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创新

来源 :考试·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ngjinsongduan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这一时代呼唤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所以当代的中国教育界,最时髦的词语,当推“创新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论,创新教育必须与各门各类学科的教学实践相结合才具有生命力,才能切实地起到培养创新人才的作用。下面,谈谈在语文科的阅读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的一点思考与方法。
  1语文阅读教学的地位与现状
  语文学习的重要目的,是使学生学会使用和阅读祖国的语言。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21世纪,是信息量急增的社会,也是阅读的社会,阅读对于每一个人的生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学生而言,书既是益友,更是良师,可以使学生的各项素质完善与发展,所以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可想而知。而现代教育学家普遍认为,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人才是具有和谐共融的智商情商、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而阅读教学是可以起到这种作用的,所以阅读教学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只是长期以来,语文的课堂阅读教学却一直处于一种封闭的状态,学生并没有从根本上学会阅读,还是停留在为了眼前的考试而读,被动地接受老师或教参上对文章的解读。这种现状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无疑是不适应时代要求的。
  2语文阅读教学创新的尝试
  一句话,就是要改变传统的阅读教学思维与方法,变教师的“满堂灌”、“透彻分析”为适当指导,稍微点拔,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实现学生的自主阅读。
  2.1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阅读热情。
  (1)活用现有教材。教材的许多篇目跟不上的步伐,迫切需要进行取舍。对于教材的课文,不一定要篇篇俱学,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哪些作品应该删去,哪些作品只需作一般阅读,哪些作品应该重点研读,由学生拿出意见,最后老师与学生共同商定。对于宜重点研读的课文,也不必拘泥于以往教参或别人对作品的定论,而应以学生为主,启发学生反复阅读,自主感受。如讲《孔乙己》和《范进》两篇文章时,可以把切入点定为孔乙己和范进的换位思考:范进如果面对酒客的奚落会怎样表现?孔乙己如果面对岳父的谩骂会怎样?孔乙己如中举会不会像范进一样发疯?……这些问题一定会引起同学们的浓厚兴趣。这样一改传统的教法,对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大有裨益,不但让学生理解了文章本身,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独立品评文学作品的能力。
  (2)提供更广泛的阅读材料。未来的社会是高度信息化的社会,阅读教学仅以课本为单一的教学内容是不够的。教师可以放下课本,把学生带出教室,把阅览室、图书馆作为课堂和教室。把古今中外的图书都变成学生的语文课本,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让学生在书的海洋里去徜徉,去远航。
  2.2寻找课外的阅读材料,指点阅读方法。
  (1)阅读材料内容上由易而难,循序渐进。不一定要求学生一上图书馆就得啃大部头,刚开始阅读时可以选择一些短小而又有哲理的文章,比如《读者》等杂志,或冰心,朱自清的散文等;当学生有了一定的语言感悟能力时,又向他们推荐一些古今中外的短篇小说、散文等作为阅读材料;最后再向他们推荐大部头的,或一些语言比较含蓄、意境比较深远的名家作品,如鲁迅小说,中外名著等。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消除了学生对名著的恐惧,并且整个过程由老师启发,学生对书籍怀有一种好奇,从生理与心理都比较适应。
  (2)阅读方法以讨论为主,自主思考。学生对所读的书籍应当会形成自己的看法,千人千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以定期或不定期举办某本书,或某类书的研讨会,研讨会的主角是学生自己,让学生把在读书中所得到的感悟发表出来。比如读《三国演义》,关于曹操这个人物形象,有的学生对曹操推崇有加,有的却对他全盘否定,于是两派唇枪舌战,各不相让。这种讨论的过程是一个思维训练的过程,更是一种自主阅读能力的提高过程。这种语文学习方式,没有灌输,只有拿来,没有固定的答案提供,只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可以说为学生找到了最好的语文学习课堂与语文学习方式。
  2.3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巩固阅读效果。
  鼓励学生读书,就要让学生在读书中发现自己,并鼓励他们有独到见解,增强他们的自主欣赏能力和鉴别能力。
  (1)课堂上,激励学生突破教参,训练创新思维。为了训练学生自主的欣赏能力与鉴别能力,教师教学时首先要有意识地避开各种教参的现在结论,而突出学生的自主阅读,自主体会,自主讨论。如在学《出师表》一课时,教参认为诸葛亮是一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对刘禅一片忠心,可彰日月。可有许多同学认为,诸葛亮的忠就是愚忠,还举了许多刘备与刘禅的不得劲处,认为诸葛亮大可取而代之,那样倒是做了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并由此谈及了历史上的许多人物,如民族英雄岳飞、文天祥等,倒不是说这些人的忠本身有什么害处,而是他们的忠受到了危害于民族的反作用,观点可能偏颇,但思维活跃,表明学生已在自主思索了,较之低层的被动接受,这自然是上了一个台阶。
  (2)课堂外,鼓励学生感悟作品,形成独特意见。方法有多种,其中讨论法对学生具有特别的作用,因为辩可使思维明晰,可以综合人人的不同意见,从而更容易看见新的思想火花。比如学生关于莫泊桑的小说《项链》的主人公玛蒂尔德,一贯的介绍说这是一个爱虚荣的人所得的教训,是一个个人的悲剧。可却有学生认为,丢项链事件使玛蒂尔德得到了勤劳、务实、守信等美德,这些是无价的,她是因祸而得福,我们不应该为她难过,而应该为她高兴。这是一种很独特的思维方式,拔开沙石,顿见珠玑,透过现象,发掘本质。这种思维方式,已是一种高层次的阅读领悟能力了。
  2.4选择多样的阅读途径,进行自主阅读实践。
  记得作家叶文玲曾说过一句话:“社会与人生这部无页码的,亘古的大书,我要什么时候才能读得通啊!”这是广义的阅读,根据学生的生理及心理发展特点,以课本阅读为基础,在具备了初步的阅读能力后再作课外阅读的延伸,进而再去读社会、读人生这部无字大书,这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
  (1)开展课内各种语文活动。配合语文课本及课外阅读内容,我们可以在校内、班内举办各种各样的语文活动,如演讲比赛、朗诵比赛、辩论比赛、作文比赛、课本剧比赛、成语接龙比赛等,巩固课内课外阅读知识;还可以办手抄报、办文学社刊物,办壁报、黑板报等,从征题到写稿,到版面设计,全由学生自主完成,锻炼学生的能力。
