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高考结束后,老师家长总会问学生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试卷好做吗?学生大都苦笑一下:做是做了,对不对就不清楚了。其实何止学生不清楚,说实在话,假如让老师做,有时也很难吃得准。要么在高考阅卷中,为什么要添加许多“额外”的答案呢?这其中恐怕连出卷专家经过多少日日夜夜苦思冥想定下的答案也很难十全十美,因此学生在答题过程中难免有缺失,只是或多或少而已,不足为奇。
然叶圣陶老先生说过一句话: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同样我想专家在出诗歌散文等阅读理解时肯定也有其“思路”,学生答题也应该遵其“思路”。
那么出卷的专家出题有什么“思路”呢?我们不妨对江苏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的高考卷的诗歌考题作一调查分析,就不难发现其中的规律。
我们先列出江苏高考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的诗歌及考题思路:
《鹧鸪天·送人》(2007年)
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
功名馀事且加餐。
浮天水送无穷树,
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
只应离合是悲欢?
江头未是风波恶,
别有人间行路难。
(1)“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6分)
(2)这首词以“送人”为题,下片写出了哪两层新意?(4分)
登金陵凤凰台(2008年)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
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
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4分)
(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6分)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2009年)
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
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
万岁山前珠翠绕,
蓬壶殿里笙歌作。
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
民安在?填沟壑。
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何日请缨提锐旅,
一鞭直渡清河洛。
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注】万岁山、蓬壶殿: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亭台宫殿。
(1)这首词中的对比是由哪两个句子领起的?“万岁山前珠翠绕”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分)
(2)词中写了哪些“风尘恶”的景象?(4分)
(3)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4分)
送魏二(2010年)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
(1)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由送别季节可以联想到柳永《雨霖铃》中直抒离别之情的哪两个句子?(2分)
(2)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请作简要说明。(4分)
(3)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4分)
从上面考试题型中,我们可以归纳如下特点: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题干中的相关的基本概念的内涵。譬如什么叫表现手法,什么叫思想感情,什么叫深层含意,什么叫修辞手法,什么叫直抒胸臆。如果这些概念的含意你不太清楚,那么答案的时候你就一片模糊了,因此掌握语文的相关概念非常重要。
其次我要弄清楚出题者出题的角度及程序。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是考查“写了什么”。它主要是考查诗歌的内容。如2007年《鹧鸪天·送人》第二小题:“这首词以‘送人’为题,下片写出了哪两层新意?”;如2008年《登金陵凤凰台》中的第一小题“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2009年《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中的第一小题:“这首词中的对比是由哪两个句子领起的?”;第二小题:“词中写了哪些‘风尘恶’的景象?”;2010年的《送魏二》中出的“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要回答这一类的问题首先要通读全诗,读懂诗歌的意象或意境。这样做就不会答非所问。在答题时应该遵循基本的答题程序。第一步,主要是写了什么对象,第二步,是回答对象有什么特点,第三步,要回答作者什么情感。
附上文的答案分别如下:
1.不应把离别(相聚)视为人间唯一悲痛(欢乐)的事。人世间的风波远比路途风波险恶得多。(2007年《鹧鸪天·送人》)
2.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寄寓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2008年《登金陵凤凰台》)
3.想当年,到而今;铁骑满郊畿,士兵“膏锋锷”,百姓“填沟壑”,千村寥落。(2009年《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4.橘柚香。(2010年《送魏二》)
第二是考查“怎么写的”。它主要是考查写作特色。如2007年第一小题“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2008年的第二小题“‘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2009年的第一小题“‘万岁山前珠翠绕’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010年的第二小题“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请作简要说明。”
要回答这一类题时,我们就要掌握写作手法的特点。其回答的程序一般为:第一步,要指出使用了什么手法。第二步,要回答其作用;第三步,结合文本分析,得出结论:这样写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人事景物的精神。(如果只要求你写出其手法就另当别论了,例如2008年2009年。)
