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是社会组织中较为特殊的“准公共组织”,在社会享受较高的声誉。但是,高校已经不再是社会的净土,多元价值观、社会外部环境、市场行为主体不断的渗透,使得高校突发事件频繁发生,改变社会公众对高校的一贯认知。通过公共危机治理的视角看待高校突发事件的全过程,分析高校应对危机应有的能力,组织和协调各部门共同消除不利影响,建构和谐校园。
中图分类号:G471
关键词:公共危机;高校危机;危机治理
【中图分类号】G647
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复杂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到来,我国社会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结构性的系统风险加剧了各种类型危机发生的可能。在这样的制度变迁的历史时期,学校内部的管理制度、人员观念、市场机制引入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以往的社会危机事件逐渐扩散到校园并频频发生,其特征有别于其他传统的危机事件。可以说,高校面对危机事件的发生已经在很大程度不能单靠事发学院或几个部门应对,需要危机治理这个更为广泛的框架下将相关责任的主体纳入到解决危机的过程中。因此,我们应该认识高校公共危机治理及其内涵和特征?相关责任参与主体如何参加高校公共危机治理?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又如何在正确看待这些危机?
一、危机治理:高校危机管理的必然选择
危机在人类后工业时代不可避免的社会系统性风险,高校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避免地同样暴露在风险之下。只有认识到公共危机的内涵及特征,依靠危机治理把力量都也投入处理公共危机中,才能有效提高高校公共危机管理。因此,公共危机治理是高校公共危机管理的必然选择。
高校公共危机内涵应该从“公共危机”、“高校危机”、“高校危机管理”、“危机治理”这个几个关键词入手。公共危机是指对一个社会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了严重威胁,并且要求以政府为主体的公共部门在极短时间内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作出关键性决策的事件。[1]危机处于不同制度环境,赋予了高校危机不同的内涵,因而高校危机是指,“由于自然的、人为的或者社会政治的原因引发,在高校内部突然发生的,对高校的教学、工作、生活秩序造成一定干扰、冲击或危害,甚至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重大事件。”[2]面对危机的发生,高校的管理部门为应对危机而采取的一系列的行动,这个过程被称为高校危机管理,“高校危机管理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持续动态的管理过程,高校针对潜在的或者当前的危机,在危机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一系列的控制行动,以期有效地预防、处理和消弭危机。”[3]
总之,从危机事件的责任主体来看,高校作为权力主体对发生在高校内危机进行管理,强调的是权力和责任的一致性,强调危机的处理结果。不同历史时期高校危机事件有着各自的特征,在网络媒体、学校扩招、政府放权、独生子女等社会背景下,高校危机事件除了具有突发性、紧急性、决策的非程序性等社会公共危机的共同特征,还具有群体性、不确定性和社会敏感性。
1.群体性。学生是学校的最广泛的群体,学习和生活在同一区域,人群较为集中。学校是学生驻留时间最长,流动范围最小的区域,居住范围较为集中,并且紧张的学习生涯又以班级、社团等各式各样的组织为行为单位,使得学生人群短时间在较小区域内流动性大。学生的群体性特征使得暴露在公共危机风险下,受到伤害和影响的可能性大,同时,也不利于控制危机的次级危害。
2.不确定性。大学时期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处于较为重要的发展时期,同时脱离父母权威监管,在面临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人生挫折和无力感很容易使学生做出一些出乎常理和意外的不理智和放纵的行为,这表明高校危机的产生是和学生行为动机是有密切联系的。
