业务的开展大面积停滞,而这必然会对保费收入端带来一定压力。不过,危与机往往是共同存在的,疫情防控期间我们也能够看到行业变革的积极一面一系列保障服务功能快速上线,一系列保障服务功能快速上线,各家保险机构纷纷开展线上化业务,保险科技的价值在此特殊时期得到集中体现,与此同时居民的风险意识和行为习惯也正在潜移默化的发生改变,这些思想和行为也对保险行业的发展起到直接性作用。
  关键词:疫情;消极影响;积极影响
  一、疫情对保险行业的消极影响
  近日,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发布报告称,新冠肺炎疫情给中国保险业带来的直接财务影响有限,但将给其业务面带来较大风险。这次疫情的中心是湖北省武汉市。2019年,湖北省在中国寿险和非寿险保费中的占比仅为4%左右。原则上来说,中国的保险更偏向经济较有实力的沿海城市,因此,如果这些城市感染者大幅增加,那么给保险业带来的负面影响更大。
  根据保险公司公布的2020年1月份的经营数据可以了解到,只有极少数公司有所防备,实现了超预期的保费收入增长,但绝大部分公司的保费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此外,各保险公司的经济2、3月下滑更为明显,因为疫情在一月底迅速蔓延,所以对一月份的经济影响没有那么大。根据一份全国银保市场的同业交流数据显示,2020年2月银保渠道单月新单规模保费为528.59亿元,环比下降81%,1-2月累计保费3264.88亿元,同比下降41%,由此可见疫情对线下保险业务的冲击非常之大。如果二季度线下渠道能够恢复展业活动释放延后的市场需求,那保险公司的压力能够大幅度缓解。可是纵观全年,出现寿险业务保费增速下滑的情况还是大概率的。除此以外,寿险公司还需要面对增员的压力,公公司必须积极采取应对措施调整公司策略才能最大程度降低对公司的影响。由此可见,疫情对保险行业发展起着很大的冲击作用。
  (一)企业财产,团体人身险业务
  在正常情況下,受疫情影响的原因人们购买保险的热情会下降,保险业务应该减少,经济应该受到影响,但由于这是已有业务,所以受到影响较小。
  (二)对车险的影响
  疫情期间提倡禁止出门,使得汽车出行的大大减少,但是从复工开始私家车的出行大大增加因为私家车相对公交更加安全,所以私家车剐蹭也有增加,使得保险赔付增加。
  (三)对人身保险业的影响
  个人人身险业务依赖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依赖代理人渠道,也依赖各种产品说明会等,因此,疫情会对个险业务造成很大消极影响。尤其是春节前后,正是保险业正景气的时候,但疫情导致销售团队无法有效公关客户,大量潜在业务没法做进来。因此,今年上半年的保费收入会下滑较多。
  (四)对代理人队伍的影响
  代理人做业务需要面对面和客户交谈,或者需要聚集客户来说明,但是疫情受疫情影响,不能见面以及聚集这将会基本无法做业务。如果几个月无法做业务,没有保费带来的收入,代理人队伍的稳定性就会直线下降,对整个行业都会有不利影响。
  总体而言,这次疫情对人身保险业的影响较大。人身保险业的新保费收入,尤其是个险新单保费收入会下滑较大。这将会对整个保险业造成极大冲击,不过对于不同的经营模式,不同的保险业,造成的影响和损失也是不同的。
  二、疫情对保险行业的积极作用
  值得关注的是,经历过此次“全民抗疫”时期,全民的健康意识将会大幅度上升,从而会推动人民对健康保险的需求,加快保险行业经济发展的速度。再回头看看非典过后的保险情况统计,仅仅几个月里健康险发生爆发式增长,单月同比增速最高超过了300%,人们也由此增加对保险的重要性有了认知。由此观之这次疫情过后人们对保险的认知范围和认知程度都会有大幅度提高。所以此次的风险对人们的影响是深刻而长远的,另外疫情防控期间保险企业的责任与担当正在凸显,保险行业的社会形象也发生着潜移默化的改变。
  总而言之,通过这次疫情将大幅度提高公民对保险的认知,即需要用商业医疗保险来对公共医疗体系进行补充。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将演变成对保险产品和保险服务的需求,这对保险行业具有推动作用和积极作用。当前,我国保险密度,深度均低于发达国家水平,随着人均GDP和国民意识升高,保险业增长空间依旧很大。此次疫情传播范围非常广,三四线城市均受波及,这对长期保险消费人群扩大以及防止保险市场下沉有着重要作用。
  三、结论
  总结而言,此次疫情既是挑战又是机遇,保险企业经营短期内遭受重大冲击,一度低迷,但用长远眼光来看,这又是一件好事,它必定会推动保险行业的发展。短期内,保险企业需防止业务进一步受冲击;打好防疫协同战,并且随时做出灵活改变。长期需考虑经营模式的改变,防止二次事故冲击业务及完善以后出现此类事情的提前准备策略。此外,还需提升服务能力,迎接下沉市场的流量增长。总而言之这次疫情对于保险行业来说是先苦后甜,只有积极应对前面的苦,才能享受后面的甜。只有具备应对风险的能力,才能将风险的消极影响转化为积极影响。现在疫情已经朝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前进,我相信保险行业也会越做越好,随着时间的证明,它将真正成为普及大众并被大众认可的行业。
  参考文献:
  [1]张响贤 陈凤 非典对保险业的影响及对策  保险研究   2003(06)
  [2]邓伟、邓祁祥  “非典”保险冷思考 中国保险  2003(07)
其他文献
摘要:现阶段经济市场消费金融行业潜力巨大,面对日益增长的消费金融投资风险,对风险进行有效认知有其重要意义。本文以消费金融投资环境为分析对象,通过对投资市场现存发展状态进行分析,探究不同表达形式下的投资风险因素,并针对金融投资风险做出可行性较高的管理策略,以此保障消费金融安全。  关键词:消费金融;经济市场;投资风险  引言:在当下经济市场高度发展中,消费金融投资的安全问题受到众多关注,与此相关的金
期刊
