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大学生志愿活动在知识经济时代具有重要的价值合理性:有助于促进当代中国实现知识取代资本权威在社会中的主导地位,达至“知识和资本的交叉点”,全面实现以人为本;促进当代中国第四次社会大分工的顺利进行,引领社会更好地发展;促进社会整体实践“共生智慧”,使广大人民获得自由和幸福。
关键词 知识经济 志愿活动 价值合理性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导因素。作为知识的重要继承者和发展者的大学生在这个时代的地位日益重要。探讨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志愿活动的价值合理性,不仅有助于把握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脉搏,促进民族复兴的实现,也有助于引领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1 “知识和资本的交叉点”——以人为本
志愿活动有助于促成当代中国社会知识普遍取代资本的权威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主导地位,全面实现以人为本。
首先,大学生志愿活动有助于引领当代中国运用知识的权威超越资本的权威,达至知识和资本的交叉点,真正实现以人为本。
在日显雏形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从工商业中超拔而出,知识越来越成为超越和取代权力、金钱的强大“资本”,人的价值和尊严从根本上来说就在于对知识的拥有和运用。正如有学者所说:“伴随着自然经济、资本经济、知识经济的转换,在人的社会关系上,也将出现从‘官本位’到‘资本位’、再到‘知本位’的转换。也就是说,当知识和科技在生产力诸要素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时候,众多的爱因斯坦必将在社会生活中处于中心地位。……对知识经济中的人们来说,人的价值在于创新的思维能力,这是机器和电脑都无法替代的功能。因此,一个人凭自己的知识和创新成果就可以赢得社会的荣誉和尊敬。”①
大学生是社会中的特殊群体,是社会的智慧、正义和良心的代表者。大学生志愿活动是大学生依靠自身的力量、才智和广泛的社会认同来引领整个社会普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用“以人为本”的精神自觉主动关怀人的劳动、关怀和帮助劳动者,帮扶和救助社会弱势群体。这是大学生志愿活动价值合理性的重要体现。志愿活动使大学生引领社会整体逐渐实现“知识和资本的交叉点”,普遍认同并且运用以人为本的精神来不断克服资本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来自物质和精神等方面的诸多束缚和限制,使更多人能够运用知识来改变自身和他人的命运,过上有价值有尊严的生活。
第二,大学生志愿活动有助于实现公平的教育,从而有助于实现知识和资本的交叉点,真正实现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与公平的教育密切相关。实现公平的教育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实现以人为本才能增强捍卫公平的教育的能力。一个不能捍卫教育公平的社会很难说它能够充分代表和维护广大人民的利益,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制约以人为本实现的原因很多,但教育不足和教育不均衡是重要原因之一。有论者指出:“在正义的任何含义上,这些教育上的‘极端贫困者’都是弱者。目前社会上所称之为弱势群体,如农民、妇女、失业者、老少边穷地区的人们,大都具有受教育水平低下的特征。”②
社会主义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提高国民素质不仅是实现民族复兴的主体要件,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也是实现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使“人成为人本身”的必要条件。大学生志愿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于通过各种途径(如大学生“义务助学”、发动社会力量捐助失学儿童和贫弱家庭等)使广大人民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后代能够公平地享有受教育的权利,能够通过接受教育拥有知识而改变贫弱的困境,甚至通过奋斗拼搏而为国家、为人民建功立业,成为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由此我们说志愿活动成为当代中国实现以人为本的重要助推力。
第三,大学生志愿活动有助于建立先进的社会关系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从而有助于实现知识和资本的交叉点,真正实现以人为本。
马克思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③
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民族逐渐走向富强的道路,社会主义中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物质条件仍然普遍不足,我们需要作出相当的努力来促成梦想的实现。
社会要实现跨越式的发展,需要在尊重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与创造性。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要赶超先进摆脱被动挨打的境况,可以在尊重社会发展规律的前提下,首先建立一种先进的生产关系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进而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