3.社会敏感性。高校已经不是“象牙塔”式的学术圣地,从招生、接受教育、毕业工作无疑体现了社会市场的紧密联系。社会思想价值变迁和市场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对学校办学理念、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教育资源投入产生了巨大影响,然而,人们对高校的认识还停留在“精英教育”的阶段,社会仍把大学学历作为衡量人才素质的标准或录用条件。
高校危机事件的特征表明,除了在处理危机时应具有快速反应、责任性、透明性和合法性等原则的同时,也必须强调高校危机管理系统中参与主体的多元性,最大可能地吸纳各种部门和其他力量,调动各种资源共同应对危机,形成高校整体的危机应对网络。
二、一元治理:高校公共危机的困境
高校危机是市场、政府关系联动变迁的产生结果,可以把市场外部环境的变化看作高校危机产生的外部原因,政府管理权力下方和高校自主性逐渐增大看作内部原因。但是,高校危机管理离不开职能部门的支持,权力与责任相一致,而各个职能部门似乎陷入了“集体行动的困境”,面臨一些理论上的困境与实践中的难题。
1.高校公共危机治理主体单一,各个相关利益主体参与不足。
从危机发生、发展、结束三个简单的过程来看,涉及的人员包括主要受害人(一般都是学生),受害人的同学、朋友和老师,学院、学校组织部门的相关责任人。但是,从危机事件的特征来看,社会其他主体也应该是治理主体之一,如新闻媒体、公安、卫生部门等有助于危机事件解决的主体。一系列的校园突发紧急事件表明,高校形成了一种全权处理危机事件的惯性思维模式,把危机事件看作内部管理的意外风险,因而不愿意当面回应社会公众的质疑,力图在学校的范围“控制”危机的全过程。高校对于处理校园危机持一个消极的态度,与事件相关的部门就不愿正面回应,容易产生“踢皮球”式的处理方式,使得在当前危机治理体系中,公共危机治理主体单一,学校组织部门参与不足,社会公共部门介入的渠道和范围有限,增加了危机治理成本,不利于危机治理的成效。
2.缺乏完整有效的公共危机“预警—治理”系统。
危机不仅需要及时处理,更需要事前预防,高校作为较为特殊的公共部门其体制改革落后于其他社会组织,公共危机下各利益相关者及部门缺乏强烈的危机参与意识和治理危机的共同利益,被动地接受上级指令和处理方案,危机爆发以后临时组成领导小组,而不是建构预警防范的长效机制,从事后处理转为事前预防,可以肯定的是,事前预防的治理成本要远低于事后处理。从H1N1流感预防事件过程可以看出,高校临时仓促的预防工作,采取下派任务式的检查方案,学校预防小组→校医院→院系→学生干部→学生,经过层层任务下派,“指令信号”衰减、目标与责任不一致、专业水平降低及利益不相关性致使预防流于形式。 3.高校公共危机的应对需要一个容纳各方的综合协调治理框架
随着社会与高校的双向扩张,高校出现社会内部化的趋势,学校的围墙只是一个象征的作用,而公共危机治理的成本转嫁考验着学校的应对能力。社会相关组织与高校之间、学校各部门之间、院系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制度化合作机制。严峻的事情再次说明,利益相关的范围早已超过以组织权力界定的范围,高校组织功能分化的加剧,上下级部门的高权力距离,使得高校权力主体之间协调与合作的弹性僵化,应对危机时“强制指令性”的合作,不过是各自承担责任的一种分配,表明很好地处置危机并不是一种激励性工作,这也与平时很少听到某高校部门或个人因对处置危机有贡献而受到表彰的消息。
三、多元参与:高校危机治理的路径选择
高校传统行政化的管理体制不断探索“去行政化”的改革,在缺乏权力中心的管理下,高校公共危机治理的路径应该怎样选择?在此之前,有必须先了解治理的概念。所谓治理,是指“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机构和个人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6]有效的高校危机治理,不仅要依靠高校管理部门,还需要各个院系、师生和有利益相关的主体全过程的参与,高校危机治理结构建构应从高校引导地位确立、与参与者互动沟通、保持社会的联系三个方面着手,形成多元治理的路径选择。
1.强调高校在危机治理中的引导地位
高校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有责任维护学校稳定与解决危机的职责。团队组织的力量要大于单一主体的力量,建立危机管理小组并通过划分部门机构和配置固定人员,制度化具体的责任及处理办法,建立透明、公开、及时的联系通道,保障从学生到教师到学校各个部门都能获取到危机管理小组的人员组成、职责分配、联系电话,从而起到网络化管理中心的作用。一旦危机发生,危机管理小组立即发布预警信息,危机管理小组成员立即进入相应的应急工作状态,发挥危机事件状态下的相互合作整体能力。这就要求危机管理小组具有协调其他部门的能力和协作权威,因而小组成员应该包括这些小组人员既包括各系(院)的教师代表、辅导员和学生代表的比例,又要考虑学校的后勤服务、保安、心理咨询、医院等相关部门专业人员,并由学校领导负责(校长或副校长),在专门设立的办公室内面对面直接沟通,针对各种可能状况拟定必要的应变计划,并指导定期与不定期的演习操练。
