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考文言文分析综合题(能力层级是C),是考查考生全面把握文言阅读材料内容与主旨的“压轴题”。这是高考语文的必考题,是重点,更是难点。如何才能又快又准地解开“文言分析综合题”之锁?
一、考纲解读
《考试大纲》要求对文言文的分析综合的考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①筛选文中的信息;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分析是细节性的、局部性的研究;综合是整体性的、全局性的研究。分析以对事物的整体认识为前提,综合是在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的全面、深刻的认识。
二、命题规律
综看2007-2016年的全国卷高考真题,且研读每年署名为“余闻”最权威的试卷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命题规律:①考查题型:对“文言文分析综合”的考查基本都是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这一题型出现,往往是全卷中的第6题,分值是3分。题型均以选择题四选一形式出现,多为选择不正确的一项。②选项设置:该题在拟制时,命题者首先将阅读材料的内容分为若干个方面,然后选择较为重要并能贯穿全文的四个方面作为切入点。“A、B、C、D”四个选项基本都是由两到三个句子组成。第一句主要是对传主的性格特征、人物志向等的概括,有点类似论点,本文暂且把其称之为“理”;第二、三句呈现出来的往往是与传主相关的地点、时间、事例等,且往往是为了证明“理”部分的论据,本文暂且把其称之为“据”。
三、解题指津
解答文言文的分析综合题的基本思路是整体把握全文内容,逐项“题文对照”。实践证明,走好以下“三步一查”,文言分析综合题便可迎刃而解。
第一步:据题目要求,快速锁定信息区间。(与谁比)
①焦点后移。由于选项多是“理” “据”的形式,且历年全国卷真题显示,错误点往往都设置在选项“据”的部分,且往往都设置在“据”靠后的部分。因而,考生可优先考虑“据”部分的正误,特别是选项的后半部分。
②选准“定位词”。利用好“定位词”快读回归原文,“瞻前顾后”确定各个选项大致的范围是做好此题的关键环节。什么词可作为“定位词”?建议考生在各项“据”的部分,选择其中的人名(非传主名)、官职名、战役名、地点名等较为特殊的名称类的词语作为定位词。名称类的名词具有不变性,更有利于回归文本中确定区间。因传主名通篇皆是,所以失去快速定位的意义。
第二步:将选项切片,逐一对应精比。(如何比)
为保证比对的精准性,可对每个选项进行“选项切片”。特别是比较长的选项可将其拆解,切分成若干片段。考生也可根据选项中的标点来“切片”。建议考生以一个逗号为一个单位,逐一与原文对应的词语、句子所在的区域比对。看原文有没有相关的片段,看相关片段的信息是否与选项吻合。切忌蜻蜓点水,马虎了事。
第三步:胸有“陷阱”,找出干扰因素。(比什么)
识破错误选项的陷阱,是提高答题准确率的关键。常见的陷阱有:
①非其人,张冠李戴。高考古文选段多会出现多个人物。命题者故意把原文中用于指甲人、甲事物、甲现象的叙述,在选项中用以指乙人、乙事物、乙现象,导致对象错位。考生要多注意选项句的主语、宾语与原文的相关信息的主语、宾语是否一致。如2016年全国Ⅲ卷第6题:
C. 傅珪守正不阿,反遭诬蔑报复。每遇大事,他都能坚持己见,不肯随意改易。因而触怒许多人;后因得罪权贵被迫退休,虽有言官请留,他仍坚持离职。
“他仍坚持离职”错误,原文中的“两京言官交章请留,不听”显示是两京的言官上奏请求皇帝留下傅珪,但皇帝不听。主语是皇上,不是傅珪。
又如2015年高考语文全国新课标Ⅰ卷:
C. 孙傅不畏金人,努力保全太子。金人掳走钦宗后又索求太子,他密谋藏匿太子,杀二宦者将首级送至金营,欺骗金人说,这就是误伤太子之人。
选项有两处不妥:一是“宦者”原文是“状类宦者”,即样子像是宦者的人,二者有距离;二是据原文,“误伤太子之人”并非宦者而是“争斗”中杀死宦者的“都人”。这两处说法,显然张冠李戴了。
