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就业活动过程的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与培养策略探析

来源 :职业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mztt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大学生找到适宜职业并保持和持续发展相关职业能力的各项能力的综合体现。依据大学生就业活动的过程,可将大学生就业能力归纳为职业选择能力、职业获取能力、职业保持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等四个方面,据此进一步探讨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能力;就业活动过程;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7)10-0059-04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认知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中“就业”指向学生职业持续发展的过程
  目前,对于“就业”存在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的理解是将就业直接定义为学生毕业后是否顺利获取岗位,将就业能力理解为求职应聘能力。广义的理解认为就业除获取工作外,还包括保持工作以及晋升或者再就业的过程。LeeHarvey依据对就业的广义理解,认为就业能力是与获得基本就业、维持就业以及在需要时重新获得就业相关的能力和意愿[1],强调就业能力与个人整个职业生涯相关。这一界定得到我国很多学者的认同,如郭志文和宋俊虹在研究中表明,就业能力是劳动行为人得到某一岗位与获得个人职业发展的能力[2]。肖贻杰将就业能力界定为大学生通过实习和实践,在毕业时具有获得工作岗位的能力,以及获得工作后与晋升职务的能力[3]。大学生的个人职业生涯获得可持续发展,一方面要取得职位,另一方面还要在工作岗位上有好的发挥。伴随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职业需求正在从长期稳定的关系向短期动态的交易型转变,职业间和行业间流动越发普遍。大学生在获取岗位后,依然会面临失业和再就业的问题。大学生就业不仅指向大学生求职应聘的过程,还应指向未来的职业生涯和终身学习的过程。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是与职业相关的综合能力
  就业能力是与就业活动相关的能力,基于就业活动的复杂性,所涉及的能力内容也是多方面的。有的学者认为,就业能力是一种通用能力,是职场上共同需要的、广泛适用的能力组合,而不应指向某一具体职业岗位。如贾利军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本身就具备高度的概括性和广泛的迁移性,因而这种能力理应在一定程度上能超越专业和相关技能的制约而在更高层面上呈现出一种共性[4]。但有的学者则认为,就业能力是与职业相关的能力,如孙长缨在研究中指出,就业能力应该是与职业相关的综合能力[5]。丁振国和赵颖也有类似的观点,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是一种与职业相关的能力,能否适应职业和就业的竞争是这种能力的衡量标准,主要包括职业能力与求职能力[6]。还有的学者将上述两种观点进行了综合,如宋国学认为,就业能力是通用能力和专业技能的集合[7]。能力是与特定活动相联系的,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特征。因此,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认知应该基于对就业活动内容分析的基础之上。无论是对于就业活动的狭义和广义的理解,就业的活动内容均与职业有关。因此,大学生就业能力是与职业有关的综合能力。
  (三)大学生就业能力价值不仅体现于满足社会需求,还要体现于学生主体的价值和理想的实现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价值是满足社会需求,还是体现学生主体的价值和理想的实现?郑晓明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学习和综合素质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8]”从中可以看出,其强调高校是就业能力的培养主体,就业能力的价值在满足社会需求外还应该为实现学生个人理想和价值服务。美国教育与就业委员会将就业能力定义为在劳动力市场上通过充分就业机会实现潜能的自信,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应该围绕学生的理想实现和自身价值的体现[3]。
  自大学扩招以来,我国每年的就业人数逐渐增多,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矛盾加剧,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在此背景下,从社会需求的角度探讨就业能力的内涵和结构成为主要的研究视角。社会需求视角下的就业能力内涵界定,强调就业能力的价值在于通过满足用人单位需求,进而保证学生实现就业,其关注的重点在于就业问题。但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就业目标已经早已从生存层面上升到更高层次,大学生除满足自身的生存需要外,还需要借助就业使自己成为社会生活中有个性的成员,为社会做出贡献,同时获得尊重和人生价值,获得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就业成功的标志已不单单是获得工作保障,而是转向就业主体的心理成功方面。因此,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价值不仅是社会对适用人才的迫切需求,也是学生个人价值、实现个人理想的内在需求的体现[9]。
  二、基于就业活动过程的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分析
