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潇潇洒洒地过完了暑假,在开学第一天工作布置的会议上,忽然在一年级任课老师的名单中听到了我的名字,理所当然,我就成了一年级的语文老师。和原来所教班级的分离让我觉得有些失落,但转念一想,又是五十二张新鲜的面孔,又是一群稚气活泼的孩子,带着众多家长的期望,踏着金色的阳光走进了校园,作为迎接他们的老师,我又是多么荣幸啊!
的确,一年级的老师像在做“保姆式的苦工”,学生刚入学,什么都不懂,有的甚至不知道上课是干什么的,课堂好像自由市场,干什么的都有,纵使我在教室门口站上十几分钟,也没有人会看我一眼。一年级孩子年龄小,注意力不够稳定,活泼好动,不仅课上要想方设法“哄”住他们,而且课下他们还要缠着你问东问西,纵使我有过一次带一年级的经验,可仍然操控不了这一群活泼的小精灵,没过多久,我的嗓子便没了声音。我嘶哑着嗓子去给学生上课,刚张开嘴让他们安静下来,突然有个声音大声地说:“不要吵了!老师的嗓子哑了!老师的嗓子都哑了!”顿时整个教室安静了下来,孩子们都在自己的座位上端正地坐好,安静地看着我,这节课孩子们表现得出奇的好。第二天,有的孩子给我带来了润喉片,有的主动给我端水喝,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五十多颗幼小的心灵对我的抚慰,感受到了他们对我的理解和支持,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无怨无悔!
这一句句温暖的话语让我反思:我需要孩子们的关心,那孩子们需要什么样的课堂呢?我第一次把这些刚刚入学的孩子当作我的“同伴”,开始走近他们,倾听他们的心声。有的说:“我觉得上课时,手总是放端正,太累了。”有的问:“不用举手能回答问题吗?”还有的说:“要是上课和幼儿园一样,能玩儿游戏就好了。” 孩子们是天真无邪的,这些也一定是他们最真实的想法。
学生的信任给了我无穷的动力,我开始反思课堂中的缺失。渐渐的,我发现在我的课堂中,多了些限制,少了些民主,多了些整齐,少了些差异。不同个性的学生是不可能整齐划一地发展的,我必须做点儿什么。
一、平等对话,情感交流
课堂会议是我和学生一起商定的语文班会,班会上,我会尽力避免自己对学生进行演讲与说教,并注意倾听每个学生的见解,允许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与不满,理解、接纳和尊重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自己的价值,营造融洽的课堂气氛。
主题一:教室里的红绿灯
一次拼音课上,需要小组合作使用拼音卡片,可是还没过几分钟,告状声四起,诸如谁拿多了、我的少了等。我试图让学生安静下来,拍手掌、大声喊都不行,不得已,我拿着黑板擦像知县一样敲了几次“惊堂木”,学生才慢慢平静下来。
我和孩子们交流怎样避免这种情况,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说着自己的想法,一致同意制定一些规则,大家共同遵守。一个学生的创意使每个人都眉开眼笑了,他说马路上的红绿灯能指挥那么多的汽车通行,我们在教室里也设置一些红绿灯。我和学生们开始摸索着进行创造,于是我们在需要安静的时候就挂出红灯,讨论的时候挂出绿灯,没想到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我们的课堂充满了魅力与活力。
我们还制定了“红灯停,绿灯行”的各种规则和纪律,比如,谁作业做得认真,就可以绿灯通行,作为小老师去辅导别的同学;谁的作业不认真,就要被亮红灯。小学生都喜欢帮助别人,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乐于助人的品质,同时还使他们养成了做事认真的好习惯。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对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在尊重、理解学生的基础上充分关注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应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主题二:蜜蜂小组