附上文的答案分别如下:
1.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2007 年《鹧鸪天·送人》)
2.结合作者经历及诗歌内容,可以推知是比喻的修辞手法。(2008年《登金陵凤凰台》)
3.借代。(2009年《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惜别知音,借酒浇愁;凄凄风雨来烘托作者的悲凉心情(2010年《送魏二》)
第三是考查“为什么”。主要是考查作者的思想情感。如2007年第一小题“‘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008年第一小题“说说其中(颔联和颈联)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第二小题“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如2009年第三小题“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2010年则考得最多,第一、二、三题都有,如第三小题“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
这就要求我们应该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这也是分析的难点,因为你在解答这一类问题时,要综合运用“查”、“读”、“品”、“悟”的能力。“查”就是查作者的写作背景,这为理解作者当时的心境提供了必要的依据;“读”就是要整体理解诗歌的内容,进而才能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品”就是抓住关键词进行猜测,领悟作者此时此际的心情;“悟”就是就要求读者要运用想象与联想的手法,尽可能要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对其人生以进一步体悟。这是非常高的要求。假如能做到以上几个要求,则就能迎刃而解。
当然我们在答题时应该遵循基本的答题程序。首先指出题目中的内容使用了什么写法(用术语),其次结合文本具体分析这种写法的好处所在,然后结合文章主旨对其作用进行总结。如果只要求你写出其情感就另当别论了。例如08年)
附上文的答案分别如下:
1.翘首远望,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路途艰难,祝福平安的关切之情;山高水长,前程迷茫的郁闷之情。(2007年《鹧鸪天·送人》)
2.寄寓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2008年《登金陵凤凰台》)
3.①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作歹;②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2008年《登金陵凤凰台》)
4.由开头对昔盛今衰的悲慨,对外敌人侵践踏大好河山的愤恨,对统治阶层奢侈误国的隐隐痛心,对抗击敌人收复失地的决心,转到想象“提锐旅”“清河洛”之后再登黄鹤楼的舒畅心情。(2009年《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5.由眼前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通过想象拓展意境,使主客观双方惜别之情表达得更为深远。(2010年《送魏二》)
因此解读诗歌,只要掌握诗歌的相关概念,掌握阅读诗歌的方法,掌握出卷专家的“思路”,再经过若干时段的有效训练,你要想考不好都难。
(作者单位:江苏省宜兴实验中学)
然叶圣陶老先生说过一句话: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同样我想专家在出诗歌散文等阅读理解时肯定也有其“思路”,学生答题也应该遵其“思路”。
那么出卷的专家出题有什么“思路”呢?我们不妨对江苏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的高考卷的诗歌考题作一调查分析,就不难发现其中的规律。
我们先列出江苏高考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的诗歌及考题思路:
《鹧鸪天·送人》(2007年)
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
功名馀事且加餐。
浮天水送无穷树,
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
只应离合是悲欢?
江头未是风波恶,
别有人间行路难。
(1)“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6分)
(2)这首词以“送人”为题,下片写出了哪两层新意?(4分)
登金陵凤凰台(2008年)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
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
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4分)
(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6分)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2009年)
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
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
万岁山前珠翠绕,
蓬壶殿里笙歌作。
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
民安在?填沟壑。
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何日请缨提锐旅,
一鞭直渡清河洛。
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注】万岁山、蓬壶殿: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亭台宫殿。
(1)这首词中的对比是由哪两个句子领起的?“万岁山前珠翠绕”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分)
(2)词中写了哪些“风尘恶”的景象?(4分)
(3)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4分)
送魏二(2010年)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
(1)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由送别季节可以联想到柳永《雨霖铃》中直抒离别之情的哪两个句子?(2分)