当代中国已经建立了一种先进的生产关系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由此加快了中华民族复兴的步伐。党和国家提出一系列科学的理论和战略,如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三个有利于”标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理论,文化强国战略等等。大学生志愿活动的价值与党和国家的这些理论和战略正相契合,所以它是促进这些理论和战略贯彻落实的强大推动力。
总之,大学生志愿活动的开展促进整个社会日益接受并且践行知识的权威和力量,用先进理论、知识来指导社会关系特别是生产关系的发展,由此来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中国社会的知识生产力,从而加快了民族复兴的步伐。
2 第四次大分工与社会发展的引领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是对以资本为主导的工业时代的超越,大学生志愿活动能够促进当代中国第四次社会大分工的顺利进行,在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引领社会发展的方向,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首先,大学生志愿活动有助于形成一个有计划地从事生产和分配的自觉的社会生产组织,这就有利于第四次社会大分工的实现和社会发展的引领。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只有一个有计划地从事生产和分配的自觉的社会生产组织,才能在社会方面把人从其余的动物中提升出来,正像生产一般曾经在物种方面把人从其余的动物中提升出来一样。历史的发展使这种社会生产组织日益成为必要,也日益成为可能。”④ 恩格斯所指出的这种社会生产组织就是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条件下的社会生产组织,是人类社会在第四次大分工条件下才能实现的社会生产组织。第四次大分工是知识作为一种生产事业从工业和商业中分化出来,由知识超越和取代资本而主导社会生产和劳动分工,这就形成以人的知识为主导的有计划地从事生产和分配的自觉的社会生产组织。
人类社会的第四次大分工将全面地变革人类以往的奴役和压迫人的一切生产组织,它将彻底消除工农差别、城乡差别、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差别。这是对自然、社会和人的生产力的真正全面彻底的解放,是自然、社会和人的联合生产力的全面的生成和实现。因此这就意味着在社会方面把人从动物中提升出来,使人成为自由全面发展的人。人的劳动成为自由自觉的活动,成为人的自我实现的需要,使人与自然、社会和他人形成相互生成、相互实现的和谐的共赢的发展。
大学生志愿活动通过大学生自身及其引领社会的力量帮扶和救助弱势群体,保护自然,爱护环境,不仅使更多人共享社会发展成果,而且在更广泛和更深刻的意义上使整个社会成员普遍尊重和认同知识的权威,尊重和认同劳动、创造和奉献的意义和价值,并由此自觉追求劳动、创造和奉献的积极人生。
这就有利于形成有计划地从事生产和分配的自觉的社会生产组织,和形成这种组织的主体条件即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形成自然、社会和人之间及其内部的普遍的全面的物质和精神的变换,形成自然、社会和人之间共赢的发展。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我们说大学生志愿活动引领当代中国社会实现和谐的共赢的发展,志愿活动是大学生引领当代中国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的社会设计”。
第二,大学生志愿活动有助于消除当代中国社会的三大差别,这有助于加快第四次大分工的实现。志愿活动引领中国人民在现实的条件下实现相对的“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不断向共产主义社会迈进。
第四次大分工将凭借知识的力量和权威日益消除强制性劳动分工,消除阶级差别、城乡差别、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的差别。这种分工使劳动日益成为生命的内在的需要,而不再把追逐名利、谋生等需要放在首位,由此社会才能不断超越资本主义的狭隘界限,真正向“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不断迈进。
大学生作为社会成员,处在正在不断汲取科学知识和人生智慧的自由的全面发展阶段。但还未真正走向社会,其自身具有纯洁性、知识性、理想性等特点。大学生志愿活动普遍排除了追逐名利、谋生等需求,其旨在以一己之力来影响、改造社会,不断消除三大差别,引领中华民族在和谐发展中实现繁荣富强。大学生志愿活动有利于当代中国社会整体日益认同并实践知识的力量和权威,努力在现实的条件下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追求创造和奉献的积极人生,全面确证和实现生命的本质力量。
第三,大学生志愿活动有利于引领当代中国社会实现“知本”全面超越“资本”,扫除第四次大分工的发展的诸多障碍,实现中华民族跨越式的大发展。
志愿活动是大学生引领当代中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更好地吸收和借鉴包括资本主义在内的一切人类创造的文明成果,克服各种挑战和困难,更好更快地发展的重要保证。
大学生是社会的勇于和善于学习的先进的代表者。志愿者在志愿活动中展现出的自由、平等、博爱的优秀品质、孜孜以求、不屈不挠的坚定意志、正直、善良、诚信的德性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们的积极诉求。志愿活动引领当代中国社会勇于和善于追求人类世界的真善美,积极融入全球化的浪潮中去拼搏奋进、创造和奉献,为民族复兴和个体的美好未来而贡献出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当今世界是全球化的世界,全球化给当代中国既带来了发展的机遇也带来了各种挑战。大学生志愿活动有助于凝聚中华民族整体的智慧和力量来吸纳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各种有益的人类文明成果,同时也最大程度地消解各种不利影响。这就有利于促进当代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全面解放和发展,有利于促进当代中国第四次社会大分工的顺利进行,使中华民族在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发展中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3 “共生智慧”与自由幸福生活的实现
