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地下室给排水设计问题与措施探讨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liang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针对地下室的给排水设计已经有了明确的标准规范,而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也越来越多,在建筑地下室的给排水设计中也出现了多种问题,因此为了更好的保证建筑的整体质量,还需要对建筑地下室给排水设计进行优化和改进。本文主要通过对建筑地下室给排水设计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来详细说明具体的优化措施。
  关键词:建筑地下室;给排水设计;问题;解决对策
  1 建筑地下室给排水设计浅析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口发展也越来越快,同时,对于建筑物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层建筑也在不断兴起,地下室建设是高层建筑常见的建筑模式,其中三层以上的地下室结构在高层建筑中较为普遍。为了更好的做好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地下室结构通常会与人防工程相互结合,同时地下室的设计也具有了更多的作用,这也是目前建筑地下室给排水设计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我国针对地下室给排水设计也作出了明确的规范,设计人员也要按照国家规定的统一标准来进行设计,但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还需要参照工程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这样也使给排水的设计工作增加了更多的困难,很多给排水设计都无法满足实际工作需要的现状。因此,给排水设计的施工也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甚至在功能上还会出现很大的偏差。就目前我国的环境来看,不同地区的气候环境都有所不同,并且每个地区的环境都存在着不同的差异,这样就要求给排水设计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从而有效的保证给排水设计的合理性。
  2 地下室给排水设计的基本内容以及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1 地下室给排水设计的基本内容浅析
  建筑地下室的给排水设计也是建筑给排水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也有着直接的影响。通常情况下,高层工民建筑的设计施工会在地下设置1-2层地下空间,主要可以用作停车场和货存库。我国对于地下室给排水设计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给排水设计要结合人防工程的基本要求,做好防水、防震等多方面的设计,同时提高地下室结构的整体质量,保证地下室能够具备高质量的使用功能。因此,现代的建筑设计中对于地下室结构的设计通常都会讲给排水设计作为整个设计的重点内容,很多施工企业都会聘请专门的设计人员来参与给排水结构的设计,这样就能够更好的保证地下室结构的稳定性,对于提高地下室的使用功能也有着非常好的效果。其中地下室结构设计、安装的给排水系统可以总称为地下室给排水设计。
  2.2 地下室给排水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地下室给排水设计需要结合地下设施的整体结构构造来进行,而施工过程中也常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设计人员对地下室给排水设计没有足够的重视,设计方案不合理,这样都会影响到地下室给排水系统的使用功能;给排水设计图纸标注不够清楚,设计方案与施工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样也会导致给排水在安装时出现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会影响到给排水设计的质量,同时也会限制地下室给排水工程的使用功能,在严重时还会对整个建筑的结构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因此在进行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科学合理的做好地下室给排水的设计,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整个建筑的应用质量。
  3 针对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3.1 做好给水设计
  地下室的给排水设计中存在着水泵水管横穿、管道布设不合理的现象。我国对于给排水设计规范中也明确提出了地下室给排水设计不允许地下管道横穿地下室的结构,这样就会降低整个地下室结构的强度,并且对整个建筑的稳定性也会产生影响。所以,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必须要按照人防设计的规范来进行设计,管道的布设和安装过程都要遵守相应的规范,可以采用管道井设计方式来布设到地下室的保护范围内,这样就能保证污水管道的施工不会對建筑的整体结构产生影响。
  3.2 做好地下室排水设计
  在排水设计方面,最常见的错误有两种:第一种:当设有两层地下室时,地下室一层为非人防区,地下二层为人防区:或者两层地下室都为人防地下室,但是分设为上下两个防护单元。有些设计图纸在地下一层的楼面板上设DN80的防爆地漏,收集地下一层的污水,再用DN80的镀锌钢管接至地下地层的集水井内,然后用潜水泵提升排出室外。第二种:通常在高层建筑的中部都设有核心筒体,简体内设有防火楼间、电梯间及消防专用电梯,在简体的底部设有集水井收集污水,而且核心简体多作为人防地下室的战时出入口,即人防地下室中的核心简体内为非人防区,核心简体外为人防区。
  3.3 做好建筑地下室消防设计
