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抗战时期《大众日报》刊登美术作品的初步观察[*]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wang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抗日战争时期《大众日报》刊登的一系列美术作品是山东抗战活动的有机组成,在宣传积极抗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其中部分作品的梳理,分析其创作特色与精神内涵,展现其强大的艺术力量。
  关键词:《大众日报》;美术作品;作品意义
  中图分类号:G2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11-00-02
  1939年5月11日刊登在《大众日报》第4版的《反对文艺上的隐士》一文指出“我们应该通过艺术的形式暴露在大众的眼前,在作品里告诉大众这个民族解放战争的伟大意义与正确的出路,教育他们如何去抗争,激发他们的斗争情绪,指导他们的实际行动,并在斗争中告诉他们,应该怎样克服那些他们必然遇到的困难。这是大众目前最需要的供给,也正是那个文艺工作者的中心任务。一切文艺工作者同志们,不要逃避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不要做文艺上的隐士”[1]。
  美术创作者以画笔为媒介释放出强大的力量,运用美术作品宣传抗战精神。抗战时期,美术发挥了强大的宣传优势,以大众化的艺术进行艺术宣传教育,传播抗战精神,激发了百姓抗战意识。
  1 山东地区美术创作与《大众日报》的刊登
  在抗战时期山东地区的刊物中,影响较大的是《大众日报》。《大众日报》创刊于1939年,是山东省最具权威性和指导性的大型综合日报,也是中共山东省委机关报。
  抗战时期,大部分百姓不识字,于是艺术家选择用简单的美术形式创造生动的画面,让百姓一看就懂。艺术家描绘战争带来的艰难生活现象和前线浴血奋战的战士场景,唤醒百姓的思想觉悟,激发百姓战斗意识。
  抗战过程中,《大众日报》成为美术创作者与百姓交流的桥梁。《大众日报》刊登了众多山东美术创作者的美术作品,内容上主要是宣传抗战的光辉事迹,以及运用写实、夸张和讽刺等手法揭露日军侵华的暴行,宣传积极参与抗战的思想,同时也报道了大量抗日救亡时事动态,鼓励大众百姓积极投身抗战战斗事业。
  在报道中,美术作品展现出了其强大的宣传优势。在当时的条件下,无论是木刻、版画、漫画、宣传画还是其他美术创作表现形式,都发挥了其自身的艺术价值,成了强有力的宣传方式之一。
  2 《大众日报》部分美术作品解读
  本文择取《大众日报》中部分具备代表性的图像与文章资料,就美术作品的意义展开分析。
  1940年11月20日,刊登在《大众日报》第1版报头上的图片《反共就是要投降》[2](图1),用图片的形式直观地展现了反共和投降就是猛虎野兽,会对人民群众产生威胁。同版发表的社论《揭破与粉碎投降分裂阴谋》指出:“投降分裂危险正严重地摆在每个中国人民的面前。揭破与粉碎这些鬼蜮伎俩,动员全国抗战军民,广大群众来克服投降分裂,坚持独立自主的神圣抗日战争,是我们当前的首要任务。让我们在政治上在思想上在组织上在群众中准备起来。团结一切抗日反投降力量为彻底粉碎投降派的出賣民族的罪行而斗争。”[3]文字深刻地揭露了投降和反共的弊端以及抗战团体和人民群众的一致目标。相比冗杂的文字,简单直白地反映反共投降坏处的图片能更广泛在基层人民群众中传播,能更好、更快速地教育人民群众反对分裂。
  1941年2月16日刊登在《大众日报》第1版左上方的美术作品①(图2),绘制了春耕的画面。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图片的目的是动员农民积极参与春耕运动。同版社论《战斗的动员起来,开展春耕运动》指出:“由于战争的长期性与全面性,日寇的不断扫荡,烧杀抢掠,以战养战,经济侵略,经济封锁,顽固投降分子从中捣乱,帮助抵扣破坏根据地的一切生产建设工作,以及去年水旱交替,夏秋歉收,所以根据地的内经济困难的情形,特别是粮食困难,春荒现象的严重存在,大大威胁到我们根据地人民的经济生活,影响到抗战,影响到我们的胜利。我们要战斗的动员起来开展春耕运动今天春耕运动的第一个问题是动员问题。”[4]艺术家根据时事进行美术创作,以图片的形式直观地告诉农民应该积极参与春耕,极大地起到了动员百姓积极参加春耕运动的作用。
  1941年4月16日刊登在《大众日报》第4版的那狄的木刻作品《游击小组》[5](图3),生动地描绘了游击小组的训练场景。图片展现的是老战士向新战士传授游击技巧的场景。同版王衡的《回到祖国来!》[6]以文字的形式讲述了在深夜街道的阴暗墙角,老张和王大两个伪军交谈日军的罪恶行为和伪军“小三子”的悲惨经历,最后在八路军口号的领导下重新回到祖国怀抱的过程。那狄和王衡的展现方式虽然不同,但都是对积极参加抗战的宣传,前者用图片的表现形式展现了抗战游击小组的日常训练活动,后者用语言故事描写了两个伪军回到祖国怀抱的前后经历,两者的展现方式虽然大不相同,但所反映的抗战主题精神却是相同的,直观的图片配上文字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人民群众的作用,让人民群众更加了解也更加相信八路军,让积极抗战的意识深入人心。
