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识字教学中,作者积极激发学生识字兴趣、教给识字方法、拓宽识字途径的尝试,从而提高了识字效率。
关键词:识字教学 激发兴趣 拓宽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09)02-055-001
《语文课程标准》在识字方面明确指出: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苏教版语文—年级上册识字的编排采用了三种形式:认一认,词串识字、随课文安排的识字、写字。安排三种不同的识字形式,其主要目的就是激发学生识字的欲望,喜欢识字。遵循了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全册要求认识400个常用字,并要求做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顶。教学中,我做了激发学生识字兴趣、教给识字方法、拓宽识字途径的尝试,从而提高了识字效率。下面具体谈谈几点做法。
一、发掘教材 趣味识字
与汉语拼音穿插安排的,共安排了五课80个字。“认一认”每一课中每—个字分三部分呈现:最上面的是一幅这个字的实物图画,中间是读音,下面是汉字。“认一认”采用的是四言韵语的形式,四字一行,合辙押韵,读来朗朗上口。
教学中,充分利用四言韵语“押韵合辙”的特点,通过多次反复而有趣的诵读,去整体把握。利用教材优势,通过暗示或点拨,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实物图画和音节、文字之间的联系,利用他们已有的认知实物的“前期经验”,启发学生自主识字。
二、新旧联系 随机识字
我们知道,新知识的获取往往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同样,学生认识新字的过程.也往往是建立在已有的知识上。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利用儿童已经学过的笔画、部首、熟字,采取加加、减减、换换的方法来引导学生随机识字。
例如,我在教学识字(一)第1课——《一去二三里》时,让学生用铅笔圈出“去”字,让学生想—想用什么方法记住“去”字。有的说“土”字加两笔。有的说“云”上加一笔竖就变成了“去”。“你们部是聪明的孩子,能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生字。”说着,我们在黑板上板书了一个大大的“去”字,随后又从讲台上拿起一支铅笔问大家:这是谁丢的铅笔?同学们的目光一下子集中到这支铅笔上来。我随机用红粉笔在刚写的“去”字上边加一笔“撇”,告诉学生这一撇就是你丢的东西,你想想,你的东西去了,不就是“丢”了吗?学生恍然大悟:“原来老师想教我们认识·丢·字啊。”教室里响起一片笑声,学生们愉快地记住了“丢”字。
三、阅读课文 反复识字
苏教版选文在内容上既具有情趣性又具有生活性,课文的练习设计坚持简约、实用,抓住关键。翻开教材,课后作业基本上都是两项: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读一读,按笔顺描红。这样的安排,并不是其他作业不重要,而是要突出“识写读背”这四项语言最基本的内容。我们认为,在学生学习语言的起始阶段,一定要打下坚实的学习语文的基础,学习语文的基础是什么?简言之,识字、写字、朗读、背诵。而每课安排识字9~13个。针对识字量过大的问题,教师的指导便非常重要。我们在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注意激发识字兴趣,让生字多阶段复现,在复现中巩固识字。
1 初读课文时读准字音
为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我们要求学生初读课文时,“看看生字条中的生字宝宝,你已经认识了谁?跟它打声招呼吧(读出字音),还有谁你不认识?快把它从课文中找出来,圈一圈,借助拼音读一读吧。”学生们立刻行动起来,很乐意到课文中认生字,获得了学习生字的主动权。
2 合作学习时识记生字
合作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能力。课堂上,我们把学生分成四个人一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个小组长。在初读课文后,我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学习生字:四人围坐,每个人都用右手食指指着生字字条中的生字,从小组长开始,轮流教读,每个字连读三遍,其他三人跟读三遍,教读者一时不会了或者教错了,其他三人中任何—个可马上提醒或纠正,强化了对字音、字形记忆。
3 阅读课文时巩固识字
儿童识字,认得快,忘得也快。因此,不断复习是巩固识字的重要方法,而把识的字放到语言环境中巩固,效果比较好。教学中,我一方面在课堂上利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多种形式,反复朗读课文,随课文识字,即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便于理解字词的意思,有助于建立字词在音、形、义上的统一联系。
四、拓宽渠道 课外识字
崔峦理事长强调指出:识字提倡“两条腿走路”:一是课内,二是课外。学习完课文后,我先让学生按课文中提示的渠道去发现所认识到的新汉字,接着让学生补充课文:我在哪里,还认识了哪些字,我是怎样认识的。除了课文中提到的途径外,还告诉学生更多的识字途径如:读儿歌、做游戏、唱歌曲、看动画片、打电脑。还有孩子的姓名、家长的职业、逛商店、路边的招牌广告等,皆可随机应变融入识字中。校园里、家庭中、社会上都是识字的好地方。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主动识字。教学中,我经常布置学生课外阅读自读课本《亲近母语》、《成长阅读》、《古诗文诵读>及家长为孩子购买的低幼儿童读物,放手让学生去阅读,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把识字的巩固由课堂延伸到课外,既有效地巩固了识字,又使学生及早接受独立阅读的训练,获得良好的语言习惯的培养。
学生一旦对于识字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在学到了一定的识字方法以后,不仅课内注意识字,课外也会利用各种形式识字,他们会因为认出字而高兴,会为发现新词而雀跃,会为自己能读懂一本小书而欢呼。这种源于内心的满足,对自我能力的发现,将使孩子们拥有自信和持久的快乐。因此,低年级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开发学生身边的汉字学习资源,以便快捷高效地进行识字教学。