  (2)开展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开放的社会,开放的课堂,学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而是时刻与社会接触,教师应给学生一双“慧眼”,让学生去体会社会生活的真善美,去鄙弃社会生活的假恶丑,去同情去关爱,去憎恶去批判,把社会作为第二课堂。这实际上是课内阅读的又一延伸方式,只是阅读的材料不再是一本本黑底白字的书,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一件件复杂的事,一幅幅生动的画……这对学生的分析能力、观察能力也是一种极好的训练。
  教育学专家潘涌认为:创新教育提倡学生有目标、有选择地学习,不满足于获得现成的答案和结果,能创造性地运用所学到的内容去适应新的情况,自主调控学习进程和学习策略。当我们在阅读教学中把自主权还给学生,进行种种符合创新教育理论的尝试时,创新人才就会逐步在我们的开放型的语文大课堂中成长起来。让学生自主阅读,这就是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其他文献
摘要: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是由动机决定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激发学习动机的强大动力,有兴趣才能全神贯注,主动探索,深入研究。因此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关键,只有在学生内心播撒兴趣的种子,才能激起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欲望。本人结合多年工作经验谈一谈课堂中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关键词:课堂教学;激发兴趣;主动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B文章
期刊
高中学生心理正处于由稚嫩到成熟的转型时期,这一时期,更需要对他们及时引导教育,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积极的心理品质,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1现行高中语文教材实验版中有许多这样的可供利用的因素。将其归类,主要有以下几类  1.1勤奋向上的教育。  青少年学生,求知欲强,渴望探索外部世界,渴望了解未知的东西。在对新知识的追求过程中,勤奋是必不可少的。且不说所有的名人大家都是经过不懈的勤奋努力才取得
期刊
1自主学习是英语学习中的核心问题  1.发挥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社会的发展,体制的改革,越来越需要培养全面优秀的高素质人才。题海战术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已不适应社会的需要了。因英语是一门语言,注定是一种交际工具。只有那些敢于大胆开口讲英语,并学会怎样进行英语学习的学生才是最优秀的。今后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那些不会学习的人。自主地进行英语学习就尤显重要了。要想发挥学生英语的自主学习性,
期刊
“玉不琢不成器”这个成语是说粗糙的玉石只有经过精心雕琢,才能制成晶莹剔透的艺术品供人们欣赏。作文也不例外,只能经过反复认真的修改,才能写出文质廉美的好文章。不少学生写作文时不重视修改,这主要是他们没有真正掌握改作文的方法。那么,教师应该怎样教会学生修改作文呢?  1扭转学生思想  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认真的写作态度,千方百计的使学生树立起作文要经过审题——立意——选材——组材——打草稿——修改一系列
期刊
摘要: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三十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本文将对如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关键词:语文;教学;学生;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2-0131-01  阅读是一个积累的过程,要想水到渠成,就要宽读、泛读、广读,不分文体,不论中外古今
期刊
摘要:随当前我国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初中语文教学也在不断完善着教学方式方法。在新课程理念贯穿于当前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也在不断的汲取营养,为语文教学的发展进一步起着推动作用。因此,作为初中语文教学工作者,要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与反思,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实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语文;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期刊
小学语文新课标指出: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的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然而,习作对于一线教师的我一直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感受。一种是感性的认识,认为写作是一个人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写作是学生的精神家园,是学生人生的史记,是学做真人的历练。而另一种认识是来自于新课标那37个字所带来的定义即:要求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的需要,运用常见
期刊
摘要:激情是语文教师必备的素质。那么,如何做一个激情飞扬的语文教师?笔者认为做到:博览群书,学识“激”情;精神饱满,状态“激”情;精彩设计,导入激情;抑扬顿挫,语言“激”情;融入角色,表演“激”情;方法灵活,变化“激”情。  关键词:激情;学识;状态;语言;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2-0133-01  最近,学校对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
期刊
摘要:语言作为一种交际的工具,俄语也不例外,我们之所以要学习俄语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以及交际的能力,其中就是主要包括对文字上的理解以及口头的表达能力。在俄语的教学过程中,能不能培养出这样的能力,这是我们来验证教学效果的一种方法和手段。21世纪社会对人们的俄语能力是要求越来越高,所以我们一定要认识到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以及具有较高水平的外语人才,这就是我们学习语言的核心所在。在俄语教学的
期刊
在新课标和新教材的大背景下对高中语文教学各领域(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必修课教学、选修课教学等)的课堂教学高效化进行全新的观照,在深入研究新课程的实质和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并与以前课堂教学相比较的基础上找出提高当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将高中语文新课程和新教材所体现出来的新理念内化为教师的教学素质和教学水平。“高效化”不是简单狭隘的分数量化,而是以学生在“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