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学导入是课堂教学重要的环节。导入部分的教学虽短小,却承载着必要的功能。通过教学导入,可让学生带着或兴趣、或疑问、或启迪、或不解进入要学习的知识领域,为后续新知的研究与探讨铺垫道路。课堂教学导入作为教师的一次次引路过程,不应只顾形式的噱头、外在的花哨,而应追求基于知识的合理化,基于学生的理性化,做通盘考虑,合理安排,既得顺应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也应体现课堂知识的联系性与课堂结构的延展性。文章结合课堂教学实践与课堂导入的普遍教学现状,就如何让教学导入理性地落到实处提出建议与思考,以期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导入落向实处,更具实效。
关键词:教学导入;理性;简明;数学本质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1-27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12-0082-02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现下大多有“资历”的教师们练就了一番“手到擒来”的导入“把式”,过分追求形式创设,忽视了其运用的实效性。秉着“为孩子们提供更好的数学教育”目标,我们仍需“三思而行”静下心来认真对待。课堂教学导入作为教师的一次次引路过程,不应只顾形式的噱头、外在的花哨,而应追求基于知识的合理化,基于学生的理性化,做通盘考虑,合理安排,避免产生“容易使人们盲目运用特定经验和习惯的方法,对待一些貌似而神异的问题”的“毛毛虫效应”。对如何让教学导入理性地落到实处,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些做法与体会。
一、力争熟悉
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教学必须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教学过程中,教师提供与学生生活背景相关的素材,创建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数学就在生活当中,可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并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背景、知识情境中更好地进行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对接。可见,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都是可贵的教学资源。
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我创设了如下的情境。首先呈现学生所熟识的米老鼠的卡通形象:
师:大家发现米奇哪儿不一样了吗?
生:噢,它的耳朵没了!
师:是的,米奇不小心把耳朵给弄丢了,可难过了,我们一起帮它找找好吗?
生:好!
师:瞧,这儿有两只耳朵。(两只耳朵一只大、一只小,给米奇粘贴上)
学生哄堂大笑,齐声说:不对,不对!
师:怎么了?
生1:一只大一只小,两只耳朵不一样。
生2:米奇会不高兴的!
师:那你们觉得应该要什么样的呢?
生:要两边一样的。
(让学生上来重新找耳朵。学生换了一对形状、大小一样的耳朵,給米奇粘贴上。)
师:这样好吗?
生:好!
师:看,米奇笑了!两边一样,就是两边对称,对称会产生美!
(引出并板书课题:对称)
这样的教学导入,以学生熟悉的卡通人物入手,以形象、直观的情境为依托,一下拉近了学生与新知的距离。通过对熟知事物的组建的直观观察,可将抽象、复杂的对称问题直观展示出来。学生哄堂大笑之时,亦成功激活了已有的对称的生活经验,并基于已有经验,主动建构知识,从中感受到了对称的美,培养了审美意识。
对抽象的数学概念或数学用语的含义,如果仅凭语言去解释和说明,难以使学生真正理解。“找耳朵”的过程正是于无形中对数学概念的理解进行了外化,使学生获取直接经验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学生通过观察辨别,可将生活中的直接经验与数学上的间接经验很好地联系起来。这样的导入有味、有实效。
二、力求简明
教学导入的关键作用是在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与新建知识之间建立良性衔接。常态课堂上会受课堂时长的限定以及小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的制约。因此科学的教学导入应控制在3至5分钟。若导入的时间过短,学生没有“预热”的准备,与新知的衔接必然不顺畅。导入时间过长则显得拖沓,既影响教学结构的失衡,也影响教学质量。要想在既定的时间内完成既定的导入任务,教师就要在注重导入方式方法的同时,选择适当素材。
例如,在教学“分米、毫米的认识”时,我参考了其他教师的范例,设计了“数学日记”的教学导入。
师:一天,妈妈看过小明的数学日记之后,就哈哈大笑起来,你们看看,妈妈在笑什么?
课件出示日记内容:早晨,我从2厘米长的床上起来,进入卫生间,拿起15米长的牙刷刷牙,用6米长的毛巾洗脸,刷完牙洗完脸后,我就坐在5厘米高的凳子上吃早饭,之后就背起书包上学了。
师:有可笑的吗?
