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护理在腰椎压缩性骨折经皮微创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andan7181215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在腰椎压缩性骨折经皮微创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曲阜市中医院骨科收治的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进行经皮微创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并分别给予微创手术后常规护理和围手术期护理,观察并比较其护理效果。结果:围手术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腰部功能、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微创术后组患者(P<0.05),腰部疼痛度评分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微创术后组患者(P<0.05)。结论:围手术期护理能够有效提高腰椎压缩性骨折经皮微创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关键词:腰椎压缩性骨折;经皮微创椎弓根内固定术;围手术期护理;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3-154-01
  腰椎压缩性骨折是临床骨科的常见、严重骨折类型,常并发神经和脊髓损伤,致残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经皮微创椎弓根内固定术是一种治疗脊椎骨折的新型微创术式,具有创伤小、疼痛轻和恢复快等优点。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在曲阜市中医院骨科行经皮微创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的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54例,随机分为微创术后组和围手术期组,每组各27例。
  1.2护理方法
  微创术后组术后4h内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指导其取平卧位休息,术后6h开始指导其进行轴线翻身和足趾关节活动,术后1d指导其进行直腿抬高训练和抗阻力伸膝练习,佩戴支具下地行走,顺时针按摩腹部,换药时严格落实无菌操作规范[2]。围手术期组术前2~3d指导患者进行长时间卧位适应训练,术前1d嘱咐其禁食牛奶和豆制品,术前一晚给予其开塞露低压灌肠,并为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手术流程和注意事项,强调其必要性和优越性;术中协助护工搬运患者,使其脊柱整体维持在水平位,让患者取俯卧位,垫高其胸部和双侧髂前上棘,使其腹部悬空,并在手术过程中实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通过沟通交流分散其注意力,必要时给予精神紧张的患者镇静剂注射,手术结束后引导患者保持脊柱过伸位20min后再以平稳、轻柔的动作将其转运至病房;术后在微创术后组的基础之上,引导患者通过听音乐、放松肌肉和深呼吸等方式预防、减轻疼痛感,必要时给予适量止痛药,尽量选取上肢留置静脉留置针,规避下肢静脉穿刺,同时鼓励患者有效咳嗽、深呼吸,引导腰背局部皮下血肿患者平卧压迫止血,嘱咐患者擦浴时避免浸湿切口处纱布,并以6h和1d为界,依次保持禁食水、清淡流质饮食和高钙、粗纤维、高热量、高蛋白饮食[3]。
  1.3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腰部功能、疼痛程度和活动能力、生活质量及其术后发生的并发症。
  1.4评定方法
  腰部功能和疼痛程度分别用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和视觉模拟评分法进行评估;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分别根据Barthel指数评分表和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进行评估,评分与腰部功能、疼痛度和活动能力、生活质量均呈正比[4]。
  1.5统计学方法
  收集的临床资料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若P<0.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效果
  微创术后组与围手术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腰部疼痛度、功能和活动能力、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明显差异(P<0.05)。见表1。
  2.2护理安全
  微创术后组与围手术期组患者中分别有4例(14.81%)和2例(7.41%)术后发生腹胀、肺感染、静脉炎和切口血肿、炎症、感染等并发症,二者有明显差异(P<0.05)。
  3.讨论
  由表1可见,围手术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生理状态明显优于微创术后组患者(P<0.05),说明围手术期护理能够有效提高腰椎压缩性骨折经皮微创椎弓根内固定术疗效,这主要是因为术前肠道准备和体位适应训练避免了肠腔积气和术中非计划体位变换影响手术操作;术中护理配合消除了呼吸、循环功能和心理、搬运等方面因素对手术整体效果的不良影响;术后疼痛护理减轻了患者的疼痛感,饮食护理为骨组织修复和骨折愈合提供了营养支持。此外,围手术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微创术后组患者(P<0.05),说明围手术期护理能够有效降低腰椎压缩性骨折经皮微创椎弓根内固定术风险,这主要是因为术后咳嗽、呼吸、擦浴、止血指导和静脉穿刺护理降低了肺感染、静脉炎和切口血肿、炎症风险。
  总之,在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经皮微创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中辅以围手术期护理,能够有效减轻腰痛,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腰部功能和生活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具有舒适、安全的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华俊,王树金,王遥伟,吴树华.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法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J].现代医学,2018,46(01):63-65.