摘要:平衡计分卡(BSC)嵌入政府部门的绩效管理和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重庆市X区工商行政管理局为研究对象,剖析平衡计分卡(BSC)在公共部门的实际运用情况和特征,同时阐释如何将平衡计分卡(BSC)与关键绩效指标(KPI)相结合,构建公共部门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建立“高层领导支持机制、组织文化支持机制、智能技术支持机制、配套制度支持机制”等保障措施,立足于更好地优化公共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公共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过去分散支付制度中存在的弊端显现在公众面前。为了彻底解决这一问题,我国从2001年开始由国务院下发了《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方案》,在该文件的指导下,全国各省市结合本地财政发展的实际状况实现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并进行了初始尝试。截止到2007年末,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已经为我国政府财政资金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由于我国乡镇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时间
期刊
摘要:税收实际来说是政府为纳税人提供的公共用品的价格,因此导致了政府部门的税收行为与纳税人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利益冲突关系,在实际的着手工作中如何能够很有效的解决政府与纳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就是如今摆在政府部门面前的一个非常急需解决的大难题。目前我国经济体系中一个很大的矛盾一直困扰着经济的运行的两件事情:一个是税收收入占GDP的比例还在继续下降;还有一个则是企业负担过于沉重,生产和经营较为困难。中国税收
期刊
摘要:世界经济形势多米诺骨牌效应凸显,挑战前所未有,形势异常严峻。对于石油人来说,应对当前多重挑战尤其是低油价冲击,就是必须直面的一场大考。如何应对,考验我们的应变能力、抗压意志和决心,更考验我们的勇气、智慧和责任担当。那么工作的预见性将进一步增强,措施的韧劲将进一步提升,发展的信心也将进一步提振,通过一系列进攻性的举措,必将化解风险,把握机遇,打一场提质增效攻坚战,把企业推向高质量发展。  关键
期刊
摘要: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国际油价断崖式下跌双重影响,公司全体职工,上下一心、逆势而为,圆满完成了首季度原油生产任务。但疫情尚未解除,国际油价持续低迷,公司面临的发展形势依然非常严峻。在低油价形势下,如何实现石油企业高质量发展,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低油价;高质量发展;思想共识;责任担当  一、认清形势,坚定信心,凝聚广大干部员工长期过紧日子的思想共识  当前,面对低油价冲击的不
期刊
摘要:互联网金融在短短几年之间,从萌芽到蓬勃发展,成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一个新增活力,利用互联网金融模式,不仅能提升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速度,与此同时也能增加农户的收入,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基于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农业经济的发展,我们要从基础设施建设、专业人才等方面阐述其具体影响,进而开拓新的思路,最终实现农业经济快速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农业经济?;发展对策  目前互联网金融在农业经济中所占的比
期刊
摘要:课程是专业教学的载体,更是教育观念、教育思想传播的重要平台,是实现专业文化育人目标的重要手段。基于“互联网+”旅游专业课程文化建设,如何科学提炼专业文化元素,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近现代中国革命红色文化和行业企业文化,跨界创新课程文化建设,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专业兴趣,达成专业课程文化育人目标,一直是职教人探索的问题。本文就“互联网+”旅游专业课程文化建设,浅谈一些经验。  关键
期刊
摘要: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深化国企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内容,既是大势所趋,也是发展需要。作为国有企业,我们必须积极发挥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核心作用,为企业生产经营、安全环保、技术创新提供坚强政治保障,凝聚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关键词:治理体系;治理能力;高质量发展;改革发展  一、深化改革,稳中求进,提升高质量发展治理能力。戴厚良董事长强调,“
期刊
摘要:全面坚持以及健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体制进行重点布控,同时充分标志着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变得更为稳定、全面和高效。全面坚持以及深度健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体制,需要充分秉持两个“毫不动摇”;同时还需要充分秉持按劳分配为核心、多元化分配模式同时运作的专项分配体制;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增快健全社会主义下的市场经济制度。  关键词:社会主义基本经济体制;理论支持;运作需求  社会主义整体经济体制该如何继续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