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村道路建设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到2010年全国农村公路里程将达到310万公里,农村道路施工技术也越来越成熟,水泥混凝土路面作为农村道路建设中使用的主要类型,得到广泛的应用,质量成效显著。
关键词农村道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质量标准
中图分类号U41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51-0068-02
0引言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道路的建设发展成效显著。自2001年开始国家实施西部通县油路工程、2003年开始实施县际和农村道路改造工程以来,农村道路的规模不断扩大,通达深度逐年提高,技术程度逐步改善,总体水平显著提高。
农村道路是农村地区最主要甚至是一些地区唯一的运输方式,对国家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要想富,先修路”、“公路通,百业兴”正是农村道路建设在农村经济发展及广大农民生活中重要地位和作用的集中体现和反映。
农村道路设计标准应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地理地质条件区别对待。东部地区经济发达、人口稠密、交通流量大,标准要求高,可以做到一步到位;中西部地区经济条件差、交通流量小的地区和一些东部山区道路标准可以适当低一些,采用块石路、砖石路、砂石路、弹石路等多种路面形式。
1农村道路结构构成
农村道路由路基、路面结构和交通安全设施等部分组成,路面结构又由面层、基层、底基层和垫层等结构组成。农村道路的路面结构形式一般分为沥青和水泥混凝土路面。
沥青混凝土路面适用于各级道路的面层。其中热拌沥青碎石混合料、沥青贯入式(含上拌下贯)可用作二级、三级公路的面层,也可用作调平层。沥青表面处治可用于三级、四级公路的面层和各级公路的上、下封层。冷拌沥青混合料可用于三、四级公路面层或旧路修补工程。交通流量较小的乡、村公路可以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在下一节讲述),条件受限的地区路段可以采用砂石路面。
2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技术及质量管理
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刚度大、强度高、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等特点,适用于各级公路,且广泛应用于农村道路建设。本文以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为例讲述农村道路施工技术及其质量管理。
2.1原材料的要求
2.1.1砂
应采用符合规定级配、细度模数在2.0-3.5mm之间的中粗天然砂,且要求坚韧耐磨、有害杂质含量低、清洁、表面粗糙有棱角,要合理选用砂率。细集料为河砂或机制砂,河砂不应含有泥块等,否则要进行过筛。
2.1.2碎石
不得使用不分级的混合料,应采用2-4种粒径的集料进行级配分配合成。在选料时应选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级配符合规范的要求,最大公称粒径不超过31.5mm;碎石不宜含有较多针状颗粒和片状颗粒,粗集料应具有良好的颗粒形状,多棱角体为宜。
2.1.3外加剂
如要选用外加剂,需通过试验确定。
水泥:水泥初凝时间不早于1.5h,终凝时间不迟于10h。
2.2施工工艺流程
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施工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图1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施工工艺流程图
2.3施工技术
2.3.1下承层
清除杂物及浮土,模板高度要与路面设计高度相齐平。模板两侧泳钢钎打入基层以固定位置,支立好的模板要与基层紧贴,并且牢固,如果模板底部与基层间有空隙,应用塑料膜把间隙覆盖以免混凝土振捣时漏浆。
2.3.2拌制混凝土
采用符合要求的配合比,特别要严格控制用水量,所有用料均要称量。要根据天气变化状况,拌制前测量砂、石材料的含水率,调整拌制时的实际用水量。上料按照“碎石、水泥、砂”或“砂、水泥、碎石”的装料顺序装料,进料后边搅拌边加水。
2.3.3混凝土运输
装载混凝土不要过满,天热时车厢上加盖帐布,防止混凝土水分蒸发。运距较远时,宜采用搅拌运输车运输,但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坍落度过大时,因混凝土快速缩水而引起摊铺的混凝土出现收缩裂缝。
2.3.4振捣
摊铺机摊铺时,振捣机跟在摊铺机后面对拌合物作进一步的整平和捣实。振捣机的构造如图2所示。当混合料布料达到8-10m时,开始振捣。条件允许时可采用排振,排振间隔20-30cm,振捣时间15-30s为宜,并根据其振动半径连续作业。振捣效果应以拌合物停止下沉、不再冒气泡并泛出水泥泥浆为止。较宽的农村道路需两幅施工,设路拱,当3.5-4.0m一幅施工时,不设路拱。
