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孩子爱哭

来源 :中学生博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yangshizam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孩子叫余单,娃娃脸,刷子辫。众所周知,她是个爱哭的娃娃!
  5岁时,醉醺醺的父亲挥舞着剪子刺向母亲的一刹那,她知道,她成了名副其实的余单了。
  以往,她经常羡慕单亲的孩子有两个家,可以吃到双份的小食品,穿到双倍的公主裙。可如今,终于踏入他们的行列了,她却一点儿也高兴不起来!
  余单仰着小脸,对法院的阿姨说:“我跟妈妈!”脸上流露出的笃定郑重得怕人。
  回家的路上,老旧的音乐盒哼唱了一路世上只有妈妈好。余单的泪水滴滴流下,流成线状,淌成汪洋。妈妈擦干她的泪水:“孩子,我们会活得很好!”
  8岁时,余单有了新爸爸,新家。她叫他叔叔。
  余单一直恨爸爸,很恨,但她也不爱叔叔。尽管他对她很好,可她对他依旧有着那份与生俱来的抵触。
  妈妈结婚的当晚,她捧着曾经的全家福哭了。她并不想爸爸,她想的是那个家!
  她的泪水被新奶奶看到眼里。新奶奶气坏了,找来妈妈。妈妈当着大家的面把照片扔到楼下。玻璃碎掉的声音比接下来的耳光还要让她心痛。
  大喜的日子就这样被搅合了,大家都认为很是晦气。于是,她成了叔叔、奶奶的眼中钉。
  妈妈不在家时,他们会瞪她。她心疼了,疼得那么生动而有节奏。
  10岁是余单的坎儿。
  妈妈有了叔叔的宝宝。余单害怕,她怕自己会连妈妈也失去。她不想,也不敢想拥有那种孤单的滋味。
  在那种纸质不是很好的大田字格上,余单歪歪斜斜地写了一篇刚刚学会的钢笔字。那是一份替妈妈写的保证书:1. 不准对弟弟好不对我好;2. 还要每周给我买大白兔奶糖;3. 带我去玩木马……
  10岁孩子的思维大部分混乱。可那对亲情的渴望,那颗希望被重视的心,那些看似不值一提的琐事,却是那么的真实。如锋利的剑,毫不费力便能刺入人心最柔软的府邸。
  她用最卑微的方式维护着这份弥足珍贵的亲情,她将它递给妈妈签字。看过协议,已怀有6个月宝宝的妈妈将她揽入怀中,母女俩哭得惊天动地。
  后来的记忆是片断式的。只记得妈妈的肚子前一天还好好的,第二天突然就扁了回去;只记得叔叔和妈妈大吵了一架,妈妈不住地道歉;只记得她偷偷地把叔叔写的离婚协议在洗手间撕碎冲走,即使她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挽留这个令她讨厌的家;只记得她的妈妈终究还是过上了单身女人的生活……
  记忆里,13岁那年,妈妈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和老师见面。
  余单把大半瓶钢笔水甩向同学。老师愤愤地冲着电话和妈妈吼:“初中都过去两年了,你一次也没来过。今天你要再不来,她就别念了!”
  余单看着老师把那砖头般的诺基亚狠狠摔到桌子上的生气模样,心里不禁冷笑一下:她到今天为止已经上了近八年学,妈妈从来就没露过面,又何止两年?
  面对着刚赶来的妈妈,余单竟没有一丝后悔的意思。那种厮杀的姿态,在她稚嫩的脸上狰狞着游走。
  打人的理由很简单。当时热播《小鱼儿与花无缺》,同学便亲昵地叫她小余。可敏感的她却因此生气到顺手将瓶子砸了过去。她恨那个姓,这个字,她真的恨,很恨!
