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HBsAg、HBeAg双阳性的产妇在孕后期及哺乳期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对HBV宫内传播的阻断作用.方法:按照是否在孕后期及哺乳期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将足月分娩的HBsA
【机 构】
:
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区卫生执法监督所 066100;北戴河区医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HBsAg、HBeAg双阳性的产妇在孕后期及哺乳期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对HBV宫内传播的阻断作用.方法:按照是否在孕后期及哺乳期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将足月分娩的HBsAg、HBeAg双阳性产妇分为HBIG注射组和对照组,其中HBIG注射组121例在孕后期及哺乳期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对照组201例,为以往的研究对象,未接受HBIG注射,只接种乙肝疫苗正常免疫的HBsAg、HBeAg双阳性的产妇.对比两组产妇所生新生儿的HBV感染率及乙型肝炎表面抗体阳性率情况.结果:注射组新生儿点有3例HBsAg阳性,宫内感染率为2.47% (3/121),对照组新生儿中有15例HBsAg阳性,宫内感染率为7.47% (15/201),两组宫内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77,P>0.05).HBIG注射组的婴儿在出生后1周岁均未检测出HBsAg、HBeAg、抗-HBe、抗-HBc阳性及慢性感染;对照组中有12例在出生后1周岁检测出HBsAg、HBeAg、抗-HBe、抗-HBc均阳性,慢性感染率为5.97%(12/201).结论:孕期及哺乳期注射高效价的乙肝免疫球蛋白能明显降低HBV宫内感染的发生率.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米曲菌胰酶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伴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133例胃食管反流病伴消化不良的患者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A组给予埃索美拉唑每次20 mg、每天1次+米曲菌胰酶片每次1粒、每天3次口服治疗,B组给予埃索美拉唑每次20 mg、每天1次口服治疗,分别于2周和4周后对比两组的症状积分、疗效评估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周后A组腹胀、早饱较B组改善(腹胀χ2= 4.516,P= 0
目的探讨布洛芬联合西咪替丁在包皮环切术后抑制阴茎勃起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57例包皮环切患者,根据其用药不同分为三组,乙烯雌酚组(n= 156)手术当天至术后第5天口服乙烯雌酚片、酮康唑组(n= 188)手术当天至术后第5天口服酮康唑、布洛芬联合西咪替丁组(n= 213)手术当天至术后第5天口服布洛芬和西咪替丁,观察各组术后继发出血、药物不良反应、清晨勃起情况,并以问答或问卷形式记录三组患者的术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病因素和临床特点,为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住院治疗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826例,监测黄疸出现时间、临床特点,并分析黄疸出现的原因。结果≤1 d、> 1~ 7 d、> 7 d出现黄疸的例数分别为71例、471例、284例,所占比例分别为8.60%、57.02%、34.38%。黄疸的危险因素构成比排在前三位分别是母乳性黄疸、围生期因素、感染性因素,发生的例数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1年6月~2011年5月早期未破裂异位妊娠患者210例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各70例。A组给予甲氨蝶呤0.4 mg
目的分析TIA患者脑CT灌注成像(CTPI)及头颈部血管造影(CTA)检查结果与TIA发生频率,持续时间及CTA检出责任血管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80例TIA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脑CTPI及头颈部CTA检查。观察CTPI灌注异常与TIA患者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间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评表(NIHSS)评分的相关性。分析CTPI灌注异常与CTA显示责任血管的一致性。结果CTPI检查阳性率为75.5
目的讨论氟-18代脱氧葡萄糖(18F-FDG)符合线路显像联合CT诊断肺恶性病变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3年10月因肺部病变实行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及CT检查的患者,所有病例均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每个患者经经过单独凭借符合线路显像诊断和两种检查方式联合诊断。通过χ2检验对两种诊断方式的敏感性和准确率进行比较。结果162例肺部疾病患者中,良性患者48例,恶性患者114例。两
目的探讨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手足口病569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手足口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例逐年增多,危及儿童生命,病原检测显示以肠道病毒71型阳性(640/1 077,59.4%)和柯萨奇病毒A组感染(158/1 077, 14.7%)为主;临床表现:手、足、口、臀部均有皮疹(100.0%)发生,不同程度发热(546/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