古往今来,成功的理想因素被归之为“天时、地利、人和”,而且“人和”最重要。概言之,就是个体与自然、社会以及他人的力量与智慧的聚合。这类之于马克思所说的理想社会的人们能够实现对联合生产力的拥有与运用,即“对生产力总和的占有以及由此而来的才能总和的发挥”。⑤
大学生志愿活动有利于创造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力量,即“天时、地利、人和”的联合生产力。因为它不仅能够指导个体追求成功和梦想,同样也适合指导整体梦想的实现。在实践中,我们把它概括为合作方能共赢,给人的启示则是只有带给他人自由和幸福的人才是最自由和最幸福的人。大学生志愿活动不仅能让被帮扶对象和志愿者自身体验到自由和幸福,也能坚定其他受到志愿活动影响的众多社会成员追求自由和幸福的理念。这是一种生存的大智慧,即共生智慧,它是当今时代正在生成和实现的一种重要的生产力,即社会科学的生产力。
生产力中包含科学,作为社会科学的生产力是生存智慧的生产力。它是一种知识,但又超然于知识,是一种宏观意义的联合生产力:“生存大智慧的作用并不在于指导物质操作和社会操作,而首先在于指导人们的价值取舍,指导人类的努力方向。各门具体科学主要提供知识,哲学则主要提供生存大智慧。现代人只重知识,不重生存大智慧,这便使现代人一方面强大得可怕,一方面愚蠢得可悲。出路应在于,全人类普遍地构建起共生智慧,使每一个人都成为实践‘天人合一’的‘君子’或‘天民’。”⑥
在当今中国,作为联合生产力的社会科学的生产力的发展与自然科学的生产力的发展不够协调,出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失衡。这不仅不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不利于人们对自由幸福生活的追求。大学生志愿活动能在一定程度上引领社会整体正确处理个体与自然、社会以及他人的关系,深刻把握人生发展的脉搏,追求真正的自由和幸福,即在劳动、创造和奉献中获得个体的自由和幸福。
大学生志愿活动使人们逐渐认同这种观点:个人与自然、社会和他人在本质上是共生和谐的有机统一体,人类应在相互生成和相互实现的统一体中追求成功和梦想。志愿活动体现了“共生智慧”这种生存大智慧。志愿活动的开展能够引领中华民族重视并实践这种生存智慧,实现中国最大多数人的自由和幸福。
注释
① 许明达.第三个台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397.
② 孙伯良.知识经济社会中的价值、分配和经济运行[M].上海:三联书店,2008:158.
③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3.
④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5.
⑤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73.
⑥ 李思强.共生构建说:论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94.
关键词 知识经济 志愿活动 价值合理性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导因素。作为知识的重要继承者和发展者的大学生在这个时代的地位日益重要。探讨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志愿活动的价值合理性,不仅有助于把握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脉搏,促进民族复兴的实现,也有助于引领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1 “知识和资本的交叉点”——以人为本
志愿活动有助于促成当代中国社会知识普遍取代资本的权威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主导地位,全面实现以人为本。
首先,大学生志愿活动有助于引领当代中国运用知识的权威超越资本的权威,达至知识和资本的交叉点,真正实现以人为本。
在日显雏形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从工商业中超拔而出,知识越来越成为超越和取代权力、金钱的强大“资本”,人的价值和尊严从根本上来说就在于对知识的拥有和运用。正如有学者所说:“伴随着自然经济、资本经济、知识经济的转换,在人的社会关系上,也将出现从‘官本位’到‘资本位’、再到‘知本位’的转换。也就是说,当知识和科技在生产力诸要素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时候,众多的爱因斯坦必将在社会生活中处于中心地位。……对知识经济中的人们来说,人的价值在于创新的思维能力,这是机器和电脑都无法替代的功能。因此,一个人凭自己的知识和创新成果就可以赢得社会的荣誉和尊敬。”①
大学生是社会中的特殊群体,是社会的智慧、正义和良心的代表者。大学生志愿活动是大学生依靠自身的力量、才智和广泛的社会认同来引领整个社会普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用“以人为本”的精神自觉主动关怀人的劳动、关怀和帮助劳动者,帮扶和救助社会弱势群体。这是大学生志愿活动价值合理性的重要体现。志愿活动使大学生引领社会整体逐渐实现“知识和资本的交叉点”,普遍认同并且运用以人为本的精神来不断克服资本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来自物质和精神等方面的诸多束缚和限制,使更多人能够运用知识来改变自身和他人的命运,过上有价值有尊严的生活。