生1: 2厘米的床也太小了,小蚂蚁才睡那么小吧!
师:是的,那1厘米大约有多长?2厘米呢?(生答略)
生2: 15米的牙刷都有好几层楼高了,是不对的。应该改为15厘米。
师:你也发现了!
生3:小明是巨人吗?巨人就可以用15米的牙刷了。
生4:世界上真的有巨人吗?
生5:老师,5厘米高的凳子虽矮,但也可以坐的。
…………
此时课堂陷入了窘境。
在备课时,我思考着:以一份数学日记作为引入,可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且学生可凭借已有知识经验,发现“单位”的不合适,产生认知冲突,继而思考是否有比厘米大、比米小的单位,从而顺利引出分米与毫米的认识,但课堂效果事与愿违。反思这节课的导入设计,虽有前人的优秀案例,但备课时却忽视了学生这个主体是鲜活的个体,他们的思维天马行空,当偏离“轨道”的话匣子被打开后,便很难“牵引”其回到“正道”上。而这种偏离“轨道”的话匣子,正是由于选择的素材指向性不明确。进而思考:是不是可以导入没那么多可分支的“岔道”,以更准确地指向教学重点,分化教学难点,简洁明了呢? 于是在二次教学中,我更改了教学导入的内容:出示一枚螺丝钉,问它的具体长度。课件上先给出一把只有1米刻度的长尺,学生异口同声地认为,一是尺子太长,二是尺子上只有1米这个刻度,无法量。课件再出示两把直尺,一把只有厘米的刻度,另一把有厘米的刻度,也有毫米的刻度。
师:这回有合适的吗?为什么?
生:有,用下面一把尺子合适。因为它有更小的刻度。
师:那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这样测量出的结果会更准确。
师:哦!上一把(只有厘米刻度的直尺)又为什么不合适呢?
生1:它只有厘米刻度,用来测量的话就只能量出大约的长度。
生2:下一把尺子上有毫米的刻度。
师:那请你上来指指尺子上哪些是毫米刻度。(请学生上来指出)
师:很好!今天我们就来认识除了米和厘米外其他的长度单位,先来认识毫米。(板书:毫米)
此番的导入过程,借助测量螺丝长度的情景,把学生的思绪带进特定的学习情境中,可唤起学生对米、厘米的认识,同时适时引导:“有合适的吗?为什么?”简短的问题凸显着矛盾,使学生不再盲目探究,并发现只有米或厘米,都不能准确地测量螺丝的长度。在实际生活中,需要有更小的长度单位。教师顺势引出毫米的认识,自然而贴切,为这节课的重难点——建立毫米、分米长度单位的表象铺下基石。这样的导入简洁、明快,突出主旨,有时效。
三、立足数学本质
有趣、新颖的教学导入,是多数教师所追求的,这样的认识无可非议。然而在不经意间,我们已悄然把教學导入最基本的核心忽略了,那就是基于数学立场,体现数学本质。教授数学知识应从数学的本质入手,数学课堂离不开理性的数学本味。
如教学“周长的认识”一课,什么是周长?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周长。它有两层含义:一周;长度。周长是一个数量,是描述一维图形长度的数量。基于对“周长”概念本质的认识,从“一周”入手,教师可设计如下教学导入:
课件动态演示3只蚂蚁分别沿同一树叶的边线爬半圈,在树叶内部爬一圈以及围着树叶边线爬一圈的情景。将树叶边线与叶面的不同颜色进行突出对比,利用形象的呈现促进学生对抽象的数学本质进行初步感悟。“一周”讲的是“边线”,而且还得是“首尾相连的边线”。教师再让学生来指认树叶的一周,并在学生指的同时,再次动态展现边线的轨迹,让学生看着叶面,想着边上的线。这一过程不仅是操作、初步体验“一周”的过程,也是思维认识得到提升、摆脱周长认识受面积干扰的过程,更是凸显概念本质的过程,能为学生进一步认识“周长”的本质属性奠定基础。这样的导入立于数学根本,落在实处,有成效。
总之,课堂会因理性的导入而生辉,让我们迈开探索的步伐,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杨 威.新课导入,良好的开始——小学数学导入教学设计分析[J].文理导航,2015(21):12-13.
