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徽建筑大学工业设计专业大四学生邓兴兴和申书润,最近获得了有着“设计界奥斯卡”之称的“红点奖”,他们设计的作品《2-top》,从来自56个国家的4394件作品中脱颖而出,最终获得“2013年度红点概念奖”。
工业设计专业是安徽建筑大学最年轻的专业,仅仅“出炉”了一届毕业生,作为即将毕业的第二届学生,邓兴兴和申书润这次获奖,实现了该专业在国际大赛上的奖项突破。
不过,在邓兴兴看来,“大奖来得并不意外,因为要想拿奖,其中肯定有规律可循”。
“不要从零开始,要学会站在别人的肩膀上”
“大一时懵懵懂懂地选择工业设计,对未来很迷茫。但是现在,对工业设计又有了新的理解。”出生在江西小县城的邓兴兴坦言,直到上大学时,他才知道“什么叫设计”。
“学会思考问题,研究如何解决问题,这是设计师的基本工作素养。”在邓兴兴看来,“设计就是颠覆,前人制定的规矩为什么不能变呢?”
“其实整个《2-top》创作过程中最难的,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就是灵感的显现。改造成实体那都是技术层面,相对容易。”邓兴兴坦言,尽管灵感很重要,但是要想以产品实物的形式呈现出来,并且获得评委会的认可,仍然需要一定的知识积累。
为了培养自己的专业技能,大一的时候,邓兴兴就先行一步,来到一家广告公司打工。“把学当做玩儿,只要待下来,不给我事情做,我也可以靠眼睛看。”这段时间,他熟练地掌握了三维建模所使用的“犀牛软件”。平时在图书馆里,他常常坐在一架子书对面,把设计大师的一段段话誊录在笔记本上。
“更为重要的是,不要从零开始,要学会站在别人的肩膀上。”在申报“红点奖”的过程中,他和同学申书润以及团队成员,梳理了“红点奖”自2005年以来历届获奖作品的详细资料,有针对性地制作设计方案。因为国内资料的匮乏,他们每天都要浏览英文网站,在“设计师群”里向专家请教。
经过半个月的精斟细酌,这件作品大致成型。参与申报设计奖项,不仅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也使得学习更有针对性。
期末临近,邓兴兴和他的团队又将目标锁定在德国iF设计金奖上。“这一次,我们同样有信心。”他说。
“跳出设计学设计”
尽管处在备战状态,但是邓兴兴还是每天都要到市区的一家商场“站柜台”。每天,从上午9点半干到晚上6点半,有时加班到9点,一周只休一天。
几个月的销售员干下来,置身陌生的家具领域,他发现自己存在着“巨大的问题”:“对产品的性能了解得不够,所以和顾客交流时思路不清晰,无法打动他们。”
“如果能把别人的产品推销好,也一定能推广好自己的产品。”邓兴兴一语道出了自己来打工的真实想法。
“其实,每个设计都有自己的难言之隐。”在他看来,工业设计创造的价值在产业链中其实只占5%的比重,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环节才是占据另外95%的关键,“我们更希望跳出自己所学这5%的局限,运用工业设计的思想开创另外95%的蓝天。”
因此,拿到“红点奖”之后,邓兴兴就开始思考如何让自己的创意产生价值。
让他感到有些无奈的是,大多数生产厂商并不认可。“这么好的产品无法投产,究竟谁来为年轻人的创意买单?”他决定,“还不如向市场去学习,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了解商家的诉求。”
一边“站柜台”,一边研究商业策划书与风险投资计划,四处寻找合伙人,邓兴兴发现自己与对方谈判时逐渐变得自信起来,“更懂得打动别人了”。
让他感到欣慰的是,通过阿里巴巴网站,他找到了生产U盘核心部件的上游厂家。
不过,面对接下来可能展开的具体合作事宜,邓兴兴感到又一次陷入了迷茫。每天在网上浏览商业评论,“恶补”商业知识成了他的必修课。
“现在,仿佛又回到了大一的状态,一切又得重新学起。”他总结道,“一个设计师的成长绝不仅仅是在电脑前画画图纸那么简单,只有跳出设计学设计,不断学习,充分了解产业链,才能真正取得成功。”
工业设计专业是安徽建筑大学最年轻的专业,仅仅“出炉”了一届毕业生,作为即将毕业的第二届学生,邓兴兴和申书润这次获奖,实现了该专业在国际大赛上的奖项突破。
不过,在邓兴兴看来,“大奖来得并不意外,因为要想拿奖,其中肯定有规律可循”。
“不要从零开始,要学会站在别人的肩膀上”
“大一时懵懵懂懂地选择工业设计,对未来很迷茫。但是现在,对工业设计又有了新的理解。”出生在江西小县城的邓兴兴坦言,直到上大学时,他才知道“什么叫设计”。
“学会思考问题,研究如何解决问题,这是设计师的基本工作素养。”在邓兴兴看来,“设计就是颠覆,前人制定的规矩为什么不能变呢?”
