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要求在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任务型”教学途径。教师应根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学生要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让学生在明确的任务中学习。学生只有通过自主地学习与探索,不断地运用与实践,才能真正提高自己听、说、读、写的能力。
下面几点是我对任务型教学的探索与体会:
一、在“任务型”教学中,教师必须转换角色
新课程中教师的角色不应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促进者、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和参与者。教学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互动过程,教师需要根据课程的目标、学习活动的要求、学习过程的需要以及学生的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
英语课程改革重点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互动性活动”中主动思维和大胆尝试,从而掌握语言。既然这样,教师就应该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在教学活动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设计出学习的各个环节,由学生去自我预习、自我探讨、自我质疑、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创造性地建设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教育家肖川说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渔场。”
二、 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基本原则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应增加开放性的任务型活动和探究性的学习内容,使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看法与观点。教师要鼓励学生学会合作,发展与人沟通的能力。教师在设计教学任务时,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设计不同的任务,使所有的学生都能进步。任务的设计一般应遵循下列原则:
1.任务的设计要有趣味性。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进行课堂设计时应确保所设计的任务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2.设计任务时要考虑任务的可操作性。
教师在设计任务时既要考虑教材知识的深浅,也要结合学生的基础,使学生有信心地通过学习教学内容,从而完成任务。
3.任务的设计要有层次性。
在设计任务时应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层层深入。随着任务的渐渐深入,学生对任务信息的了解不断增加,稍难的任务也会显得容易起来。这样有助于学生英语知识面的拓展,有助于学生语言技能和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4.任务的设计要有启发性和创新性。
创新在各门学科中始终都是一个重要的话题,对于任务型教学来说,我们更需要创新!任务活动应具有创新性,使學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
5.设计任务时要体现“在做中学”的原则。
学生应通过做事情完成任务,应在任务的完成过程中使用英语;设计任务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主动探索语言的活动为主,从而完成具体的任务来达到学习语言和掌握语言的目的。
三、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是任务型教学的重要环节
我们在任务型教学的实施过程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把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渗透到我们的英语教学中来。学生只有对自己、对英语、对英语学习以及英语文化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
为了了解学生的情感态度,帮助他们培养积极的情感,教师首先必须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应帮助学生克服害怕、胆怯的心理。一个带着积极情感学习的学生肯定比那些缺乏感情和兴趣的学生要学得更加轻松、更加迅速。教师的举手投足都会传递某种情感信息,如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表扬的话都能使学生深受鼓舞。学生回答问题或表演得好的时候,我们可以给予掌声等行为,都表示了老师对学生的充分肯定。教师要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建立融洽的师生交流渠道,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四、任务后的评价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者锻炼了自己的听说读写能力,也锻炼了合作学习能力。在任务型教学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要通过考察、观察和交流,对学生的书面作业、口头回答、课堂展示、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和合作精神等做出过程性的评估,也要对他们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教师对学习者的评价要到位,当然,要尽量表扬和鼓励学习者,这样能增加他们的自信,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得到激励,产生自信心和成就感,并转化为继续进步的动力。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作为一种教学模式,任务型语言教学法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并且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的不同也会影响教学的实施。作为教师,我们应结合实际情况实施任务型语言教学法,并且不断改进,以形成自己独特的适合学生的教学风格,提高教学质量。
下面几点是我对任务型教学的探索与体会:
一、在“任务型”教学中,教师必须转换角色
新课程中教师的角色不应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促进者、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和参与者。教学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互动过程,教师需要根据课程的目标、学习活动的要求、学习过程的需要以及学生的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
英语课程改革重点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互动性活动”中主动思维和大胆尝试,从而掌握语言。既然这样,教师就应该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在教学活动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设计出学习的各个环节,由学生去自我预习、自我探讨、自我质疑、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创造性地建设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教育家肖川说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渔场。”
二、 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基本原则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应增加开放性的任务型活动和探究性的学习内容,使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看法与观点。教师要鼓励学生学会合作,发展与人沟通的能力。教师在设计教学任务时,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设计不同的任务,使所有的学生都能进步。任务的设计一般应遵循下列原则:
1.任务的设计要有趣味性。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进行课堂设计时应确保所设计的任务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2.设计任务时要考虑任务的可操作性。
教师在设计任务时既要考虑教材知识的深浅,也要结合学生的基础,使学生有信心地通过学习教学内容,从而完成任务。
3.任务的设计要有层次性。
在设计任务时应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层层深入。随着任务的渐渐深入,学生对任务信息的了解不断增加,稍难的任务也会显得容易起来。这样有助于学生英语知识面的拓展,有助于学生语言技能和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4.任务的设计要有启发性和创新性。
创新在各门学科中始终都是一个重要的话题,对于任务型教学来说,我们更需要创新!任务活动应具有创新性,使學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
5.设计任务时要体现“在做中学”的原则。
学生应通过做事情完成任务,应在任务的完成过程中使用英语;设计任务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主动探索语言的活动为主,从而完成具体的任务来达到学习语言和掌握语言的目的。
三、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是任务型教学的重要环节
我们在任务型教学的实施过程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把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渗透到我们的英语教学中来。学生只有对自己、对英语、对英语学习以及英语文化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
为了了解学生的情感态度,帮助他们培养积极的情感,教师首先必须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应帮助学生克服害怕、胆怯的心理。一个带着积极情感学习的学生肯定比那些缺乏感情和兴趣的学生要学得更加轻松、更加迅速。教师的举手投足都会传递某种情感信息,如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表扬的话都能使学生深受鼓舞。学生回答问题或表演得好的时候,我们可以给予掌声等行为,都表示了老师对学生的充分肯定。教师要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建立融洽的师生交流渠道,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四、任务后的评价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者锻炼了自己的听说读写能力,也锻炼了合作学习能力。在任务型教学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要通过考察、观察和交流,对学生的书面作业、口头回答、课堂展示、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和合作精神等做出过程性的评估,也要对他们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教师对学习者的评价要到位,当然,要尽量表扬和鼓励学习者,这样能增加他们的自信,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得到激励,产生自信心和成就感,并转化为继续进步的动力。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作为一种教学模式,任务型语言教学法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并且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的不同也会影响教学的实施。作为教师,我们应结合实际情况实施任务型语言教学法,并且不断改进,以形成自己独特的适合学生的教学风格,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