第二,大学生志愿活动有助于实现公平的教育,从而有助于实现知识和资本的交叉点,真正实现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与公平的教育密切相关。实现公平的教育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实现以人为本才能增强捍卫公平的教育的能力。一个不能捍卫教育公平的社会很难说它能够充分代表和维护广大人民的利益,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制约以人为本实现的原因很多,但教育不足和教育不均衡是重要原因之一。有论者指出:“在正义的任何含义上,这些教育上的‘极端贫困者’都是弱者。目前社会上所称之为弱势群体,如农民、妇女、失业者、老少边穷地区的人们,大都具有受教育水平低下的特征。”②
社会主义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提高国民素质不仅是实现民族复兴的主体要件,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也是实现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使“人成为人本身”的必要条件。大学生志愿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于通过各种途径(如大学生“义务助学”、发动社会力量捐助失学儿童和贫弱家庭等)使广大人民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后代能够公平地享有受教育的权利,能够通过接受教育拥有知识而改变贫弱的困境,甚至通过奋斗拼搏而为国家、为人民建功立业,成为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由此我们说志愿活动成为当代中国实现以人为本的重要助推力。
第三,大学生志愿活动有助于建立先进的社会关系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从而有助于实现知识和资本的交叉点,真正实现以人为本。
马克思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③
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民族逐渐走向富强的道路,社会主义中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物质条件仍然普遍不足,我们需要作出相当的努力来促成梦想的实现。
社会要实现跨越式的发展,需要在尊重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与创造性。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要赶超先进摆脱被动挨打的境况,可以在尊重社会发展规律的前提下,首先建立一种先进的生产关系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进而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
当代中国已经建立了一种先进的生产关系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由此加快了中华民族复兴的步伐。党和国家提出一系列科学的理论和战略,如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三个有利于”标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理论,文化强国战略等等。大学生志愿活动的价值与党和国家的这些理论和战略正相契合,所以它是促进这些理论和战略贯彻落实的强大推动力。
总之,大学生志愿活动的开展促进整个社会日益接受并且践行知识的权威和力量,用先进理论、知识来指导社会关系特别是生产关系的发展,由此来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中国社会的知识生产力,从而加快了民族复兴的步伐。
2 第四次大分工与社会发展的引领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是对以资本为主导的工业时代的超越,大学生志愿活动能够促进当代中国第四次社会大分工的顺利进行,在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引领社会发展的方向,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首先,大学生志愿活动有助于形成一个有计划地从事生产和分配的自觉的社会生产组织,这就有利于第四次社会大分工的实现和社会发展的引领。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只有一个有计划地从事生产和分配的自觉的社会生产组织,才能在社会方面把人从其余的动物中提升出来,正像生产一般曾经在物种方面把人从其余的动物中提升出来一样。历史的发展使这种社会生产组织日益成为必要,也日益成为可能。”④ 恩格斯所指出的这种社会生产组织就是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条件下的社会生产组织,是人类社会在第四次大分工条件下才能实现的社会生产组织。第四次大分工是知识作为一种生产事业从工业和商业中分化出来,由知识超越和取代资本而主导社会生产和劳动分工,这就形成以人的知识为主导的有计划地从事生产和分配的自觉的社会生产组织。
人类社会的第四次大分工将全面地变革人类以往的奴役和压迫人的一切生产组织,它将彻底消除工农差别、城乡差别、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差别。这是对自然、社会和人的生产力的真正全面彻底的解放,是自然、社会和人的联合生产力的全面的生成和实现。因此这就意味着在社会方面把人从动物中提升出来,使人成为自由全面发展的人。人的劳动成为自由自觉的活动,成为人的自我实现的需要,使人与自然、社会和他人形成相互生成、相互实现的和谐的共赢的发展。
大学生志愿活动通过大学生自身及其引领社会的力量帮扶和救助弱势群体,保护自然,爱护环境,不仅使更多人共享社会发展成果,而且在更广泛和更深刻的意义上使整个社会成员普遍尊重和认同知识的权威,尊重和认同劳动、创造和奉献的意义和价值,并由此自觉追求劳动、创造和奉献的积极人生。
这就有利于形成有计划地从事生产和分配的自觉的社会生产组织,和形成这种组织的主体条件即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形成自然、社会和人之间及其内部的普遍的全面的物质和精神的变换,形成自然、社会和人之间共赢的发展。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我们说大学生志愿活动引领当代中国社会实现和谐的共赢的发展,志愿活动是大学生引领当代中国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的社会设计”。
