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是人的素质所包含的两大系统,两者辨证统一,互相促进。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来看,非智力因素是指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并会影响学习积极性和有效性的动机、兴趣、情绪和意志等心理因素,以及学习主体对这些因素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一、每学期制定教学计划时,要有培养非智力因素的具体措施;二、创设愉快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三、针对不同学生特点,培养非智力因素;四、培养学生 “成功型” 的个性。
【关键词】意识;语文教学;培养;非智力因素
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发展的好坏与其自身的智力因素有很大的关系,这是人们普遍重视的一面。然而很多人却往往忽视了另一面: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发展的影响。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系统,是由学习过程紧密关联的非智力因素构成,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活动构成的操作系统相呼应,起相互影响和协调发展的作用。
在学校里,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两类学生:一类聪明伶俐,但上课心不在焉,课后也不用功,成绩提不高;另一类学生,思维并不敏锐,但上课情绪稳定,课后较用功,结果学习成绩反倒较好。教育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这是非智力因素在起作用。在现代教育条件下,学生受教育的年限,学习内容和方式基本相同,表现出的智力水平比较整齐,因而非智力因素与学习成功的关系更为密切。所以,在新课标形势下,教师更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各种非智力因素。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呢?现结合自己在语文教学中的体会谈谈如何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一些方法和措施。
一、教学过程,教师要有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意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有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意识,进而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即可进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例如在《两小儿辩日》一文的教学中,让学生知道在古代有两个小朋友向当时知识文化圣人孔子提问:地球什么时候离太阳最近,是1月初还是7月初?孔子也回答不出来时,一下子可以带动学生的思考探索,同时也使学生感到语文的新奇生动、变化莫测,而不是枯燥无味,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动机和兴趣。
在第一学期我结合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让学生体会要成功必须一步一步地走下去。就算是多大的事,或是几乎不可能办成的事,分解为很多个小步,每次只走一小步,就会变得简单且容易执行,坚持下去最后一定会成功。学习也是一样,我们把学习内容分解,每次只要掌握一点,日积月累就能形成学问。课后我通过布置完成作文:我经历的一次成功体验,来强化学生的成功意识。
又如在《捞铁牛》的教学中通过学生自己设计,解决疑惑实验,使学生直观理解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的道理。培养学生勤奋、踏实、自信、坚韧等品质。教师在每一课的教学设计中都力争做到从易到难呈现,以循循善诱的方式使中、下的学生获得成功的情绪体验并受到表扬的机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另外,在语文教学中应重视美感教育,而且要从语文学科结构的内在美激起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学习的兴趣,从而稳定学生的学习动机。例如:通过对“死海不死”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初步发现不会游泳的人也不会被淹死的奥秘,从而发现语文学科结构的内在美。
二、创设愉快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快乐学习是一种极有特色的现代教学方式,它遵循学生的心里、生理的发展规律,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接受知识,从而实现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统一发展。具体做法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1、为学生创设快乐学习的教学气氛。