  [2]李丽,王丽.腰椎压缩性骨折经微创治疗后的护理措施探讨[J].世界最新醫学信息文摘,2018,18(84):205+216.
  [3]冷观琴,谢菲,袁李梅,张星亮.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围术期综合护理路径研究[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6,19(01):89-92.
  [4]周国进,曾有文,钟声涛.微创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32):56-58.
  作者简介:孔琳娜(1982.2-)女,山东曲阜人,现任山东省曲阜市中医院护士长,本科,主管护师。
  山东省曲阜市中医院 山东曲阜 273100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究糖尿病病人骨科手术围手术期中的临床护理方案。方法:随机择取我院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期间收治的98例糖尿病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管理组(优质护理)和预设组(普通护理),对比护理结果。结果:管理组术前血糖控制达到手术指征时间短于预设组,(P<0.05);管理组术后感染发生率低于预设组,(P0.05)。本次研究已通过科室审核,下发有正式文件。  1.2方法  预设组患者接受普通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ICU重症颅脑损伤并气管切开病患临床具体护理干预措施以及相关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的时间段为2019.3月~2020.3月,研究对象为该时间段我院收治的ICU重症颅脑损伤并气管切开病患,选取的例数为60例,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案进行平均分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不同的护理效果。结果:在经过护理之后,观察组的护理效果要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过程中并发症发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微信公众平台在重症医学科护理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方法及临床作用。方法:择取2020年1月-2020年7月期间院内重症医学科实习的护生120例,经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带教,观察组则予以常规护理联合微信公众平台,分析组间应用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带教后理论与技术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带教各项认同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所有护生均为高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CT引导下钻孔引流术并尿激酶注入治疗临界量基底节脑出血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济南市人民医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住院的临界量基底节脑出血患者80人,将患者分为两组,CT引导下钻孔引流术并引流管内尿激酶注入为手术治疗组,仅采用保守治疗者为保守治疗组,记录病人的性别,年龄,症状,发病时间,患高血压病时间,脑出血血肿量,有无糖尿病史,吸烟、饮酒史,术前GCS评分,体征(如肌力、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神经外科手术脑神经损伤所致吞咽困难病患的功能恢复以及生活质量影响。方法:研究时间段为2019.6月~2020.6月,研究对象为该时间段我院收治的脑神经损伤病患,选取的例数为40例,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案进行平均分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不同的护理结果。结果:在护理效果的对比上,观察组的效果要优于对照组;在吞咽功能恢复对比上,观察组的恢复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胸腔镜手术治疗早期肺癌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早期肺癌治疗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共计50例患者实施胸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共计50例实施开胸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基本情况以及患者手术后疼痛状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情况好于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切口大小都好于对照组,住院天数较对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双侧髂内动脉预置球囊在完全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20例经B超或者MRI检查确诊为完全性前置胎盘的产妇开展研究,对产妇进行剖宫产术前实施双侧髂内动脉预置球囊术,剖宫产术中进入产妇子宫及分娩初胎儿的同时,将产妇的双侧髂内动脉血流临时阻断,观察产妇的出血情况及新生儿状况,手术后4小时将产妇的双侧髂内静脉球囊导管拔除,手术后24小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人性化护理在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经护理后血压变化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降低情况以及对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人性化护理在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明显
期刊
摘要:目的:探索阿托伐他汀在进展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疗效。方法:将已接诊的80例进展性脑卒中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摸球法随机分组,两组中各有40例患者,对照组行辛伐他汀治疗方案,观察组行阿托伐他汀治疗方案,分析两组的神经功能评分、血脂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在神经功能、血脂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以及血脂指标并降低
期刊
摘要:目前护理干预从多个方面对手外伤患者术后功能康复进行干预,都取得不错的疗效。本文将对这些护理干预及其最后的疗效影响进行论述。接受手外伤患者术后的病人必须在护士的监督下积极地进行康复训练。由于年龄、受教育程度、认知能力等问题的实际限制,传统的电话康复指导对手外伤患者来说具有挑战性。此外,在临床实践中,我国大部分地区仍主要在住院期间进行巩固手术疗效的康复训练。患者及其家属对出院后康复训练的认识有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