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写作背景
2007年最新修订版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规定:“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在大学英语教学的课堂上将对学生的文化差异和比较意识的培养放到重要的地位是必然也是极其必要的。本文在这里就如何积极有效地将大学英语教材中所体现的中西方文化差异贯穿在英语教学中进行探讨和研究。
二、教学实践
1.发掘词汇的文化内涵,比较其异同。
胡文仲先生提出:“词汇在长期的使用中其意义或扩大或缩小,同时有些词由于经常在某些场合使用逐渐积累了一些联想的意义,也可以称为文化内涵。”对比汉语和英语词汇,主要可以看到下列四种情形:“英语的词和汉语的对应词指示意义相同,文化内涵也大致相同;指示意义相同,文化内涵部分相同;指示意义相同,文化内涵不同或相反;指示意义相同,但只在一种语言中有文化内涵”。
英语中的“bride” “bridegroom”, 对应汉语中的“新娘”和“新郎”,两者所指意义相同,文化内涵也大致相同。但东西方婚礼习俗不同,配以西方的新娘新郎和东方的新郎新娘的典型图片,就会将东西方文化的各自特点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英语中的“intellectual”,对应译成汉语的“知识分子”。两者均可指受到良好教育的人,但英语中也可指受教育程度不高,但很善于思考动脑的人。而汉语的“知识分子”一词在某些情境下可能含有咬文嚼字,并有点迂腐气,甚至是酸溜溜的意思,含有些贬义。
英语的“politician”一词,译成汉语的“政治家”,在英语中如果说某人“he is a real politician”,其中的含义是指此人非常善于言辞,经常撒谎,很不诚实,不值得人信任,具有贬义。而在汉语中的“政治家”则表示某人非常具有智慧,有谋略和远见,是个褒义词。正是由于这种内涵的不同,汉语的“政治家”均翻译为“statesman”。
英语的“anchor”一词,对应汉语的“船锚”,同时有“可依靠的人或物”的含义。而汉语中的锚并无此意此内涵,取而代之的是用“港湾”来表示“可依靠的人或物”。
2.充分利用多媒体平台,打造立体化社会文化背景介绍
干巴巴的文字讲解,很难使学生将文化背景全面理解。利用多媒体教室,将各种视频、音频、图片、文字和教师的引导全面结合,为学生打造立体化、真实化的文化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首先通过视频、音频资料或图片信息,创设与单元主题直接相关的社会文化背景,构造与学习内容基本一致或类似的情境,然后提出或选择出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并以问题为核心驱动学习。例如,《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二册第三单元围绕跨国婚姻展开,其中Section B节选自著名小说《喜福会》(Joy Luck Club)。为了让学生对文章中所描述的美国女婿第一次见岳父岳母时所表现出的中美餐桌文化上的差异有直观生动的印象,教师将电影的片段在课堂进行了播放,直接展现了中美餐桌文化的戏剧性冲突。学生在笑声中自然发掘出了两种文化截然不同之处,并进一步思考除餐桌之外的更多的文化差异,以及这些差异背后所隐含的民族个性差异。
3.设定文化情境,确定文化任务,发挥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利用网络、书籍和其他学习资源,独立发现并对比中外文化间的差异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自主地理解知识、建构意义,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例如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以《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一册第四单元为例,教师将本单元的文化任务设定为让学生自主发现不同文化中的身体语言,比如谈话者间的距离保持、手势和眼神、见面和告别的典型性方式等,所代表的含义是否相同,有哪些不同。学生在经过一周的小组准备后,制作出了精美的PPT展示,图文并茂地介绍了众多的不同国家和文化中的特色身体语言,并进行了现场模仿,课堂气氛活跃,让人受益匪浅。
在现代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将文化比较积极地引入课堂,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可。利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多媒体技术,将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引进大学英语课堂,营造多元多方位的文化氛围,必将为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做出巨大贡献。◆(作者单位:北京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
□责任编辑:廖淑芳
