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任务型教学,创造高效课堂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xf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要求在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任务型”教学途径。教师应根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学生要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让学生在明确的任务中学习。学生只有通过自主地学习与探索,不断地运用与实践,才能真正提高自己听、说、读、写的能力。
  下面几点是我对任务型教学的探索与体会:
  一、在“任务型”教学中,教师必须转换角色
  新课程中教师的角色不应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促进者、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和参与者。教学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互动过程,教师需要根据课程的目标、学习活动的要求、学习过程的需要以及学生的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
  英语课程改革重点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互动性活动”中主动思维和大胆尝试,从而掌握语言。既然这样,教师就应该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在教学活动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设计出学习的各个环节,由学生去自我预习、自我探讨、自我质疑、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创造性地建设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教育家肖川说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渔场。”
  二、 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基本原则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应增加开放性的任务型活动和探究性的学习内容,使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看法与观点。教师要鼓励学生学会合作,发展与人沟通的能力。教师在设计教学任务时,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设计不同的任务,使所有的学生都能进步。任务的设计一般应遵循下列原则:
  1.任务的设计要有趣味性。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进行课堂设计时应确保所设计的任务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2.设计任务时要考虑任务的可操作性。
  教师在设计任务时既要考虑教材知识的深浅,也要结合学生的基础,使学生有信心地通过学习教学内容,从而完成任务。
  3.任务的设计要有层次性。
  在设计任务时应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层层深入。随着任务的渐渐深入,学生对任务信息的了解不断增加,稍难的任务也会显得容易起来。这样有助于学生英语知识面的拓展,有助于学生语言技能和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4.任务的设计要有启发性和创新性。
  创新在各门学科中始终都是一个重要的话题,对于任务型教学来说,我们更需要创新!任务活动应具有创新性,使學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
  5.设计任务时要体现“在做中学”的原则。
  学生应通过做事情完成任务,应在任务的完成过程中使用英语;设计任务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主动探索语言的活动为主,从而完成具体的任务来达到学习语言和掌握语言的目的。
  三、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是任务型教学的重要环节
  我们在任务型教学的实施过程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把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渗透到我们的英语教学中来。学生只有对自己、对英语、对英语学习以及英语文化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
  为了了解学生的情感态度,帮助他们培养积极的情感,教师首先必须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应帮助学生克服害怕、胆怯的心理。一个带着积极情感学习的学生肯定比那些缺乏感情和兴趣的学生要学得更加轻松、更加迅速。教师的举手投足都会传递某种情感信息,如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表扬的话都能使学生深受鼓舞。学生回答问题或表演得好的时候,我们可以给予掌声等行为,都表示了老师对学生的充分肯定。教师要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建立融洽的师生交流渠道,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四、任务后的评价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者锻炼了自己的听说读写能力,也锻炼了合作学习能力。在任务型教学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要通过考察、观察和交流,对学生的书面作业、口头回答、课堂展示、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和合作精神等做出过程性的评估,也要对他们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教师对学习者的评价要到位,当然,要尽量表扬和鼓励学习者,这样能增加他们的自信,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得到激励,产生自信心和成就感,并转化为继续进步的动力。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作为一种教学模式,任务型语言教学法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并且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的不同也会影响教学的实施。作为教师,我们应结合实际情况实施任务型语言教学法,并且不断改进,以形成自己独特的适合学生的教学风格,提高教学质量。
其他文献
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是国家对学校教育的基本要求,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基本保证,也是学生接受良好教育的基本权利,培养学生良好的健康意识和锻炼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因此,我校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树立“终身体育”的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学生每天体育锻炼1小时”的体育活动精神,采取了“課间操+眼保健操+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的有效而新型的体育
期刊
摘 要:在初中物理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现有三分之二的学生对电学部分的学习困难,我们老师也觉得难教。其原因就是电学知识的概念多、规律多、物理量及物理量符号多、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符号多、公式多,对于不少学生来讲容易把规律、概念搞混淆,把物理量的符号和物理量单位的符号搞混淆。对串并联电路的识别也束手无策。但再难的学习内容只要我们能够做到“先把一本书读厚,再把这本书读薄”,掌握其中的方法、技巧;注重练习,善
期刊
体育交流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体育教学改革  李文鹏现阶段,由于高中体育教学没有足够的师资力量来支撑,导致一名体育教师要负责多个班级的体育课,这样就使体育教师只是注重体育考试,而不重视怎样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另外,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自身对体育的认知有差异,学校过于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所有问题的出现,可以看出高中体育教学在新课改背景下必须进行改革。  以下主要是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对新课改背景下的
期刊
小学英语课开设以来,老师们都十分注重单词、对话教学,绝大多数的教研课、示范课在这方面给了我们教师极好的示范与引导。然而我觉得,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才是很多教师和学生遇到的难点问题。  下面我根据学生在平时课堂上显现出来的英语阅读技巧方面的欠缺和自己在实际随堂课中可操作的一些尝试,谈谈小学高年级开展英语阅读教学应注意的几个“结合”:  一、英语阅读教学应与激发阅读兴趣相结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而,小
期刊
新一轮英语课程改革已在大部分农村地区普及,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了对英语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但在农村中学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制约着课程改革的成功。  一、社会因素  虽然新教材更加重视口语教学,但现行的中考、高考制度中并没有相应地增加口语测试项,尤其在农村中学,学生们学习的唯一动机便是考上大学,跳出农门,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唯
期刊
摘 要:當今社会是国际竞争更加激烈的新时代,而新时代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就是不断创新。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显著标志,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创新素质。在新技术革命的严峻挑战面前,我们要大力发展综合国力,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培养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因此,我们体育老师有必要在课程改革的春风下对既定的体育教学在教学观念、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学习方法、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必要的创新,即
期刊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常常出现这样一些情况:学生回答问题常与课文内容,观点,术语相脱节;学生观察,分析,想象活动经常停留在肤浅阶段,难以深入;在讨论问题时,往往启而不发,进展缓慢.造成这些情况的原因很多,认真分析,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未能很好地安排学生阅读自学未能很好地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学习活动.要使学生在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地投入教学活动中去,培养他们取得独立,主动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
期刊
通过探究,改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方式,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优化了师生关系,创设和谐统一的教育教学氛围,同时提高了教师的理论修养和水平,活动课教学出新意。  为了使我们的教学符合时代要求,我们根据先进教育理论,充分体现教师的“导”完全为学生的“学”服务这一现代教学思想,结合新课程标准和校本教研建设来探索形成以学生的活动为主体的探究性“活动课”历史教学模
期刊
一、德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小学阶段,使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协调发展、相互渗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同时,学校特别要重视德育教育。“五育”教育中要把德育放在首位,对学生的德育要从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入手,持之以恒地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使少年儿童从小养成讲文明、守纪律、勤奋学习、助人为乐、关爱他人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更为重要。  二、我校对小学生文明习惯养成教育的措施和方法
期刊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教学建议指出“通过创设多样化的情境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这就代替了以前《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的“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经验”的内涵不仅丰富了,而且有了具体的指引方法。因此,如何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通过创设多样化情境,达到丰富和提升学生生活经验的教学效果,是品德与社会课力求突破的方面。  我曾听过一位教师上《需要帮助吗》,她开头是一番感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