这样学生不是靠外来的压力学习,而是内心燃起求知的渴望,并从点滴的学习成功中获得更多的快乐体验,然后才能将勤奋、刻苦的学习看成愉快的事情。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必须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以妙趣横生的语言去讲授抽象的语文知识,通过教师的形象比喻、生动的描述,再配以优美的板书、多媒体课件的展示,激发学生视、听觉及大脑皮层的神经冲动,使抽象的语文知识变得具体、鲜明,从而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这有赖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把握程度,并恰到好处地发挥教学艺术、教师的情感表现、教师对教学工作的责任心和满足感等,使学生潜移默化地从教师身上“读”到语文学科的诱人之处。
还有运用启发式教学原则“先学后教,三主高效的教学模式”授课,使学生在适度的疑问、适度的交流中领悟到知识的关键。在课堂上,我尽量创设机会让学生发问,鼓励学生敢于发表不同的意见。如学《田忌赛马》时,问:“如何才能赢?谁有办法在三场中如何赢两场比赛?”一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立刻活跃起来,纷纷对自己的分析判断提出见解,在师生、生生交流中领悟知识,从而对这一知识点就更加深刻,同时也激了学生在课堂中主动学习的欲望。
2、培养师生情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学过程始终都贯穿着学生的情感活动,爱祖国、爱集体的情感、事业心、求知欲、自信心、惊奇、怀疑、美感等积极的情感,无疑是推动学生努力学习、养成良好心理品质的动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以热爱科学的情感和爱国主义情感,激励学生追求真理,献身于科学事业。教师语言抑扬顿挫,激情洋溢,流露出情感的错综复杂的变化,再配以表情的错综复杂的变化,更富有感染力。教师和颜悦色、期待信任、亲昵适度、讲解起伏,能使学生从中获得喜悦、亲切、激动、自信等情感体验。在此情境中学生不仅自觉地用耳朵去听教师的讲解,而且带着欢乐、用整个心灵去接受教师的影响。总之在教学中要将积极的师生情感迁移到学习中去,成为勤奋学习的内在动力。
三、针对不同学生特点,培养非智力因素
针对不同的学生,需要应用有的放矢的方式方法进行。对胆小怕事,犹豫不决的学生,要善于培养他们勇敢、果断的精神;对学习轻率的学生要培养他们沉着、冷静、细心、稳重的品质;对缺乏毅力和自制力的学生,要锻炼他们坚忍不拔的意志和自控能力;对骄傲自满,过高地评价自己的学生,要引导他们学会全面的分析问题,培养自我批评能力和谦虚、谨慎的学习态度;对各科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要切实使他们求真创新的品质,使他们在艰苦的学习中磨练意志,提高耐挫能力,发挥创造性思维。教师在全面兼顾的情况下,要分析每一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情况,因材施教,循循善诱,使全体学生在获得扎实的知识、技能的同时,非智力因素的各个方面都得到良好的发展。 四、培养学生 “成功型” 的个性
人的性格、个性,也是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方面。心理学研究表明,从小在各种活动中获奖,常常受到师长的亲近、表扬,这种学生,成绩往往优秀,因为在经常获得赞许、羡慕的气氛中,学生自信心、自尊心就会得到充分发展,慢慢地就会形成“成功型”的性格;与之相反,从小受到师长的批评、惩罚、同伴的嘲讽,又常常在活动中失败,他就会不自觉地在感觉上认为自己笨,没出息,长此以往,便形成一种“失败型”个性。“成功型”与“失败型”个性一旦形成定势,将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乃至人的一生产生很大影响。因此,帮助学生树立成功意识,培养“成功型”个性十分必要。而在语文教学中,最好的办法就是创设“成功”的环境,使所有学生经常感受到实现目标后成功的喜悦。
例如,教材中名篇名段要求背诵,对学习好,记忆力强的学生,可让其在课堂上表现;对学习差的,背诵有困难的学生,则可挑选其最熟悉的语段,同样可以让其“露一手”,从而激发其完成背诵任务的自信心;再如,学生若厌恶作文,则可在命题上采取宽容政策,命题作文时也容许自由作文;对学生习作,即使“下乘”之作,教师也应善于发现其“闪光点”。如某个语段描写,某个议论语段,某个开头,某种修辞手法的运用,甚至某一页书写等,只要有可取之处,均应予以表扬和鼓励。
经验告诉我们,只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成功型”个性,让学生程度不同地享受到“成功”的快乐,久而久之,学习的自信心,进取心自然形成,学习效果必定会不断提高。当然,在培养“成功型”个性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引导学生防止骄傲自满,正确对待挫折。
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是人的素质所包含的两大系统,两者辨证统一,互相促进。实际上,任何活动的结果都是活动者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综合反映。今天,我们大力提倡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更应注重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因为它在人的发展和成长中,具有重要的甚至决定性意义。只要我们广大语文教师,认真把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深入落实到实际的教学运用中去,那么,非智力因素,想说爱你也容易。这样一来,学生热爱语文,乐于学习语文,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高就水到渠成了。
【参考文献】