②非其序,时间错乱。叙事类的选文,往往围绕一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等纵向的进程去叙写人物品格。但命题者有时有意将事件先后顺序混淆,造成错误。如2010年新课标全国卷:
B. 花云与贼寇奋力抗争,至死不屈。花云驻守太平时,陈友谅率水师攻破城池,元帅朱文逊战死,他被俘;花云临危不惧,在被杀害的当口,仍高声痛骂贼寇。
选项叙述朱文逊死于城池被攻破之后,与原文意思不符。因为元帅朱文逊战死在前,城池被攻破在后。
另外,命题者也会将原文中没有发生的或将要发生的事情当做已发生的事情,将原文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当做已出现或必然出现的情况来表述。如2013年全国卷Ⅱ第6题:
C. 李揆汲汲于名利,深受人们非议。他在相位时,论及大事头头是道,却热衷追名逐利。他嫉妒吕諲地位超过自己,密令捏造吕諲的过失,最后反而自食其果。
选项中的“他嫉妒吕諲地位超过自己”错,此时吕諲已经罢相,原文说的是“惧其重入”,命题者把未然的故意已然化。
③非其义,曲解词句。即故意对文段中的一些词句进行错误的解释。由于原文中所用的词都是特定义,在一定的语境中,词义是服务于内容的,切不可曲解。特别是碰到考纲中要求的120个实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等时,考生要高度警惕。如2016年全国Ⅰ卷:
C. 曾公亮防患未然,止息边地事端。契丹违约在界河捕鱼运盐,他认为萌芽不禁终将酿成大祸,派使者偕同雄州赵滋前往调解,边地双方得以相安无事。
比照原文“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也。使谕以指意,边害讫息”,逐一分析关键词发现,选项把“使”字误译成了“派使者”,但根据语境,“使”字后省略了“之”,译为“派赵滋”,文本要表达的意思是派赵滋前往边境地区调解纠纷,而不是另派一个使者与赵滋一同前往。 ④非其逻辑,因果混乱。原文上下两件事不构成因果关系,而选项却以因果关系处理。因果混乱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因果颠倒,就是把“因”错断为“果”,“果”错断为“因”,颠倒了两者的关系;二是强加因果,就是把没有因果关系的说成因果关系。碰到选项中有“之所以、以致、因为”等词时,需要仔细分析有无因果关系,或者因果关系是否倒置。如2015年高考新课标II卷:
C. 来护儿直言劝诫,后被奸人杀害,他谏请炀帝停驾洛阳,不再远游江都,引发炀帝,大怒,以致宇文化及杀害及杀害他时,炀帝也没有设法保护。
从原文“今被执矣”可知,皇帝已先于来护儿被抓,是无力保护他,所以“以致宇文化及杀害及杀害他时,炀帝也没有设法保护”明显因果不成立。“以致”一词强加因果。
⑤无中生有,以假乱真。命题人故意编造一些在原文中找不到依据或是捏造的情节,以此来干扰考生思维。如2014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Ⅱ:
B. 韩文刚正不屈,敢于奏议国事。武宗继位,诸项费用供给不足,他不顾非议,一再提出自己看法;有关机构冗员渐增,他援引成例,着手压缩编制。
选项中的“着手压缩编制”无中生有。因为他作为户部尚书,只能呈上奏章,力请裁汰,而没有权力“压缩编制”,韩文没有“援引成例”,明显是凭空捏造。
⑥言过其实,过于武断。命题者构拟这类选项时,常常在大体准确的概括、分析中,夹杂一两处故意夸大的地方或将过于武断的推论作为干扰。如2014年全国卷Ⅰ:
A. 休烈忠诚机敏,谨遵职业操守。他自幼好学,入仕后受到杨国忠排挤,离京到地方任职;安禄山叛乱后,他直言不讳地回答了肃宗关于史官职责的问题。
从文中的“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有德之君,不忘规过,臣不胜大庆”可知,于休烈并没有直接回答皇帝的问题,选项中的“直言不讳”言过其实。
此外,常见的还有“以偏概全、断章取义、时空错位、牵强附会”等陷阱,考生只要细心对照,就能排除干扰, 准确把握。
第四步:检查确认,选择正确选项。(确定答案)
解题时忌走马观花、敷衍了事,喜字字斟酌,句句推敲。为了确保百分之百选对,最后还得再次细致检查,最终确定选项。
综上所述,考生如能在了解考纲、命题规律后,通过大量的实践来夯实文言基础,过好文言翻译关,并且熟练走好“三步一查”,“文言分析综合题”之锁便可轻易打开。
