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大力推进松花江、海河、辽河、黄河中上游四大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经过努力,各流域水污染治理都取得了积极成效,但目前的形势仍不容乐观,距全面完成四大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任务还很艰巨。在概述西辽河流域水污染状况,深入分析原因的基础上,初步探讨未来西辽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对策,提出转变水污染防治思路,统一规划,明确责任,建立国家支持与市场运作的治理体制,优化产业结构,逐步消除结构性污染比重,设立环境保护税等防治对策。
【关键词】 西辽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水环境
前言
辽河水系内蒙古段,称为西辽河流域,流经内蒙古赤峰市和通辽市,为辽河上游源头水。西辽河水系河长827km,占辽河流域总河长的61. 5%; 流域面积13. 88 万km2,占辽河流域总面积的62. 8%。西辽河流域地下水资源是主要的供水水源,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在支持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地表水资源的3 倍左右。从用水比例来看,农业用水量占绝大比例,约占90%。西辽河水系水质总体处于轻度污染水平,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的断面比例比2005 年上升33. 4%。
1“十一五”规划实施取得的成效
西辽河流域自1996 年以来所实施的三个五年期的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在特定时期内对于西辽河流域的水污染防治工作起到了宏观指导和积极的推动作用。至“十一五”末期基本实现县县建成污水处理厂。近年来,在自治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坚持把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作为改善城镇环境、治污减排的重点来抓,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多策并举,有效地推动了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管理,水污染防治工作得到扎实推进,断面考核全部达标,化学需氧量减排圆满完成,达到国家考核目标,规划项目基本完成。西辽河水系水质“十一五”期间有所好转。
2 “十二五”规划总体思路
“十二五”是内蒙古自治区西辽河流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同时也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深入开展节能减排的关键时期,水环境改善面临巨大压力,在这种形式下编制《“十二五”规划》对于保护和改善区域水环境质量,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次规划范围覆盖辽河流域的赤峰和通辽2 个市19个旗县( 区) ,划分为4 个控制单元。在此基础上,根据水体敏感性、水环境问题重要性、水环境风险强弱等因素,筛选出1 个优先控制单元作为治理重点,力求“十二五”期间取得明显治污成效。基于流域污染防治分区控制体系,在资源型缺水严重的源头区,提出了大幅度提高城市再生水利用水平的“节水、减排、降污”思路,推进污水处理设施的提标改造,积极建设污水再生利用工程,加强污泥处置。以科学指导西辽河流域“十二五”期间水污染防治工作,支撑西辽河流域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条件和质量的全面改善和提高。
3 “十二五”规划机遇与挑战
“十二五”时期是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推进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态势长期向好,国家扩大内需战略的实施,将为我区特色优势产业提供巨大的市场空间。“十一五”水污染防治规划实施以来,虽然在环境质量、总量控制、污染治理及其它方面等均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績,但水环境形势依然严峻,突出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经济社会发展对水环境保护的压力将继续增加,流域水污染空间格局将面临新的变化; 二是区域多年没有水源补给,径流量年内分配不均衡,断流现象严重,部分河段水质仍呈轻度污染,有的呈中度污染状态,导致缺水性水质环境问题突出,弱化了纳污功能,流域面源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和修复任务艰巨。
4 有效推动水污染防治的对策
4.1 全面提高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水平
重点安排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及再生水利用工程,同时加强污泥处置设施建设,确保流域城市污水处理率不低于85%。完善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实施赤峰市中心城区、元宝山区、宁城县天义城区等污水管网工程,提高城市生活污水收集处理效率。加大再生水厂及配套工程建设,实施赤峰市德润排水有限公司等再生水厂再生水利用工程,扩大再生水用户范围,提高区域分质供水能力,缓解水资源压力。
4.2 加强工业污染综合防治
根据流域污染行业特征,加强流域食品加工行业污染治理,以西辽河单元为重点,开展工业点源综合治理项目。严格执行环保准入标准,强化环境准入和淘汰制度。重点开发区要强化工业项目集中度,加强各类开发区和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统一热源、统一污水处理、统一固废处置,防范环境风险,提高应急能力建设; 建立环境排污权交易机制,开展排污权交易试点,优化配置总量指标,支持重大项目建设。
4. 3 确保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