(2)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请作简要说明。(4分)
(3)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4分)
从上面考试题型中,我们可以归纳如下特点: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题干中的相关的基本概念的内涵。譬如什么叫表现手法,什么叫思想感情,什么叫深层含意,什么叫修辞手法,什么叫直抒胸臆。如果这些概念的含意你不太清楚,那么答案的时候你就一片模糊了,因此掌握语文的相关概念非常重要。
其次我要弄清楚出题者出题的角度及程序。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是考查“写了什么”。它主要是考查诗歌的内容。如2007年《鹧鸪天·送人》第二小题:“这首词以‘送人’为题,下片写出了哪两层新意?”;如2008年《登金陵凤凰台》中的第一小题“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2009年《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中的第一小题:“这首词中的对比是由哪两个句子领起的?”;第二小题:“词中写了哪些‘风尘恶’的景象?”;2010年的《送魏二》中出的“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要回答这一类的问题首先要通读全诗,读懂诗歌的意象或意境。这样做就不会答非所问。在答题时应该遵循基本的答题程序。第一步,主要是写了什么对象,第二步,是回答对象有什么特点,第三步,要回答作者什么情感。
附上文的答案分别如下:
1.不应把离别(相聚)视为人间唯一悲痛(欢乐)的事。人世间的风波远比路途风波险恶得多。(2007年《鹧鸪天·送人》)
2.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寄寓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2008年《登金陵凤凰台》)
3.想当年,到而今;铁骑满郊畿,士兵“膏锋锷”,百姓“填沟壑”,千村寥落。(2009年《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4.橘柚香。(2010年《送魏二》)
第二是考查“怎么写的”。它主要是考查写作特色。如2007年第一小题“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2008年的第二小题“‘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2009年的第一小题“‘万岁山前珠翠绕’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010年的第二小题“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请作简要说明。”
要回答这一类题时,我们就要掌握写作手法的特点。其回答的程序一般为:第一步,要指出使用了什么手法。第二步,要回答其作用;第三步,结合文本分析,得出结论:这样写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人事景物的精神。(如果只要求你写出其手法就另当别论了,例如2008年2009年。)
附上文的答案分别如下:
1.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2007 年《鹧鸪天·送人》)
2.结合作者经历及诗歌内容,可以推知是比喻的修辞手法。(2008年《登金陵凤凰台》)
3.借代。(2009年《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惜别知音,借酒浇愁;凄凄风雨来烘托作者的悲凉心情(2010年《送魏二》)
第三是考查“为什么”。主要是考查作者的思想情感。如2007年第一小题“‘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008年第一小题“说说其中(颔联和颈联)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第二小题“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如2009年第三小题“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2010年则考得最多,第一、二、三题都有,如第三小题“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
这就要求我们应该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这也是分析的难点,因为你在解答这一类问题时,要综合运用“查”、“读”、“品”、“悟”的能力。“查”就是查作者的写作背景,这为理解作者当时的心境提供了必要的依据;“读”就是要整体理解诗歌的内容,进而才能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品”就是抓住关键词进行猜测,领悟作者此时此际的心情;“悟”就是就要求读者要运用想象与联想的手法,尽可能要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对其人生以进一步体悟。这是非常高的要求。假如能做到以上几个要求,则就能迎刃而解。
当然我们在答题时应该遵循基本的答题程序。首先指出题目中的内容使用了什么写法(用术语),其次结合文本具体分析这种写法的好处所在,然后结合文章主旨对其作用进行总结。如果只要求你写出其情感就另当别论了。例如08年)
附上文的答案分别如下:
1.翘首远望,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路途艰难,祝福平安的关切之情;山高水长,前程迷茫的郁闷之情。(2007年《鹧鸪天·送人》)
2.寄寓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2008年《登金陵凤凰台》)
3.①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作歹;②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2008年《登金陵凤凰台》)
4.由开头对昔盛今衰的悲慨,对外敌人侵践踏大好河山的愤恨,对统治阶层奢侈误国的隐隐痛心,对抗击敌人收复失地的决心,转到想象“提锐旅”“清河洛”之后再登黄鹤楼的舒畅心情。(2009年《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5.由眼前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通过想象拓展意境,使主客观双方惜别之情表达得更为深远。(2010年《送魏二》)
因此解读诗歌,只要掌握诗歌的相关概念,掌握阅读诗歌的方法,掌握出卷专家的“思路”,再经过若干时段的有效训练,你要想考不好都难。
(作者单位:江苏省宜兴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