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耦合度和PDG混合特征的源代码作者归属预测

来源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ckl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在语料库中找出源代码的真实作者,提出了一种代码耦合度与程序依赖图特征结合的神经网络模型CPNN来识别源代码作者。首先,使用从源代码中提取的参数、扇入和扇出等特征计算代码的耦合度。其次,从转换的程序依赖图中提取控制和数据依赖项,应用预处理技术将PDG特征转换为具有频率细节的小实例,并且利用逆文档频率技术放大源代码中每个PDG特性的重要性。最后,利用CPNN模型预测程序员的编码风格特征,并对编码风格的真正作者进行属性划分。在1000名程序员的源代码数据集上进行作者归属预测,得到了95%的准确率。
其他文献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的生存方式,饮食文化,住宿条件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家具的发展演变更在历史文化的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屏风文化的发展是中国传统家具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发展的洪流中逐渐改变并且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随着历史的发展,屏风的演变经历了一个由繁到简的过程,在功能也从实用功能逐渐向装饰功能转变,屏风逐渐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目前针对苏作家具的研究成果多集中于明清时期的苏作家具,文章则把时间段限定在“近代”,通过实物、文献和口述史的互证分析表明,随着苏州近代西式家具业的缓慢发展,苏作家具的设计意匠从“工巧古雅”向着追求“海派格调”转变,在苏作家具中融入了摩登的新元素、出现了苏作海派家具,故而呈现出“苏州工、上海样”的艺术特征,这是近代社会转型、城市地位变动和审美风尚变化的必然结果,彰显出中国家具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