加快和推进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批复工作,重点治理通辽市的饮用水水源地受氟化物、氨氮、高锰酸盐和亚硝酸盐等污染物污染问题。坚决取缔保护区内的排污口以及其他有安全隐患的设施,清理违法建筑、畜禽养殖,禁止或控制有毒有害农药化肥的施用量及面源污染,加强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周边风险源的识别和监管,建立健全饮用水安全预警和应急响应机制。
4. 4 开展农业源污染防治示范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绿色农业,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广大农民科学使用化肥和农药,减少农业面源污染。遵循“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生态化”的原则,推广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农业技术,推广侧土施肥的方法,采用平衡施肥、深耕和精确施肥,适当应用长效和缓释肥,试点有机肥补贴政策。因地制宜发展秸秆综合利用和以沼气工程为主的农业循环经济。加强对种植业污染和养殖业污染的防治,推进传统种、养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4.5 加强环境监管能力建设
加强流域各级环境监测站特别是县级环境监测站水环境常规、应急及特征污染物专项监测仪器设备等硬件配置,推进各级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建立水环境监测仪器设备动态更新机制,保障环境监测系统高效运行和良性循环。加强环境监测网、环境监测信息网等基础能力建设,确保及时掌握重点污染源的排放状况。加大环境监管执法能力建设,加强对重点企业和污染源的日常监督检查,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采取挂牌督办、限期整改和经济处罚等措施,确保环保设施正常、连续、稳定运行强化排污费征收工作。
5 建议
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的专项行动。实现饮用水水源地取水口水质、流域水质、重点污染源、污染事故等有关信息的共享,加强环境宣传与教育,调动全社会积极性,推动规划各项任务的实施。
结束语:
西辽流域水污染联防工作,对流域水质、水量进行科学调度,改善河流水质,通过自动监控系统加大对排污企业的监管力度,切实认真履行国家赋予流域管理机构的监督执法职能,逐步建立起权威、高效、协调的流域管理体制,确保各项措施真正落到实处。积极探索建立西辽治污的长效机制,依照“政府引导、社会化融资、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管理、公众监督”的治污新理念,扎实推进西辽水污染防治。
参考文献:
[1]环保部等六部委办公厅. 关于印发《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编制大纲》的通知. 环办[2010]60 号.
[2]环保部办公厅. 关于征求《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 2011 - 2015 年) 》( 修改稿) 意见的函. 环办函[2011]867 号.
[3]环保部办公厅. 关于征求《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 2011 - 2015 年) 》( 征求意见稿) 意见的函. 环办函[2011]518号.__
【关键词】 西辽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水环境
前言
辽河水系内蒙古段,称为西辽河流域,流经内蒙古赤峰市和通辽市,为辽河上游源头水。西辽河水系河长827km,占辽河流域总河长的61. 5%; 流域面积13. 88 万km2,占辽河流域总面积的62. 8%。西辽河流域地下水资源是主要的供水水源,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在支持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地表水资源的3 倍左右。从用水比例来看,农业用水量占绝大比例,约占90%。西辽河水系水质总体处于轻度污染水平,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的断面比例比2005 年上升33. 4%。
1“十一五”规划实施取得的成效
西辽河流域自1996 年以来所实施的三个五年期的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在特定时期内对于西辽河流域的水污染防治工作起到了宏观指导和积极的推动作用。至“十一五”末期基本实现县县建成污水处理厂。近年来,在自治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坚持把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作为改善城镇环境、治污减排的重点来抓,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多策并举,有效地推动了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管理,水污染防治工作得到扎实推进,断面考核全部达标,化学需氧量减排圆满完成,达到国家考核目标,规划项目基本完成。西辽河水系水质“十一五”期间有所好转。
2 “十二五”规划总体思路
“十二五”是内蒙古自治区西辽河流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同时也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深入开展节能减排的关键时期,水环境改善面临巨大压力,在这种形式下编制《“十二五”规划》对于保护和改善区域水环境质量,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次规划范围覆盖辽河流域的赤峰和通辽2 个市19个旗县( 区) ,划分为4 个控制单元。在此基础上,根据水体敏感性、水环境问题重要性、水环境风险强弱等因素,筛选出1 个优先控制单元作为治理重点,力求“十二五”期间取得明显治污成效。基于流域污染防治分区控制体系,在资源型缺水严重的源头区,提出了大幅度提高城市再生水利用水平的“节水、减排、降污”思路,推进污水处理设施的提标改造,积极建设污水再生利用工程,加强污泥处置。以科学指导西辽河流域“十二五”期间水污染防治工作,支撑西辽河流域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条件和质量的全面改善和提高。
