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该文针对新疆医科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软件开发设计课程开设情况进行介绍。软件开发设计课程的开设将涉及软件项目开发的相关课程实验教学内容进行整合,通过课程整合达到了课程的设定教学目的,增强了学生实践动手的能力,也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的修订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软件开发设计;实验教学;课程整合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8)14-0150-02
1引言
目前,新疆医科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开设涉及计算机的专业课程:C语言、数据结构、数据库应用、多媒体技术应用、软件工程、网站建设与开发(ASP.NET)、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等。在教学过程中,虽然每门课程都设计了适当的实验教学内容,但是在学习完相应的课程之后,对于一项软件开发项目学生还是感觉无从下手。造成此种现象原因诸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授课教师完成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没有过多考虑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衔接问题。由此,我们对这些课程的实验内容进行整合,在以往各课程实验课的基础上,综合开发了“软件开发与设计”课程,课程内容突显实操性,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动手设计开发软件项目的能力。
针对软件开发与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涉及的实验教学内容问题,我们将其他相关课程的实验教学内容进行有机整合。通过开设软件开发与设计课程,解决相关各门课程实验教学内容的交叉与衔接问题。
2课程设计
2.1课程学时及教学目标
软件开发与设计课程是信息技术一门综合实践类课程,应用性强,目标是为学生从事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方法。软件开发设计过程蕴含着分析思考、工具利用、抽象表达、综合创造等多项技能,对信息专业人才素质的培养至关重要[1]。课程开设学时数设定108学时,其中理论学时18,实验学时90,理论与实践学时分配原则为1:5。
在软件开发与设计课程中,学生通过选定软件开发项目,运用软件开发与设计基本技能,运用开发工具进行项目的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数据库设计、功能界面设计,进而进行软件编码、测试和维护等主要工作。
2.2课程教学环节设计
为了达到软件开发与设计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设定八个关键的环节,确保教学过程顺利实施,课程教学环节如图1所示。
众所周知,过程控制和过程管理一直是项目执行的关注点[2],为了达到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我们对课程的关键教学环节都制定了具体要求,具体要求如下。
第一阶段:项目选题。教师通过案例讲解,引导学生选择工作量适当的软件项目。教师针对学生选题展开讨论,分析项目实施中可能存在问题。
第二階段:需求分析及总体设计。学生围绕选题进行业务流程设计,划分用户角色,为每一个业务设计流程。根据软件项目具体需求进行系统动态分析和动态模型分析,构建系统状态图与时序图;按照需求分析的任务、步骤和原则,进行功能需求设计和系统建模。
第三阶段:数据库设计。学生使用ER-Win等工具构建E-R模型。具体工作包括E-R图设计;表的定义;主外键设计;索引视图设计;存储过程与触发器设计;SQL脚本生成。
第四阶段:软件开发环境构建。在学生动手编码之前,围绕项目构建开发环境,选择使用的数据库包括:SQL Server 2008R2、MySQL、SQLlite等,选择使用的网站服务器包括:IIS、Apche等。
第五阶段:详细设计和编码。依据项目开发要求,学生通常选择的开发语言有:ASP.Net(C#)、Java、PHP等。
第六阶段:界面设计。在项目的界面设计、美化和布局方面,学生使用已经学过的多媒体应用工具软件包括:PhotoShop、Flash等。
第七阶段:软件测试。学生结合软件工程所学软件测试方法,对的软件项目进行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测试,设计合理的测试用例完成测试工作。
第八阶段:项目验收。软件项目验收时,学生进行软件作品现场演示,介绍软件主要功能,教师根据设定评分标准进行打分,现场点评并提出今后改进意见;现场参加项目验收的同学可相互学习交流。
2.3课程考核方式
在考核方式上,软件开发与设计课程采用了形成性考核机制,目的是对学生在各阶段学习过程进行考核[3],分阶段全面测评学生学习效果,课程考核分值比例表见表1。
2.4课外实践能力培养
通过课程实施,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实践能力逐步提升。通过参加大学生计算机设计竞赛活动、SRP训练项目,学生所完成的作品质量也有所提高。通过竞赛和训练项目,激发了学生软件开发设计的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和锻炼了学生软件设计开发的能力。
3 教学存在问题
第一,授课教师理论知识和软件开发技术学习更新不及时。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软件项目开发所使用开发工具不断更新,教师存在没有及时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授课过程中没有将新的知识、新的开发技术和方法传授给学生。
第二,在教学案例选择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于每位授课教师专业知识存在局限性,在教学案例选择方面倾向于某一专业领域,存在教学案例选题的局限性。
第三,开发工具版本更新不及时。开发工具版本不断推出新功能,实验室在软件的开发工具方面更新速度相对较慢,存在开发工具版本更新不及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秦怀斌,郭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方向系列课程实践考核制度与考核方法探讨[J]. 科技信息, 2012(16): 13.
[2]柳玲,文俊浩,熊庆宇等. 软件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过程管理[J]. 计算机教育, 2013(7): 99-102.