“其实整个《2-top》创作过程中最难的,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就是灵感的显现。改造成实体那都是技术层面,相对容易。”邓兴兴坦言,尽管灵感很重要,但是要想以产品实物的形式呈现出来,并且获得评委会的认可,仍然需要一定的知识积累。
为了培养自己的专业技能,大一的时候,邓兴兴就先行一步,来到一家广告公司打工。“把学当做玩儿,只要待下来,不给我事情做,我也可以靠眼睛看。”这段时间,他熟练地掌握了三维建模所使用的“犀牛软件”。平时在图书馆里,他常常坐在一架子书对面,把设计大师的一段段话誊录在笔记本上。
“更为重要的是,不要从零开始,要学会站在别人的肩膀上。”在申报“红点奖”的过程中,他和同学申书润以及团队成员,梳理了“红点奖”自2005年以来历届获奖作品的详细资料,有针对性地制作设计方案。因为国内资料的匮乏,他们每天都要浏览英文网站,在“设计师群”里向专家请教。
经过半个月的精斟细酌,这件作品大致成型。参与申报设计奖项,不仅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也使得学习更有针对性。
期末临近,邓兴兴和他的团队又将目标锁定在德国iF设计金奖上。“这一次,我们同样有信心。”他说。
“跳出设计学设计”
尽管处在备战状态,但是邓兴兴还是每天都要到市区的一家商场“站柜台”。每天,从上午9点半干到晚上6点半,有时加班到9点,一周只休一天。
几个月的销售员干下来,置身陌生的家具领域,他发现自己存在着“巨大的问题”:“对产品的性能了解得不够,所以和顾客交流时思路不清晰,无法打动他们。”
“如果能把别人的产品推销好,也一定能推广好自己的产品。”邓兴兴一语道出了自己来打工的真实想法。
“其实,每个设计都有自己的难言之隐。”在他看来,工业设计创造的价值在产业链中其实只占5%的比重,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环节才是占据另外95%的关键,“我们更希望跳出自己所学这5%的局限,运用工业设计的思想开创另外95%的蓝天。”
因此,拿到“红点奖”之后,邓兴兴就开始思考如何让自己的创意产生价值。
让他感到有些无奈的是,大多数生产厂商并不认可。“这么好的产品无法投产,究竟谁来为年轻人的创意买单?”他决定,“还不如向市场去学习,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了解商家的诉求。”
一边“站柜台”,一边研究商业策划书与风险投资计划,四处寻找合伙人,邓兴兴发现自己与对方谈判时逐渐变得自信起来,“更懂得打动别人了”。
让他感到欣慰的是,通过阿里巴巴网站,他找到了生产U盘核心部件的上游厂家。
不过,面对接下来可能展开的具体合作事宜,邓兴兴感到又一次陷入了迷茫。每天在网上浏览商业评论,“恶补”商业知识成了他的必修课。
“现在,仿佛又回到了大一的状态,一切又得重新学起。”他总结道,“一个设计师的成长绝不仅仅是在电脑前画画图纸那么简单,只有跳出设计学设计,不断学习,充分了解产业链,才能真正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