[2]陈 晨.思维导入 融会贯通——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12):84.
[3]洪 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新课导入的方法[J].基础教育研究,2016(10):34,36.
[4]豆海燕.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5(25):111.
关键词:教学导入;理性;简明;数学本质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1-27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12-0082-02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现下大多有“资历”的教师们练就了一番“手到擒来”的导入“把式”,过分追求形式创设,忽视了其运用的实效性。秉着“为孩子们提供更好的数学教育”目标,我们仍需“三思而行”静下心来认真对待。课堂教学导入作为教师的一次次引路过程,不应只顾形式的噱头、外在的花哨,而应追求基于知识的合理化,基于学生的理性化,做通盘考虑,合理安排,避免产生“容易使人们盲目运用特定经验和习惯的方法,对待一些貌似而神异的问题”的“毛毛虫效应”。对如何让教学导入理性地落到实处,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些做法与体会。
一、力争熟悉
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教学必须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教学过程中,教师提供与学生生活背景相关的素材,创建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数学就在生活当中,可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并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背景、知识情境中更好地进行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对接。可见,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都是可贵的教学资源。
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我创设了如下的情境。首先呈现学生所熟识的米老鼠的卡通形象:
师:大家发现米奇哪儿不一样了吗?
生:噢,它的耳朵没了!
师:是的,米奇不小心把耳朵给弄丢了,可难过了,我们一起帮它找找好吗?
生:好!
师:瞧,这儿有两只耳朵。(两只耳朵一只大、一只小,给米奇粘贴上)
学生哄堂大笑,齐声说:不对,不对!
师:怎么了?
生1:一只大一只小,两只耳朵不一样。
生2:米奇会不高兴的!
师:那你们觉得应该要什么样的呢?
生:要两边一样的。
(让学生上来重新找耳朵。学生换了一对形状、大小一样的耳朵,給米奇粘贴上。)
师:这样好吗?
生:好!
师:看,米奇笑了!两边一样,就是两边对称,对称会产生美!
(引出并板书课题:对称)
这样的教学导入,以学生熟悉的卡通人物入手,以形象、直观的情境为依托,一下拉近了学生与新知的距离。通过对熟知事物的组建的直观观察,可将抽象、复杂的对称问题直观展示出来。学生哄堂大笑之时,亦成功激活了已有的对称的生活经验,并基于已有经验,主动建构知识,从中感受到了对称的美,培养了审美意识。
对抽象的数学概念或数学用语的含义,如果仅凭语言去解释和说明,难以使学生真正理解。“找耳朵”的过程正是于无形中对数学概念的理解进行了外化,使学生获取直接经验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学生通过观察辨别,可将生活中的直接经验与数学上的间接经验很好地联系起来。这样的导入有味、有实效。
二、力求简明
教学导入的关键作用是在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与新建知识之间建立良性衔接。常态课堂上会受课堂时长的限定以及小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的制约。因此科学的教学导入应控制在3至5分钟。若导入的时间过短,学生没有“预热”的准备,与新知的衔接必然不顺畅。导入时间过长则显得拖沓,既影响教学结构的失衡,也影响教学质量。要想在既定的时间内完成既定的导入任务,教师就要在注重导入方式方法的同时,选择适当素材。
例如,在教学“分米、毫米的认识”时,我参考了其他教师的范例,设计了“数学日记”的教学导入。
师:一天,妈妈看过小明的数学日记之后,就哈哈大笑起来,你们看看,妈妈在笑什么?
课件出示日记内容:早晨,我从2厘米长的床上起来,进入卫生间,拿起15米长的牙刷刷牙,用6米长的毛巾洗脸,刷完牙洗完脸后,我就坐在5厘米高的凳子上吃早饭,之后就背起书包上学了。
师:有可笑的吗?
生1: 2厘米的床也太小了,小蚂蚁才睡那么小吧!
师:是的,那1厘米大约有多长?2厘米呢?(生答略)
生2: 15米的牙刷都有好几层楼高了,是不对的。应该改为15厘米。
师:你也发现了!