  就业活动过程并非只是用人单位对学生选择的过程,也是学生对职业评价、选择、判断的过程。施炜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内含两个阶段:一是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二是获得职业并维持职业、在工作中取得绩效,实现职业的可持续发展[10]。据此,笔者认为,大学生就业活动过程可以细分为四个阶段,即职业选择、职业获取、职业保持和职业发展。
  首先,大学生通过各种信息来源获取与职业岗位相关的各种信息,并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信息进行分析评价后,确定自己的求职方向与对象,这一阶段为职业选择阶段。其次,大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职业方向到就业市场中通过求职应聘的方式获得工作机会,这一阶段为职业获取阶段。再次,在大学生获取工作岗位后,开始进入相应的工作岗位中从事相应的岗位工作,这一阶段为职业保持阶段。最后,大学生入职后,能够适应环境和组织管理需求的变化获得收入与职业地位的晋升,这一阶段为职业发展阶段。根据就业活动不同阶段的就业目标,可以将就业能力归纳为职业选择能力、职业获取能力、职业保持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四個维度。(见图1)
  职业选择能力主要反映大学生能否对适宜自己主体特征的职业方向进行正确选择,表现为对就业信息来源、信息准确性的评价、就业选择关注,以及备选单位与个人特征匹配程度的判断能力,具体包括自我认知能力、社会认知能力和职业信息分析评价能力等。其中,认知能力是与职业信息获取渠道认知、自我个性特征认知及职业特征认知相关的能力,大学生对于自我和职业特征认识程度越深、越准确,越容易找到与自身特征匹配度较高的岗位,越容易激发学生在工作中的职业潜能,实现个人价值,获得职业满足。职业获取能力反映的是学生在求职应聘时所表现出来的竞争能力,主要包括自我表现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等。职业保持能力表现为对具体职业岗位的胜任程度,工作保持需要具备相应的职业素质(如诚信、责任感、忠诚、自我控制等)、基础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和与岗位要求相关的专业能力(专业理论基础能力与专业实践能力)。职业发展能力往往与具体的工作联系不是很紧密,但却是与适应岗位间流动、职务升迁或再就业相关的能力,主要包括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能力等。   三、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策略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目标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与大学生获得适宜的职业,并且维持职业可持续发展相关的各种能力之综合,是高等教育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本质所在[10]。据此,大学生就业能力目标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1.通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获得可持续就业能力
  研究表明,学生在大学期间获得的就业能力一旦形成,便会以一种心理能量保存下来,成为个人职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学生与用人单位同属于就业活动的相关利益体,因此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除考虑社会需求外,还应为学生终身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这就需要在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过程中,重视学生能力提高意识的培养及职业发展能力的培养。
  2.通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对就业能力形成准确认知
  从现实情况看,大学生对就业能力的认知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过于功利化,如果课程本身与就业无直接关系,便降低学习兴趣和动力,缺乏对就业能力长期及全面发展的认知;二是對就业能力的结构内容认知存在偏差,在相关研究中发现,大学生对就业能力更加注重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等,而对文字表达能力、决策能力和信息识别能力的认知评价较低[11];三是在就业过程中被动适应社会需求,忽略自身主体个性特征,只关注职业获取能力的培养,忽略自我价值理想的实现。学生对就业能力的认知影响到其对自身角色的认知,直接影响到就业质量及职业生涯发展。因此,大学生要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使自己的个性特征与就业岗位达到有效匹配,进而激发自己的潜能实现个人理想,首先需要调整对就业能力的准确认知。
  3.通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找到适合个人特征的职业发展方向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个人在能力、人格、行为或动机等方面均存在着差异,每一种职业也有其特定的职业属性。帕森斯在其著作《职业选择》中,对如何选择职业提出了三条原则:一是清楚了解自己的态度、能力、兴趣、智慧局限和其他特性;二是成功的条件及需要的知识,不同岗位上所具有的优势,不利和补偿,机会和前途;三是两者之间的平衡。很多毕业生因缺乏对自我特征和就业环境的准确认识,而导致无法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岗位,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竞争失败或就业满意度较低的现象。因此,需要通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强化学生对自我的准确认知,使之充分了解自身的就业能力层次及个性优势,以便能够正确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
