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比较研究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两个或两个以上有联系的事物进行考察,寻找异同,探求规律的方法。高中历史教学中,比较研究是极为重要的研究方法,有助于学生全面认识、深刻理解历史现象,探寻隐性特征、本质规律,更能让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学会学习[1]。下文,笔者就人教版历史必修一《鸦片战争》一课,例谈比较研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一、对战争背景的比较研究
鸦片战争的背景分析,历来是课堂教学的难点。教学中,引入丰富史料进行比较研究是深化课堂教学的法宝。
据黄爵滋于1838年上《严塞漏卮以培国本疏》记载:“自道光三年至十一年,几漏银一千八百万两。自十一年至十四年,岁漏银二千余万两。自十四年至今,渐漏至三千万两之多,此外……以中国有用之财,堵海外无穷之壑,易此害人之物,渐成病国之忧”[2];林则徐亦痛陈:“当鸦片未盛行之时,吸食者不过害及其身,故杖徒已足蔽辜;迨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3]。可见,鸦片走私造成中国白银外流、腐蚀思想、害及肉体,更导致军队战斗力下降和财政危机,根本上危及清政府统治。
然英国勋爵律劳卑在日记中坦白:“用一支军队封锁住天朝的海岸……一只炮艇就会轻而易举地在中国掀起一场革命,就会使他们对外国贸易开放口岸”[4]。他竟然认为:“正义在我们这一边……中国的民众没准会盼望这样的一支军队到来,来把他们从最专制的压迫制度下解放出来……把他们抓在我们手里,是一个仁慈的行动”[5]。这都证明,英国发动战争的目的是為掠夺中国广阔市场和原料,却为发动战争树立“正义”的支撑。林则徐禁烟只是英国发动战争的借口,但绝不是可以发动战争的逻辑。1839年的《义律致巴麦尊私人机密件》甚至宣称:“这是把我们将来和这个帝国的商务安放在稳固而广阔的基础之上的最有希望的机会”[6]。显然,英国一方认为这是一场充满正义的通商战争,否认侵华的本质意图,与中方认识截然相反。
通过中外史料比较研究,同学们可以清晰认识到战争双方的认识差异和英国发动战争的真实意图,意识到双方立场不同对事件的评价不同,但要谨防简化差异的倾向,培养开放性思维和逆向思维的能力。继续追问:英国为掠夺市场和原料发动战争,是不是所有英国人都主战?关于鸦片战争的爆发,后人又是如何评论的?
事实上,1939年的《泰晤士报》记载:“我们在发展和鼓励鸦片贸易方面的罪行,确实是一种滔天大罪,它会招致至高无上的上帝对我们无比愤怒……为鸦片开战是不可思议的。”[7]。1840年,威廉·格拉斯顿议员指出:“这种战争的起源是不正义的,精心设计去进行这种战争,是为了给这个国家蒙上永久的耻辱……”[8]。
然孙中山却认为:“林则徐焚毁烟土一案,酿成莫大祸事,是未根据条约,不知公理之野蛮举动”[9],将鸦片战争的问题归咎于清政府和林则徐;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舆论又将鸦片战争的问题都归咎于帝国主义的入侵,服务于中国革命反帝反封建的需要;直至当代,诸多名家如袁伟时教授则更倾向于从文明史观的角度分析:“鸦片战争不仅仅是一场关于鸦片贸易的战争,更是两种不同文明的撞击”[10]。
通过基于丰富史料的横向比较、逆向分析,势必深化同学们对鸦片战争背景的理性认识,培养学生思辨能力而非教材结论的机械识记,更让同学们明白:历史研究应综合史料,比较研究中去伪存真,从立场、价值观、时代背景等全面、客观、辩证地品评历史。
二、对林则徐评价的比较研究
历史人物评价是历史选修教学的重要内容,而在必修教学阶段渗透选修知识是惯用的教学策略。就本课对林则徐人物评价而言,综合运用比较研究法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材料一:……他至少拥有四名翻译,终日为他翻译英文书报,他本人亦将这些情报垦册一以供参考。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材料二:逆船倏南倏北,来去自如,我则枝枝节节而防之,濒海大小门口不啻累万,防之可胜防乎?果能亟筹船炮,速募水军,得敢死士而用之,彼北亦北,彼南亦南,其费虽若甚繁,实比陆战分屯、远途征调,所省为多。
——《林则徐书简》1841年9月
【解读】材料可知,林则徐努力探求新知,组建水军,与敌对抗,避免被动挨打,是一大进步。
