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贤相,高山仰止

来源 :百家讲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lj12345678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元朝康里国王族后代康里脱脱天生“姿貌魁梧”,曾在宫中担任宿卫(在宫禁中值宿,担任警卫)。官职虽不大,但元世祖初次见他,就断言他日后必定是“大用之才”。事实证明,元世祖的眼光没有错。
  一
  从元世祖至元五年(1268年)开始,西北宗王海都就联合其他藩王发动叛乱,一直持续了三十多年。1299年,元世祖曾孙、时任皇太子的孛儿只斤,海山受命出镇漠北,前去平定“海都之乱”,康里脱脱也在随从之列。两军相逢,康里脱脱带头冲锋陷阵,手刃了叛军将领。海山被他的行为鼓舞,准备一鼓作气地拍马杀人敌营。康里脱脱根据自己了解的情况,认为此时并非继续进攻的好时机,于是死死拽住马缰,不让海山去冒险。海山大怒,挥起马鞭朝着康里脱脱的手抽了下去,但康里脱脱面不改色不撒手,成功阻止了海山的冲动行为。事后,因平叛有功被封为怀宁王的海山坦承:“脱脱之谏,可谓忠矣!”从此将他视为心腹。
  康里脱脱不仅在战场上勇猛,对朝政的局势变化也有着精准的判断力。
  1307年,康里脱脱奉海山之命入京述职时,惊闻元成宗已病人膏肓,总理朝政的右丞相却称病不出,满朝文武人心惶惶,各种势力明争暗斗,出现了权力真空。康里脱脱见状,第一时间将这个消息告诉了远在漠北的海山,推心置腹地表达忧国之情。
  原来,海山虽有皇太子身份,却不是元成宗的亲生儿子,也不是唯一的皇太子。元成宗因亲生儿子早夭后再无亲嗣,只得把两个侄子海山和爱育黎拔力八达同时立为皇太子。海山是哥哥,奉诏统雄兵出镇漠北,凭借平定“海都之乱”的赫赫战功受封怀宁王,在武将中圈粉无数;弟弟爱育黎拔力八达是文臣,出居怀州(今属河南焦作)研习儒家典籍,在文臣中拥趸不少。此时摆在他们面前的即位机会貌似是均等的,但太后听信阴阳家星命推算之言,倾向让爱育黎拔力八达即位。皇后也不甘寂寞,与人暗中勾结,企图火中取栗。朝中群臣为图自保,分成了势均力敌的三派,导致京师混乱,人人自危。
  康里脱脱敏锐地意识到,海山此时若不进京争取皇位,后果将不堪设想。他于是马不停蹄地赶回漠北劝说海山回去力挽狂澜。海山起初是有顾虑的,对局势的变化难以定夺。这时,康里脱脱展示出了自己的能力,他引经据典、分析利弊,将事情的各种后果都做了预测,终于成功说服海山打消顾虑,和他一起统兵南下。
  海山重返京城后,元成宗已驾崩,朝政被皇后等人操控。爱育黎拔力八达则利用进京奔丧的机会,联合旧臣发动政变重新夺回政权。后来见重兵压境的哥哥已经归来,爱育黎拔力八达公开表示愿意拥立哥哥即位。康里脱脱则趁机劝谏太后:“怀宁王既是长兄,又呕心沥血镇守边疆十年之久,理应继承皇位。请太后切勿听信阴阳家天命之说,引发兄弟间骨肉相残!”诸王见局势已经明了,也异口同声表示支持海山即位。
  于是,海山顺利登基,成了元武宗。鉴于弟弟爱育黎拔力八达自愿让出皇位的壮举,元武宗依然立弟弟为皇太子(实为皇太弟),并约定“兄弟叔侄世世相承”。康里脱脱凭借杰出的政治能力和高超的斡旋手段,将三方势力剑拔弩张的血腥残杀消弭于无形,使皇权以和平手段顺利交接,被朝野盛赞为和平天使。
  二
  元武宗即位后,马上让康里脱脱接管枢密院,并决定处死原枢密使。原因是,原枢密使曾在元武宗即位前,多次在公开场合发表过不恭敬言论。但康里脱脱从大局出发,不建议元武宗这样做:“陛下新登大位就杀人,不知内情的人会以为陛下是公报私仇!这样一来,那些曾反对陛下登基的人必定会人人自危,如果由此引发连锁反应,后果不堪设想;另外,原枢密使非常熟悉先朝的典章制度和掌故,正是辅佐陛下治国的人才。恳请陛下宽宥他!”元武宗觉得有道理,同意了康里脱脱的建议。
  事实证明,康里脱脱的建议是正确的。
  此时,继承海都为西北宗王的新首领率部归附元武宗,受到朝廷设宴款待。按照惯例,凡是朝廷举行盛宴,皇帝都会令近臣宣读朝廷法度以告诫诸王。这个起草发言稿的重任本来非康里脱脱莫属,康里脱脱却极力举荐原枢密使来做。元武宗看完原枢密使的发言稿后非常满意,充分肯定了原枢密使的才能,更赞叹康里脱脱慧眼识珠:“脱脱今世人杰也!”