2.保障高校危机事件参与者之间的沟通
信息沟通是高校危机管理首要解决的难题,决定着事件参与者的行动策略。保障高校危机事件参与者之间的沟通,要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第一,学生与教师的沟通。教师是与学生的直接联系人,可以在短时间集合全体学生,并较为容易地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而且相比学生,教师更为客观看待危机事件,理应有责任在第一时间里组织学生并告知学校发生了什么事和应该做些什么事。
第二,家长与学校的沟通。家长总是关心学生的,然而学校担忧家长过于担心的紧张心态会产生不利影响,消极对待家长的担忧情绪,但家长的担忧无疑导致危机管理遭遇外部干扰,因而要克服家长的恐惧心理,只有通过与家长建立良好关系,在危机管理过程中得到家长的支持和理解。
第三,学校与媒体的沟通。学校指定专门人员担任学校新闻发言人,客观、及时地让新闻媒体获得真实消息,占据信息发布的制高点,成为信息发布的权威中心,同时对不实谣言应予回应与驳斥,还可设立专线电话或开辟专门的临时的媒体采访室。
3.高校与社会联合建立危机管理机制
高校危机早已不再是校园内的危机,高校与社会联合建立危机预警机制形成“多元共治”的治理模式。联合建立危机管理机制已然成为消弭无缝隙管控的路径选择,这就需要学校与这些机构保持日常联系,共享彼此的资源,長期保持制度化沟通与联动机制,由此组成危机管理社区中心。高校由危机管理小组成员作为危机管理社区中心的联络人,制定和公布学校、社会一体化的管理事项和应变措施,建立定期的会议制度,形成全方位的危机管理机制,将来校内外危机参与者及治理力量都纳入事件当中,并且引导这些主体致力如何采取行动才能推动危机解决,而不是仅仅只是“告知”,需要相互认可了解提升全体达成一致的可能为共同的目标行动的愿望,从而全面实现危机的系统防御。
参考文献
[1]张小明.论危机管理研究中的术语规范问题——从SARS危机引发的思考[J].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2004(1):24
[2]高校危机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罗晴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P159
[3]纪宝成.从“非典”防控看高校的危机管理[J].中国高教研究,2003,(8)
[4]刘霞,张小进.试论公共危机治理中多元参与主体的博弈及制度选择[J].学术论坛,2005年3:71
[5]200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教育部http://www.syau.edu.cn/gjyjs/article/show.asp?id=1316
[6]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4
中图分类号:G471
关键词:公共危机;高校危机;危机治理
【中图分类号】G647
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复杂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到来,我国社会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结构性的系统风险加剧了各种类型危机发生的可能。在这样的制度变迁的历史时期,学校内部的管理制度、人员观念、市场机制引入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以往的社会危机事件逐渐扩散到校园并频频发生,其特征有别于其他传统的危机事件。可以说,高校面对危机事件的发生已经在很大程度不能单靠事发学院或几个部门应对,需要危机治理这个更为广泛的框架下将相关责任的主体纳入到解决危机的过程中。因此,我们应该认识高校公共危机治理及其内涵和特征?相关责任参与主体如何参加高校公共危机治理?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又如何在正确看待这些危机?