  妈妈流着泪求她乖点儿。她拉着妈妈回到家,却一直坚持着没有流泪,就像当年妈妈带她离开爸爸一样。
  16岁,余单考上了省里最好的重点高中。
  宴会上,她给妈妈的一个同事郑重地敬了酒:“叔叔,请你当我的新爸爸,好吗?”无疑,气氛被余单弄得很尴尬。
  回家后,余单对妈妈说:“妈妈,你们结婚吧,我支持你们。以后,我不管她叫叔叔,我叫她爸爸。这些年,你太辛苦了。”妈妈的眼睛湿润了。
  余单偷看过妈妈的日记。她喜欢他,却又拒绝了他。她想起当年余单写的保证书,那份原本生龙活虎的情愫便气若游丝起来。那份纠结的悸动,该是怎样焦灼的心思啊?这个,余单懂!
  她拥过泪眼婆娑的妈妈:“妈妈,我们会过得很好。”此情此景,宛若当年。
  18岁的成人礼来了又去,再过一百多天就是余单高考的日子了。
  现在大家都叫余单“单单”。这个隐去了姓氏的名字,单单喜欢。
  如今,单单只剩下两个愿望:即将到来的百天动员大会,她希望妈妈能来参加;即将到来的高考,她希望能收到那个她一直记恨的爸爸的祝福。这个缺少爱、缺少关注的孩子渴望的,仅此而已。一个关于那个因为忙于工作而从来没有给自己开过家长会的妈妈,一个关于那个十几年来音信全无的爸爸。
  成年后的单单依旧是一个爱哭的孩子,但泪水只会蔓延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多少次,站在空旷的夜色里,恐惧、孤单、压力、迷惘开闸放洪般一并袭来, 将单单吞噬得体无完肤。
  但,经历了这许许多多泪水洗礼之后,单单终于学会了该如何去笑。她拥有的是认清了生活惨淡的背影后仍不失本色的明朗,是经受了人生凛冽的寒风后仍不曾忘却的笑靥。
  她将自己的网名改为单飞,这个执拗的孩子,无意控诉对不公命运的不满,她只愿淋漓尽致地表达对困苦的不屑。这份近乎偏执的乐观是一种信念,是一个诺言,她清楚地记得,她曾说过:我们会活得很好!
  余单!
  单单!
  单飞!
  那孩子,长大了呢!
  那孩子,你见过吗?假如你见到她,请告诉她:孩子不哭,我们爱你!
  
其他文献
元博姐姐:这是一篇读后会让你抬头微笑的文字。真心的表达是女孩儿对自己最好的爱。    十七岁,我想要把所有的心事写在纸飞机上,我希望,飞机可以飞呀飞,然后停落在你手里。也许,我就站在你的不远处,看着你把我的心意打开 ,看着你四处张望然后目光停留在我身上,嘴角泛起浅浅的笑。    1    喜欢是每一个女孩的必修课吧,如果是,这一科任柠萌一定修不好。性格内敛的女生要如何才能表达自己的心意呢?任柠萌笑
圈圈圆圆,天天年年。  我们就这样,上场,演出,谢幕,退场,像是从一开始就被设计好,来不及思考。  只是,在散场后很久,你还会不会记得,曾经有一个女孩,喜欢坐在你的左边,被你整到还要唱歌?    你是一个tragedy    我抱着膝坐在墙边,无比郁闷地对米夏他们说,我觉得SD自从和我同桌起,就变坏了……SD是你的外号。哪里。米夏满不在意。他本来就很……很“暴力”的……其他几位则“欢欣鼓舞”,真的
手指每一次落下键盘,都是沧桑的手印,都是郁金香大朵大朵盛开的花宴。        前些日子用稿费给自己买了个史努比抱枕,午休时蜗在它身上对着镜子搽面霜时,突然发现右边的脸很红很烫,像翻腾着一簇焦躁不安的焰浪。可心却像浸泡在无边的冰冷里,连呼吸也翕张的气若游丝。  走在2009年冗长的尾巴上,这个冬天似乎散发着疲惫的气场。  重感了呢。咳起来肺都爆了,没完没了的要命,嘴里是苍白无力的晦涩。我不去看校