  此后,康里脱脱在政治舞台上纵横捭阖,稳步高升,短短四年就官至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尚书省右丞相。
  他当上丞相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反对另立皇太子。元武宗的皇位逐渐稳定后,几个重臣为了迎合皇上心意,相继奏请元武宗另立亲生子为皇太子。元武宗不便公开表态,示意他们先摸清康里脱脱的态度。康里脱脱旗帜鲜明地表示反对:“以前皇位更迭时,爱育黎拔力八达自己甘为皇太子,而拥立陛下登基。此举功在千秋,也是皇上兄弟间的明确约定。谁敢公开破坏这个约定,我第一个不答应!”另立皇太子的计划因此胎死腹中。元武宗对此事虽心有不满,但心底还是很佩服康里脱脱的勇气。
  除此之外,康里脱脱忧国虑民,敢于同歪风邪气做斗争。
  视察尚书省工作时,他发现该部门赏赐无节制,导致朝廷财政日渐困难;同时,由于官员升迁制度混乱,导致买官卖官之风盛行,官吏名爵泛滥成灾。他于是忧心忡忡地上表建议“恪遵旧制”,以刹住这两股歪风。元武宗大为震惊,诏令严格晋爵赏赐制度,把那些通过买官而晋爵受赐的官吏们一概遣回原部門工作。康里脱脱趁热打铁,奏请朝廷取出相关部门收缴的部分赃款,用来赈济孤寡老人和贫穷百姓,获得批准。贫苦百姓感激涕零,纷纷称赞康里脱脱是个好丞相。
  康里脱脱还心如明镜,善于化解宗王冲突,致力维护朝廷尊严。
  某宗王被部下诬告招兵买马,图谋不轨。康里脱脱得知后,立刻亲审此案。他目光如炬,几个回合下来就了结此案,严惩了诬告者,成功为那名宗王洗清了罪名。另一名宗王在封地征兵期间悄悄把手伸到齐王封地。此举惹怒了临境诸王,诸王于是抱团来给齐王助拳。齐王生怕事情闹大,于是跑到那名宗王的封地避难。诸王一拳打在棉花上,恼羞成怒,联名诬告齐王谋反。康里脱脱调查落实后,释放了齐王,把诬告齐王的诸王全部流放到岭南。   当然,对于心怀叵测的宗王,康里脱脱也不会一味护着。有个边将奏请朝廷拨付一万人的资金装备给当地宗王,以加强边防力量。康里脱脱觉得事有蹊跷,不同意朝廷这样做。原因是当时天下太平,不该给边境拨付军备,以免挑起祸端。但这次朝廷没有同意康里脱脱的建议,还命令他亲自押送物资到边境。康里脱脱态度坚决“辞不行”,元武宗只好另派他人前往。不料,宗王收到巨款和装备后,果然大肆招兵买马,差点儿引发兵变。这一事实也再次证明了康里脱脱具有政治家的远见卓识。
  三
  可惜就在康里脱脱大展拳脚之时,即位没几年的元武宗驾崩了。按照约定,其弟弟即位,史称元仁宗。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政治洗牌使康里脱脱不得不远离政治中心,被外派到江浙行省出任左丞相。不过对此安排,康里脱脱没有丝毫怨言,下车伊始就察看民隋,决定继续在这个岗位上发光发热。
  在走访百姓的过程中,康里脱脱得知:原来有条可以行船的小河直通长江,承担着当地的重要航运任务,后因种种原因荒废、被淤泥杂草堵塞,以致百姓远送货物时不得不另找路线,大大增加了航运成本,物价也因此被抬高,百姓苦不堪言。实地考察后,康里脱脱断定,只需集中人力物力加以疏浚,小河即可行船通航。于是,他马上召开会议进行讨论,当地官吏们因没有油水可捞,个个推三阻四,康里脱脱厉声呵斥:“我不管你们怎么想,只要疏通河道有利于民,你们就必须听我号令!”疏浚工程在这样的论调下热火朝天地开始了。
