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实践活动是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数学学习的一种有效方法。在教学中,教师灵活使用实践活动,使学生经历知识学习的过程,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在实处。因此,数学学习中应重视实践活动。
关键词:数学学习;实践活动;有效实施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6-070-1
数学学习是一个数学活动的过程,开展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正是从实践的角度开阔了我们的数学课堂。因此,实践活动能使教师教学形式新颖,教学内容丰富多变,能灵活自在地引导课堂,让生活变成大课堂。实践活动激活了课堂教学,培养了学生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兴趣,数学知识在交流实践中自觉地构建起来。
一、创设实践活动的情境
创设情境是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它有利于解决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数学学习必须是一个主动的过程,教师都应努力创设一个鼓励学生去探索的环境,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因此,数学教学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生活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为此,教师要重视创设情境。
实践活动中,教师首先创设问题情境。问题是思维的火花,引人入胜的问题情境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创设的问题对学生而言,既具有现实性、趣味性,又具有开放性和思考性,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愿意积极参与问题的讨论。在设计问题情境时,教师可将问题情境故事化,提高问题情境的趣味性,确保每个学生的有效参与。其次创设生活情境。数学是对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的一种抽象。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尽可能让抽象的数学概念在生活中找到原形,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使学生能够用学到的知识去解释日常生活中有关数学的现象,并能解决一些数学问题,让学生在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知识实践化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
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依据学生的生活现实、兴趣爱好,挖掘教材的情感教育因素,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和组织教学内容,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一些实践机会,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使数学情感得到发展。因此,学生能否自觉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成为教学活动的一个难点。要解决这一难题,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首先要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数学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充分让学生去实践,从实践中获得知识,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使他们深刻地理解并掌握知识。如:在教完全平方公式时,笔者没有直接说出完全平方公式的几何意义,而是准备多个长方形和正方形卡片,让学生选取相应种类和数量的卡片,根据完全平方公式来拼成相应的几个图形,完成后准有些同学拼接的图形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出来并与大家一起交流,讨论该图形的几何意义,这样把数学公式教学变成一个拼图的游戏活动,学生的积极性显著提高,学习兴趣较浓。在和谐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愉悦的游戏活动中,理解了完全平方公式的几何意义,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三、开放实践活动的空间
数学实践活动需要给学生一个研究、探索、展示智慧的空间。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提供平台。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操作、观察、猜想、探索……在充分发散、求异、创新之后,创设各种机会,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去归纳,去领悟。
首先,学习目标的开放。数学实践活动的目标是多方面的,不能将一次实践活动的目标明确界定在某一具体方面,要使不同学生都有自我体验到的不同收获,这些收获既有知识的,又有能力的,还有情感性的。
其次,教学评价的开放。实践活动不同,对实践活动的评价也不同,评价要根据各年级实践活动要求分层、分级进行评价。即使同一项实践活动,可能有多种结果,而且结果表达的方式也可能是多元的。因此,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可用多种评价方式鼓励学生自我评价、互相评价,要树立“以激励为主”的教学评价观。
四、关注实践活动的过程
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数学和经历数学。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重视把静态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动态的探索对象,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实践活动过程,注意考察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是否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尽量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自主活动的空间,多一点表示自己的机会,多一点探索成功的喜悦。
例如,在让学生用一张正方形纸制作一个无盖的长方体,怎样制作使得体积较大?这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学生可能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1、无盖长方形展开后是什么样? 2、用一张正方形的纸制作一个无盖长方体的操作步骤是什么?3、制作无盖长方体的体积应当如何表示,什么情况下体积会最大。通过这一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问题,从而形成数学模型的探究过程,并从中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五、促进实践活动的交流
在数学学习中,交流能帮助教师及时地获得反馈信息,做出有根据的教学决策,同时交流也促进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数学认知的发展。 实践活动通常采用的是小组合作,共同探究的形式进行。教师应提供让学生积极参与的宽松环境,鼓励每个学生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鼓励学生用耳、用手、用眼、用口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接受他人的思想,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力图理解他人的想法,把别人的思想同自己的联系起来,从而加深对数学的理解。
