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被誉为“教育革命”的“新课改”正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开展着,“新课改”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特别是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等方面的理论, 促使师生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改变以往忽视学生能力发展和人格发展的弊端,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这种理念,似乎让我们感到了新教育体制的气息,我们看到了中国教育的希望。可是,当我们经历了一系列的“新课改”的培训,又经过了这么长的实践之后,我们由兴奋转到了迷茫:好像无论怎样表演,应试的内容充斥了所有的课堂,学习评价最终以高考为终极目标,其应试目的在某种意义上比以前更加核心了。
这使得我们不得不努力思考一个严肃的问题:在专家学者们高度重视素质教育的今天,为什么仍不能让我们摆脱“升学率”的桎梏,而是仍然一头扎进了题海深渊,为高考而拼命呢?这里,我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师生评价体系和其造成的师生心理问题等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1、对教师的评价体系。新课程要求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其中对教师而言,就是要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以加强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但是,长期以来已经在人们心目中根深蒂固的“以分数论英雄”的外部环境,却让学校和老师无法放开手脚。在社会、家长的眼里,抓分数才是硬道理,他们可不认你什么课改不课改。于是,考试之后对教师的排名次已经成了一些学校领导的拿手好戏,并借此对教师进行好坏优劣的分类,与奖金挂钩,与绩效工资挂钩。在目前的评价机制下,虽然说要从德能勤绩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但由于其他方面相对比较“软”,因而,可操作的就只有“绩”了,而这个绩,也就是学生的考试成绩,形成了唯“学生学业成绩”论教师工作业绩的做法。我认为这种评价是新课改展开的绊脚石。
试想,用应试教育的模式来管理和评价教师,怎么可能让教师们发出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许多老师虽然对旧的教育思想观念深恶痛绝,但当真正的改革触及自身的利益或真正挑战自己已有的经验时,他们又会不自觉地产生抵触情绪。如我县教育局在期末考试后,对参与课改的高一老师进行评比,其目的在于探讨一下新课程实施后的效果。但只是根据班级成绩对老师做出评价,我们只得苦叹一声:我们只是业务部门,不是主管部门,无能为力啊!上级部门口头上要求教师展开新课改,而他们在措施上“涛声依旧”,让老师们悲壮地戴着脚镣手铐跳舞,效果可想而知。
2、学生的评价体系。新课程对学生的评价,则是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使得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在语言和数理逻辑方面的发展,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促进学生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与以往的课程评价相比,新课改对学生发展性评价的主体不只是教师,它包括使评价成为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活动。但专家们的理论与实际的学生考试评价制度不相符合,这种评价,到了执行者这边,就很难真正发挥它的作用了。学生自评、互评,老师的过程性评价等,都是挂在表面的形式,对学生的评价还是期中期末的考试成绩。对学生的总体评价仍然是“高考”一锤子定音,无法实现其他的评价手段。可见,在应试教育仍占主导地位的今天,如果不能提高“考试成绩”,我们对学生的培养就似乎是失败的。
其次,不科学的评价形式之一是以偏概全、以点盖面。比如:我国某些学生在世界奥林匹克的数学、物理、化学竞赛中获奖,就乐观地评价说“我国的教育、科研水平跃居世界前列。”这种评价方式在我们的中小学评估中比较流行:一所学校里有几个学生会吹拉弹唱,马上就认为这所学校“素质教育”搞得好了,至于大多数学生是否有特长或个性是否得到了全面发展,就少有人问津了。因此,对学生的评价体系不全面,是新课改不能全面实施的根本原因。
总的来说,由于对教师的评价体系和学生的评价体系都没有实际的改变,“综合素质的提高”被“片面追求升学率”所替代,势必形成“新课标和应试”的矛盾。片面追求升学率扭曲了教师的心理,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埋没了人才,相悖与国家的教育政策。其中一个直接的后果是导致了教师和学生严重的心理问题。