  可接下来的事情出人意料:朝廷不知出于什么原因,突然颁布了叫停所有土石工程的禁令。康里脱脱不管这些,对部下堅定地表示: “与其听朝廷命令而误了百姓之事,不如先疏通河道让百姓受益。大家放心干吧!一切后果我来承担。”施工人员深受鼓舞,挑灯夜战,不到一个月就完成了疏通河道工程。航运恢复后,杭州物价立即得以平抑,百姓欢天喜地,纷纷称赞康里脱脱治理有方。
  消息传到某奸相耳中,奸相欣喜若狂。此前,他就屡屡在元仁宗面前给康里脱脱上眼药,攻击康里脱脱是元武宗旧臣,不可靠。现在,他抓住康里脱脱“公然违抗朝廷禁令”的既成事实,再次煽风点火,欲将康里脱脱置于死地。元仁宗听信谗言,将康里脱脱召至朝廷问罪。康里脱脱面不改色,将所有事实和盘托出。元仁宗听后,感念他为国为民的一片赤诚之心,不予追究。
  是金子总会发光。1323年元仁宗驾崩后,元英宗即位,康里脱脱被召回京任御史大夫。前任御史大夫暗中忌妒他,奏请将其改任江南行台御史大夫,还策划把他贬到云南。后来那名御史大夫因罪伏诛,康里脱脱才得以从云南回来,此后解官在家。
  在家乡的那几年,康里脱脱也没有闲着,而是兴办教育,花重金邀请名师来教导当地子弟,掀起了一阵学习文化知识的良好风气,直到1327年离世。康里脱脱去世后,朝廷为了纪念他,追封他为和宁王,并为其设灵位供后人祭祀。
  纵观康里脱脱的一生,他上阵可杀敌,入朝可为相,可谓文武全才;他居庙堂之高时一心一意辅佐皇帝,在地方为官则全心全意为百姓谋福利,堪称大公无私的一代好官员。而这句评价“中外翕然称为贤相”无疑是对他一生最好的概括。
其他文献
1945年8月6日前的几天,几架美军轰炸机在日本广岛和长崎的上空呼啸而过,与以往不同的是,轰炸机并没有投下炸弹,而是投下了数千万张传单,内容是用日文写的“告日本民众书”。因为广岛和长崎是日本的军备基地,为摧毁日本的军事设施,尽快结束二战,传单中写到,美军准备在这两个地方投放原子弹,为避免灾难殃及无辜民众,让他们赶紧撤离。可惜,日本民众并没有当回事。  结果,1945年8月6日,一架美军轰炸机飞抵日
《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并没做多出格的事,却一直被读者骂得很厉害,渣男、花心、不专一等。其实仔细分析,金庸笔下很多男士比张无忌花心得多。比如《天龙八部》中的段正淳,不仅花心得多,也狠得多,对私生儿女从来不管不问。慕容复比张无忌也狠得多。表妹在他面前跳崖他都不救,说是怕救活表妹,会耽误自己创业。  但奇怪的是,段正淳、慕容复等人被嫌弃、被骂得都比张无忌少。原因其实简单:因为张无忌做了“坏事”,却又总
1896年5月,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举行加冕典礼,清政府派李鸿章为特使前往祝贺。尼古拉二世接见他时嘘寒问暖,询问李鸿章在马关所受的枪伤伤痕是否作痛,并回忆起李鸿章之子曾奉旨慰问遇刺受伤的自己的旧事。此举立刻唤起了李鸿章对俄国及沙皇的好感。李鸿章此行有一个秘密任务:代表清政府同俄国谈判(《御敌互相援助条约》(又称《中俄密约》)。很显然,这种“好感”并不利于谈判。尼古拉二世说:“俄国地广人稀,肯定不会侵
袁绍早年献策,引董卓入京,间接导致后来的一系列腥风血雨,后来袁绍又打算一举歼灭曹操,却在官渡之战中惨败,结果一直以来,袁绍在民间的形象基本被固定在“长得很帅但是很无能”上。其实,袁绍并不无能。  官渡之战只是一场战役,失败了,袁绍依然强大,曹操也远远没到能灭掉袁紹的地步。官渡之战就好比曹操的赤壁之战,虽然袁绍和曹操先后输掉了这两次关键战役,但不能因此否定袁绍和曹操的能力。古代行军打仗的不确定性太多
