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中脊髓背角III层甘氨酸能神经元投射至II层放射状神经元的抑制性环路发生功能障碍

来源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xu02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病机制包括疼痛信号传导通路的持续改变。研究表明,神经损伤后,脊髓背角抑制性信号的降低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但是,脊髓背角抑制性环路的变化至今尚未阐明。脊髓背角III层存在抑制性的甘氨酸能神经元。这类抑制性神经元可以投射到脊髓背角II层的兴奋性放射状神经元(radial neurons),从而产生抑制性的调控作用。本课题研究III层抑制性神经元投射至II层放射状神经元的抑制性环路的变化,以期从脊髓背角抑制性环路的角度,深入探讨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病机制。方法:(1)建立部分坐骨神经结扎(PNL)模型。(2)采用离体脊髓片膜片钳的记录方法,刺激脊髓背角III层抑制性神经元,记录脊髓背角II层放射状神经元的诱发抑制性突触后电流(eIPSC)、自发抑制性突触后电流(sIPSC)和微小抑制性突触后电流(mIPSC),评价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抑制性环路变化的机制(即突触前和突触后机制)。结果:(1)与假手术组相比,在PNL大鼠,脊髓背角放射状神经元的甘氨酸能eIPSC幅度明显降低。表明脊髓背角III层甘氨酸能神经元投射至II层放射状神经元的抑制性环路功能下降(即去抑制现象)。研究者进一步探讨抑制性环路功能下降的机制。是突触前机制?还是突触后机制?(2)PNL大鼠放射状神经元上的甘氨酸能eIPSC的配对脉冲比值(PPR)增加,并且sIPSC和mIPSC的频率降低。表明抑制性环路功能下降与突触前甘氨酸释放减少有关。(3)PNL大鼠放射状神经元的eIPSC、sIPSC和mIPSC的电流衰减时间常数增加,提示抑制性环路的功能下降存在突触后机制。(4)在神经损伤后,脊髓背角细胞膜上甘氨酸受体α2亚基的表达增加。这可能是导致PNL后eIPSC,sIPSC和mIPSC电流衰减时间常数增加的原因。结论: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背角III层甘氨酸能神经元投射至II层放射状神经元的抑制性环路发生功能障碍。这种功能障碍的原因是:突触前甘氨酸释放减少,突触后甘氨酸受体α2亚基的表达增加。
其他文献
最近发表的一些体外研究发现,正常细胞系中长效胰岛素类似物的IGF-I受体亲和力与人胰岛素相似;在某些肿瘤细胞系中,长效胰岛素类似物的促有丝分裂作用高于人胰岛素。而临床上
目的 研究精神病专科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为临床科学使用抗菌药品提供基础.方法 对临床监测的860份样本进行分类,对病原菌组成和耐药性展开研究.结果 860份监测样本
1 案例故事rn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叫克莱尔的4岁小女孩.克莱尔全身充满活力,好奇心极强.我认识克莱尔,是因为她妈妈和哥哥、姐姐来我这儿看病的时候,她总是跟着一起来.
针对抗菌药物信息化管理的现状、原因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抗菌药物管理的重点及医院管控的难点,介绍了语义技术在抗菌药监管中的优势,创新性地提出基于语义技术的抗菌药物合理
电压门控性钠(Nav)通道参与启动大多数神经元动作电位,其中也包括痛觉初级传入神经纤维。局部麻醉剂可通过非特异性阻断所有Nav通道亚型来抑制疼痛,但探求选择性亚型调节因子将更
期刊
目的 探讨选择性胆碱能受体拮抗剂辅助治疗老年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老年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50例.
目的调查贵阳市20岁及以上成人居民超重及肥胖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整群抽样法选取1514名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血糖、血脂的测定。结果调查人群平均BMI为(23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和二甲双胍治疗对肥胖T2DM患者血清APN的不同影响。方法将48例新诊断的肥胖T2DM患者随机分两组,分别给予二甲双胍(M组)和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MP组)治疗12
目的观察真武汤合桃红四物汤治疗阳虚血瘀型慢性射血分数降低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110例阳虚血瘀型慢性射血分数降低性心力衰竭患者,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西医组及中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