[1] 沈德立 主编.非智力因素的理论与实践[M].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
[2] 李兴业 等著.非智力因素与创造力的培养[M].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2
[3] 和秀梅. 非智力因素与中学语文学习的关系[D]. 云南师范大学 2006
【关键词】意识;语文教学;培养;非智力因素
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发展的好坏与其自身的智力因素有很大的关系,这是人们普遍重视的一面。然而很多人却往往忽视了另一面: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发展的影响。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系统,是由学习过程紧密关联的非智力因素构成,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活动构成的操作系统相呼应,起相互影响和协调发展的作用。
在学校里,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两类学生:一类聪明伶俐,但上课心不在焉,课后也不用功,成绩提不高;另一类学生,思维并不敏锐,但上课情绪稳定,课后较用功,结果学习成绩反倒较好。教育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这是非智力因素在起作用。在现代教育条件下,学生受教育的年限,学习内容和方式基本相同,表现出的智力水平比较整齐,因而非智力因素与学习成功的关系更为密切。所以,在新课标形势下,教师更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各种非智力因素。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呢?现结合自己在语文教学中的体会谈谈如何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一些方法和措施。
一、教学过程,教师要有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意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有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意识,进而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即可进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例如在《两小儿辩日》一文的教学中,让学生知道在古代有两个小朋友向当时知识文化圣人孔子提问:地球什么时候离太阳最近,是1月初还是7月初?孔子也回答不出来时,一下子可以带动学生的思考探索,同时也使学生感到语文的新奇生动、变化莫测,而不是枯燥无味,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动机和兴趣。
在第一学期我结合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让学生体会要成功必须一步一步地走下去。就算是多大的事,或是几乎不可能办成的事,分解为很多个小步,每次只走一小步,就会变得简单且容易执行,坚持下去最后一定会成功。学习也是一样,我们把学习内容分解,每次只要掌握一点,日积月累就能形成学问。课后我通过布置完成作文:我经历的一次成功体验,来强化学生的成功意识。
又如在《捞铁牛》的教学中通过学生自己设计,解决疑惑实验,使学生直观理解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的道理。培养学生勤奋、踏实、自信、坚韧等品质。教师在每一课的教学设计中都力争做到从易到难呈现,以循循善诱的方式使中、下的学生获得成功的情绪体验并受到表扬的机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另外,在语文教学中应重视美感教育,而且要从语文学科结构的内在美激起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学习的兴趣,从而稳定学生的学习动机。例如:通过对“死海不死”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初步发现不会游泳的人也不会被淹死的奥秘,从而发现语文学科结构的内在美。
二、创设愉快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快乐学习是一种极有特色的现代教学方式,它遵循学生的心里、生理的发展规律,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接受知识,从而实现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统一发展。具体做法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1、为学生创设快乐学习的教学气氛。
这样学生不是靠外来的压力学习,而是内心燃起求知的渴望,并从点滴的学习成功中获得更多的快乐体验,然后才能将勤奋、刻苦的学习看成愉快的事情。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必须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以妙趣横生的语言去讲授抽象的语文知识,通过教师的形象比喻、生动的描述,再配以优美的板书、多媒体课件的展示,激发学生视、听觉及大脑皮层的神经冲动,使抽象的语文知识变得具体、鲜明,从而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这有赖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把握程度,并恰到好处地发挥教学艺术、教师的情感表现、教师对教学工作的责任心和满足感等,使学生潜移默化地从教师身上“读”到语文学科的诱人之处。