施工间歇时间不得过长,一般不应超过2h。因故停工在2h以内,可以将已捣实的混凝土表面用麻袋片覆盖,恢复工作时将此混凝土耙松,再继续进行铺筑。
图2振捣机的构造
2.3.5接缝施工处理
混凝土板采用矩形,当路面宽度大于5.0m时,要两块板同时铺筑,中间设置纵向施工缝和横向缩缝及横向胀缝、横向施工缝。当路面宽度小于5.0m时,一块板铺筑即可,中间不需设置纵缝,只需设置横向缩缝和横向胀缝、横向施工缝。
纵缝施工。当一次性铺筑宽度小于路面和硬路肩总宽度时,应设置纵向施工缝,其位置应避开轮迹,并重合或靠近车道线,构造可采用平缝加拉杆型。
横向施工缝。每天摊铺结束或摊铺中断时间超过30min时,均应设置横向施工缝。横向施工缝应与路中心线垂直。
横向缩缝施工。普通混凝土路面横向缩缝宜等间距布置,一般采用5m板长。不宜采用1/6斜缩缝和不等间距缩缝。
2.3.6养生
当混凝土终凝后且表面有相当硬度时,可覆盖养生。农村道路实际施工中采用塑料布覆盖比较普遍,但有的塑料布比较薄,容易破坏,若不洒水,养生不好,容易出现表面微裂纹的现象。
2.4质量管理标准
农村道路混凝土板的断裂块数不得超过评定路段混凝土总块数的4‰;混凝土表面的脱皮、裂纹、印痕和缺边掉角等病害现象,农村道路不得超过0.3%;施工缝、横缝、缩缝、胀缝等没有明显缺陷。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质量管理标准如表1所示。
3结语
我国农村道路建设发展总体上仍然处于以通达为主的初级发展阶段,不能完全适应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农民生活质量提高的要求。到2010年全国农村公路里程将达到310万公里。到2020年,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通水泥(沥青)路,全国农村公路里程将达370万公里。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刚度大、强度高、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等特点,适用于各级公路,广泛应用于农村道路建设中,且成效显著。农村道路建设是一门具有极强科学性和实用性的技术,我们应从实际工作中出发,积极探讨,不断总结经验,为我国农村道路进一步发展积累更多更丰富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李忠喜.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处理办法探讨[J].路桥建设.2009,(29).
[2]李小平.农村公路施工质量管理浅谈[J].广东科技.2009,221:285-286.
[3]徐法生,史海祥.浅议农村公路建设的问题和建议[J].山西科技科技.2009,
(6):82-83.
关键词农村道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质量标准
中图分类号U41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51-0068-02
0引言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道路的建设发展成效显著。自2001年开始国家实施西部通县油路工程、2003年开始实施县际和农村道路改造工程以来,农村道路的规模不断扩大,通达深度逐年提高,技术程度逐步改善,总体水平显著提高。
农村道路是农村地区最主要甚至是一些地区唯一的运输方式,对国家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要想富,先修路”、“公路通,百业兴”正是农村道路建设在农村经济发展及广大农民生活中重要地位和作用的集中体现和反映。
农村道路设计标准应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地理地质条件区别对待。东部地区经济发达、人口稠密、交通流量大,标准要求高,可以做到一步到位;中西部地区经济条件差、交通流量小的地区和一些东部山区道路标准可以适当低一些,采用块石路、砖石路、砂石路、弹石路等多种路面形式。
1农村道路结构构成
农村道路由路基、路面结构和交通安全设施等部分组成,路面结构又由面层、基层、底基层和垫层等结构组成。农村道路的路面结构形式一般分为沥青和水泥混凝土路面。
沥青混凝土路面适用于各级道路的面层。其中热拌沥青碎石混合料、沥青贯入式(含上拌下贯)可用作二级、三级公路的面层,也可用作调平层。沥青表面处治可用于三级、四级公路的面层和各级公路的上、下封层。冷拌沥青混合料可用于三、四级公路面层或旧路修补工程。交通流量较小的乡、村公路可以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在下一节讲述),条件受限的地区路段可以采用砂石路面。
2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技术及质量管理
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刚度大、强度高、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等特点,适用于各级公路,且广泛应用于农村道路建设。本文以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为例讲述农村道路施工技术及其质量管理。