材料三:彼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若我炮不能及彼,彼炮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彼之放炮,如内地之放排枪,连声不断,我放一炮后,须辗转移时,再放一炮,是技不熟也……
——《林则徐书简》1842年9月
【解读】林则徐既有接纳新知的开明,又有御侮的民族勇气,提出御敌要诀,虽谈不上是完整的救国方案,但积极进取的精神值得肯定。
材料四:义律在商馆宣布,以英国政府的名义要求本国鸦片商人将所有的鸦片交出,由他转交给中国政府……没有意识到,驻华商务总监督给钦差大臣的第一份禀帖,改变了林则徐使命的性质,即由针对境内外国人的反走私行动,变成中英两国官员间的交涉。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解读】由于林则徐缺乏近代外交观念,没有认识到事情的不利转向。一转手之间,英商的鸦片变成了大英帝国的鸦片。
材料五:1840年6月中旬,英军抵达广东沿海的战舰已达4艘,而林则徐在奏折上却说:“伏查英夷近日来船,所配兵械较多,实仍载运鸦片。”
——《林则徐集·奏稿》
材料六:夷兵除枪炮之外,击刺步伐俱非所娴,而腿足裹缠,结束严密,屈伸皆所不便,若至岸上更无能为,是其强非不可制也。
——《林则徐集·奏稿》
【解读】材料五指出林则徐竟将一次即将到来的战争判断为一次大规模的鸦片武装走私。战争到来,前方主帅没有发出战争警报;材料六中,林则徐甚至认为英军毫无陆战能力。这两个例子反映出林则徐对英军的无知,说明林则徐的眼界有限,虚骄懵懂。 综合比较上述材料不难发现,尽管林则徐是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但他对外交观念、战争判断等又认识不足。因此,我们对历史人物评价切不可“贴标签”。每一代人都在主观、客观的双重限制下去观察、体验世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认识,我们不能带着现在的感情去评价历史人物,而应该通过对丰富史料的比较研究,把他们主观想法和客观时代相结合,这样对他们的评价才是理性、全面、客观的。通过这样的方法,我们才能掌握真实的历史并以史为鉴。
三、对教学设计的比较研究
对教学设计进行比较研究是教师快速成长的重要途径。搜索关键词“鸦片战争”合并“设计”,约有三百万条资料,但经笔者常年积累和对比分析,真正优质的教学设计寥寥。以下,笔者就以边海长和李树全老师关于《鸦片战争》一课优秀教学设计作粗略比较:
1.边海长老师设计的教学思路
第一目:偶然与必然 ——换一种视野探原因
边老师先从两种植物(茶叶和鸦片)的较量入手,再到两个世界(中国、英国)的相遇,分析工业文明与农耕文明的较量和必然结果,使学生认识到近代西方殖民侵略和由此带来的文明碰撞是工业资本主义浪潮席卷全球的必然结果。
第二目:侵略与碰撞 ——多几个角度看过程
先通过表格分析,粗观战争;再从外眼看中国,为何中国英雄受到外国人高度评价?然后两面看中国:全球GDP第一的大国为何挨打且战败?败因何在?有何启示?并引导学生思考“醒与睡的选择”:对于鸦片战争的失败,清朝上下有何反应?付出怎样的惨痛代价?又留下怎样的教训?
第三目:毁灭与新生 ——站一个高点论影响
先是看图画,寻历史,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向中国掠夺了哪些特权?分别破坏了什么主权?从而分析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危害;接着听故事,觅启示:“天要变了”有何寓意?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做出了怎样的反应和改变——“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并蔚成风气;洋务运动兴起,中国的工业化开始起步。
在整个教学设计上,边老师凸显了“伤疤、精神、号角、使命、动力”的课魂内核,整个设计环环紧扣、既有丰富的图文史料,又有冷静的思考拓展,高于教材又不脱离教材,中外对比分析中呈螺旋式递进趋势,大气磅礴。
2.李树全老师设计的教学思路
第一目:两个世界。李老师从“两份国书、两份礼单、两个现象、两种认识”讲起,通过中西对比分析,从细节处审视鸦片战争的背景,小中见大。
第二目:祸起鸦片。李老师分别从鸦片走私、中国禁烟、战争烽烟三个方面,阐述战争的来龙去脉,由浅入深。
第三目:旷世战争。本部分并没有详细的战争经过介绍,而是从瞠目结舌的数字和匪夷所思的攘夷两方面,用宏大的手笔概述战争的悲剧和戏剧化色彩。
第四目:何以至此。先是追问战败的“代价”——《南京条约》的签订及其危害,中国半殖民地社会的开始;然后从“睁眼看世界”和“师夷长技以制夷”引出中国的“觉醒”;再从李鸿章的认识思考:何时才觉醒?并抛出深刻的问题:挨打仅仅是因为落后吗?