学生们在讨论交流问题的时候,一般声音很大,这样不利于其他同学思考问题。怎样让教室这个“噪音加工厂”回归自然呢?我们进行了争创“蜜蜂小组”的活动,即小组谈论问题时,尽量控制好声音,像小蜜蜂的声音一样,很轻很小也能把问题说清楚。
一个对策:我们在每个小组设立了“联络员”,他们负责把自己小组的经验带出去,把别组的经验带回来。另外,我们还在班会上进行评比,为每个小组配备了画有蜜蜂图案的小标牌,时刻提醒大家注意遵守约定。
主题三:学会倾听
有这么几天,我发现班里一个叫彭辉(化名)的孩子上课一点儿精神都没有,和他的家长沟通后才知道,前几天上课时,他举了三次手,老师都没有叫他回答问题。我眼前出现了这样的情景:小手林立,谁都想回答。叫起来一个学生后,其他学生通常都是“哎”声一片,很少有人再去听这个学生的发言。我想,不会听的人就不会思考,长期下去,对学生的学习肯定会有影响。为了公平起见,我想了个法子,闭上眼睛到孩子们中间去摸,摸到谁谁就回答问题,这样,孩子们倒也觉得公平,而且兴趣大增。可这样太浪费时间,于是,我把这个问题拿到“课堂会议”上讨论,把学生的问题抛给学生解决。学生纷纷发言后,我们一起列举了几条作为努力的方向,慢慢的,学生调整了自己的心态,学会了接纳别人,乐于倾听。
二、充溢快乐的语文课堂
教学汉语拼音时,一次,我让学生带来橡皮泥和积木,建造汉语拼音王国,并在王国里用橡皮泥捏出声母家族、韵母家族和整体认读音节家族。孩子们忙得不亦乐乎,这样一来,真正体现了“寓教于乐”,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巩固了对汉语拼音字母的掌握。下课后,学生们还在玩儿这个游戏,与以前学生不乐意抄写默写字母形成了鲜明对比,游戏的魅力真大呀!于是,我和学生一起创造了一些好玩的游戏,为我们的课堂增添了许多乐趣。
游戏一:
这是一种特殊的练习形式,主要是给学习困难的学生留下更多的思考空间。具体做法是:每天上课前,把几张拼音卡片发给相应的学生,然后指名拼读,谁拼对了,就是我的好朋友,可以和我握握手,再做我的助理,帮我完成一些事情。学生都有一个美好的愿望,希望老师能关注自己,把自己放在心上。这样可以帮助学困生树立学好语文的信心。
游戏二:
汉语拼音的每一课都有一首读起来琅琅上口的语境歌,学生学的时候是兴趣盎然,要让他反复练读巩固却是枯燥的事情。课上我引导学生把语境歌变成了一首首拍手儿歌,课后又把语境歌变成了跳大绳的歌谣,使学生玩中有学、学中有乐。
在和学生一起开发游戏的过程中,我体验到了一种快乐,学生对学习的热情深深地感染着我。由此我想,教师只有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才能引领学生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创造,让学生在有意义的游戏中获得特别而又深刻的体验。
有了这些尝试,渐渐地,我觉得和一年级孩子相处没有多么辛苦,反而带来了许多快乐。还记得这样的场景,课间总会有很多一年级的孩子围在老师身边,扯着老师的衣襟问东问西、说这说那,很温暖,也很幸福。作为一年级的老师,不要因为自己刚上完课有些累而冷落他们,也不要因为他们的问题幼稚笑而不答,因为他们是怀揣对小学生活的美好憧憬步入校门的,我们有责任延续这份美好。再次走入一年级让我更深刻地领悟了“累”字的内涵,懂得了“爱”字的结构,明白了该怎样去教我的学生。这群生龙活虎的孩子,正是我心灵的寄托、追求的欢欣!我将用我真诚的奉献,奏响这首“爱之歌”最美的旋律!
的确,一年级的老师像在做“保姆式的苦工”,学生刚入学,什么都不懂,有的甚至不知道上课是干什么的,课堂好像自由市场,干什么的都有,纵使我在教室门口站上十几分钟,也没有人会看我一眼。一年级孩子年龄小,注意力不够稳定,活泼好动,不仅课上要想方设法“哄”住他们,而且课下他们还要缠着你问东问西,纵使我有过一次带一年级的经验,可仍然操控不了这一群活泼的小精灵,没过多久,我的嗓子便没了声音。我嘶哑着嗓子去给学生上课,刚张开嘴让他们安静下来,突然有个声音大声地说:“不要吵了!老师的嗓子哑了!老师的嗓子都哑了!”顿时整个教室安静了下来,孩子们都在自己的座位上端正地坐好,安静地看着我,这节课孩子们表现得出奇的好。第二天,有的孩子给我带来了润喉片,有的主动给我端水喝,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五十多颗幼小的心灵对我的抚慰,感受到了他们对我的理解和支持,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无怨无悔!