1 .对教师而言,面对“学校把提高升学率的重担放在老师的肩上,升学率与教师职称评定,绩效工资直接挂钩等”情况,老师既不能容忍现状的持续,又不能弱化考试。老师们无可奈何地干着违背良心的事:他们“行为难解”、“作业猛于虎”、“体罚学生”。他们工作繁琐,很多时候在超负荷运转。在长时间的不安和压力中,出现了以“焦虑”为核心的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如情绪不稳定,失眠,嫉妒等。
当今被社会所称的“怪异“的老师,其究竟还是在“不满现状又要屈从现状”的现状下被扭曲的产物。我们真的不明白现在的老师“究竟怎么了”,他们竟然不顾学生的心里感受和社会的指责了。为提高自己班级的考试成绩不惜一切代价,比如,在一项对教师的调查中,发现过这样的事:某老师为了既定的升学率而不惜劝退成绩较差的学生,让其班里的最后几名学生流失。还有一个学校,曾把几个班里差的学生都提出来,组成了一个新的班级,交给了某私立学校,把这些学生作为社会考生,这样老师和学校的成绩排名就自然而然地就得到了提高。
2. 对学生而言,课业负担过重,身心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而得不到释放,部分学生出现厌学,逆反心理强等心理问题。与新课改“改变人格发展的弊端”相背离。
有位高一学生李玉说:“我每天除了学习就是学习,吃饭、睡觉对我来说都成了奢侈的事情,她说:“学习的压力太大,就连星期日都得上学、补课,再加上父母老师的期望,这些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开始变得不愿意学习,作业只能抄答案应付老师,成绩也就自然下来了。现在,我只能撒谎逃课,但我心里难受极了”。这些问题已普遍存在,它们使青少年的心理被扭曲,使他们个性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阻碍。
在“减负”的过程中,教育部门在给学校排名次,学校给老师排名次,最后老师只能给学生排名次,这就像一个“压力链条”,每一层都会把压力转移到下一层中去,但就是到了学生这里,他们无法转移,只能把这个压力全部让学生承担下来。压、罚、挤、逼成了教师司空见惯的手段,难怪有些学生把进学校叫做“进监狱”。比如,老师明知布置过多的作业是不对的,但还要硬着头皮干,结果“加负了”。据了解,多数中学生在课间十分钟都在做作业,学生说:“不这样,其他的作业更没有时间做了。”由于赶时间,许多学生在抄袭作业,这不仅剥夺了学生休息的时间、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机会、从而剥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剥夺了与他人接触、交流的机会。使学生人际敏感,社会适应力差,产生逆反心理等,如近期我县出现的两起学生杀人及自残现象都与学生心理疾病有关。
总之,新课程改革下,以“分数”评定教师教育政绩的现实,是阻碍新课程改落实的重要因素。片面追求升学率等于教育恶性竞争。对学生采取加班加点、题海战术是违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的,反复进行模拟强化,“注入式”教学,使学生变成了读书“机器人”,使学生“高分低能”, 抹杀了学生个性,使学生得不到全面发展,使“技能和创新”变成了一句空话。这个问题所涉及的根本问题是以“牺牲学生”为代价,满足了管理部门或个体的需要而放弃了国家的长远利益、长远发展。如果对这种现象不进行进行“刮骨去毒”性的改革,新课改将最终流于形式。
这使得我们不得不努力思考一个严肃的问题:在专家学者们高度重视素质教育的今天,为什么仍不能让我们摆脱“升学率”的桎梏,而是仍然一头扎进了题海深渊,为高考而拼命呢?这里,我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师生评价体系和其造成的师生心理问题等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1、对教师的评价体系。新课程要求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其中对教师而言,就是要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以加强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但是,长期以来已经在人们心目中根深蒂固的“以分数论英雄”的外部环境,却让学校和老师无法放开手脚。在社会、家长的眼里,抓分数才是硬道理,他们可不认你什么课改不课改。于是,考试之后对教师的排名次已经成了一些学校领导的拿手好戏,并借此对教师进行好坏优劣的分类,与奖金挂钩,与绩效工资挂钩。在目前的评价机制下,虽然说要从德能勤绩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但由于其他方面相对比较“软”,因而,可操作的就只有“绩”了,而这个绩,也就是学生的考试成绩,形成了唯“学生学业成绩”论教师工作业绩的做法。我认为这种评价是新课改展开的绊脚石。
试想,用应试教育的模式来管理和评价教师,怎么可能让教师们发出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许多老师虽然对旧的教育思想观念深恶痛绝,但当真正的改革触及自身的利益或真正挑战自己已有的经验时,他们又会不自觉地产生抵触情绪。如我县教育局在期末考试后,对参与课改的高一老师进行评比,其目的在于探讨一下新课程实施后的效果。但只是根据班级成绩对老师做出评价,我们只得苦叹一声:我们只是业务部门,不是主管部门,无能为力啊!上级部门口头上要求教师展开新课改,而他们在措施上“涛声依旧”,让老师们悲壮地戴着脚镣手铐跳舞,效果可想而知。