2007年最新修订版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规定:“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在大学英语教学的课堂上将对学生的文化差异和比较意识的培养放到重要的地位是必然也是极其必要的。本文在这里就如何积极有效地将大学英语教材中所体现的中西方文化差异贯穿在英语教学中进行探讨和研究。
二、教学实践
1.发掘词汇的文化内涵,比较其异同。
胡文仲先生提出:“词汇在长期的使用中其意义或扩大或缩小,同时有些词由于经常在某些场合使用逐渐积累了一些联想的意义,也可以称为文化内涵。”对比汉语和英语词汇,主要可以看到下列四种情形:“英语的词和汉语的对应词指示意义相同,文化内涵也大致相同;指示意义相同,文化内涵部分相同;指示意义相同,文化内涵不同或相反;指示意义相同,但只在一种语言中有文化内涵”。
英语中的“bride” “bridegroom”, 对应汉语中的“新娘”和“新郎”,两者所指意义相同,文化内涵也大致相同。但东西方婚礼习俗不同,配以西方的新娘新郎和东方的新郎新娘的典型图片,就会将东西方文化的各自特点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英语中的“intellectual”,对应译成汉语的“知识分子”。两者均可指受到良好教育的人,但英语中也可指受教育程度不高,但很善于思考动脑的人。而汉语的“知识分子”一词在某些情境下可能含有咬文嚼字,并有点迂腐气,甚至是酸溜溜的意思,含有些贬义。
英语的“politician”一词,译成汉语的“政治家”,在英语中如果说某人“he is a real politician”,其中的含义是指此人非常善于言辞,经常撒谎,很不诚实,不值得人信任,具有贬义。而在汉语中的“政治家”则表示某人非常具有智慧,有谋略和远见,是个褒义词。正是由于这种内涵的不同,汉语的“政治家”均翻译为“statesman”。
英语的“anchor”一词,对应汉语的“船锚”,同时有“可依靠的人或物”的含义。而汉语中的锚并无此意此内涵,取而代之的是用“港湾”来表示“可依靠的人或物”。
2.充分利用多媒体平台,打造立体化社会文化背景介绍
干巴巴的文字讲解,很难使学生将文化背景全面理解。利用多媒体教室,将各种视频、音频、图片、文字和教师的引导全面结合,为学生打造立体化、真实化的文化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首先通过视频、音频资料或图片信息,创设与单元主题直接相关的社会文化背景,构造与学习内容基本一致或类似的情境,然后提出或选择出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并以问题为核心驱动学习。例如,《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二册第三单元围绕跨国婚姻展开,其中Section B节选自著名小说《喜福会》(Joy Luck Club)。为了让学生对文章中所描述的美国女婿第一次见岳父岳母时所表现出的中美餐桌文化上的差异有直观生动的印象,教师将电影的片段在课堂进行了播放,直接展现了中美餐桌文化的戏剧性冲突。学生在笑声中自然发掘出了两种文化截然不同之处,并进一步思考除餐桌之外的更多的文化差异,以及这些差异背后所隐含的民族个性差异。
3.设定文化情境,确定文化任务,发挥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利用网络、书籍和其他学习资源,独立发现并对比中外文化间的差异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自主地理解知识、建构意义,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例如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以《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一册第四单元为例,教师将本单元的文化任务设定为让学生自主发现不同文化中的身体语言,比如谈话者间的距离保持、手势和眼神、见面和告别的典型性方式等,所代表的含义是否相同,有哪些不同。学生在经过一周的小组准备后,制作出了精美的PPT展示,图文并茂地介绍了众多的不同国家和文化中的特色身体语言,并进行了现场模仿,课堂气氛活跃,让人受益匪浅。
在现代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将文化比较积极地引入课堂,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可。利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多媒体技术,将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引进大学英语课堂,营造多元多方位的文化氛围,必将为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做出巨大贡献。◆(作者单位:北京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
□责任编辑:廖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