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兴趣是求知的内在动力。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学习就会积极主动,学得轻松而有成效。但是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主要在于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能创造性地学,最终达到优化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兴趣还是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人积极思考,而且会达到废寝忘食、欲罢不能的地步。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促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1 游戏的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游戏是儿童喜爱的活动形式,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的特点,为体现“课堂教学要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的新课程理念,在新课导入时,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做各种新颖有趣的游戏或进行一些别出心裁的小竞赛,融知识、趣味、思想于一体,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积极参与到新课的学习中来。例如,教学“时、分的认识”时,教师可让学生猜谜:“小小圆形运动场。三个选手比赛忙,跑的路程有长短,最后时间一个样。”生动形象且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形象地揭示了钟面的特点和时、分、秒间的关系,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2 在质疑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时机,在知识的关键处、思维的转折处、规律的探求处精心设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就会跃跃欲试,积极主动参与探索问题,从疑思中舒展思维的网络,发现新知。同时也要顾及到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跳一跳”就能够得到,这样才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先在黑板上写出一个三位数“222”,问此数能否被3整除,接着让学生随便说出一个3的倍数的三位数,如“345”,设疑:“请同学们计算一下345、435、453、534、543,这些由‘345’各数位上的数字变换位置以后得到的三位数是否能被3整除?”学生通过计算惊奇地发现,这些三位数都能被3整除。进一步设疑:“不用计算,你能判断出一个自然数能否被3整除吗?”学生一时回答不出,此时他们心欲求而未知其意,口欲言而不能达其辞,造成了“愤悱”心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 通过操作,培养小组合作意识。
“动”是儿童的天性,教学过程中,只有自己亲自动手做一做,才会知道得更多,掌握得更牢。我抓住这一特点,引导学生主动操作。如分一分、数一数、画一画、摆一摆、拼一拼等,使一些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具体化。使学生在操作中理解新知的来源与发展,体验到参与之乐、思维之趣、成功之愉。同时在教学中,我还提倡自主探索、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不断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和数学活动激励每一个学生自己去探索数学,独立思考,发表见解,善于倾听其他同学的不同意见,在小组交流、合作中达到共同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如在“拼积木”活动中,学习小组通过合作交流、讨论,拼成的形状各种各样。教师再加以点拨和鼓励,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萌发了创新意识。在“随意拼”活动中,让学生利用各种实物和立体模型,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拼出自己喜欢的东西,学生在无拘无束的氛围中拼出了火车、大炮、坦克、长颈鹿、机器人等物体形状。这样的实践活动较好地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实际”和“不同的人学习不同层次的数学”,使学生在尝到学习乐趣的同时,又激发了求知的欲望。
4 灵活多样的课堂练习,提高兴趣。
课堂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巩固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发展思维的重要手段,但是程式化的练习太多学生就会产生厌烦情绪,不利于练习功能的有效发挥。教学中,教师可对练习材料赋予一定的情境,提高练习的趣味性,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如教学“两步计算应用题”后,教师设计了一个“救救小羊”的情境练习,就在狼想吃小羊的时候。山大王老虎来了,老虎为了显示自己的“公正”,规定:“小羊如果做错了一题,狼可以前进一步,如果做对了,狼就后退一步,远离小羊。”在如此有趣的童话情境中,学生本能的一种“正义感”马上被激发出来,他们学习热情高涨,做题异常认真。随着学生一次一次正确的练习,狼被迫步步后退,当狼退至“河边”,逼进河里时,学生心底“惩恶扬善”的愿望终于得到了满足,全班禁不住高声欢呼起来,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也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5 创设各种情境,保持兴趣。