2、学生的评价体系。新课程对学生的评价,则是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使得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在语言和数理逻辑方面的发展,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促进学生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与以往的课程评价相比,新课改对学生发展性评价的主体不只是教师,它包括使评价成为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活动。但专家们的理论与实际的学生考试评价制度不相符合,这种评价,到了执行者这边,就很难真正发挥它的作用了。学生自评、互评,老师的过程性评价等,都是挂在表面的形式,对学生的评价还是期中期末的考试成绩。对学生的总体评价仍然是“高考”一锤子定音,无法实现其他的评价手段。可见,在应试教育仍占主导地位的今天,如果不能提高“考试成绩”,我们对学生的培养就似乎是失败的。
其次,不科学的评价形式之一是以偏概全、以点盖面。比如:我国某些学生在世界奥林匹克的数学、物理、化学竞赛中获奖,就乐观地评价说“我国的教育、科研水平跃居世界前列。”这种评价方式在我们的中小学评估中比较流行:一所学校里有几个学生会吹拉弹唱,马上就认为这所学校“素质教育”搞得好了,至于大多数学生是否有特长或个性是否得到了全面发展,就少有人问津了。因此,对学生的评价体系不全面,是新课改不能全面实施的根本原因。
总的来说,由于对教师的评价体系和学生的评价体系都没有实际的改变,“综合素质的提高”被“片面追求升学率”所替代,势必形成“新课标和应试”的矛盾。片面追求升学率扭曲了教师的心理,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埋没了人才,相悖与国家的教育政策。其中一个直接的后果是导致了教师和学生严重的心理问题。
1 .对教师而言,面对“学校把提高升学率的重担放在老师的肩上,升学率与教师职称评定,绩效工资直接挂钩等”情况,老师既不能容忍现状的持续,又不能弱化考试。老师们无可奈何地干着违背良心的事:他们“行为难解”、“作业猛于虎”、“体罚学生”。他们工作繁琐,很多时候在超负荷运转。在长时间的不安和压力中,出现了以“焦虑”为核心的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如情绪不稳定,失眠,嫉妒等。
当今被社会所称的“怪异“的老师,其究竟还是在“不满现状又要屈从现状”的现状下被扭曲的产物。我们真的不明白现在的老师“究竟怎么了”,他们竟然不顾学生的心里感受和社会的指责了。为提高自己班级的考试成绩不惜一切代价,比如,在一项对教师的调查中,发现过这样的事:某老师为了既定的升学率而不惜劝退成绩较差的学生,让其班里的最后几名学生流失。还有一个学校,曾把几个班里差的学生都提出来,组成了一个新的班级,交给了某私立学校,把这些学生作为社会考生,这样老师和学校的成绩排名就自然而然地就得到了提高。
2. 对学生而言,课业负担过重,身心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而得不到释放,部分学生出现厌学,逆反心理强等心理问题。与新课改“改变人格发展的弊端”相背离。
有位高一学生李玉说:“我每天除了学习就是学习,吃饭、睡觉对我来说都成了奢侈的事情,她说:“学习的压力太大,就连星期日都得上学、补课,再加上父母老师的期望,这些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开始变得不愿意学习,作业只能抄答案应付老师,成绩也就自然下来了。现在,我只能撒谎逃课,但我心里难受极了”。这些问题已普遍存在,它们使青少年的心理被扭曲,使他们个性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阻碍。
在“减负”的过程中,教育部门在给学校排名次,学校给老师排名次,最后老师只能给学生排名次,这就像一个“压力链条”,每一层都会把压力转移到下一层中去,但就是到了学生这里,他们无法转移,只能把这个压力全部让学生承担下来。压、罚、挤、逼成了教师司空见惯的手段,难怪有些学生把进学校叫做“进监狱”。比如,老师明知布置过多的作业是不对的,但还要硬着头皮干,结果“加负了”。据了解,多数中学生在课间十分钟都在做作业,学生说:“不这样,其他的作业更没有时间做了。”由于赶时间,许多学生在抄袭作业,这不仅剥夺了学生休息的时间、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机会、从而剥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剥夺了与他人接触、交流的机会。使学生人际敏感,社会适应力差,产生逆反心理等,如近期我县出现的两起学生杀人及自残现象都与学生心理疾病有关。
总之,新课程改革下,以“分数”评定教师教育政绩的现实,是阻碍新课程改落实的重要因素。片面追求升学率等于教育恶性竞争。对学生采取加班加点、题海战术是违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的,反复进行模拟强化,“注入式”教学,使学生变成了读书“机器人”,使学生“高分低能”, 抹杀了学生个性,使学生得不到全面发展,使“技能和创新”变成了一句空话。这个问题所涉及的根本问题是以“牺牲学生”为代价,满足了管理部门或个体的需要而放弃了国家的长远利益、长远发展。如果对这种现象不进行进行“刮骨去毒”性的改革,新课改将最终流于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