与边海长老师的教学设计一样,李老师的设计鲜明地体现了比较研究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特别是第一层次,从“两个世界”的立意入手,剖析鸦片战争中外背景的细节差异,小中见大;李老师还特别注重新史料的运用和对学生史料解读能力的培养,爬梳史料,旁征博引,论证充分,思路严谨,引人入胜。
比较边海长和李树全两位老师的教学构思,无疑是优秀教学设计的典型代表,其共同點是关注教学主题和课堂灵魂,以史实为基准,以宏观的视角和丰富的史料驾驭课堂,不武断、不唯一,通过比较分析给人思维的碰撞和无尽的思考。
通过比较研究,我们方可上下求索,反复求证,跨越时空的阻隔,发掘出历史现象之间的联系,进而探索出历史发展规律,并为社会提供富于启迪性的史学成果 [11]。当下,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更进一步提高了比较分析在教学实践中的功能需求与价值地位。但比较研究绝不等同于简单的对比分析,它是一门学问,有特定的比较条件与具体的研究程序,需要广大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完善,并与教学实践融合,推动教育教学发展。
【注释】
苏蔚连:《浅谈比较法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求知导刊》2016年第15期。
中国史学会:《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一),上海:神州国光社,1954年,第485页。
林则徐:《林则徐集·奏稿》中册,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601页。
蓝诗玲:《鸦片战争》,北京:新星出版社,2015年,第9页。
同[4],第11页。
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第17页。
同[4],第140页。
拉纳·米特:《朱莉亚·洛弗尔的<鸦片战争>评论》,英国《卫报》, https://www.theguardian.com/books/2011/sep/02/opium-war-julia-lovell-review,2011-9-2。
孙中山:《孙中山先山莅临安徽都督府欢迎会的演说》,凤凰网,
http://ah.ifeng.com/a/20161111/5141834_0.shtml,2016-11-11。
武云溥:《袁伟时:让现代文明在中国的土地上生长》,《凤凰周刊》2010年第21期。
张利:《论历史比较研究法的意义和作用》,《许昌师专学报》1996年第4期。
一、对战争背景的比较研究
鸦片战争的背景分析,历来是课堂教学的难点。教学中,引入丰富史料进行比较研究是深化课堂教学的法宝。
据黄爵滋于1838年上《严塞漏卮以培国本疏》记载:“自道光三年至十一年,几漏银一千八百万两。自十一年至十四年,岁漏银二千余万两。自十四年至今,渐漏至三千万两之多,此外……以中国有用之财,堵海外无穷之壑,易此害人之物,渐成病国之忧”[2];林则徐亦痛陈:“当鸦片未盛行之时,吸食者不过害及其身,故杖徒已足蔽辜;迨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3]。可见,鸦片走私造成中国白银外流、腐蚀思想、害及肉体,更导致军队战斗力下降和财政危机,根本上危及清政府统治。
然英国勋爵律劳卑在日记中坦白:“用一支军队封锁住天朝的海岸……一只炮艇就会轻而易举地在中国掀起一场革命,就会使他们对外国贸易开放口岸”[4]。他竟然认为:“正义在我们这一边……中国的民众没准会盼望这样的一支军队到来,来把他们从最专制的压迫制度下解放出来……把他们抓在我们手里,是一个仁慈的行动”[5]。这都证明,英国发动战争的目的是為掠夺中国广阔市场和原料,却为发动战争树立“正义”的支撑。林则徐禁烟只是英国发动战争的借口,但绝不是可以发动战争的逻辑。1839年的《义律致巴麦尊私人机密件》甚至宣称:“这是把我们将来和这个帝国的商务安放在稳固而广阔的基础之上的最有希望的机会”[6]。显然,英国一方认为这是一场充满正义的通商战争,否认侵华的本质意图,与中方认识截然相反。
通过中外史料比较研究,同学们可以清晰认识到战争双方的认识差异和英国发动战争的真实意图,意识到双方立场不同对事件的评价不同,但要谨防简化差异的倾向,培养开放性思维和逆向思维的能力。继续追问:英国为掠夺市场和原料发动战争,是不是所有英国人都主战?关于鸦片战争的爆发,后人又是如何评论的?
