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都快热爆啦!

来源 :大自然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cec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某些地方可能成为无人区
  多热才真正算热呢?实际上要回答这个问题,关键并非空气温度,而是你的体感温度。如果能够有效地排汗,人是可以在50℃以上的气温下存活一段时间的,但问题在于空气的湿度。科学家认为,当你出汗时,唯一能将体内的热量散出去的方法就是让汗水蒸发掉。蒸发这一过程太重要了,但如果空气湿度接近90%趋于饱和时,你出的汗水没法蒸发,只会有汗水往下滴,就不会失散热量,体热就不会下降。
  为了检测这种热量与湿度的综合效应,科学家们将温度计裹在一条湿布上,使其也体验一把被汗打湿透了的感觉。研究发现,当湿球温度(也称“绝热饱和温度”,就是当前环境仅通过蒸发水分所能达到的最低温度)达到35℃时(即湿度100%环境温度35℃,或湿度75%环境温度40℃),便是人类耐受高温的生存极限了。再高的话,就算躲在阴凉处的健康人,也活不过6个钟头。幸运的是,时至今日世界上还没有什么地方遭受过这样的热浪袭击,虽然2015年7月的伊朗马夏赫尔港已经很接近了,当时环境温度高达46℃,湿度为50%。对此,我们必须敲响警钟了,因为距离这样的情况发生也许只是个时间问题。
  澳大利亞大气科学家认为,未来不管是气温还是空气湿度都会有所增高,因此,风险最高的区域是那些本来湿度就很大的地区,如亚马孙流域、印度河流域以及许多热带国家。只要气温上升6℃~7℃,这些地区就会沦为不适宜人居的地方,除非我们能够大幅度地控制全球变暖,否则有些地区一两百年内就会跨过这条气候警戒线。
  这样的说法甚至可能都低估了现今的严峻形势。2017年8月发表的一份研究成果显示,截至本世纪末,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部分地区的湿球温度有时很可能将超过35℃。该地区拥有15亿人口,占全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其中大多数人还会因为贫穷而毫无防护地暴露在致命的高温下。许多粮食作物很有可能面临减产的危机,特别是小麦、大米、玉米和大豆这些几乎占到为人们所提供热量的近三分之二。但全球气温每升高1℃,这些作物的产量就会降低3%~796。此外,不断攀升的气温也会影响农村劳动者的生产力,这简直就是双重打击。据报道,自2000年以来,全球变暖已经使得印度全国的农村劳动力减少了41.8万人。
  更重要的是,即便气温低于理论上人类生存的极限温度,某些地区还是有可能变为无人区,而且可能都不用等到那个世界末日,悲剧就会发生。事实上,美国国家气象局将任何高于31℃的湿球温度都定性为“极端危险”。因为你的身体自己会产生热量,静止时,身体产热大约在100瓦左右,几乎与一只小型白炽灯泡差不多。然而,在如跑步这样短暂的剧烈运动中,身体产热会超过1000瓦,与微波炉产生的热量相当了。当高于31℃的湿球温度时,这些热量就难以散发出去。科学家指出,人类的肌肉供能效率十分低下:当你发动一辆汽车时,汽油燃烧后可能有60%到70%的能量去驱动轮子,而人的肌体却会将90%的能量以散热的方式耗掉。因此,当我们在高温中步行或是跑步时,我们还必须同时承受自己散发到环境中的热负荷。


  这些措施还会带来其他一些好处,可以减轻电力不稳定或停电造成的影响。
  例如,在电力供应不稳定的发展中国家,气温升高势必会导致停电频发,这即使在发达国家也是在所难免的。另外,高温还会破坏输电设备,使得电缆膨胀和下垂。设计更好的住宅,建设更环保的公共空间以及公共避难所,都可以在热浪来袭之时减轻电网的压力,进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这一点十分重要,根据2016年巴黎气候变化协定的承诺,应该将气温升高控制在2℃以内,否则,到2100年,澳大利亚部分地区的夏季就将演变为长时间的热浪袭击,而一些热带地区甚至可能进入半永久极端高温状态。要是不对温室气体排放加以遏制,那情况将会更糟。如若人为的全球变暖未能及时得到控制,毁灭性的冲击就会来临。热浪还将再次来袭,要如何有效应对甚至转化这些危险的热能,现在的我们必须做出不懈的努力。

其他文献
针对碳纤维牵伸室饱和蒸汽的泄漏问题,利用迷宫原理,提出2种方案对牵伸室入口、出口处密封结构进行改进,采用Fluent软件计算改进前后密封装置的蒸汽泄漏量,得出密封装置的最优结
一项大规模新研究发现,每天食用坚果至少20克,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近30%,降低癌症风险15%,降低早死风险22%,降低呼吸道疾病风险近50%,降低糖尿病风险近40%。该研究还发现,树木坚果(如榛果和胡桃)与花生的效果相同(花生实际上属于豆类)。科学家说,坚果的健康好处在于它们的营养价值。坚果和花生都富含纤维、镁和多元不饱和脂肪酸,这些养分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还能降低胆固醇水平。胡桃和山核桃
从《诗经》到《离骚》,从《古文观止》到唐诗宋词,文言已成为一种文化,在中国5 000年的文明长河中流淌着,如同血液中的一种成分,与血液密不可分。它承载的是中华绵延的文明,是文人墨客的心声。但是现在,在实际教学中,文言学习成为最让学生发憷的事情。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从以下几方面来说一下文言学习中如何开展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克服对文言文的惧怕并攻克教学中的难点。  1 美读美译显神韵  有人
众所周知,构成人的创造力的因素很多,核心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又可分为扩散思维与集中思维。扩散思维,就是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突破原来的知识圈束缚的一种思维方法,主要是指想象、推测的过程。集中思维,就是对各种创造性设想进行分析、整理,最后再依据价值观进行判断的一种思维方法,主要指分析综合,实行正确评价的过程。扩散思维与集中思维,是每个人都具有的。只不过对一般人来说,比较习惯于集中思维,而忽视扩散思
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应培养学生向技术型、应用型人才方向发展,通过职业教育的培养,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培养与本科院校不同方向的紧缺人才,才是高等职业院校计算机教学的必由之
全面提高学生的钢琴水平,教师应按照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差异因材施教,不仅使学生扎扎实实地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演奏技巧,而且还应教会学生从复杂的、感性的钢琴弹奏中学会一种科学的、理性的练习方法。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教师应提醒学生在以下几方面特别加以留心。  1 练琴中的重复问题  在钢琴的学习和练习过程中,重复是一种符合学习规律的科学方法,但必须合理运用。许多学生每天练习就是从头到
社会上将高职高专人才的培养规格定位成高技能人才,这就客观地要求高职院校把学生的能力培养作为促进就业的着眼点。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在学习审计课程中,应着力培养自己的一般
2018年可能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年份之一,极端高温肆虐全球,多国气温都己打破纪录。6月至7月,包含北极圈在内的全球多地气温普遍上升,出现极端高温天气。7月下旬,北极圈内气温己达32℃。挪威部分地区气温达到创纪录的33.5℃。由于气候异常干燥温暖,森林火险持续上升。瑞典7月中旬大约发生了50起森林火灾,其中10余起发生在北极圈内。  极端天气为何肆虐全球?世界气象组织认为,极端天气频发与温室气体排放
在干摩擦、水润滑、油润滑3种不同润滑条件下对氧化铝陶瓷进行摩擦磨损试验。利用SEM对磨损后的磨痕进行观察并进行显微组织结构分析,探讨不同介质下氧化铝陶瓷的磨损机制。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