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子宫腺肌瘤是子宫腺肌病的一种特殊类型,生育期妇女患病率逐年增高。近年来随着女性生育年龄的推迟,生育政策的放开,子宫腺肌瘤患者生育相关的问题日益凸显,有关治疗及治疗后妊娠相关并发症的问题越来越成为临床关注的焦点。目前对于子宫腺肌瘤的治疗主要采用药物、手术及HIFU治疗。药物治疗创伤小,但停药后复发率较高;手术治疗创伤大,且影响生育能力;HIFU治疗有较高的症状缓解率,似乎是安全有效的,但现有证据仍不足。已有研究表明,子宫腺肌瘤合并妊娠时,早产、流产等产科并发症的风险增加;手术治疗后,妊娠期间发生无症状子宫破
【机 构】
:
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山东省妇幼保健院妇科,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妇产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子宫腺肌瘤是子宫腺肌病的一种特殊类型,生育期妇女患病率逐年增高。近年来随着女性生育年龄的推迟,生育政策的放开,子宫腺肌瘤患者生育相关的问题日益凸显,有关治疗及治疗后妊娠相关并发症的问题越来越成为临床关注的焦点。目前对于子宫腺肌瘤的治疗主要采用药物、手术及HIFU治疗。药物治疗创伤小,但停药后复发率较高;手术治疗创伤大,且影响生育能力;HIFU治疗有较高的症状缓解率,似乎是安全有效的,但现有证据仍不足。已有研究表明,子宫腺肌瘤合并妊娠时,早产、流产等产科并发症的风险增加;手术治疗后,妊娠期间发生无症状子宫破
其他文献
陆军是中国骨科医疗器械行业的先行者,已深耕医疗器械领域近20年,同时也是行业的专家和引领者。陆军曾是一名资深的骨科医生,在骨科医疗专业知识的积淀下,后进入骨科医疗器械行业,先后任职于施乐辉、史赛克、捷迈邦美等全球顶尖骨科医疗器械公司。骨科医疗器械是医疗器械行业中最大的子行业之一,而其中骨科植入物又是骨科器械中最重要的门类,骨科在医疗器械领域一直有着重要的专属细分地位。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有序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农业从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发展新格局具有深远意义。
盆腔淤血综合征(pelvic congestion syndrome, PCS)是一种临床症状表现为超过半年以上无规律性的慢性盆腔痛(chronic pelvic pain, CPP),病理特点表现为盆腔静脉血流不畅、盆腔静脉充盈扩张的疾病。主要表现为CPP症状、乏力、痛经或不孕症等,也出现在无症状女性中[1],因其隐匿性,使其诊断成为一种挑战性工作。PCS的诊断需排除子宫内膜异位症、炎症性肠病、尿路疾病或盆腔炎。
盆腔淤血综合征(pelvic congestion syndrome, PCS)是引发女性慢性盆腔痛的常见原因之一。自1857年,Richet首次观察到女性慢性盆腔痛与“盆腔静脉曲张”现象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至今已经过去164年,但直至今日PCS仍面临病因复杂、诊断困难、各种治疗效果不肯定等诸多方面的问题与挑战。而PCS严重影响女性患者的健康、社会心理状况以及家庭关系,同时其造成的危害消耗了大量的社会卫生经济资源。
盆腔淤血综合征(pelvic congestion syndrome, PCS)是盆腔静脉综合征的一种,为育龄期妇女慢性盆腔疼痛(chronic pelvic pain, CPP)的常见原因之一,往往表现为与妊娠无关的、出现在盆腔或腹部的间歇性或持续性疼痛,可持续3~6个月[1]。CPP是妇科求诊中常见主诉,由于临床症状表现多样,查体阳性体征少,缺乏客观检查诊断指标,使PCS的诊断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盆腔淤血综合征(pelvic congestion syndrome, PCS)是由于盆腔静脉曲张及慢性淤血导致的盆腔静脉循环障碍症候群。PCS是解剖、生理、内分泌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发病机制不清。PCS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多数患者表现为慢性盆腔疼痛(chronic pelvic pain, CPP),具有卵巢静脉曲张的表现,目前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
阴道助产(assisted vaginal birth)是指在阴道分娩第二产程使用胎头吸引器或产钳直接牵引胎头,以实现或加快胎儿阴道分娩的重要手段,包括产钳助产术和胎头吸引术两种[1]。近年来剖宫产率持续升高,已超过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制定的15%的标准,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2]。
盆腔淤血综合征(pelvic congestion syndrome, PCS)是引起女性慢性盆腔疼痛(chronic pelvic pain, CPP)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主要的病因是盆腔静脉的慢性淤血,大多数PCS患者均有卵巢静脉曲张的表现,故又称卵巢静脉综合征。PCS多见于育龄期女性,其临床特征性症状为“三痛两多一少”,即:盆腔坠痛、低位腰痛、深部性交痛;月经量多、阴道分泌物多;妇科检查阳性体征少[1],与患者症状的严重程度不相称。
慢性盆腔疼痛(chronic pelvic pain, CPP)是妇科临床上的一种多发性疾病,CPP患者约占妇产科门诊量的10%左右,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0%~15%,通常是指超过6个月的一种非周期性盆腔疼痛,影响机体的生理功能,严重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1]。盆腔淤血综合征(pelvic congestion syndrome, PCS)是一种由于盆腔静脉淤血、曲张、以无规则的CPP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1 病历摘要患者,25岁,因孕25周,发现血红蛋白(Hb)进行性降低及双下肢进行性浮肿伴泡沫尿近1月,于2021年2月7日收治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产科重症监护室。患者自诉2019年孕前体检未发现明显异常,本次自然受孕,2020年12月17日于当地医院建卡,初次产前检查孕17+4周,血常规检查提示Hb 86 g/L,尿蛋白阴性,未进一步检查,予以口服铁剂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