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光溢彩话角杯

来源 :文物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li1152963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犀牛,我国古代称兕,犀角就是长在犀牛头盖骨结节上的角,又叫奴角,因为天生有凹下去而呈圆锥的形状,故常被做成饮器使用,还被制成装饰品如带、钗、簪等。传说犀角中有白纹如线直通两头,感应灵敏,故唐代诗人李商隐写有“心有灵犀一点通”的诗句,用以比喻两心相通。
  对犀角的利用和记载,早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就有猎犀获犀的记载。《韩诗外传》云:“太公使南宫适至义渠,得骇鸡犀以献纣。”骇鸡犀指的是通天犀。《抱朴子·登陟》云:“通天犀,其角一尺以上,刻为鱼而衔以入水,水常为开。”从商周时期始,人们就曾“以兕(雌犀)角为觚”。觚,古代的一种饮酒器或礼器。说明古人很早就知道酒性燥热,犀角性寒、凉,对人有凉血、解毒、镇惊、滋补的作用,因而就利用犀角制成器皿饮酒,以祛病延年,这可能也是为什么我们如今看到的犀角制品多为酒杯的主要原因。宋以前的犀角器皿只见记载而未见实物,1981年在浙江诸暨南宋董康祠的合葬墓(嘉定元年,公元1208年)中发现一套文房用品,内有犀角镇纸二件,这可能是现在能见到的最早的犀角制品了。
  犀角有亚洲与非洲犀之分,亚洲犀角的底盘为马蹄形,非洲犀角为马鞍形。一般亚洲犀角质优于非洲犀角,因而其所雕之物也珍于非洲犀角制品。犀角雕刻在竹、木、牙、角四大雕刻中。居首要地位,就在于其材料的珍贵难得和材质的药用价值。
  犀角杯的雕刻内容大致分为:花卉动物、仿古题材、人物风景和素面四个大类,其中,花卉动物的犀角杯最多,仿古题材和人物风景的次之;造型主要分平底与锥底两种,前者适合置于桌面。后者则更适合手握。从明代以来,到清乾隆,是犀角杯迅速发展的兴盛时期,能工巧匠辈出,其中著名的犀角雕刻大师有鲍天成、濮仲谦、尤通等。他们雕刻的犀角杯设计奇巧,工细绝伦,各自运用了深、浅浮雕、镂空雕及线刻等技法,在小小的一件犀角表面,甚至内壁上,疏密有致地雕琢出山水、松石、人物等纹饰,意境幽远,是当时世人追捧的艺术珍品。据说乾隆皇帝厌倦了精雕细琢、纹饰繁缛的玉器,而对古色古香的犀角杯特别偏爱,情有独钟。
  现藏于四川博物院和眉山三苏祠博物馆的犀角杯,时代从明代到晚清,在这数百年间,犀角杯由简而繁,经历了由质朴到奢华,再到对艺术境界的捕捉与探寻的蜕变,它们不仅是一个个工艺大师艺术灵感的再现,更是记载着犀角雕刻艺术的发展历程。
  明蟠螭纹犀角杯。蟠螭纹在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玉器上常出现,早先无角,后逐渐演变,且形态独特,造型较为自由。现藏四川博物院的这件明代犀角杯(图一),高9.4厘米,最大口径14.5厘米,呈褐红色,椭圆花瓣形,敞口,假圈足,似喇叭状,杯身分上中下三部,上部为花瓣纹,口沿饰回纹一周,近口沿处内外壁各饰雷纹一周,以两螭镂空雕饰为耳,鸟喙螭身,形态相同,相互对望,上下肢体交缠在一起;外壁各饰一侧身站立独角虬龙;中部鸟、兽纹叠压在八圈线刻小回纹之上,下部四螭,跷足卷尾,两两相视。与耳相对的另一侧,是一排纵向排列的凸棱,叠压在云头纹之上,正面分别饰花瓣纹和回纹等。整个杯身用高浮雕等手法,雕满十余个小蟠螭,有象首的,也有鸟头的,还有独角虬龙和双角兽头的等等,有的昂首张望,有的相互追逐撕咬(图二)。地纹用浅浮雕和线刻花瓣纹、兽纹以及回纹等纹饰作为装饰,足部整齐排列¨个头朝上的线刻螭纹。杯的底部阴刻“龟宅”二字,“龟”字以象形字体篆刻,“宅”字为篆体无头,两字呈上下排列组成,喻长寿安康之意。