3 “十二五”规划机遇与挑战
“十二五”时期是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推进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态势长期向好,国家扩大内需战略的实施,将为我区特色优势产业提供巨大的市场空间。“十一五”水污染防治规划实施以来,虽然在环境质量、总量控制、污染治理及其它方面等均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績,但水环境形势依然严峻,突出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经济社会发展对水环境保护的压力将继续增加,流域水污染空间格局将面临新的变化; 二是区域多年没有水源补给,径流量年内分配不均衡,断流现象严重,部分河段水质仍呈轻度污染,有的呈中度污染状态,导致缺水性水质环境问题突出,弱化了纳污功能,流域面源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和修复任务艰巨。
4 有效推动水污染防治的对策
4.1 全面提高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水平
重点安排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及再生水利用工程,同时加强污泥处置设施建设,确保流域城市污水处理率不低于85%。完善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实施赤峰市中心城区、元宝山区、宁城县天义城区等污水管网工程,提高城市生活污水收集处理效率。加大再生水厂及配套工程建设,实施赤峰市德润排水有限公司等再生水厂再生水利用工程,扩大再生水用户范围,提高区域分质供水能力,缓解水资源压力。
4.2 加强工业污染综合防治
根据流域污染行业特征,加强流域食品加工行业污染治理,以西辽河单元为重点,开展工业点源综合治理项目。严格执行环保准入标准,强化环境准入和淘汰制度。重点开发区要强化工业项目集中度,加强各类开发区和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统一热源、统一污水处理、统一固废处置,防范环境风险,提高应急能力建设; 建立环境排污权交易机制,开展排污权交易试点,优化配置总量指标,支持重大项目建设。
4. 3 确保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
加快和推进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批复工作,重点治理通辽市的饮用水水源地受氟化物、氨氮、高锰酸盐和亚硝酸盐等污染物污染问题。坚决取缔保护区内的排污口以及其他有安全隐患的设施,清理违法建筑、畜禽养殖,禁止或控制有毒有害农药化肥的施用量及面源污染,加强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周边风险源的识别和监管,建立健全饮用水安全预警和应急响应机制。
4. 4 开展农业源污染防治示范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绿色农业,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广大农民科学使用化肥和农药,减少农业面源污染。遵循“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生态化”的原则,推广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农业技术,推广侧土施肥的方法,采用平衡施肥、深耕和精确施肥,适当应用长效和缓释肥,试点有机肥补贴政策。因地制宜发展秸秆综合利用和以沼气工程为主的农业循环经济。加强对种植业污染和养殖业污染的防治,推进传统种、养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4.5 加强环境监管能力建设
加强流域各级环境监测站特别是县级环境监测站水环境常规、应急及特征污染物专项监测仪器设备等硬件配置,推进各级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建立水环境监测仪器设备动态更新机制,保障环境监测系统高效运行和良性循环。加强环境监测网、环境监测信息网等基础能力建设,确保及时掌握重点污染源的排放状况。加大环境监管执法能力建设,加强对重点企业和污染源的日常监督检查,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采取挂牌督办、限期整改和经济处罚等措施,确保环保设施正常、连续、稳定运行强化排污费征收工作。
5 建议
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的专项行动。实现饮用水水源地取水口水质、流域水质、重点污染源、污染事故等有关信息的共享,加强环境宣传与教育,调动全社会积极性,推动规划各项任务的实施。
结束语:
西辽流域水污染联防工作,对流域水质、水量进行科学调度,改善河流水质,通过自动监控系统加大对排污企业的监管力度,切实认真履行国家赋予流域管理机构的监督执法职能,逐步建立起权威、高效、协调的流域管理体制,确保各项措施真正落到实处。积极探索建立西辽治污的长效机制,依照“政府引导、社会化融资、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管理、公众监督”的治污新理念,扎实推进西辽水污染防治。
参考文献:
[1]环保部等六部委办公厅. 关于印发《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编制大纲》的通知. 环办[2010]60 号.
[2]环保部办公厅. 关于征求《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 2011 - 2015 年) 》( 修改稿) 意见的函. 环办函[2011]867 号.
[3]环保部办公厅. 关于征求《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 2011 - 2015 年) 》( 征求意见稿) 意见的函. 环办函[2011]518号.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