教师应鼓励学生,自己就需要了解问题,向教师和同学以外的其他人进行调查,获取相关资料,或开启自己的思路,以求更好地解决自己的问题。因此,实践活动中的数学交流,既有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学生与学生的交流,也有学生与社会的交流。
关键词:数学学习;实践活动;有效实施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6-070-1
数学学习是一个数学活动的过程,开展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正是从实践的角度开阔了我们的数学课堂。因此,实践活动能使教师教学形式新颖,教学内容丰富多变,能灵活自在地引导课堂,让生活变成大课堂。实践活动激活了课堂教学,培养了学生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兴趣,数学知识在交流实践中自觉地构建起来。
一、创设实践活动的情境
创设情境是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它有利于解决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数学学习必须是一个主动的过程,教师都应努力创设一个鼓励学生去探索的环境,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因此,数学教学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生活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为此,教师要重视创设情境。
实践活动中,教师首先创设问题情境。问题是思维的火花,引人入胜的问题情境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创设的问题对学生而言,既具有现实性、趣味性,又具有开放性和思考性,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愿意积极参与问题的讨论。在设计问题情境时,教师可将问题情境故事化,提高问题情境的趣味性,确保每个学生的有效参与。其次创设生活情境。数学是对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的一种抽象。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尽可能让抽象的数学概念在生活中找到原形,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使学生能够用学到的知识去解释日常生活中有关数学的现象,并能解决一些数学问题,让学生在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知识实践化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
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依据学生的生活现实、兴趣爱好,挖掘教材的情感教育因素,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和组织教学内容,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一些实践机会,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使数学情感得到发展。因此,学生能否自觉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成为教学活动的一个难点。要解决这一难题,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首先要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数学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充分让学生去实践,从实践中获得知识,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使他们深刻地理解并掌握知识。如:在教完全平方公式时,笔者没有直接说出完全平方公式的几何意义,而是准备多个长方形和正方形卡片,让学生选取相应种类和数量的卡片,根据完全平方公式来拼成相应的几个图形,完成后准有些同学拼接的图形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出来并与大家一起交流,讨论该图形的几何意义,这样把数学公式教学变成一个拼图的游戏活动,学生的积极性显著提高,学习兴趣较浓。在和谐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愉悦的游戏活动中,理解了完全平方公式的几何意义,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三、开放实践活动的空间
数学实践活动需要给学生一个研究、探索、展示智慧的空间。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提供平台。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操作、观察、猜想、探索……在充分发散、求异、创新之后,创设各种机会,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去归纳,去领悟。
首先,学习目标的开放。数学实践活动的目标是多方面的,不能将一次实践活动的目标明确界定在某一具体方面,要使不同学生都有自我体验到的不同收获,这些收获既有知识的,又有能力的,还有情感性的。
其次,教学评价的开放。实践活动不同,对实践活动的评价也不同,评价要根据各年级实践活动要求分层、分级进行评价。即使同一项实践活动,可能有多种结果,而且结果表达的方式也可能是多元的。因此,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可用多种评价方式鼓励学生自我评价、互相评价,要树立“以激励为主”的教学评价观。
四、关注实践活动的过程
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数学和经历数学。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重视把静态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动态的探索对象,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实践活动过程,注意考察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是否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尽量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自主活动的空间,多一点表示自己的机会,多一点探索成功的喜悦。
例如,在让学生用一张正方形纸制作一个无盖的长方体,怎样制作使得体积较大?这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学生可能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1、无盖长方形展开后是什么样? 2、用一张正方形的纸制作一个无盖长方体的操作步骤是什么?3、制作无盖长方体的体积应当如何表示,什么情况下体积会最大。通过这一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问题,从而形成数学模型的探究过程,并从中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五、促进实践活动的交流
在数学学习中,交流能帮助教师及时地获得反馈信息,做出有根据的教学决策,同时交流也促进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数学认知的发展。 实践活动通常采用的是小组合作,共同探究的形式进行。教师应提供让学生积极参与的宽松环境,鼓励每个学生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鼓励学生用耳、用手、用眼、用口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接受他人的思想,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力图理解他人的想法,把别人的思想同自己的联系起来,从而加深对数学的理解。
教师应鼓励学生,自己就需要了解问题,向教师和同学以外的其他人进行调查,获取相关资料,或开启自己的思路,以求更好地解决自己的问题。因此,实践活动中的数学交流,既有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学生与学生的交流,也有学生与社会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