  明代曹明仲在《格古要论》中对犀角材质有如下描述;“凡器皿要滋润,粟纹绽花者好,其色黑如漆、黄如粟,上下相透,云头雨脚分明者为佳”。从整体看,这件犀角杯造型上遵循了犀角的自然形态,瑰丽神秘的纹饰充满了动感,精湛细致的雕刻工艺让人叹为观止,器身纹饰按疏密、繁简、动静的对比,以及大小及深浅的对比,主次分明,形象生动,线条流畅,色泽光亮油润,晶莹剔透,不论是雕工还是沁色,都是难得一见的犀角雕珍品。
  明葡萄山茶花纹犀角杯,杯呈褐红色,口径最大处18.1厘米,高8.5厘米,平底。口为椭圆花瓣形,敞口,似喇叭状。内壁雕葡萄叶,外壁高浮雕葡萄、葡萄叶和山茶花及枝蔓等(图三)。
  此器保存完好,未曾虫蛀,犀角质地坚硬而细腻红润,似宝玉般莹润欲透。整器雕刻精细,刀法圆润光滑,没有雕刻痕迹,构图雅致饱满,果木、花卉活灵活现,连葡萄叶上细细的经脉也清晰可见。该杯不论是材质或雕工,都堪称犀角雕中的精品。此杯现藏于四川博物院。
  明八仙过海纹犀角杯,现藏于四川眉山三苏祠博物馆的这件八仙过海犀角杯,高15厘米,口径18厘米,底径6厘米,敝口,中空(图四)。杯的外侧纹饰取材于民间传说中八仙过海的故事情节,角杯下部饰海水,中部雕神态各异的八仙及仙鹿,上部为云雾松石,采用高浮雕和缕空雕的雕刻手法,雕刻细腻,构图丰满,人物、松木、山石、云水栩栩如生,刀法犀利,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实为难得一见的犀角雕精品。
  明骢马犀角杯,该杯形体较大,有14.1厘米高,口径19.2厘米,侈口,口沿饰松木及山石,口沿内阳刻草书两行杜甫《骢马行》中的诗句:“昼洗须腾泾渭深,夕趋可刷幽并夜”。器身分上下两层,上雕膘肥体健的四马,作嬉戏休闲之态,下饰一人在河边为二马擦洗,另一人在一旁扬鞭牧马(图五),角杯后饰一对母子马在树丛下、山岩旁,小马驹依偎在母马身边吮乳,母马昂头回首作嘶鸣状;角杯座用楠木雕刻成盘根错节的老松,在色彩和纹饰雕刻上,与角杯体浑然天成。
  该犀角杯角质坚硬,构图饱满。整器在山石、树木、人物、动物的编排上,错落有致而显得井然有序,诗词与纹饰相映成趣,意境幽远。运用了深浅浮雕和镂空雕雕刻技法,苍劲有力。对于该角杯的时代问题,原馆藏记录为清代,但从其纹饰风格和雕刻工艺看,有明万历时期著名雕刻大师濮仲谦的艺术风格,整件物品雕刻大气,刀工老到深厚,题材内容和表现形式,与明末清初时惯用的题材,笔者倾向于将时代定为明代。该杯现藏于四川博物院。
  清海棠纹犀角杯,杯口呈荷叶卷曲敞口状,杯高6.9厘米,最大宽处14.2厘米,杯里底心线刻五星纹花芯,外壁雕刻海棠花及枝蔓(图六)。整器以枝蔓成手掌般托举荷叶,荷叶自然卷曲为杯形,造型自然流畅,构思奇巧,惜杯多处有虫蛀现象。
  犀角雕刻易损难求,材质属有机质,不耐腐蚀,特别怕虫蛀,表面开裂、缺损或虫蛀了的角杯,都会影响其收藏价值,因此,注重日常保养维护至关重要,防潮、防蛀、防尘和防日光暴晒是有效延长其寿命的重要方面。该杯现藏于四川博物院。
  清兽面纹犀角杯,高4.4厘米,最大口径11.2厘米。口沿内外壁阳刻回纹,腰部线刻雕一兽面纹,两面纹饰均一样(图七)。弧形手柄耳,口沿与手柄处雕一蟠螭口衔杯沿,该犀角杯小巧玲珑,把盏饮酒,很是惬意,不论是造型还是杯身的纹饰,均以仿青铜器纹饰与造型为主,杯底有方形阳刻铭文,从右至左旋读为“刘名震制”四篆字。此犀角杯现藏于四川博物院。
  犀角杯珍贵的材质,精美的雕工,充满深意的文化内涵,使其成为牙角类藏品中的精品。
  


  

其他文献
作为早年西方绘画的传播者、中国现代美术的先驱,颜文棵深谙欧洲绘画光与色的精髓。他矢志不渝地终生从事西画艺术的探求,心不旁骛。他在近一个世纪的生命旅程中,因对光色的不同追踪而呈现出灿烂夺目的艺术嬗变过程:光感的追踪(1912~1927),光色融合之一——西洋水(1928~1935),光色融合之二——故乡土(19361966),光色融合之三——意象诗(1967~1985)。    光感的追踪(1912
期刊
宣德炉是明代宫廷制作的焚香之器。由于文献记载复杂、笼统,又缺乏可资参考的标准器物,加之宣德三年以降的明、清诸朝和民国时期大量仿制品涌现,以致世人难识宣德炉的庐山真面目,给后世留下了一个个待解之谜。  那么,有没有真正的宣德炉呢?真正的宣德炉又是什么样呢?  作为北京地区大型综合性博物馆,首都博物馆藏品虽不比故宫博物院之得天独厚,但在数十年的收集过程中,也庋藏了丰富的地域性文物,香炉即是其一。在北京
