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现代化模式比较

来源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130756743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是中国20世纪现代化的三面伟大旗帜,孙中山追求的是资本主义现代化,毛泽东走的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邓小平取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三种现代化的模式在所有制结构、经济组织形式及运行机制、国家权力结构等方面完全不同,文章经过评析和比较,得出一个基本结论:邓小平的现代化模式更加符合中国国情,是能够引导中国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现代化新路.
其他文献
随着以计算机及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的不断深入,因网络技术而衍生的一系列法律问题层出不穷.文章通过对网络服务商及其链接技术的分析,明确其所应承担的责任,得出结论: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发展的客观历史过程,也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转移国内经济危机的主观活动过程.几百年来,资本主义通过商品输出、资本输出和低级产业输出,有效缓解了国内
我国20多年农业经济体制改革是典型的渐进武的需求诱导性制度变迁.这种变革难免产生外部性、"搭便车"及制度供给滞后等问题,因而必须及时进行强制性制度安排来矫正诱导性制度
信息技术推动了教学改革的步伐,学校把信息技术运用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中,我们只有从思想观念上产生根本的改变,才能使信息技术更好的服务于教育教学之中。
文章从政治学的"合法性"入手,分析了执政党执政合法性的基础,探讨了政绩和意识形态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巩固的重要性,并由此得出,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改善党的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