第二,大学生志愿活动有助于消除当代中国社会的三大差别,这有助于加快第四次大分工的实现。志愿活动引领中国人民在现实的条件下实现相对的“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不断向共产主义社会迈进。
第四次大分工将凭借知识的力量和权威日益消除强制性劳动分工,消除阶级差别、城乡差别、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的差别。这种分工使劳动日益成为生命的内在的需要,而不再把追逐名利、谋生等需要放在首位,由此社会才能不断超越资本主义的狭隘界限,真正向“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不断迈进。
大学生作为社会成员,处在正在不断汲取科学知识和人生智慧的自由的全面发展阶段。但还未真正走向社会,其自身具有纯洁性、知识性、理想性等特点。大学生志愿活动普遍排除了追逐名利、谋生等需求,其旨在以一己之力来影响、改造社会,不断消除三大差别,引领中华民族在和谐发展中实现繁荣富强。大学生志愿活动有利于当代中国社会整体日益认同并实践知识的力量和权威,努力在现实的条件下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追求创造和奉献的积极人生,全面确证和实现生命的本质力量。
第三,大学生志愿活动有利于引领当代中国社会实现“知本”全面超越“资本”,扫除第四次大分工的发展的诸多障碍,实现中华民族跨越式的大发展。
志愿活动是大学生引领当代中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更好地吸收和借鉴包括资本主义在内的一切人类创造的文明成果,克服各种挑战和困难,更好更快地发展的重要保证。
大学生是社会的勇于和善于学习的先进的代表者。志愿者在志愿活动中展现出的自由、平等、博爱的优秀品质、孜孜以求、不屈不挠的坚定意志、正直、善良、诚信的德性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们的积极诉求。志愿活动引领当代中国社会勇于和善于追求人类世界的真善美,积极融入全球化的浪潮中去拼搏奋进、创造和奉献,为民族复兴和个体的美好未来而贡献出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当今世界是全球化的世界,全球化给当代中国既带来了发展的机遇也带来了各种挑战。大学生志愿活动有助于凝聚中华民族整体的智慧和力量来吸纳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各种有益的人类文明成果,同时也最大程度地消解各种不利影响。这就有利于促进当代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全面解放和发展,有利于促进当代中国第四次社会大分工的顺利进行,使中华民族在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发展中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3 “共生智慧”与自由幸福生活的实现
古往今来,成功的理想因素被归之为“天时、地利、人和”,而且“人和”最重要。概言之,就是个体与自然、社会以及他人的力量与智慧的聚合。这类之于马克思所说的理想社会的人们能够实现对联合生产力的拥有与运用,即“对生产力总和的占有以及由此而来的才能总和的发挥”。⑤
大学生志愿活动有利于创造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力量,即“天时、地利、人和”的联合生产力。因为它不仅能够指导个体追求成功和梦想,同样也适合指导整体梦想的实现。在实践中,我们把它概括为合作方能共赢,给人的启示则是只有带给他人自由和幸福的人才是最自由和最幸福的人。大学生志愿活动不仅能让被帮扶对象和志愿者自身体验到自由和幸福,也能坚定其他受到志愿活动影响的众多社会成员追求自由和幸福的理念。这是一种生存的大智慧,即共生智慧,它是当今时代正在生成和实现的一种重要的生产力,即社会科学的生产力。
生产力中包含科学,作为社会科学的生产力是生存智慧的生产力。它是一种知识,但又超然于知识,是一种宏观意义的联合生产力:“生存大智慧的作用并不在于指导物质操作和社会操作,而首先在于指导人们的价值取舍,指导人类的努力方向。各门具体科学主要提供知识,哲学则主要提供生存大智慧。现代人只重知识,不重生存大智慧,这便使现代人一方面强大得可怕,一方面愚蠢得可悲。出路应在于,全人类普遍地构建起共生智慧,使每一个人都成为实践‘天人合一’的‘君子’或‘天民’。”⑥
在当今中国,作为联合生产力的社会科学的生产力的发展与自然科学的生产力的发展不够协调,出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失衡。这不仅不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不利于人们对自由幸福生活的追求。大学生志愿活动能在一定程度上引领社会整体正确处理个体与自然、社会以及他人的关系,深刻把握人生发展的脉搏,追求真正的自由和幸福,即在劳动、创造和奉献中获得个体的自由和幸福。
大学生志愿活动使人们逐渐认同这种观点:个人与自然、社会和他人在本质上是共生和谐的有机统一体,人类应在相互生成和相互实现的统一体中追求成功和梦想。志愿活动体现了“共生智慧”这种生存大智慧。志愿活动的开展能够引领中华民族重视并实践这种生存智慧,实现中国最大多数人的自由和幸福。
注释
① 许明达.第三个台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397.
② 孙伯良.知识经济社会中的价值、分配和经济运行[M].上海:三联书店,2008:158.
③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3.
④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5.
⑤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73.
⑥ 李思强.共生构建说:论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