这事儿还得从陆同学的一句话开始说起。  话说,在某个月黑风高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陆同学在我们的小根据地里轻飘飘地甩出句“兄弟们,短短假期无心宅居,咱上哪溜达溜达顺便培养培养感情吧”,于是原本各自冒充潜水艇的仨立马浮出水面,开始了一轮轰轰烈烈的关于穷游的讨论。  经过一番唇枪舌战各种吐槽之后,我们最终把目光投向了广州这地儿,大致做了些分工便约好几天后齐聚羊城。  一 不就一有生命的静物嘛  按照惯
总是这样静静地想,  都市孩子的歌永远是涩涩的,  在高楼大厦间游走,  远了有故事的街巷。    总是这样静静地想,  自己的梦是否也可以  附着晶莹的露珠,  映衬青春有滋味的模样。    总是这样静静地想,  挥动衣衫追逐夕阳,  在绿浪上开怀,  和着风儿一起歌唱。    总是这样静静地想,  飘雪天空下的蒲公英,  是否也在肆虐的冬日,  有过青青白白的狂想!    总是这样静静地想, 
我们渐渐地长大,“恋”这个词开始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话题里,只是形式稍显滑稽,常常与“早”并列一起,酸中带甜,苦中含涩,分明更像一个大人模样的小妖怪。但遇见的人会刻骨铭心,听说的人会心驰神往,伤心的人会心如死灰……老编常常会收到一些“为情所困”的求助信件。他们似乎真真切切地遭遇着,又总模模糊糊地进行着,以我老人家的高龄来看(说了你别生气啊):亲爱的,你知道那不是爱情么?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春艳推荐:木各格在Q上说,大婶,我当着老师的面哭了,真糗。我意外,什么事能让铁女子掉眼泪?她说,最近学习压力好大,她怕自己做的不够好,每天熬到天亮才睡。老师看出了她的疲惫,让她适当休息,还鼓励她逃课。她的眼泪为此而决堤。很多人羡慕木各格,其实在那些光鲜亮丽的背后,每个人都有别人不为人知的一面。    纯蓝的窗纱在调皮跳跃随风扬,大段大段的阳光倾泻在窗外的枫树上,午后的风在摇摆枝桠,将抖落盛夏。翠绿
有一段日子,我的脑海里总是会循环回放着一个相同的片段——  11月寒风刺骨的公园里,从头到脚包得像两只大笨熊的施小琳和我,捧着刚煮好的奶茶肩并肩坐在木椅上,看一群模样轩昂的少年在阶梯上玩滑板。也就是一瞬间的事儿,我的脑子里闪过周董代言的某个广告。于是我傻乎乎地问施小琳:“我是你的什么?”施小琳转过头坏坏地笑:“你是我的优乐美啊。”我不依不饶,“啊,原来我只是你的奶茶啊?”话一落音,施小琳就用手指弹
高考结束的第二天,她背着行囊,一个人去流浪。  这是一场蓄谋已久的远行,不是一时冲动,也与怄气无关。也许是从高一开始,或者是更早的时光里,她每天坐在教室里听课、学习,作业、笔记……心底却有一个细小的声音在微微呐喊: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要自由!高考越近,这种呐喊就越热烈……  6月9日。她拖着简单的行李,只身闯入陌生的城市。全新的生活像空中滑过的纸飞机,畅快地飞翔过后,她甚至不知道晚上要睡在哪里。
曾几何时我幼稚地认为:矫正牙齿就是戴一圈儿亮晶晶的东西,不会很痛的。渐渐的我发觉我可能是错了:班级里有个矫正牙齿的男同学天天都疼得呲牙咧嘴的。  我有点慌了。真疼吗?  “大夫,疼吗?”强烈的灯光打在脸上,闪得我睁不开眼睛。我躺在幽暗的牙科诊所的床上,含糊不清地问着大夫。  “不疼。”大夫很豪爽地笑了。他按了一下,矫治器就这样成为了我口腔中疼痛的一分子。我带着哭腔质问他:你不是说不疼?大夫似乎同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