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良好治理的三大基础

来源 :中国行政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_hear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治理理论是公共管理创新的一个探索性成果。朱镕基总理在今年1月召开的全国政府系统秘书长办公厅主任会议上提出.要注意研究政府的治理问题,他说,西方国家重视“专门研究面向21世纪的现代政府管理问题……就整个政府机关利用电子手段进行政府管治的一些主要原则进行讨论”。他希望我们也要重视研究现代政府的管治问题。
其他文献
该文试图高度概括和总结社会科学研究中定性研究的主要方面以及定性研究与公共行政学的关系.该文回顾了定性研究方法的兴起与发展,定义了定性研究方法并探讨了定性研究方法的主要特征.作者认为,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应该看做是社会科学中两个互补的研究方法,而不应该将它们对立起来.文章探讨了定性研究的主要战略和研究问题的类型并简要介绍了定性研究中资料收集与分析技术.最后,介绍了评价定性研究的标准.
2014年8月2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中国欧洲学会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2014年中欧大使论坛暨欧洲蓝皮书发布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高校、国际问题研究机构以及政府相关部门的8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欧盟驻华使团临时代办,比利时、卢森堡、爱尔兰、马耳他、西班牙和波兰六国大使以及驻华使馆的外交官等30余位外方代表出席了会议。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所长黄平主持发布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总编辑杨群到会致辞。
说起来,也许有人会认为是小事一桩.但是,认真想想,可能不致看作小题大做.说的是港澳回归,本来是举世瞩目的大事.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特别行政区,挂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标志着中国之恢复行使主权,这些都不在话下.
期刊
德国与以色列的和解是和解政治的经典案例。德以和解是在极其特殊的国际国内环境下进行的。美国压力、德国恢复主权的政治诉求和以色列的经济困境推动德以两国开启和解的历程,德国的忏悔认罪、经济赔偿、去纳粹化和民间交往最终成就了德以间的真正和解。不可否认,德国有将和解作为恢复主权手段和利己主义的政治盘算,但反思历史勇于认罪的态度和相容渐进的国家正常化路线让世界最终接纳了德国。
欧洲稳定机制(ESM)是欧洲在主权债务危机的推动之下,为维护欧元区金融稳定而创设的永久性法律机制,是欧元区17国政府基于《欧洲稳定机制条约》而建立的区域性国际组织。它在国际法上具有独立的法律人格,具有在严格条件下对陷入困境的欧元区国家及银行提供资金援助的职能,在现阶段担负着阻止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传染的重任。作为欧洲的“防火墙”,ESM的设立对于维护欧元区乃至全球的金融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ESM的设立和运行不在欧盟框架之内,因而在部分成员国内曾引起合法性的争议,目前由其引发的关于宪政问题的讨论仍在继
2013年5月15日,希腊共和国总理安东尼斯·萨马拉斯抵达北京,开始对中国进行为期四天的正式访问。16日上午十时许,萨马拉斯总理首站访问中国社会科学院,并就中希关系、主权债务危机及希腊的改革等发表演讲。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王伟光出席并致辞,副院长李扬主持会议。来自北京地区国际问题和欧洲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及中央政府有关部门和新闻媒体的专家学者约一百多人出席会议。
70年代末以来.世界各国的政府陆续开始了治道变革的进程。从大的方面来说,这一变革包括政府职能的市场化、政府行为的法治化、政府决策民主化,政府权力多中心化。政府职能的市场化包括国有企业的民营化、公共事务引入内部市场机制等;政府行为的法治化主要是解决法律管制过分,
“更少的境治,更多的治理”(Less Government,More Governance)。九十年代初期新提出的治理理论逐渐成为了社会管理的一个重要理念和价值追求,对全球治理、国际政治、国内行政以及社会管理的各个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部分专家学者从不同视角对治理精神的理解,或许会给我们一些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