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政以德”语出《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孔子认为,以道德原则治理国家,君主就会像北极星被群星围绕一样,为百姓所拥戴。
孔子的“为政以德”思想,继承和发展了西周的“明德慎罚”主张。对于春秋时期的列国混战,孔子认为是“天下无道”导致的。他把“为政以德”思想运用于社会政治领域,提出了治国理政的系列措施,形成了我国历史上儒家“德治”思想的核心内容。孔子周游列国,推行其“为政以德”治国思想,希望通过对西周社会制度的改良,变天下无道为天下有道。
为政以德,首先要爱民。孔子认为,“古之为政,爱人为大”。他告诫学生子张:“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所谓“五美”,即“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所谓“四恶”,即“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五美”将惠民放在首位,“四恶”将暴政苛政放在首位。行“仁政”,是孔子德治思想的重要基础,是民本思想的重要发展。
为政以德,其次要富民。孔子提出“因民之所利而利之”的主张,即允许人民牟利取财,同时要求统治者节用薄敛。孔子在回答子贡问政时说:“足食足兵,民信之矣。”他把人民的富足看作政府获得充足财源的基础,主张民富先于国富、国富建立在民富的基础上,这就是著名的“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思想。
为政以德,还要以德教民。孔子认为,治理好一个国家,要有三个条件:“庶”,即要有足够的民,有劳动力;“富”,即发展生产,使民富足;最后是“教”,在庶、富的基础上,施行德教。孔子基于当时社会现实,认为实施苛刑和暴政是行不通的,必须对民众施以教化,使民众有知耻之心,自觉从善,以收到严刑峻法不能收到的效果。
为政以德,需要用有德之人來治理国家和社会。孔子认为,一个国家要达到政通人和,就要把正直的仁人贤者选拔上来。他告诫学生仲弓,“举贤才”是为政的三条法则之一,同时还教他举贤才的办法。宋代朱熹注释说:“贤,有德者;才,有能者。”“举贤才”,正是我们今天提倡的“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渊源所在。
为政以德,要求为政者以身作则。孔子认为,为政者如果自身行为端正,无须下命令,百姓也会按他的意志去做;而如果自身行为不端,即使三令五申,百姓也不会服从。子路问政,孔子回答:“先之劳之。”子路又请益,他指出:“无倦。”
孔子还提出,为政以德要顺应客观规律。他告诫学生子夏:“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也就是说,为政者不要用私欲的小利去治国,不要急于求成,不要超越客观条件乱作为,要遵循客观规律。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德行是一种凝聚人心的力量,可以形成强大的驱动力。在全面依法治国的今天,更要强调道德对法治的支撑作用、滋养作用,发挥好道德教化作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为‘官’者必须以‘君子检身,常若有过’的态度,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时刻注意以德修身、以德立威、以德服众,在道德修养方面成为民众的表率。”
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的“为政以德”思想,有其历史局限性,其中不乏有空想色彩,但“为政以德”思想中蕴含的爱民、富民、教民、用有德之人、以身作则、尊重客观规律等观点,在今天仍然具有不同凡响的现实意义。
孔子的“为政以德”思想,继承和发展了西周的“明德慎罚”主张。对于春秋时期的列国混战,孔子认为是“天下无道”导致的。他把“为政以德”思想运用于社会政治领域,提出了治国理政的系列措施,形成了我国历史上儒家“德治”思想的核心内容。孔子周游列国,推行其“为政以德”治国思想,希望通过对西周社会制度的改良,变天下无道为天下有道。
为政以德,首先要爱民。孔子认为,“古之为政,爱人为大”。他告诫学生子张:“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所谓“五美”,即“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所谓“四恶”,即“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五美”将惠民放在首位,“四恶”将暴政苛政放在首位。行“仁政”,是孔子德治思想的重要基础,是民本思想的重要发展。
为政以德,其次要富民。孔子提出“因民之所利而利之”的主张,即允许人民牟利取财,同时要求统治者节用薄敛。孔子在回答子贡问政时说:“足食足兵,民信之矣。”他把人民的富足看作政府获得充足财源的基础,主张民富先于国富、国富建立在民富的基础上,这就是著名的“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思想。
为政以德,还要以德教民。孔子认为,治理好一个国家,要有三个条件:“庶”,即要有足够的民,有劳动力;“富”,即发展生产,使民富足;最后是“教”,在庶、富的基础上,施行德教。孔子基于当时社会现实,认为实施苛刑和暴政是行不通的,必须对民众施以教化,使民众有知耻之心,自觉从善,以收到严刑峻法不能收到的效果。
为政以德,需要用有德之人來治理国家和社会。孔子认为,一个国家要达到政通人和,就要把正直的仁人贤者选拔上来。他告诫学生仲弓,“举贤才”是为政的三条法则之一,同时还教他举贤才的办法。宋代朱熹注释说:“贤,有德者;才,有能者。”“举贤才”,正是我们今天提倡的“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渊源所在。
为政以德,要求为政者以身作则。孔子认为,为政者如果自身行为端正,无须下命令,百姓也会按他的意志去做;而如果自身行为不端,即使三令五申,百姓也不会服从。子路问政,孔子回答:“先之劳之。”子路又请益,他指出:“无倦。”
孔子还提出,为政以德要顺应客观规律。他告诫学生子夏:“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也就是说,为政者不要用私欲的小利去治国,不要急于求成,不要超越客观条件乱作为,要遵循客观规律。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德行是一种凝聚人心的力量,可以形成强大的驱动力。在全面依法治国的今天,更要强调道德对法治的支撑作用、滋养作用,发挥好道德教化作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为‘官’者必须以‘君子检身,常若有过’的态度,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时刻注意以德修身、以德立威、以德服众,在道德修养方面成为民众的表率。”
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的“为政以德”思想,有其历史局限性,其中不乏有空想色彩,但“为政以德”思想中蕴含的爱民、富民、教民、用有德之人、以身作则、尊重客观规律等观点,在今天仍然具有不同凡响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