事实上,1939年的《泰晤士报》记载:“我们在发展和鼓励鸦片贸易方面的罪行,确实是一种滔天大罪,它会招致至高无上的上帝对我们无比愤怒……为鸦片开战是不可思议的。”[7]。1840年,威廉·格拉斯顿议员指出:“这种战争的起源是不正义的,精心设计去进行这种战争,是为了给这个国家蒙上永久的耻辱……”[8]。
然孙中山却认为:“林则徐焚毁烟土一案,酿成莫大祸事,是未根据条约,不知公理之野蛮举动”[9],将鸦片战争的问题归咎于清政府和林则徐;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舆论又将鸦片战争的问题都归咎于帝国主义的入侵,服务于中国革命反帝反封建的需要;直至当代,诸多名家如袁伟时教授则更倾向于从文明史观的角度分析:“鸦片战争不仅仅是一场关于鸦片贸易的战争,更是两种不同文明的撞击”[10]。
通过基于丰富史料的横向比较、逆向分析,势必深化同学们对鸦片战争背景的理性认识,培养学生思辨能力而非教材结论的机械识记,更让同学们明白:历史研究应综合史料,比较研究中去伪存真,从立场、价值观、时代背景等全面、客观、辩证地品评历史。
二、对林则徐评价的比较研究
历史人物评价是历史选修教学的重要内容,而在必修教学阶段渗透选修知识是惯用的教学策略。就本课对林则徐人物评价而言,综合运用比较研究法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材料一:……他至少拥有四名翻译,终日为他翻译英文书报,他本人亦将这些情报垦册一以供参考。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材料二:逆船倏南倏北,来去自如,我则枝枝节节而防之,濒海大小门口不啻累万,防之可胜防乎?果能亟筹船炮,速募水军,得敢死士而用之,彼北亦北,彼南亦南,其费虽若甚繁,实比陆战分屯、远途征调,所省为多。
——《林则徐书简》1841年9月
【解读】材料可知,林则徐努力探求新知,组建水军,与敌对抗,避免被动挨打,是一大进步。
材料三:彼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若我炮不能及彼,彼炮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彼之放炮,如内地之放排枪,连声不断,我放一炮后,须辗转移时,再放一炮,是技不熟也……
——《林则徐书简》1842年9月
【解读】林则徐既有接纳新知的开明,又有御侮的民族勇气,提出御敌要诀,虽谈不上是完整的救国方案,但积极进取的精神值得肯定。
材料四:义律在商馆宣布,以英国政府的名义要求本国鸦片商人将所有的鸦片交出,由他转交给中国政府……没有意识到,驻华商务总监督给钦差大臣的第一份禀帖,改变了林则徐使命的性质,即由针对境内外国人的反走私行动,变成中英两国官员间的交涉。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解读】由于林则徐缺乏近代外交观念,没有认识到事情的不利转向。一转手之间,英商的鸦片变成了大英帝国的鸦片。
材料五:1840年6月中旬,英军抵达广东沿海的战舰已达4艘,而林则徐在奏折上却说:“伏查英夷近日来船,所配兵械较多,实仍载运鸦片。”
——《林则徐集·奏稿》
材料六:夷兵除枪炮之外,击刺步伐俱非所娴,而腿足裹缠,结束严密,屈伸皆所不便,若至岸上更无能为,是其强非不可制也。
——《林则徐集·奏稿》
【解读】材料五指出林则徐竟将一次即将到来的战争判断为一次大规模的鸦片武装走私。战争到来,前方主帅没有发出战争警报;材料六中,林则徐甚至认为英军毫无陆战能力。这两个例子反映出林则徐对英军的无知,说明林则徐的眼界有限,虚骄懵懂。 综合比较上述材料不难发现,尽管林则徐是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但他对外交观念、战争判断等又认识不足。因此,我们对历史人物评价切不可“贴标签”。每一代人都在主观、客观的双重限制下去观察、体验世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认识,我们不能带着现在的感情去评价历史人物,而应该通过对丰富史料的比较研究,把他们主观想法和客观时代相结合,这样对他们的评价才是理性、全面、客观的。通过这样的方法,我们才能掌握真实的历史并以史为鉴。
三、对教学设计的比较研究
对教学设计进行比较研究是教师快速成长的重要途径。搜索关键词“鸦片战争”合并“设计”,约有三百万条资料,但经笔者常年积累和对比分析,真正优质的教学设计寥寥。以下,笔者就以边海长和李树全老师关于《鸦片战争》一课优秀教学设计作粗略比较:
1.边海长老师设计的教学思路
第一目:偶然与必然 ——换一种视野探原因
边老师先从两种植物(茶叶和鸦片)的较量入手,再到两个世界(中国、英国)的相遇,分析工业文明与农耕文明的较量和必然结果,使学生认识到近代西方殖民侵略和由此带来的文明碰撞是工业资本主义浪潮席卷全球的必然结果。
第二目:侵略与碰撞 ——多几个角度看过程
先通过表格分析,粗观战争;再从外眼看中国,为何中国英雄受到外国人高度评价?然后两面看中国:全球GDP第一的大国为何挨打且战败?败因何在?有何启示?并引导学生思考“醒与睡的选择”:对于鸦片战争的失败,清朝上下有何反应?付出怎样的惨痛代价?又留下怎样的教训?