一、危机治理:高校危机管理的必然选择
危机在人类后工业时代不可避免的社会系统性风险,高校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避免地同样暴露在风险之下。只有认识到公共危机的内涵及特征,依靠危机治理把力量都也投入处理公共危机中,才能有效提高高校公共危机管理。因此,公共危机治理是高校公共危机管理的必然选择。
高校公共危机内涵应该从“公共危机”、“高校危机”、“高校危机管理”、“危机治理”这个几个关键词入手。公共危机是指对一个社会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了严重威胁,并且要求以政府为主体的公共部门在极短时间内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作出关键性决策的事件。[1]危机处于不同制度环境,赋予了高校危机不同的内涵,因而高校危机是指,“由于自然的、人为的或者社会政治的原因引发,在高校内部突然发生的,对高校的教学、工作、生活秩序造成一定干扰、冲击或危害,甚至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重大事件。”[2]面对危机的发生,高校的管理部门为应对危机而采取的一系列的行动,这个过程被称为高校危机管理,“高校危机管理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持续动态的管理过程,高校针对潜在的或者当前的危机,在危机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一系列的控制行动,以期有效地预防、处理和消弭危机。”[3]
总之,从危机事件的责任主体来看,高校作为权力主体对发生在高校内危机进行管理,强调的是权力和责任的一致性,强调危机的处理结果。不同历史时期高校危机事件有着各自的特征,在网络媒体、学校扩招、政府放权、独生子女等社会背景下,高校危机事件除了具有突发性、紧急性、决策的非程序性等社会公共危机的共同特征,还具有群体性、不确定性和社会敏感性。
1.群体性。学生是学校的最广泛的群体,学习和生活在同一区域,人群较为集中。学校是学生驻留时间最长,流动范围最小的区域,居住范围较为集中,并且紧张的学习生涯又以班级、社团等各式各样的组织为行为单位,使得学生人群短时间在较小区域内流动性大。学生的群体性特征使得暴露在公共危机风险下,受到伤害和影响的可能性大,同时,也不利于控制危机的次级危害。
2.不确定性。大学时期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处于较为重要的发展时期,同时脱离父母权威监管,在面临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人生挫折和无力感很容易使学生做出一些出乎常理和意外的不理智和放纵的行为,这表明高校危机的产生是和学生行为动机是有密切联系的。
3.社会敏感性。高校已经不是“象牙塔”式的学术圣地,从招生、接受教育、毕业工作无疑体现了社会市场的紧密联系。社会思想价值变迁和市场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对学校办学理念、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教育资源投入产生了巨大影响,然而,人们对高校的认识还停留在“精英教育”的阶段,社会仍把大学学历作为衡量人才素质的标准或录用条件。
高校危机事件的特征表明,除了在处理危机时应具有快速反应、责任性、透明性和合法性等原则的同时,也必须强调高校危机管理系统中参与主体的多元性,最大可能地吸纳各种部门和其他力量,调动各种资源共同应对危机,形成高校整体的危机应对网络。
二、一元治理:高校公共危机的困境
高校危机是市场、政府关系联动变迁的产生结果,可以把市场外部环境的变化看作高校危机产生的外部原因,政府管理权力下方和高校自主性逐渐增大看作内部原因。但是,高校危机管理离不开职能部门的支持,权力与责任相一致,而各个职能部门似乎陷入了“集体行动的困境”,面臨一些理论上的困境与实践中的难题。
1.高校公共危机治理主体单一,各个相关利益主体参与不足。
从危机发生、发展、结束三个简单的过程来看,涉及的人员包括主要受害人(一般都是学生),受害人的同学、朋友和老师,学院、学校组织部门的相关责任人。但是,从危机事件的特征来看,社会其他主体也应该是治理主体之一,如新闻媒体、公安、卫生部门等有助于危机事件解决的主体。一系列的校园突发紧急事件表明,高校形成了一种全权处理危机事件的惯性思维模式,把危机事件看作内部管理的意外风险,因而不愿意当面回应社会公众的质疑,力图在学校的范围“控制”危机的全过程。高校对于处理校园危机持一个消极的态度,与事件相关的部门就不愿正面回应,容易产生“踢皮球”式的处理方式,使得在当前危机治理体系中,公共危机治理主体单一,学校组织部门参与不足,社会公共部门介入的渠道和范围有限,增加了危机治理成本,不利于危机治理的成效。
2.缺乏完整有效的公共危机“预警—治理”系统。
危机不仅需要及时处理,更需要事前预防,高校作为较为特殊的公共部门其体制改革落后于其他社会组织,公共危机下各利益相关者及部门缺乏强烈的危机参与意识和治理危机的共同利益,被动地接受上级指令和处理方案,危机爆发以后临时组成领导小组,而不是建构预警防范的长效机制,从事后处理转为事前预防,可以肯定的是,事前预防的治理成本要远低于事后处理。从H1N1流感预防事件过程可以看出,高校临时仓促的预防工作,采取下派任务式的检查方案,学校预防小组→校医院→院系→学生干部→学生,经过层层任务下派,“指令信号”衰减、目标与责任不一致、专业水平降低及利益不相关性致使预防流于形式。 3.高校公共危机的应对需要一个容纳各方的综合协调治理框架