课堂氛围就像一个有着魔力的磁场,好的氛围能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不仅不感到学习是负担,相反还感到是一种享受;反之,则会使学生产生排斥的情绪。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板紧面孔,使学生心理上造成压抑,精神上感到疲惫,要力求创造一个和谐、宽松的环境。上课时,教师要面带微笑,尽量做到音量适度,语调抑扬顿挫,使学生在听讲过程中不感到疲惫,还要注意适当的幽默,幽默的比喻可引发兴趣。数学知识有些很抽象,用语言是难以讲清楚的。在教学过程中可插入一些幽默风趣的比喻,不仅可以调节课堂气氛、和谐师生情感,而且有助于学生知识的接受。这样既给了学生欢笑,又活跃课堂气氛。如果在教学中不能呈现出兴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就表示教学没有成功而是失败。
6 树立好的学习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引导孩子向榜样学习,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通过生动具体形象的展示,榜样的高尚情操、美好品德、良好作风等优秀品质潜移默化地转移到了孩子身上。我们教室墙壁上贴着许多名人名言,如高斯、陈锦润、华罗庚等,我会经常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述这些数学家坎坷的求学经历,学生不仅对数学家充满了敬仰和崇拜,而且被他们的求学精神所感动,纷纷表态要向这些数学家们学习,并定出了学习目标。老师是学生每天面对的生活导师,一言一行都被学生看在眼里,我们的行为举止都被学生视作榜样,教师应修身养性,做好学生的表率,如我每在算完一道计算题的答案后,都要验算一遍计算结果;每堂课的板书都力争做到干净、工整……这些环节看似细小,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习惯。学生是不同的个体,每个人都有优点,对于他们的良好行为,如认真听讲、作业工整、回答问题积极等,我不仅给予表扬,而且在班上营造一种良好的舆论氛围,使其他学生自觉模仿,形成习惯。正是这些现实生活中的榜样,激励着学生相互学习,不断进步,从而达到自小就养成好的学习习惯的目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教师应认真学习新的教学标准,仔细研读教材,提升专业素养,从生活教学情境出发,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认真总结规律,找到合适的教学之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师的教学之法是否适用,要经得起实践考验,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让我们一道努力,更加科学地教好数学,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发展!以上讲述的五点是相辅相成的,只有把每个方面融合并落实好了,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代数学教学,真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 游戏的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游戏是儿童喜爱的活动形式,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的特点,为体现“课堂教学要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的新课程理念,在新课导入时,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做各种新颖有趣的游戏或进行一些别出心裁的小竞赛,融知识、趣味、思想于一体,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积极参与到新课的学习中来。例如,教学“时、分的认识”时,教师可让学生猜谜:“小小圆形运动场。三个选手比赛忙,跑的路程有长短,最后时间一个样。”生动形象且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形象地揭示了钟面的特点和时、分、秒间的关系,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2 在质疑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时机,在知识的关键处、思维的转折处、规律的探求处精心设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就会跃跃欲试,积极主动参与探索问题,从疑思中舒展思维的网络,发现新知。同时也要顾及到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跳一跳”就能够得到,这样才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先在黑板上写出一个三位数“222”,问此数能否被3整除,接着让学生随便说出一个3的倍数的三位数,如“345”,设疑:“请同学们计算一下345、435、453、534、543,这些由‘345’各数位上的数字变换位置以后得到的三位数是否能被3整除?”学生通过计算惊奇地发现,这些三位数都能被3整除。进一步设疑:“不用计算,你能判断出一个自然数能否被3整除吗?”学生一时回答不出,此时他们心欲求而未知其意,口欲言而不能达其辞,造成了“愤悱”心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 通过操作,培养小组合作意识。