第三目:毁灭与新生 ——站一个高点论影响
先是看图画,寻历史,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向中国掠夺了哪些特权?分别破坏了什么主权?从而分析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危害;接着听故事,觅启示:“天要变了”有何寓意?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做出了怎样的反应和改变——“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并蔚成风气;洋务运动兴起,中国的工业化开始起步。
在整个教学设计上,边老师凸显了“伤疤、精神、号角、使命、动力”的课魂内核,整个设计环环紧扣、既有丰富的图文史料,又有冷静的思考拓展,高于教材又不脱离教材,中外对比分析中呈螺旋式递进趋势,大气磅礴。
2.李树全老师设计的教学思路
第一目:两个世界。李老师从“两份国书、两份礼单、两个现象、两种认识”讲起,通过中西对比分析,从细节处审视鸦片战争的背景,小中见大。
第二目:祸起鸦片。李老师分别从鸦片走私、中国禁烟、战争烽烟三个方面,阐述战争的来龙去脉,由浅入深。
第三目:旷世战争。本部分并没有详细的战争经过介绍,而是从瞠目结舌的数字和匪夷所思的攘夷两方面,用宏大的手笔概述战争的悲剧和戏剧化色彩。
第四目:何以至此。先是追问战败的“代价”——《南京条约》的签订及其危害,中国半殖民地社会的开始;然后从“睁眼看世界”和“师夷长技以制夷”引出中国的“觉醒”;再从李鸿章的认识思考:何时才觉醒?并抛出深刻的问题:挨打仅仅是因为落后吗?
与边海长老师的教学设计一样,李老师的设计鲜明地体现了比较研究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特别是第一层次,从“两个世界”的立意入手,剖析鸦片战争中外背景的细节差异,小中见大;李老师还特别注重新史料的运用和对学生史料解读能力的培养,爬梳史料,旁征博引,论证充分,思路严谨,引人入胜。
比较边海长和李树全两位老师的教学构思,无疑是优秀教学设计的典型代表,其共同點是关注教学主题和课堂灵魂,以史实为基准,以宏观的视角和丰富的史料驾驭课堂,不武断、不唯一,通过比较分析给人思维的碰撞和无尽的思考。
通过比较研究,我们方可上下求索,反复求证,跨越时空的阻隔,发掘出历史现象之间的联系,进而探索出历史发展规律,并为社会提供富于启迪性的史学成果 [11]。当下,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更进一步提高了比较分析在教学实践中的功能需求与价值地位。但比较研究绝不等同于简单的对比分析,它是一门学问,有特定的比较条件与具体的研究程序,需要广大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完善,并与教学实践融合,推动教育教学发展。
【注释】
苏蔚连:《浅谈比较法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求知导刊》2016年第15期。
中国史学会:《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一),上海:神州国光社,1954年,第485页。
林则徐:《林则徐集·奏稿》中册,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601页。
蓝诗玲:《鸦片战争》,北京:新星出版社,2015年,第9页。
同[4],第11页。
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第17页。
同[4],第140页。
拉纳·米特:《朱莉亚·洛弗尔的<鸦片战争>评论》,英国《卫报》, https://www.theguardian.com/books/2011/sep/02/opium-war-julia-lovell-review,2011-9-2。
孙中山:《孙中山先山莅临安徽都督府欢迎会的演说》,凤凰网,
http://ah.ifeng.com/a/20161111/5141834_0.shtml,2016-11-11。
武云溥:《袁伟时:让现代文明在中国的土地上生长》,《凤凰周刊》2010年第21期。
张利:《论历史比较研究法的意义和作用》,《许昌师专学报》1996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