生3:小明是巨人吗?巨人就可以用15米的牙刷了。
生4:世界上真的有巨人吗?
生5:老师,5厘米高的凳子虽矮,但也可以坐的。
…………
此时课堂陷入了窘境。
在备课时,我思考着:以一份数学日记作为引入,可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且学生可凭借已有知识经验,发现“单位”的不合适,产生认知冲突,继而思考是否有比厘米大、比米小的单位,从而顺利引出分米与毫米的认识,但课堂效果事与愿违。反思这节课的导入设计,虽有前人的优秀案例,但备课时却忽视了学生这个主体是鲜活的个体,他们的思维天马行空,当偏离“轨道”的话匣子被打开后,便很难“牵引”其回到“正道”上。而这种偏离“轨道”的话匣子,正是由于选择的素材指向性不明确。进而思考:是不是可以导入没那么多可分支的“岔道”,以更准确地指向教学重点,分化教学难点,简洁明了呢? 于是在二次教学中,我更改了教学导入的内容:出示一枚螺丝钉,问它的具体长度。课件上先给出一把只有1米刻度的长尺,学生异口同声地认为,一是尺子太长,二是尺子上只有1米这个刻度,无法量。课件再出示两把直尺,一把只有厘米的刻度,另一把有厘米的刻度,也有毫米的刻度。
师:这回有合适的吗?为什么?
生:有,用下面一把尺子合适。因为它有更小的刻度。
师:那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这样测量出的结果会更准确。
师:哦!上一把(只有厘米刻度的直尺)又为什么不合适呢?
生1:它只有厘米刻度,用来测量的话就只能量出大约的长度。
生2:下一把尺子上有毫米的刻度。
师:那请你上来指指尺子上哪些是毫米刻度。(请学生上来指出)
师:很好!今天我们就来认识除了米和厘米外其他的长度单位,先来认识毫米。(板书:毫米)
此番的导入过程,借助测量螺丝长度的情景,把学生的思绪带进特定的学习情境中,可唤起学生对米、厘米的认识,同时适时引导:“有合适的吗?为什么?”简短的问题凸显着矛盾,使学生不再盲目探究,并发现只有米或厘米,都不能准确地测量螺丝的长度。在实际生活中,需要有更小的长度单位。教师顺势引出毫米的认识,自然而贴切,为这节课的重难点——建立毫米、分米长度单位的表象铺下基石。这样的导入简洁、明快,突出主旨,有时效。
三、立足数学本质
有趣、新颖的教学导入,是多数教师所追求的,这样的认识无可非议。然而在不经意间,我们已悄然把教學导入最基本的核心忽略了,那就是基于数学立场,体现数学本质。教授数学知识应从数学的本质入手,数学课堂离不开理性的数学本味。
如教学“周长的认识”一课,什么是周长?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周长。它有两层含义:一周;长度。周长是一个数量,是描述一维图形长度的数量。基于对“周长”概念本质的认识,从“一周”入手,教师可设计如下教学导入:
课件动态演示3只蚂蚁分别沿同一树叶的边线爬半圈,在树叶内部爬一圈以及围着树叶边线爬一圈的情景。将树叶边线与叶面的不同颜色进行突出对比,利用形象的呈现促进学生对抽象的数学本质进行初步感悟。“一周”讲的是“边线”,而且还得是“首尾相连的边线”。教师再让学生来指认树叶的一周,并在学生指的同时,再次动态展现边线的轨迹,让学生看着叶面,想着边上的线。这一过程不仅是操作、初步体验“一周”的过程,也是思维认识得到提升、摆脱周长认识受面积干扰的过程,更是凸显概念本质的过程,能为学生进一步认识“周长”的本质属性奠定基础。这样的导入立于数学根本,落在实处,有成效。
总之,课堂会因理性的导入而生辉,让我们迈开探索的步伐,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杨 威.新课导入,良好的开始——小学数学导入教学设计分析[J].文理导航,2015(21):12-13.
[2]陈 晨.思维导入 融会贯通——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12):84.
[3]洪 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新课导入的方法[J].基础教育研究,2016(10):34,36.
[4]豆海燕.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5(25):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