  (二)构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体系
  1.开展择业教育,提高学生的职业选择能力
  叶菊珍和吴亚梅指出,大学生求职择业时要想在人才市场中突出自己的竞争力,获得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第一位的[12]。职业选择能力的提高是基于学生对自身个性特征及就业环境的准确认知基础上的。因此,通过加强学生对自我和就业环境的了解是提高职业选择能力的重要途径。李伟指出,通过择业教育可以提高学生对自我和就业环境的准确认知[13]。择业教育实施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一是应时时关注社会发展动态,及时对专业课程教材进行扩展和补充;二是通过各种心理学手段,引导学生发现自身的潜在能力和美德;三是系列开展体验式能力训练,使学生通过多次的模拟训练和体验,逐步形成对自身能力和个人特征的准确认知;四是引导大学生参加相关社会实践,使其增加对于相应的岗位职责、任务特征及发展前景的准确认知。
  2.重视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素质,提高学生的职业获取能力
  职业获取能力主要表现为在求职应聘过程中基于自我表现发挥,进而从众多求职者中脱颖而出,获得青睐的职业岗位。目前,企业在招聘中,越发重视就业主体的人格特质,重点包括诚信、敬业精神、责任感与合作精神等。欧少彬在研究中发现,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就业能力存在显著相关性,譬如学生的积极情绪与自信程度直接影响学生在求职应聘过程中的自我表现水平[14]。因此,应通过开展各种人格辅导课程,加强对学生人格素质的培养。
  3.优化课程设置,提高学生的职业保持能力
  职业保持能力是指学生能够在相应的岗位上“留下来”,其必要条件是能够胜任相应的岗位职责要求,这就需要学生必须具备岗位工作所要求必备的基础能力和专业能力。其中,基础能力是指计算机使用、文字表达、人际沟通能力等;专业能力则包括相关专业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对课程的优化可以采取如下途径:一是增加基础能力训练课程,如书面表达和人际沟通方面的课程;二是强化实践能力,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增加实训环节,通过相应的实训任务设置夯实专业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
  4.通过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提高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
  知识经济社会的特征之一是职业转换速度加快,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会不断涌现出新的职业类型。为了更好地适应组织变革和职业流动变化,学生在就业后需要不断变换自己的职业和社会角色,这就需要具备职业发展能力。职业发展能力体现在大学生能够在不同的工作情境和工作内容中实现迁移。高校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即要“授人以鱼”,也要“授人以渔”,变知识传授为学习方法传授。现有的课程教学模式大都采用讲授法教学,这一模式对于知识的传授具有很好的效果,但对于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稍有欠缺。因此,高校应该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通过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信息搜集、分析和处理的方法和逻辑,自主进行知识的归纳、分析和整理,以提高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崔玉娈.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国内外研究综述与问题解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7):21-24.
  [2]宋俊虹,郭志文.就业能力研究:回顾与展望[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4(6):86-91.   [3]肖貽杰.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及高职教育对就业能力影响的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0(13):70-74.
  [4]贾利军.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的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4.
  [5]孙长缨.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7(11):87-88.
  [6]赵频,丁振国.谈高校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之责[J].中国高等教育,2008(24):33-34.
  [7]宋国学.大学毕业生可雇佣性技能的测量与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08(3):64-72.
  [8]郑晓明.“就业能力”论[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3):91-92.
  [9]黄燕飞,万军.基于创业视角的大学生就业能力界定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3(20):84-86.
  [10]施炜.产业转型升级下高校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研究[J].江苏高教,2016(1):108-110.