责任编辑 陈春阳
一、考纲解读
《考试大纲》要求对文言文的分析综合的考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①筛选文中的信息;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分析是细节性的、局部性的研究;综合是整体性的、全局性的研究。分析以对事物的整体认识为前提,综合是在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的全面、深刻的认识。
二、命题规律
综看2007-2016年的全国卷高考真题,且研读每年署名为“余闻”最权威的试卷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命题规律:①考查题型:对“文言文分析综合”的考查基本都是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这一题型出现,往往是全卷中的第6题,分值是3分。题型均以选择题四选一形式出现,多为选择不正确的一项。②选项设置:该题在拟制时,命题者首先将阅读材料的内容分为若干个方面,然后选择较为重要并能贯穿全文的四个方面作为切入点。“A、B、C、D”四个选项基本都是由两到三个句子组成。第一句主要是对传主的性格特征、人物志向等的概括,有点类似论点,本文暂且把其称之为“理”;第二、三句呈现出来的往往是与传主相关的地点、时间、事例等,且往往是为了证明“理”部分的论据,本文暂且把其称之为“据”。
三、解题指津
解答文言文的分析综合题的基本思路是整体把握全文内容,逐项“题文对照”。实践证明,走好以下“三步一查”,文言分析综合题便可迎刃而解。
第一步:据题目要求,快速锁定信息区间。(与谁比)
①焦点后移。由于选项多是“理” “据”的形式,且历年全国卷真题显示,错误点往往都设置在选项“据”的部分,且往往都设置在“据”靠后的部分。因而,考生可优先考虑“据”部分的正误,特别是选项的后半部分。
②选准“定位词”。利用好“定位词”快读回归原文,“瞻前顾后”确定各个选项大致的范围是做好此题的关键环节。什么词可作为“定位词”?建议考生在各项“据”的部分,选择其中的人名(非传主名)、官职名、战役名、地点名等较为特殊的名称类的词语作为定位词。名称类的名词具有不变性,更有利于回归文本中确定区间。因传主名通篇皆是,所以失去快速定位的意义。
第二步:将选项切片,逐一对应精比。(如何比)
为保证比对的精准性,可对每个选项进行“选项切片”。特别是比较长的选项可将其拆解,切分成若干片段。考生也可根据选项中的标点来“切片”。建议考生以一个逗号为一个单位,逐一与原文对应的词语、句子所在的区域比对。看原文有没有相关的片段,看相关片段的信息是否与选项吻合。切忌蜻蜓点水,马虎了事。
第三步:胸有“陷阱”,找出干扰因素。(比什么)
识破错误选项的陷阱,是提高答题准确率的关键。常见的陷阱有:
①非其人,张冠李戴。高考古文选段多会出现多个人物。命题者故意把原文中用于指甲人、甲事物、甲现象的叙述,在选项中用以指乙人、乙事物、乙现象,导致对象错位。考生要多注意选项句的主语、宾语与原文的相关信息的主语、宾语是否一致。如2016年全国Ⅲ卷第6题:
C. 傅珪守正不阿,反遭诬蔑报复。每遇大事,他都能坚持己见,不肯随意改易。因而触怒许多人;后因得罪权贵被迫退休,虽有言官请留,他仍坚持离职。
“他仍坚持离职”错误,原文中的“两京言官交章请留,不听”显示是两京的言官上奏请求皇帝留下傅珪,但皇帝不听。主语是皇上,不是傅珪。
又如2015年高考语文全国新课标Ⅰ卷:
C. 孙傅不畏金人,努力保全太子。金人掳走钦宗后又索求太子,他密谋藏匿太子,杀二宦者将首级送至金营,欺骗金人说,这就是误伤太子之人。
选项有两处不妥:一是“宦者”原文是“状类宦者”,即样子像是宦者的人,二者有距离;二是据原文,“误伤太子之人”并非宦者而是“争斗”中杀死宦者的“都人”。这两处说法,显然张冠李戴了。
②非其序,时间错乱。叙事类的选文,往往围绕一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等纵向的进程去叙写人物品格。但命题者有时有意将事件先后顺序混淆,造成错误。如2010年新课标全国卷:
B. 花云与贼寇奋力抗争,至死不屈。花云驻守太平时,陈友谅率水师攻破城池,元帅朱文逊战死,他被俘;花云临危不惧,在被杀害的当口,仍高声痛骂贼寇。
选项叙述朱文逊死于城池被攻破之后,与原文意思不符。因为元帅朱文逊战死在前,城池被攻破在后。
另外,命题者也会将原文中没有发生的或将要发生的事情当做已发生的事情,将原文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当做已出现或必然出现的情况来表述。如2013年全国卷Ⅱ第6题:
C. 李揆汲汲于名利,深受人们非议。他在相位时,论及大事头头是道,却热衷追名逐利。他嫉妒吕諲地位超过自己,密令捏造吕諲的过失,最后反而自食其果。
选项中的“他嫉妒吕諲地位超过自己”错,此时吕諲已经罢相,原文说的是“惧其重入”,命题者把未然的故意已然化。
③非其义,曲解词句。即故意对文段中的一些词句进行错误的解释。由于原文中所用的词都是特定义,在一定的语境中,词义是服务于内容的,切不可曲解。特别是碰到考纲中要求的120个实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等时,考生要高度警惕。如2016年全国Ⅰ卷:
C. 曾公亮防患未然,止息边地事端。契丹违约在界河捕鱼运盐,他认为萌芽不禁终将酿成大祸,派使者偕同雄州赵滋前往调解,边地双方得以相安无事。
比照原文“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也。使谕以指意,边害讫息”,逐一分析关键词发现,选项把“使”字误译成了“派使者”,但根据语境,“使”字后省略了“之”,译为“派赵滋”,文本要表达的意思是派赵滋前往边境地区调解纠纷,而不是另派一个使者与赵滋一同前往。 ④非其逻辑,因果混乱。原文上下两件事不构成因果关系,而选项却以因果关系处理。因果混乱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因果颠倒,就是把“因”错断为“果”,“果”错断为“因”,颠倒了两者的关系;二是强加因果,就是把没有因果关系的说成因果关系。碰到选项中有“之所以、以致、因为”等词时,需要仔细分析有无因果关系,或者因果关系是否倒置。如2015年高考新课标II卷:
C. 来护儿直言劝诫,后被奸人杀害,他谏请炀帝停驾洛阳,不再远游江都,引发炀帝,大怒,以致宇文化及杀害及杀害他时,炀帝也没有设法保护。
从原文“今被执矣”可知,皇帝已先于来护儿被抓,是无力保护他,所以“以致宇文化及杀害及杀害他时,炀帝也没有设法保护”明显因果不成立。“以致”一词强加因果。
⑤无中生有,以假乱真。命题人故意编造一些在原文中找不到依据或是捏造的情节,以此来干扰考生思维。如2014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Ⅱ:
B. 韩文刚正不屈,敢于奏议国事。武宗继位,诸项费用供给不足,他不顾非议,一再提出自己看法;有关机构冗员渐增,他援引成例,着手压缩编制。
选项中的“着手压缩编制”无中生有。因为他作为户部尚书,只能呈上奏章,力请裁汰,而没有权力“压缩编制”,韩文没有“援引成例”,明显是凭空捏造。
⑥言过其实,过于武断。命题者构拟这类选项时,常常在大体准确的概括、分析中,夹杂一两处故意夸大的地方或将过于武断的推论作为干扰。如2014年全国卷Ⅰ:
A. 休烈忠诚机敏,谨遵职业操守。他自幼好学,入仕后受到杨国忠排挤,离京到地方任职;安禄山叛乱后,他直言不讳地回答了肃宗关于史官职责的问题。
从文中的“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有德之君,不忘规过,臣不胜大庆”可知,于休烈并没有直接回答皇帝的问题,选项中的“直言不讳”言过其实。
此外,常见的还有“以偏概全、断章取义、时空错位、牵强附会”等陷阱,考生只要细心对照,就能排除干扰, 准确把握。
第四步:检查确认,选择正确选项。(确定答案)
解题时忌走马观花、敷衍了事,喜字字斟酌,句句推敲。为了确保百分之百选对,最后还得再次细致检查,最终确定选项。
综上所述,考生如能在了解考纲、命题规律后,通过大量的实践来夯实文言基础,过好文言翻译关,并且熟练走好“三步一查”,“文言分析综合题”之锁便可轻易打开。
责任编辑 陈春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