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病机制包括疼痛信号传导通路的持续改变。研究表明,神经损伤后,脊髓背角抑制性信号的降低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但是,脊髓背角抑制性环路的变化至今尚未阐明。脊髓背角III层存在抑制性的甘氨酸能神经元。这类抑制性神经元可以投射到脊髓背角II层的兴奋性放射状神经元(radial neurons),从而产生抑制性的调控作用。本课题研究III层抑制性神经元投射至II层放射状神经元的抑制性环路的变化,以期从脊髓背角抑制性环路的角度,深入探讨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病机制。方法:(1)建立部分坐骨神经结扎(PNL)模型。(2)采用离体脊髓片膜片钳的记录方法,刺激脊髓背角III层抑制性神经元,记录脊髓背角II层放射状神经元的诱发抑制性突触后电流(eIPSC)、自发抑制性突触后电流(sIPSC)和微小抑制性突触后电流(mIPSC),评价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抑制性环路变化的机制(即突触前和突触后机制)。结果:(1)与假手术组相比,在PNL大鼠,脊髓背角放射状神经元的甘氨酸能eIPSC幅度明显降低。表明脊髓背角III层甘氨酸能神经元投射至II层放射状神经元的抑制性环路功能下降(即去抑制现象)。研究者进一步探讨抑制性环路功能下降的机制。是突触前机制?还是突触后机制?(2)PNL大鼠放射状神经元上的甘氨酸能eIPSC的配对脉冲比值(PPR)增加,并且sIPSC和mIPSC的频率降低。表明抑制性环路功能下降与突触前甘氨酸释放减少有关。(3)PNL大鼠放射状神经元的eIPSC、sIPSC和mIPSC的电流衰减时间常数增加,提示抑制性环路的功能下降存在突触后机制。(4)在神经损伤后,脊髓背角细胞膜上甘氨酸受体α2亚基的表达增加。这可能是导致PNL后eIPSC,sIPSC和mIPSC电流衰减时间常数增加的原因。结论: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背角III层甘氨酸能神经元投射至II层放射状神经元的抑制性环路发生功能障碍。这种功能障碍的原因是:突触前甘氨酸释放减少,突触后甘氨酸受体α2亚基的表达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