这一句句温暖的话语让我反思:我需要孩子们的关心,那孩子们需要什么样的课堂呢?我第一次把这些刚刚入学的孩子当作我的“同伴”,开始走近他们,倾听他们的心声。有的说:“我觉得上课时,手总是放端正,太累了。”有的问:“不用举手能回答问题吗?”还有的说:“要是上课和幼儿园一样,能玩儿游戏就好了。” 孩子们是天真无邪的,这些也一定是他们最真实的想法。
学生的信任给了我无穷的动力,我开始反思课堂中的缺失。渐渐的,我发现在我的课堂中,多了些限制,少了些民主,多了些整齐,少了些差异。不同个性的学生是不可能整齐划一地发展的,我必须做点儿什么。
一、平等对话,情感交流
课堂会议是我和学生一起商定的语文班会,班会上,我会尽力避免自己对学生进行演讲与说教,并注意倾听每个学生的见解,允许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与不满,理解、接纳和尊重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自己的价值,营造融洽的课堂气氛。
主题一:教室里的红绿灯
一次拼音课上,需要小组合作使用拼音卡片,可是还没过几分钟,告状声四起,诸如谁拿多了、我的少了等。我试图让学生安静下来,拍手掌、大声喊都不行,不得已,我拿着黑板擦像知县一样敲了几次“惊堂木”,学生才慢慢平静下来。
我和孩子们交流怎样避免这种情况,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说着自己的想法,一致同意制定一些规则,大家共同遵守。一个学生的创意使每个人都眉开眼笑了,他说马路上的红绿灯能指挥那么多的汽车通行,我们在教室里也设置一些红绿灯。我和学生们开始摸索着进行创造,于是我们在需要安静的时候就挂出红灯,讨论的时候挂出绿灯,没想到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我们的课堂充满了魅力与活力。
我们还制定了“红灯停,绿灯行”的各种规则和纪律,比如,谁作业做得认真,就可以绿灯通行,作为小老师去辅导别的同学;谁的作业不认真,就要被亮红灯。小学生都喜欢帮助别人,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乐于助人的品质,同时还使他们养成了做事认真的好习惯。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对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在尊重、理解学生的基础上充分关注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应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主题二:蜜蜂小组
学生们在讨论交流问题的时候,一般声音很大,这样不利于其他同学思考问题。怎样让教室这个“噪音加工厂”回归自然呢?我们进行了争创“蜜蜂小组”的活动,即小组谈论问题时,尽量控制好声音,像小蜜蜂的声音一样,很轻很小也能把问题说清楚。
一个对策:我们在每个小组设立了“联络员”,他们负责把自己小组的经验带出去,把别组的经验带回来。另外,我们还在班会上进行评比,为每个小组配备了画有蜜蜂图案的小标牌,时刻提醒大家注意遵守约定。
主题三:学会倾听
有这么几天,我发现班里一个叫彭辉(化名)的孩子上课一点儿精神都没有,和他的家长沟通后才知道,前几天上课时,他举了三次手,老师都没有叫他回答问题。我眼前出现了这样的情景:小手林立,谁都想回答。叫起来一个学生后,其他学生通常都是“哎”声一片,很少有人再去听这个学生的发言。我想,不会听的人就不会思考,长期下去,对学生的学习肯定会有影响。为了公平起见,我想了个法子,闭上眼睛到孩子们中间去摸,摸到谁谁就回答问题,这样,孩子们倒也觉得公平,而且兴趣大增。可这样太浪费时间,于是,我把这个问题拿到“课堂会议”上讨论,把学生的问题抛给学生解决。学生纷纷发言后,我们一起列举了几条作为努力的方向,慢慢的,学生调整了自己的心态,学会了接纳别人,乐于倾听。
二、充溢快乐的语文课堂
教学汉语拼音时,一次,我让学生带来橡皮泥和积木,建造汉语拼音王国,并在王国里用橡皮泥捏出声母家族、韵母家族和整体认读音节家族。孩子们忙得不亦乐乎,这样一来,真正体现了“寓教于乐”,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巩固了对汉语拼音字母的掌握。下课后,学生们还在玩儿这个游戏,与以前学生不乐意抄写默写字母形成了鲜明对比,游戏的魅力真大呀!于是,我和学生一起创造了一些好玩的游戏,为我们的课堂增添了许多乐趣。
游戏一:
这是一种特殊的练习形式,主要是给学习困难的学生留下更多的思考空间。具体做法是:每天上课前,把几张拼音卡片发给相应的学生,然后指名拼读,谁拼对了,就是我的好朋友,可以和我握握手,再做我的助理,帮我完成一些事情。学生都有一个美好的愿望,希望老师能关注自己,把自己放在心上。这样可以帮助学困生树立学好语文的信心。
游戏二:
汉语拼音的每一课都有一首读起来琅琅上口的语境歌,学生学的时候是兴趣盎然,要让他反复练读巩固却是枯燥的事情。课上我引导学生把语境歌变成了一首首拍手儿歌,课后又把语境歌变成了跳大绳的歌谣,使学生玩中有学、学中有乐。
在和学生一起开发游戏的过程中,我体验到了一种快乐,学生对学习的热情深深地感染着我。由此我想,教师只有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才能引领学生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创造,让学生在有意义的游戏中获得特别而又深刻的体验。
有了这些尝试,渐渐地,我觉得和一年级孩子相处没有多么辛苦,反而带来了许多快乐。还记得这样的场景,课间总会有很多一年级的孩子围在老师身边,扯着老师的衣襟问东问西、说这说那,很温暖,也很幸福。作为一年级的老师,不要因为自己刚上完课有些累而冷落他们,也不要因为他们的问题幼稚笑而不答,因为他们是怀揣对小学生活的美好憧憬步入校门的,我们有责任延续这份美好。再次走入一年级让我更深刻地领悟了“累”字的内涵,懂得了“爱”字的结构,明白了该怎样去教我的学生。这群生龙活虎的孩子,正是我心灵的寄托、追求的欢欣!我将用我真诚的奉献,奏响这首“爱之歌”最美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