关键词:识字教学 激发兴趣 拓宽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09)02-055-001
《语文课程标准》在识字方面明确指出: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苏教版语文—年级上册识字的编排采用了三种形式:认一认,词串识字、随课文安排的识字、写字。安排三种不同的识字形式,其主要目的就是激发学生识字的欲望,喜欢识字。遵循了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全册要求认识400个常用字,并要求做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顶。教学中,我做了激发学生识字兴趣、教给识字方法、拓宽识字途径的尝试,从而提高了识字效率。下面具体谈谈几点做法。
一、发掘教材 趣味识字
与汉语拼音穿插安排的,共安排了五课80个字。“认一认”每一课中每—个字分三部分呈现:最上面的是一幅这个字的实物图画,中间是读音,下面是汉字。“认一认”采用的是四言韵语的形式,四字一行,合辙押韵,读来朗朗上口。
教学中,充分利用四言韵语“押韵合辙”的特点,通过多次反复而有趣的诵读,去整体把握。利用教材优势,通过暗示或点拨,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实物图画和音节、文字之间的联系,利用他们已有的认知实物的“前期经验”,启发学生自主识字。
二、新旧联系 随机识字
我们知道,新知识的获取往往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同样,学生认识新字的过程.也往往是建立在已有的知识上。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利用儿童已经学过的笔画、部首、熟字,采取加加、减减、换换的方法来引导学生随机识字。
例如,我在教学识字(一)第1课——《一去二三里》时,让学生用铅笔圈出“去”字,让学生想—想用什么方法记住“去”字。有的说“土”字加两笔。有的说“云”上加一笔竖就变成了“去”。“你们部是聪明的孩子,能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生字。”说着,我们在黑板上板书了一个大大的“去”字,随后又从讲台上拿起一支铅笔问大家:这是谁丢的铅笔?同学们的目光一下子集中到这支铅笔上来。我随机用红粉笔在刚写的“去”字上边加一笔“撇”,告诉学生这一撇就是你丢的东西,你想想,你的东西去了,不就是“丢”了吗?学生恍然大悟:“原来老师想教我们认识·丢·字啊。”教室里响起一片笑声,学生们愉快地记住了“丢”字。
三、阅读课文 反复识字
苏教版选文在内容上既具有情趣性又具有生活性,课文的练习设计坚持简约、实用,抓住关键。翻开教材,课后作业基本上都是两项: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读一读,按笔顺描红。这样的安排,并不是其他作业不重要,而是要突出“识写读背”这四项语言最基本的内容。我们认为,在学生学习语言的起始阶段,一定要打下坚实的学习语文的基础,学习语文的基础是什么?简言之,识字、写字、朗读、背诵。而每课安排识字9~13个。针对识字量过大的问题,教师的指导便非常重要。我们在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注意激发识字兴趣,让生字多阶段复现,在复现中巩固识字。
1 初读课文时读准字音
为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我们要求学生初读课文时,“看看生字条中的生字宝宝,你已经认识了谁?跟它打声招呼吧(读出字音),还有谁你不认识?快把它从课文中找出来,圈一圈,借助拼音读一读吧。”学生们立刻行动起来,很乐意到课文中认生字,获得了学习生字的主动权。
2 合作学习时识记生字
合作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能力。课堂上,我们把学生分成四个人一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个小组长。在初读课文后,我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学习生字:四人围坐,每个人都用右手食指指着生字字条中的生字,从小组长开始,轮流教读,每个字连读三遍,其他三人跟读三遍,教读者一时不会了或者教错了,其他三人中任何—个可马上提醒或纠正,强化了对字音、字形记忆。
3 阅读课文时巩固识字
儿童识字,认得快,忘得也快。因此,不断复习是巩固识字的重要方法,而把识的字放到语言环境中巩固,效果比较好。教学中,我一方面在课堂上利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多种形式,反复朗读课文,随课文识字,即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便于理解字词的意思,有助于建立字词在音、形、义上的统一联系。
四、拓宽渠道 课外识字
崔峦理事长强调指出:识字提倡“两条腿走路”:一是课内,二是课外。学习完课文后,我先让学生按课文中提示的渠道去发现所认识到的新汉字,接着让学生补充课文:我在哪里,还认识了哪些字,我是怎样认识的。除了课文中提到的途径外,还告诉学生更多的识字途径如:读儿歌、做游戏、唱歌曲、看动画片、打电脑。还有孩子的姓名、家长的职业、逛商店、路边的招牌广告等,皆可随机应变融入识字中。校园里、家庭中、社会上都是识字的好地方。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主动识字。教学中,我经常布置学生课外阅读自读课本《亲近母语》、《成长阅读》、《古诗文诵读>及家长为孩子购买的低幼儿童读物,放手让学生去阅读,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把识字的巩固由课堂延伸到课外,既有效地巩固了识字,又使学生及早接受独立阅读的训练,获得良好的语言习惯的培养。
学生一旦对于识字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在学到了一定的识字方法以后,不仅课内注意识字,课外也会利用各种形式识字,他们会因为认出字而高兴,会为发现新词而雀跃,会为自己能读懂一本小书而欢呼。这种源于内心的满足,对自我能力的发现,将使孩子们拥有自信和持久的快乐。因此,低年级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开发学生身边的汉字学习资源,以便快捷高效地进行识字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