明朝开国之初,朱元璋为了防止元朝残余势力卷土重来,把儿子们分封在各地,帮助他守江山。当时的藩王,不仅享受着优越的物质条件,还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又是皇帝在地方的代言人,可以随意指挥地方官员。  然而,“靖难之役”一过,藩王们的好日子就到头了。朱棣即位之后,即着手削弱藩王势力。此后几朝都延续朱棣的做法,以免再出现藩王杀到京城,把皇帝赶下台去的情况。同时,皇帝们也牢记“打一巴掌再给几个甜枣”的道理,赐
月亮起得早,站在牛角岩上,又大又圆。  乃果翻起床,往牛角岩跑。跑了一阵,乃果有点气喘吁吁。他停下来,转过脸,额头撞在月亮上。  噗!响的不是月亮,是棵大楮树。  乃果心里慌乱,肚里像跳进了麻拐,“呱呱”直叫唤,又被楮树撞了,更加烦躁。一阵高高的山风吹过,林子里发出“窸窸窣窣”的声音。他想把攥在手里的木叶吹响,木叶凉丝丝、硬生生,不但发不出声音,反而破碎了。  “婆——”乃果浑身打个冷颤,惊慌失措
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冬天,陈胜的西征大军进抵关中,距离大秦帝国首都咸阳不过40千米。直到这时,帝国朝廷才开始考虑纷乱的局势并召开专题会议,会上,部长章邯挺身而出,献策说:“骊山的刑徒(受刑之人)很多,如果能够赦免他们,发给他们兵器,这就是一支抵抗盗贼的军队。”  这个计策是绝对的冒险。在座的大臣哪个不晓得武王伐纣时“倒戈一击”的典故?所以从李斯以下,人人缄默不语。胡亥把死马当活马医,拍板大
北宋大臣钱若水担任同州(今陕西渭南)推官期间,曾及时阻止了一起轰动一时的冤案,堪称经典。  案件的过程是这样的:一天,当地某富人家的婢女突然失踪了,富人十分着急,派人到处去找,但仍然没有找到婢女的影子。婢女的父母忧愤之下,将富人告到官府,当时负责一审的是录事参军。富人一见录事就知道大事不妙,因为之前这名录事曾经向富人借过钱,被富人拒绝,富人生怕对方这次挟私报复自己。果不其然,录事简单问过之后就断言
“达康书记”这个称呼其实大有讲究。无论职位高低,党内互称同志,这是传统,不过大家一般不会称“李达康同志”,除非对方级别比李达康高很多,這样叫显得庄重严肃。“同志”是身份认同,也是政治待遇,能叫“达康同志”的一般都是地位略高的,比如省委书记沙瑞金,他称呼高育良也是“育良同志”。至于李達康称呼沙瑞金,就得叫“瑞金书记”,公开场合还得叫“沙书记”,以示上下级关系。同样,下属就得叫李达康“李书记”。关系密
在李白的朋友圈里,第一个大V是孟浩然。他比李白大11岁,是李白最崇拜的一个人,也相当有个性:在朋友面前从来不把自己当外人。一位老朋友邀请他到家里做客,在淳朴自然的田园风光中,宾客举杯饮酒,一派歡乐。然而孟浩然来了一句:“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人家邀请他了没有?没有。但是孟浩然自告奋勇地陪人家喝酒。  还有一次,襄州(今湖北襄阳)刺史准备将孟浩然举荐给朝廷,约他见面详谈。孟浩然因和朋友喝酒忘了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