还有运用启发式教学原则“先学后教,三主高效的教学模式”授课,使学生在适度的疑问、适度的交流中领悟到知识的关键。在课堂上,我尽量创设机会让学生发问,鼓励学生敢于发表不同的意见。如学《田忌赛马》时,问:“如何才能赢?谁有办法在三场中如何赢两场比赛?”一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立刻活跃起来,纷纷对自己的分析判断提出见解,在师生、生生交流中领悟知识,从而对这一知识点就更加深刻,同时也激了学生在课堂中主动学习的欲望。
2、培养师生情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学过程始终都贯穿着学生的情感活动,爱祖国、爱集体的情感、事业心、求知欲、自信心、惊奇、怀疑、美感等积极的情感,无疑是推动学生努力学习、养成良好心理品质的动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以热爱科学的情感和爱国主义情感,激励学生追求真理,献身于科学事业。教师语言抑扬顿挫,激情洋溢,流露出情感的错综复杂的变化,再配以表情的错综复杂的变化,更富有感染力。教师和颜悦色、期待信任、亲昵适度、讲解起伏,能使学生从中获得喜悦、亲切、激动、自信等情感体验。在此情境中学生不仅自觉地用耳朵去听教师的讲解,而且带着欢乐、用整个心灵去接受教师的影响。总之在教学中要将积极的师生情感迁移到学习中去,成为勤奋学习的内在动力。
三、针对不同学生特点,培养非智力因素
针对不同的学生,需要应用有的放矢的方式方法进行。对胆小怕事,犹豫不决的学生,要善于培养他们勇敢、果断的精神;对学习轻率的学生要培养他们沉着、冷静、细心、稳重的品质;对缺乏毅力和自制力的学生,要锻炼他们坚忍不拔的意志和自控能力;对骄傲自满,过高地评价自己的学生,要引导他们学会全面的分析问题,培养自我批评能力和谦虚、谨慎的学习态度;对各科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要切实使他们求真创新的品质,使他们在艰苦的学习中磨练意志,提高耐挫能力,发挥创造性思维。教师在全面兼顾的情况下,要分析每一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情况,因材施教,循循善诱,使全体学生在获得扎实的知识、技能的同时,非智力因素的各个方面都得到良好的发展。 四、培养学生 “成功型” 的个性
人的性格、个性,也是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方面。心理学研究表明,从小在各种活动中获奖,常常受到师长的亲近、表扬,这种学生,成绩往往优秀,因为在经常获得赞许、羡慕的气氛中,学生自信心、自尊心就会得到充分发展,慢慢地就会形成“成功型”的性格;与之相反,从小受到师长的批评、惩罚、同伴的嘲讽,又常常在活动中失败,他就会不自觉地在感觉上认为自己笨,没出息,长此以往,便形成一种“失败型”个性。“成功型”与“失败型”个性一旦形成定势,将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乃至人的一生产生很大影响。因此,帮助学生树立成功意识,培养“成功型”个性十分必要。而在语文教学中,最好的办法就是创设“成功”的环境,使所有学生经常感受到实现目标后成功的喜悦。
例如,教材中名篇名段要求背诵,对学习好,记忆力强的学生,可让其在课堂上表现;对学习差的,背诵有困难的学生,则可挑选其最熟悉的语段,同样可以让其“露一手”,从而激发其完成背诵任务的自信心;再如,学生若厌恶作文,则可在命题上采取宽容政策,命题作文时也容许自由作文;对学生习作,即使“下乘”之作,教师也应善于发现其“闪光点”。如某个语段描写,某个议论语段,某个开头,某种修辞手法的运用,甚至某一页书写等,只要有可取之处,均应予以表扬和鼓励。
经验告诉我们,只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成功型”个性,让学生程度不同地享受到“成功”的快乐,久而久之,学习的自信心,进取心自然形成,学习效果必定会不断提高。当然,在培养“成功型”个性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引导学生防止骄傲自满,正确对待挫折。
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是人的素质所包含的两大系统,两者辨证统一,互相促进。实际上,任何活动的结果都是活动者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综合反映。今天,我们大力提倡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更应注重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因为它在人的发展和成长中,具有重要的甚至决定性意义。只要我们广大语文教师,认真把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深入落实到实际的教学运用中去,那么,非智力因素,想说爱你也容易。这样一来,学生热爱语文,乐于学习语文,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高就水到渠成了。
【参考文献】
[1] 沈德立 主编.非智力因素的理论与实践[M].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
[2] 李兴业 等著.非智力因素与创造力的培养[M].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2
[3] 和秀梅. 非智力因素与中学语文学习的关系[D]. 云南师范大学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