  1940年8月10日刊登在《大众日报》第1版的美术作品《读完了报纸对抗战的道理晓得的更多了》[7](图4),画面中一群人围坐在一起,目光注视着拿着一份《大众日报》的人。随着山东群众运动的发展,人们意识到只有做好群众教育工作,提高群众的教育水平,山东群众运动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所以决定通过《大众日报》宣传鼓励教育工作者积极深入群众中进行教育工作。同版社论《把文化教育推进到群众中去》指出:“只有群众的文化教育工作做得好,群运在发展与巩固上,才能得到有力的推动与保证,同时也正因为山东群运,有了更进一步的统一的开展,使我们有可能,而且有必要将文化教育工作更有计划的深入到群众中去。”[8]文字精要地讲述了教育工作者深入群众中的必要性,与图片形成了良好的结合,鼓励教育工作者积极参与群众教育。
  1940年12月7日刊登在《大众日报》第4版的美术作品《文化界动员起来消灭反共降日分子!》[9](图5),画面中是一个站立的人物手中持武器大力地挥向倒在地上人物,表现出站立人物对地上的人物的不喜和痛恨。结合当时的背景,该作品展现的是要打倒反共降日分子,不让反共降日分子的阴谋诡计得以实现的决心。同版刊登的李明的《开拓文艺创作的新领域》一文中写道:“在这样的新形势下,现实主义的文艺工作者,不能跟着时代的尾巴呐喊,而是要站在时代的前端推动这历史的车轮向前开动。首先要求我们在创作上,大胆的、勇敢的开拓自己的新领域。”[10]   3 《大众日报》美术作品的价值与意义
  抗日战争爆发后,许多画家不再拘泥于画室中的创作,他们将目光放到前线浴血奋战的战士和后方的百姓中。画家通过作品展现了战士抗战时期的抗战精神和百姓积极参与抗战的大无畏精神。
  抗战时期,后方百姓大都不识字,而美术作品以其强大的表现力和传播意义,有时能胜过复杂的文字。艺术家创作的通俗易懂的美术作品,即使是文化基础较差的大众也能看懂。在报纸上刊登的美术作品,可以更广泛地鼓舞抗战战士和百姓。例如,艺术家创作的战士训练日常、战士英勇抗战的风貌、百姓战时的艰辛生活等作品都蕴含着强烈的革命色彩和战斗精神,可以在百姓中起到宣传和教育作用,提高百姓的思想觉悟。总之,当时的美术作品为抗战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艺术家想法不同,创作的题材也会有所不同,但总体而言,当时的艺术作品反映的几乎都是高昂的抗战主题精神。早期刊登在《大众日报》上的美术作品不仅是当时艺术家兴趣爱好的产物,更在宣传抗战、启发百姓、鼓舞抗战精神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山东地区的艺术家围绕百姓战士积极抗战这个主题进行创作,以当时的军民为形象来源,为当时的抗战呐喊,他们通过各种渠道积极宣传抗战,使抗战得到了更多百姓的支持,为山东地区的抗战工作尽心尽力。
  艺术家用作品给抗战带来了强大的力量,为抗日战争带来了正能量。在这个过程中,美术展示出了其强大的宣传优势,其深入前线抗战,深入后方百姓,宣传抗战教育,启蒙百姓思想,唤醒百姓的战斗意识,展示了美术作品独特的意义。
  4 结语
  在抗战的道路上,“抗日”是当时人们心中的第一选择。在抗战时期,当时的艺术家秉持用艺术语言为革命战斗服务的宗旨,刊登在《大众日报》上的美术作品都蕴含着积极的抗战斗争精神,對启蒙百姓和激发战士战斗激情起到了重要作用。艺术家用他们的作品鼓励着山东地区的军民,团结一致,共同抗战。美术作品中的团结精神可以加深军民之间的交流,鼓动军民的积极抗战意识,这是美术作品的精神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 反对文艺上的隐士[N].大众日报,1935-05-11(004).
  [2] 反共就是要投降[N].大众日报,1940-11-20(001).
  [3] 揭破与粉碎投降分裂阴谋[N].大众日报,1940-11-20(001).
  [4] 战斗的动员起来,开展春耕运动[N].大众日报,1941-02-16(001).
  [5] 游击小组[N].大众日报,1941-04-16(004).
  [6] 王衡.回到祖国来![N].大众日报,1941-04-16(004).
  [7] 读完了报纸对抗战的道理晓得更多了[N].大众日报,1940-08-01(001).
  [8] 把文化教育推进到群众中去[N].大众日报,1940-08-01(001).
  [9] 文化界动员起来消灭反共降日分子![N].大众日报,1940-12-07(004).
  [10] 李明.开拓文艺创作的新领域[N].大众日报,1940-12-07(004).
