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超声引导下经胃壁置入蕈型金属支架治疗儿童胰腺周围包裹性坏死一例

来源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ishengg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镜超声引导下经消化管壁造瘘置入支架内引流已成为成人胰周积液的一线治疗方案,但用于患儿的治疗难度和风险比成人大。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近期收治了1例胰腺周围包裹性坏死患儿,患儿1年前因重症胰腺炎曾行外科手术治疗,术后随访过程中复查腹部超声发现胰尾低回声团伴液性暗区,近期出现腹胀等压迫症状,考虑系外科术后复发,不宜再次手术,故行内镜超声引导下经消化管壁造瘘置入支架内引流治疗,术后1个月囊液完全吸收,术后6周拔除支架,随访近1年,未见复发。

其他文献
目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日常生活上肢失能评估量表(QDUE-HD)进行汉化,并对其进行信效度检验。方法通过系统的翻译、回译、2轮德尔菲(Delphi)专家咨询和预调查,形成初始量表。应用初始量表对江浙沪地区4所三级甲等医院的21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调查,评价量表的信效度。结果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到含有10个条目2个维度(即持握类和上下臂活动)的正式量表,累计贡献率为69.473%,内容效度指数为
目的观察分析无创吸痰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79例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行双盲法随机分组,观察组40例,采取无创吸痰后雾化吸入的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39例,采取雾化吸入后根据病情采取传统吸痰的方式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症状改善指标包括咳嗽、发热、喘憋、呼吸急促、肺部啰音、每日吸痰次数、住院天数分别
目的分析整形外科手术室护士前瞻性应对方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山西省运城市某2家三级甲等医院和2家非三级甲等医院整形外科手术室护士169名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其一般资料、希望特质、职业期望、职业价值观、职业成熟度和前瞻性应对方式水平,分析前瞻性应对方式影响因素。结果整形外科手术室护士希望特质得分为(31.78 ± 4.24 )分、职业期望得分为(
目的探讨预先指示对癌症患者希望水平和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168例癌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设立预先指示分为2组,没有设立预先指示的对照组患者给予全力抢救,共88例患者,试验组按照患者事先的意愿进行医疗护理,共80例患者。比较2组患者癌症希望量表和癌症医学应对问卷的得分。结果试验组患者癌症希望量表总得分为(24.83 ± 2.59)分,对照组患者癌症希望量表总得分为(30.0
患儿误食多枚磁铁早期症状多不典型,但在胃肠道内相互吸引会导致严重的胃肠道损伤。对于上消化道磁性异物,早期内镜下治疗有一定的优势,可作为首选。同时,应加强父母和基层医院对磁性异物危害性的高度认识,避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多见于儿童,男性多见。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近期收治了1例反复红色皮疹并渐进增多伴发热患儿,皮疹压片、十二指肠活检发现朗格汉斯细胞,免疫组化提示Langerin、CD1α、S-100蛋白阳性,结合患儿既往存在皮肤、骨损伤,病程中出现反复呕吐,胃镜及活检提示十二指肠受累,最终诊断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多灶、多系统型勒雪病),考虑到多系统受累及预后差,转入血液科行长
目前,多种无需高频电的冷切除技术已逐步应用于结直肠息肉的治疗,其中包括冷活检钳钳除术,冷圈套器息肉切除术,冷黏膜切除术等,本文对各项冷切除技术的临床应用进展,术后相关组织学改变和技术操作及注意事项,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行了综述。
目的探讨低容量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分次服用时间对儿童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的影响,以寻求优化的服药方案。方法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消化内科行麻醉下结肠镜检查的3~18岁患儿,先经纳入和排除标准确定研究对象,后使用方便抽样方法进行分组,其中2016年7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的入院患儿纳入对照组(n=64),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7月31日的入院患儿纳入干预组(n=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是治疗消化道早癌及黏膜下肿瘤的有效手段,与传统的内镜黏膜下切除术相比,ESD术后的人造溃疡面更大,并发症发生率更高。内镜下局部用药是保护创面、防治并发症的重要手段,不但可促进术后患者的恢复,更有助于推动ESD的开展。多聚糖止血粉、组织黏合剂等新型材料在内镜手术中已逐步推广,聚乙醇酸薄膜为术后创面撑起了保护伞,再生医学的进步使得预防食管狭窄有了新方向。相比穿孔及狭窄,ESD
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更多的早期胃癌(EGC)可以通过内镜技术得到诊断和治疗。经内镜下切除者的预后可与行传统外科手术者相媲美,但内镜下治疗仅能切除局部病灶,对受累淋巴结则无能为力,仅淋巴结转移风险极小的病灶才适合行内镜下切除。由于癌灶浸润深度是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在行内镜下EGC切除前需要明确病灶浸润深度。临床上预测EGC浸润深度的内镜技术主要有普通白光内镜、超声内镜、窄带成像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