“动”是儿童的天性,教学过程中,只有自己亲自动手做一做,才会知道得更多,掌握得更牢。我抓住这一特点,引导学生主动操作。如分一分、数一数、画一画、摆一摆、拼一拼等,使一些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具体化。使学生在操作中理解新知的来源与发展,体验到参与之乐、思维之趣、成功之愉。同时在教学中,我还提倡自主探索、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不断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和数学活动激励每一个学生自己去探索数学,独立思考,发表见解,善于倾听其他同学的不同意见,在小组交流、合作中达到共同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如在“拼积木”活动中,学习小组通过合作交流、讨论,拼成的形状各种各样。教师再加以点拨和鼓励,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萌发了创新意识。在“随意拼”活动中,让学生利用各种实物和立体模型,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拼出自己喜欢的东西,学生在无拘无束的氛围中拼出了火车、大炮、坦克、长颈鹿、机器人等物体形状。这样的实践活动较好地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实际”和“不同的人学习不同层次的数学”,使学生在尝到学习乐趣的同时,又激发了求知的欲望。
4 灵活多样的课堂练习,提高兴趣。
课堂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巩固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发展思维的重要手段,但是程式化的练习太多学生就会产生厌烦情绪,不利于练习功能的有效发挥。教学中,教师可对练习材料赋予一定的情境,提高练习的趣味性,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如教学“两步计算应用题”后,教师设计了一个“救救小羊”的情境练习,就在狼想吃小羊的时候。山大王老虎来了,老虎为了显示自己的“公正”,规定:“小羊如果做错了一题,狼可以前进一步,如果做对了,狼就后退一步,远离小羊。”在如此有趣的童话情境中,学生本能的一种“正义感”马上被激发出来,他们学习热情高涨,做题异常认真。随着学生一次一次正确的练习,狼被迫步步后退,当狼退至“河边”,逼进河里时,学生心底“惩恶扬善”的愿望终于得到了满足,全班禁不住高声欢呼起来,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也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5 创设各种情境,保持兴趣。
课堂氛围就像一个有着魔力的磁场,好的氛围能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不仅不感到学习是负担,相反还感到是一种享受;反之,则会使学生产生排斥的情绪。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板紧面孔,使学生心理上造成压抑,精神上感到疲惫,要力求创造一个和谐、宽松的环境。上课时,教师要面带微笑,尽量做到音量适度,语调抑扬顿挫,使学生在听讲过程中不感到疲惫,还要注意适当的幽默,幽默的比喻可引发兴趣。数学知识有些很抽象,用语言是难以讲清楚的。在教学过程中可插入一些幽默风趣的比喻,不仅可以调节课堂气氛、和谐师生情感,而且有助于学生知识的接受。这样既给了学生欢笑,又活跃课堂气氛。如果在教学中不能呈现出兴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就表示教学没有成功而是失败。
6 树立好的学习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引导孩子向榜样学习,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通过生动具体形象的展示,榜样的高尚情操、美好品德、良好作风等优秀品质潜移默化地转移到了孩子身上。我们教室墙壁上贴着许多名人名言,如高斯、陈锦润、华罗庚等,我会经常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述这些数学家坎坷的求学经历,学生不仅对数学家充满了敬仰和崇拜,而且被他们的求学精神所感动,纷纷表态要向这些数学家们学习,并定出了学习目标。老师是学生每天面对的生活导师,一言一行都被学生看在眼里,我们的行为举止都被学生视作榜样,教师应修身养性,做好学生的表率,如我每在算完一道计算题的答案后,都要验算一遍计算结果;每堂课的板书都力争做到干净、工整……这些环节看似细小,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习惯。学生是不同的个体,每个人都有优点,对于他们的良好行为,如认真听讲、作业工整、回答问题积极等,我不仅给予表扬,而且在班上营造一种良好的舆论氛围,使其他学生自觉模仿,形成习惯。正是这些现实生活中的榜样,激励着学生相互学习,不断进步,从而达到自小就养成好的学习习惯的目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教师应认真学习新的教学标准,仔细研读教材,提升专业素养,从生活教学情境出发,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认真总结规律,找到合适的教学之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师的教学之法是否适用,要经得起实践考验,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让我们一道努力,更加科学地教好数学,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发展!以上讲述的五点是相辅相成的,只有把每个方面融合并落实好了,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代数学教学,真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