  消防管道穿越人防地下室的正确布置方法如下两种。第一种:把室内消防系统的下环管网布置在人防地下室上部的非人防区内,只引下消防竖管,并且把消防竖管和室内消火栓均设置在核心简体内。因好简体内是非人防区,管道穿越其顶板不受 《人防设计规范》的限制。并且消火栓采用双阀双出口消火栓,加大消火栓的保护间距。第二种:因条件限制,只能在人防地下室内布置消防下环管网时,消防管道穿越人防围护结构要做好防护措施。消防竖管布置在核心简体内为最佳,然后,采用安装防爆套管,防爆闸阀的措施,把消防管从简体的侧壁引人人防地下室,再连通成环状:消火栓则布置在人防区内。因为管道穿越人防地下室的侧壁时,管径不受《人防设计规范》的3.1.6条文限制。如果消防竖管只能在人防地下室的顶板穿过,那么要把大管径的竖管换算为若干条小管径的竖管穿顶板穿过顶板。
  4 合理选择给排水管材,并保证管道的连接气密性
  地下室给排水设计中,给排水系统管材的选择与管道连接工艺同样重要,任一环节发生问题,给排水设计质量都将受到影响,所以在给排水系统设计过程中,除了要把握给水、排水、消防等三方面的设计要点以外,还要做好给排水管材的选择与连接。具体方法有:
  (1)采用钢塑复合管作地下室给排水管材,但安装于地下室结构内部的重力排水管要选用镀锌钢管作管材,目的在于提高重力排水管的抗腐蚀性。
  (2)不超过100mm的给水管直径可以选择螺纹拧接,超过100mm的给水管直径适合用卡箍接口进行连接。
  (3)当管道穿越人防围护结构时,在人防围护结构的内侧设置防护阀门,当管道穿越防护单元间的防护密闭隔墙时,在防护密闭隔墙两侧的管道上设置防护阀门。
  结束语
  地下室在高层建筑已是一个重要组成部份,本人在设计工作中,总结出以上的设计问题,希望与各位同行一起探讨。使人防地下室的给排水设计更加完善。地下室给排水工程是决定地下工程在使用的时候能否正常使用的关键,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好给排水系统,它是目前建筑工程的重要措旌和组成方法,给排水技术在当前的建筑工程中应用日益广泛,受到人们的重点关注。
  参考文献
  [1]雷成.就关于人防地下室给排水设计的一些看法[J].山西建筑,2009(25).
  [2]]梁勇明.人防地下室给排水设计探讨[J].科技资讯,2011(5).
  [3]姜清辉,丁士.现代住宅小区地下车库给排水方案的设计[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35).
其他文献
针对目前我国电站锅炉对流受热面采用定期吹灰策略中存在的缺陷,提出了基于热平衡方法的锅炉对流受热面积灰在线监测模型,对锅炉对流受热面进行优化吹灰。该系统在某300MW电站
课前预习——知,课中操作——行,课后测评——知行,三位一体的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是教育改革背景下一种新兴的教学手段,主要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丰
劳动技术教育课程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关注的重点,开设劳动技术课对学生进行劳动技术教育也是我国现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劳动技术教育课程已进入全面实施
摘 要:课堂语言是教师上课最直接、最常用的手段,运用得好,能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课堂语言;精炼;准确;吸引力;鼓励性  课堂教学语言是教师表达思想、传递情感、传授知识、塑造学生心灵的基本工具。它是教师在课堂上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针对特定的教育对象,采用一定的方法,在有限的时间内为实现预定的教学任务而使用的一种专业
在英语教学中想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重视英语课堂教学。随着教改的逐步深化,中学英语高效课堂得到了越来越高的重视,为了提高中学英语教学质量,教育同行围绕新教育思想对中
摘 要:现如今,智能建筑的安全性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对于智能建筑来说,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就是雷击。因此,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对这一问题进行高效控制,提升智能建筑的安全性。智能建筑中所用的电力系统多数是以弱电系统为主,保证弱电系统不受到雷害,采用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是本文中研究的主要问题,希望能够给相关的智能建筑设计人员提供借鉴。  关键词:智能建筑;防雷;设计;布线系统  智能建筑的主要特点就是其内部
【摘 要】煤矿供电系统发生故障时,越级跳闸事故时常发生,造成大面积停电,引起瓦斯积聚,严重时将会造成整个煤矿生产系统的瘫痪,威胁井下工人生命安全。本文重点分析了引起煤矿井下电网越级跳闸产生的原因,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几点解决措施,对煤矿井下安全供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煤矿电网;越级跳闸;继电保护  0 引言  在煤矿供电系统中经常发生以下故障情况,一是,在煤矿井下供电网络中发生短路故
2008年初江西电网遭遇了历史上罕见的冰雪灾害。为了吸取这次冰灾的经验教训,为开展电网防冰害技术研究提供素材,对江西电网的几起典型冰害事故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描述及分析。
摘 要:在设计框架剪力墙结构时,需要事先探讨几个问题,只有如此,才能保证高层建筑的整体性能问题,不会产生巨大的波动,通常情况下,需要考虑三个问题:一个是框架剪力墙的分类以及受力特点;第二个是该结构的布置以及数量;第三个该结构的肢截面短肢分类,上述三个问题考虑结束之后,再进行综合设计,能够保证设计质量,进而加速建设进程。  关键词:高层建筑;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探讨  高层建筑已经成为现代城市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