  作者简介:刘钰涵(2000—),女,山东日照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美术学油画。
  侯爱英(1999—),女,山东泰安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美术学油画。
  卢楠(2000—),女,山东青岛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美术学油画。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20年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沂蒙革命根据地与延安时期美术活动比较研究”阶段成果,项目编号:S202010452021
  ①参考大众日报,1941-02-16(001)。
其他文献
美术批评是整个当代美术发展机制中的重要一环。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当代美术批评的肇始期。至90年代,美术批评因过度依赖西方艺术理论,且缺乏前沿意识和问题意识,加之商业资本与新媒体的影响从而陷入失语危机。在此背景下,需对美术批评进行理念更新和理性重建。前者体现在正视中西方文化差异、坚持中华民族文化立场、回归美术创作实践本体三个方面;后者包括注重批评者学术品格培养、推进美术批评学科化建设、加强方法论的建立与优化、重视本土学术话语的构建四个维度,这一过程经历了从解构到建构的转变。对此作细致入微的考察,有助于探索
梳理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和中国电影发展之间的关系,必须提到中国电影的核心价值观和党的文艺理论建设之间的密切关系。中国共产党从上个世纪30年代开始介入电影,宣扬自己的价值观,到建立新中国之后以自身的价值观为尺度延续至今,实际克服了许许多多的困难,实现了中国电影在世界电影中建立自己风格并在其中树立独树一帜的创作形象的战略目标。以人民为核心的价值观衍生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电影不断克服曲折而取得自身独一无二的中国电影学派气质的影像创作成绩。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观具有彻底的革命性,因为其价值目标指向是为了彻底改造旧
在当代俄罗斯电影蓬勃多元的发展态势中,“女性电影新浪潮”的异军突起尤为引人关注。作为知性浪漫的代表和纪实美学的引领者,女性导演以其敏锐深刻的艺术洞察力影响着当代电影的发展进程。尤其是近几年来,女性电影人创作的团体性、开放性和互助性成为俄罗斯影坛的一种现象。在女性群体意识的语境下,俄罗斯女性电影重启了对典型社会问题的当代反思,呈现出对“人”的深刻关怀。
文艺对国家治理具有或大或小、或好或坏的影响。作为一个动态的信息反馈过程,文艺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必须从文艺实践出发,以文艺理论研究为依据,从而达到对文艺的科学认识和引导。自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党的文艺政策就深刻影响了传统舞蹈的现代转型以及现代舞蹈艺术类型的形成与丰富;与此同时,当代舞蹈艺术也自始至终进行着历史叙述、革命叙写与文化叙意。不同历史时期的舞蹈叙事话语都不是以纯粹审美修辞的单一维度展开的,它们分别肩负了不同的意识形态的社会审美、文化审美和艺术审美:“延安文艺”及至新中国“十七年”,舞蹈为
新媒体给乡村民宿文化传播带来了转机,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乡村活力,振兴了乡村文化.本文以皖南宏村民宿文化及其传播实践为依据,探讨新媒体语境下传统民宿文化的发展之路,提出
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艺思想在中国共产党创立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始终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并发挥着强大的功能和有效的作用。在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之际,回顾和总结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中国化的发展历程,对于我们认识和理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本质特征及发展规律,无疑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论文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哲学视域,以马克思主义美学为理论基础,以中国共产党文艺思想发展史为历时性线索,遵循理论与实践、逻辑与历史、文化与政治、中国与世界相统一的理论原则与方法,全面系统地理解和阐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人民美学
20世纪以来,中国美术批评的话语建构大致呈现出由学习西方到强调民族本位、由单一话语建构到自觉体系探索的发展趋势,这既反映出话语主体体系建构意识的逐步觉醒,又标识了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意识的显著增强,是中国美术批评事业取得成绩的一个方面。中国当代美术批评话语体系的自觉建构既与批评家话语实践过程中主体意识的觉醒有关,也离不开相关出版机构、学术团体及学术期刊的合力推动。在充分借鉴西方美术批评话语的同时,呼唤本土话语的回归,立足中国文化根基,阐发中国经验,着力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构成中国当代美术批评话
《在一起》《石头开花》等以单元剧形式呈现的时代报告剧,以现实社会生活中发生的真人真事为根基进行艺术化处理。表面上看,时代报告剧及时反映新时代重大事件,通过具有纪实底色的视听艺术直面时代问题,记录一系列富有浓郁时代色彩的场景和细节,对现实有着更为直接的指涉。但表象之下,潜藏着创作者们对某些舆论争议问题进行积极回应、对时代精神进行独特表达的尝试。文章认为,时代报告剧以影像媒介的纪实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为根基,试图建构关于新时代重大事件的历史记忆、塑造活跃于事件中的英雄和人物形象,缝合现实与表达之间的裂隙、书写具
Background: Higher levels of cardiorespiratory fitness are associated with reduced asthma severity and increased quality of life in those with asthma. Therefore
Purpose: This study aim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physical activity (PA) interrupting prolonged sitting (PS) on postprandial glycemia and insulin res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