2.1原材料的要求
2.1.1砂
应采用符合规定级配、细度模数在2.0-3.5mm之间的中粗天然砂,且要求坚韧耐磨、有害杂质含量低、清洁、表面粗糙有棱角,要合理选用砂率。细集料为河砂或机制砂,河砂不应含有泥块等,否则要进行过筛。
2.1.2碎石
不得使用不分级的混合料,应采用2-4种粒径的集料进行级配分配合成。在选料时应选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级配符合规范的要求,最大公称粒径不超过31.5mm;碎石不宜含有较多针状颗粒和片状颗粒,粗集料应具有良好的颗粒形状,多棱角体为宜。
2.1.3外加剂
如要选用外加剂,需通过试验确定。
水泥:水泥初凝时间不早于1.5h,终凝时间不迟于10h。
2.2施工工艺流程
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施工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图1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施工工艺流程图
2.3施工技术
2.3.1下承层
清除杂物及浮土,模板高度要与路面设计高度相齐平。模板两侧泳钢钎打入基层以固定位置,支立好的模板要与基层紧贴,并且牢固,如果模板底部与基层间有空隙,应用塑料膜把间隙覆盖以免混凝土振捣时漏浆。
2.3.2拌制混凝土
采用符合要求的配合比,特别要严格控制用水量,所有用料均要称量。要根据天气变化状况,拌制前测量砂、石材料的含水率,调整拌制时的实际用水量。上料按照“碎石、水泥、砂”或“砂、水泥、碎石”的装料顺序装料,进料后边搅拌边加水。
2.3.3混凝土运输
装载混凝土不要过满,天热时车厢上加盖帐布,防止混凝土水分蒸发。运距较远时,宜采用搅拌运输车运输,但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坍落度过大时,因混凝土快速缩水而引起摊铺的混凝土出现收缩裂缝。
2.3.4振捣
摊铺机摊铺时,振捣机跟在摊铺机后面对拌合物作进一步的整平和捣实。振捣机的构造如图2所示。当混合料布料达到8-10m时,开始振捣。条件允许时可采用排振,排振间隔20-30cm,振捣时间15-30s为宜,并根据其振动半径连续作业。振捣效果应以拌合物停止下沉、不再冒气泡并泛出水泥泥浆为止。较宽的农村道路需两幅施工,设路拱,当3.5-4.0m一幅施工时,不设路拱。
施工间歇时间不得过长,一般不应超过2h。因故停工在2h以内,可以将已捣实的混凝土表面用麻袋片覆盖,恢复工作时将此混凝土耙松,再继续进行铺筑。
图2振捣机的构造
2.3.5接缝施工处理
混凝土板采用矩形,当路面宽度大于5.0m时,要两块板同时铺筑,中间设置纵向施工缝和横向缩缝及横向胀缝、横向施工缝。当路面宽度小于5.0m时,一块板铺筑即可,中间不需设置纵缝,只需设置横向缩缝和横向胀缝、横向施工缝。
纵缝施工。当一次性铺筑宽度小于路面和硬路肩总宽度时,应设置纵向施工缝,其位置应避开轮迹,并重合或靠近车道线,构造可采用平缝加拉杆型。
横向施工缝。每天摊铺结束或摊铺中断时间超过30min时,均应设置横向施工缝。横向施工缝应与路中心线垂直。
横向缩缝施工。普通混凝土路面横向缩缝宜等间距布置,一般采用5m板长。不宜采用1/6斜缩缝和不等间距缩缝。
2.3.6养生
当混凝土终凝后且表面有相当硬度时,可覆盖养生。农村道路实际施工中采用塑料布覆盖比较普遍,但有的塑料布比较薄,容易破坏,若不洒水,养生不好,容易出现表面微裂纹的现象。
2.4质量管理标准
农村道路混凝土板的断裂块数不得超过评定路段混凝土总块数的4‰;混凝土表面的脱皮、裂纹、印痕和缺边掉角等病害现象,农村道路不得超过0.3%;施工缝、横缝、缩缝、胀缝等没有明显缺陷。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质量管理标准如表1所示。
3结语
我国农村道路建设发展总体上仍然处于以通达为主的初级发展阶段,不能完全适应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农民生活质量提高的要求。到2010年全国农村公路里程将达到310万公里。到2020年,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通水泥(沥青)路,全国农村公路里程将达370万公里。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刚度大、强度高、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等特点,适用于各级公路,广泛应用于农村道路建设中,且成效显著。农村道路建设是一门具有极强科学性和实用性的技术,我们应从实际工作中出发,积极探讨,不断总结经验,为我国农村道路进一步发展积累更多更丰富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李忠喜.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处理办法探讨[J].路桥建设.2009,(29).
[2]李小平.农村公路施工质量管理浅谈[J].广东科技.2009,221:285-286.
[3]徐法生,史海祥.浅议农村公路建设的问题和建议[J].山西科技科技.2009,
(6):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