  [11]康廷虎,王耀,肖付平.基于国际视野的大学生就业能力理论建构与培养路径[J].甘肃社会科学,2013(1):234-238.
  [12]叶菊珍,吴亚梅.认真作好职业规划,提高高职高专学生就业能力[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59-61.
  [13]李伟.基于择业教育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6):112-114.
  [14]欧少彬.大学生积极人格与就业能力相关性研究[D].广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3.
  Analysis of the Graduate’s Employment Ability Structure and Training Strategy Based on the Employment Process
  SONG Xiao-hua,YIN De-bin
  (Shijiazhuang College, Shijiazhuang Hebei 050000,China)
  Abstract: The graduate’s employability is a comprehensive ability that means finding suitable career,maintaining and developing career ability. Based on the graduate’s employment process, the graduate’s employment ability can be included in four aspects, which are career choice ability, career acquisition ability, career maintain ability and career development ability. On the basis of thi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training strategies of the graduate’s employment.
  Key words: the graduate; employment ability; employment proces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其他文献
摘要:现代学徒制是一种新型的职业教育形式,是职业教育界广为采用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国外现代学徒制的教育实践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我国借鉴其经验,根据自身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在一些学校和企业进行试点工作,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我国现代学徒制正处在探索时期,缺乏成熟的实践经验,因而对现代学徒制产生了许多认识误区。本文基于国外现代学徒制,分析我国对现代学徒制的培养目标、实施主体和实施对象的认识误区,并从制度
煤气流量计量在能源计量中一直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由于生产工艺的限制,煤气成分复杂,含有多种粘性物质以及细小颗粒和水分.煤气计量检测设备安装维护的方便与否及其稳定性和准
给出了非线性动态网络含非线性全电容回路、非线怀全电感割集建立状态方程的一种系统方法,该方法以网络拓扑为基础,导出的非线性动态网络状态方程具有一般形式,在非线性网络分析
摘要:构建现代学徒制下的课程体系是现代学徒制育人改革的核心。针对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依据现代学徒制课程开发原则,从开发主体构成、对接岗位选择、课程设置、课程实施方法等方面阐述了现代学徒制下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专业;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7)09-0068-04  课程体
利用坐标轴的旋转和平移,导出了组合机床主轴箱多种传动形式下传动轴坐标计算的统一公式。不仅计算公式统一,计算思路清晰,而且计算简便,符号决定容易,同时还可简化电算编程
根据唐山市区曾发生过的地质灾害及其相关的活动构造、第四纪沉积物厚度和地貌条件,从城市建设和安全的角度进行唐山市地质灾害分区评价。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电网规模不断扩大。必须不断提升电网相关企业的管理工作效率,以更好地为广大用户服务,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因此,我国制定了针对电网运
本文研究了 Gd~(3+),Tb~(3+)与一缩二甘醇酸所形成的络合物的荧光性能及其发光机理;探讨了 Gd~(3+),Tb~(3+)同时测定的最佳条件和共存离子的影响;开发了同时测定 Gd~(3+),Tb~
摘要:互动的教学方式对于思政课而言,从大的方面看,是时代变化的体现,从教育教学的规律看,是教育本质的一种反映。这需要重视思政课与社会变化的紧密联系,积极吸收国家教育政策和教改的观念及成果,努力克服应试教育不良影响的延续,立足高职学生的思想实际和思政课的特点,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为起点,以职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为目标,在课堂内外的互动、循环中不断提升学生的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  关键
就工程图形扫描输入及模式识别的基本问题之一——细化处理问题作了探讨,提出了两种新的快速细化方法。利用串行扫描,分别通过对称侵蚀和单向侵蚀的方法,获取图形目标骨架。算法简单,省内存,处理速度快,以开放的形式在计算机上实现。运行结果表明,这两种算法对要求精度较高的机械图形及逻辑电路图、工艺流程图、地形图等一般工程图形进行处理,是十分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