随着社会与高校的双向扩张,高校出现社会内部化的趋势,学校的围墙只是一个象征的作用,而公共危机治理的成本转嫁考验着学校的应对能力。社会相关组织与高校之间、学校各部门之间、院系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制度化合作机制。严峻的事情再次说明,利益相关的范围早已超过以组织权力界定的范围,高校组织功能分化的加剧,上下级部门的高权力距离,使得高校权力主体之间协调与合作的弹性僵化,应对危机时“强制指令性”的合作,不过是各自承担责任的一种分配,表明很好地处置危机并不是一种激励性工作,这也与平时很少听到某高校部门或个人因对处置危机有贡献而受到表彰的消息。
三、多元参与:高校危机治理的路径选择
高校传统行政化的管理体制不断探索“去行政化”的改革,在缺乏权力中心的管理下,高校公共危机治理的路径应该怎样选择?在此之前,有必须先了解治理的概念。所谓治理,是指“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机构和个人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6]有效的高校危机治理,不仅要依靠高校管理部门,还需要各个院系、师生和有利益相关的主体全过程的参与,高校危机治理结构建构应从高校引导地位确立、与参与者互动沟通、保持社会的联系三个方面着手,形成多元治理的路径选择。
1.强调高校在危机治理中的引导地位
高校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有责任维护学校稳定与解决危机的职责。团队组织的力量要大于单一主体的力量,建立危机管理小组并通过划分部门机构和配置固定人员,制度化具体的责任及处理办法,建立透明、公开、及时的联系通道,保障从学生到教师到学校各个部门都能获取到危机管理小组的人员组成、职责分配、联系电话,从而起到网络化管理中心的作用。一旦危机发生,危机管理小组立即发布预警信息,危机管理小组成员立即进入相应的应急工作状态,发挥危机事件状态下的相互合作整体能力。这就要求危机管理小组具有协调其他部门的能力和协作权威,因而小组成员应该包括这些小组人员既包括各系(院)的教师代表、辅导员和学生代表的比例,又要考虑学校的后勤服务、保安、心理咨询、医院等相关部门专业人员,并由学校领导负责(校长或副校长),在专门设立的办公室内面对面直接沟通,针对各种可能状况拟定必要的应变计划,并指导定期与不定期的演习操练。
2.保障高校危机事件参与者之间的沟通
信息沟通是高校危机管理首要解决的难题,决定着事件参与者的行动策略。保障高校危机事件参与者之间的沟通,要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第一,学生与教师的沟通。教师是与学生的直接联系人,可以在短时间集合全体学生,并较为容易地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而且相比学生,教师更为客观看待危机事件,理应有责任在第一时间里组织学生并告知学校发生了什么事和应该做些什么事。
第二,家长与学校的沟通。家长总是关心学生的,然而学校担忧家长过于担心的紧张心态会产生不利影响,消极对待家长的担忧情绪,但家长的担忧无疑导致危机管理遭遇外部干扰,因而要克服家长的恐惧心理,只有通过与家长建立良好关系,在危机管理过程中得到家长的支持和理解。
第三,学校与媒体的沟通。学校指定专门人员担任学校新闻发言人,客观、及时地让新闻媒体获得真实消息,占据信息发布的制高点,成为信息发布的权威中心,同时对不实谣言应予回应与驳斥,还可设立专线电话或开辟专门的临时的媒体采访室。
3.高校与社会联合建立危机管理机制
高校危机早已不再是校园内的危机,高校与社会联合建立危机预警机制形成“多元共治”的治理模式。联合建立危机管理机制已然成为消弭无缝隙管控的路径选择,这就需要学校与这些机构保持日常联系,共享彼此的资源,長期保持制度化沟通与联动机制,由此组成危机管理社区中心。高校由危机管理小组成员作为危机管理社区中心的联络人,制定和公布学校、社会一体化的管理事项和应变措施,建立定期的会议制度,形成全方位的危机管理机制,将来校内外危机参与者及治理力量都纳入事件当中,并且引导这些主体致力如何采取行动才能推动危机解决,而不是仅仅只是“告知”,需要相互认可了解提升全体达成一致的可能为共同的目标行动的愿望,从而全面实现危机的系统防御。
参考文献
[1]张小明.论危机管理研究中的术语规范问题——从SARS危机引发的思考[J].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2004(1):24
[2]高校危机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罗晴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P159
[3]纪宝成.从“非典”防控看高校的危机管理[J].中国高教研究,2003,(8)
[4]刘霞,张小进.试论公共危机治理中多元参与主体的博弈及制度选择[J].学术论坛,2005年3:71
[5]200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教育部http://www.syau.edu.cn/gjyjs/article/show.asp?id=1316
[6]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