[3]徐洪智,钟键. 软件设计模式课程教学探索[J]. 福建电脑,2015,(03):69-70.
关键词:软件开发设计;实验教学;课程整合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8)14-0150-02
1引言
目前,新疆医科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开设涉及计算机的专业课程:C语言、数据结构、数据库应用、多媒体技术应用、软件工程、网站建设与开发(ASP.NET)、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等。在教学过程中,虽然每门课程都设计了适当的实验教学内容,但是在学习完相应的课程之后,对于一项软件开发项目学生还是感觉无从下手。造成此种现象原因诸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授课教师完成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没有过多考虑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衔接问题。由此,我们对这些课程的实验内容进行整合,在以往各课程实验课的基础上,综合开发了“软件开发与设计”课程,课程内容突显实操性,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动手设计开发软件项目的能力。
针对软件开发与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涉及的实验教学内容问题,我们将其他相关课程的实验教学内容进行有机整合。通过开设软件开发与设计课程,解决相关各门课程实验教学内容的交叉与衔接问题。
2课程设计
2.1课程学时及教学目标
软件开发与设计课程是信息技术一门综合实践类课程,应用性强,目标是为学生从事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方法。软件开发设计过程蕴含着分析思考、工具利用、抽象表达、综合创造等多项技能,对信息专业人才素质的培养至关重要[1]。课程开设学时数设定108学时,其中理论学时18,实验学时90,理论与实践学时分配原则为1:5。
在软件开发与设计课程中,学生通过选定软件开发项目,运用软件开发与设计基本技能,运用开发工具进行项目的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数据库设计、功能界面设计,进而进行软件编码、测试和维护等主要工作。
2.2课程教学环节设计
为了达到软件开发与设计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设定八个关键的环节,确保教学过程顺利实施,课程教学环节如图1所示。
众所周知,过程控制和过程管理一直是项目执行的关注点[2],为了达到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我们对课程的关键教学环节都制定了具体要求,具体要求如下。
第一阶段:项目选题。教师通过案例讲解,引导学生选择工作量适当的软件项目。教师针对学生选题展开讨论,分析项目实施中可能存在问题。
第二階段:需求分析及总体设计。学生围绕选题进行业务流程设计,划分用户角色,为每一个业务设计流程。根据软件项目具体需求进行系统动态分析和动态模型分析,构建系统状态图与时序图;按照需求分析的任务、步骤和原则,进行功能需求设计和系统建模。
第三阶段:数据库设计。学生使用ER-Win等工具构建E-R模型。具体工作包括E-R图设计;表的定义;主外键设计;索引视图设计;存储过程与触发器设计;SQL脚本生成。
第四阶段:软件开发环境构建。在学生动手编码之前,围绕项目构建开发环境,选择使用的数据库包括:SQL Server 2008R2、MySQL、SQLlite等,选择使用的网站服务器包括:IIS、Apche等。
第五阶段:详细设计和编码。依据项目开发要求,学生通常选择的开发语言有:ASP.Net(C#)、Java、PHP等。
第六阶段:界面设计。在项目的界面设计、美化和布局方面,学生使用已经学过的多媒体应用工具软件包括:PhotoShop、Flash等。
第七阶段:软件测试。学生结合软件工程所学软件测试方法,对的软件项目进行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测试,设计合理的测试用例完成测试工作。
第八阶段:项目验收。软件项目验收时,学生进行软件作品现场演示,介绍软件主要功能,教师根据设定评分标准进行打分,现场点评并提出今后改进意见;现场参加项目验收的同学可相互学习交流。
2.3课程考核方式
在考核方式上,软件开发与设计课程采用了形成性考核机制,目的是对学生在各阶段学习过程进行考核[3],分阶段全面测评学生学习效果,课程考核分值比例表见表1。
2.4课外实践能力培养
通过课程实施,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实践能力逐步提升。通过参加大学生计算机设计竞赛活动、SRP训练项目,学生所完成的作品质量也有所提高。通过竞赛和训练项目,激发了学生软件开发设计的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和锻炼了学生软件设计开发的能力。
3 教学存在问题
第一,授课教师理论知识和软件开发技术学习更新不及时。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软件项目开发所使用开发工具不断更新,教师存在没有及时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授课过程中没有将新的知识、新的开发技术和方法传授给学生。
第二,在教学案例选择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于每位授课教师专业知识存在局限性,在教学案例选择方面倾向于某一专业领域,存在教学案例选题的局限性。
第三,开发工具版本更新不及时。开发工具版本不断推出新功能,实验室在软件的开发工具方面更新速度相对较慢,存在开发工具版本更新不及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秦怀斌,郭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方向系列课程实践考核制度与考核方法探讨[J]. 科技信息, 2012(16): 13.
[2]柳玲,文俊浩,熊庆宇等. 软件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过程管理[J]. 计算机教育, 2013(7): 99-102.
[3]徐洪智,钟键. 软件设计模式课程教学探索[J]. 福建电脑,2015,(03):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