期刊
炉是盛火的器具,古人一般用作取暖、烹饪、冶炼之用。在人类社会漫长的进步过程中,其用途发展到熏香、焚香。炉的质地也颇为丰富,有陶、瓷、玉、银、石、珐琅、铜、铁等,其中以铜炉的数量为最巨。广义的铜炉包括炭炉(燎炉)、温酒炉、熏炉、香炉、手炉等,而现在收藏界所说的铜炉则特指铜香炉,或者宣德炉、宣德款铜香炉、形制与宣德炉相近的无款铜炉及其他年款铜香炉,可称为狭义的铜炉。本文所谈的铜炉,其概念等同于后者。 
期刊
编行按:  2010年7月24日下午,芷兰雅集艺术月谈第十二讲邀请刘锡荣先生主讲宣德炉的鉴赏和收藏。刘锡荣先生是著名的宣德炉收藏家,著有《钟鼎茗香——荣斋宣炉清赏》一书。    宣德炉最早叫做宣德鼎彝器。介绍宣德炉最主要的有三本图谱,分别是明代吕震撰《宣德鼎彝谱》《宣德彝器图谱》和明代吕棠撰《宣德彝器谱》。  宣德炉是明宣宗年间的产物,宣宗在位只有十年(1426-1435)号“宣德”。宣德三年(1
期刊
北京匡时12月初将举办的五周年秋季拍卖会,将隆重推出由王世襄旧藏、并在其所著《自珍集》中收录的20座铜炉。这批精美的铜炉曾于2003年中国嘉德秋拍会“俪松居长物——王世襄、袁荃猷珍藏”中亮相,并以不俗成绩全数成交。其中最为夺人眼球的是:目前市场所见唯一的顺治款冲天耳三足炉,曾创造铜炉拍卖单品价格纪录的明崇祯冲天耳金片三足炉以及明末清初的“玉堂清玩”大鬲炉。  业内行家曾言:“距今几千年前的商周青铜
期刊
上海地区最具影响的中国画艺术丛书集《朵云》(总第三十五期)刊有日本奈良大学教授古原宏伸的《石涛赝作考》一文,该文对石涛的《万点恶墨图卷》又名《泼墨山石卷》提出了质疑。  其实,古原宏伸的这篇文章已经过去二十余年了,一般说来,没有必要对尘封多年的旧事再来个“追究”。可我为什么要将其拈出来加以考辨呢?理由有二:一、古原宏伸先生质疑的是一件很有代表性的石涛名作;二、 《石涛赝作考》一文自见刊到现在不见
期刊
文献记载古人薰香习俗最早见于商代,考古材料最早见于战国。到了汉代,汉武帝西征,西域各国与中原联系日益密切,经贸往来也逐渐增多,国外名贵的香料随之涌人。当时用铜制作的薰炉十分流行,又因为薰炉冒出来的烟,飘飘渺渺,如同仙境,所以薰炉的炉盖常常被制作成仙山“博山”的形状,称为“博山炉”。香料的增多导致薰炉的大量制作,不过自魏晋南北朝以后,制瓷业迅速发展,而铜器衰弱,薰炉大多用瓷器或其他材料制成,且制作粗
期刊
1368年朱元璋称帝南京后。景德镇瓷器烧制逐渐恢复,从南京明故宫遗址出土瓷片看,洪武朝除生产釉下彩青花、釉里红瓷器之外,因祭祀使用所需,各种颜色釉瓷器开始烧制,传统青白釉以及新创烧的甜白釉、红釉、蓝釉、黄釉、青釉、酱釉等色釉瓷均现雏形,为此后明代颜色釉瓷的烧制打下了基础。有明一代,永乐甜白釉,宣德鲜红釉、蓝釉,成化、弘治黄釉冠绝一代。  尽管明代颜色釉瓷器数量稀少,但拍场上不乏高价成交的名品。上个
期刊
关于书画鉴定,首先要明确概念。通俗地讲,书画鉴定实际上就是一个判断真伪和辨别是非的工作。  判别真伪。就是我们对有作者款题和印章的作品的真假作出判断。因为有款、有印才涉及到真和伪的问题。  辨别是非,就是对一件作品,尤其是古代的作品的流传经历进行判别。古代作品会有一个相当长的流传过程,我们要针对作品上的题跋、鉴藏印等等对作品的传承进行辨别。  书画鉴定最基本、最核心的任务就是这两项。当然,如果碰到
期刊
四亿天价 豪卷拍场  能中流砥柱?    就像所有战役多在夜间发生一样,中国大陆拍卖市场的最辉煌战绩,往往也在沉寂的夜场出现。  商厦大卖场夜间血拼为的是人气,高雅的艺术品拍卖也撕开了北京神秘的夜幕,揭去了拍品的神秘面纱。  有人言,中国经济发展和财富的增加,势必带来艺术品市场的繁荣,国际市场上价格较低的中国文物艺术品,因经济发展而提升了价格。果真如此。连绿豆、大蒜价格一度涨得令人难以置信,消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