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烛之武说退秦师,固然离不开高超的游说技巧,但是,更是与秦晋郑三国各国国情国势和三国地理关系、利益关系这些客观因素分不开的;烛之武的游说技巧不过是准确而深刻地剖析了这些客观因素、成功“伐交”而已。此外,郑国君臣上下的主观努力也是重要因素。
【关键词】烛之武 游说技巧 地理关系 利益关系
人教版高一语文课本《烛之武退秦师》记载了秦晋联合攻打郑国,郑国危在旦夕;郑文公派能言善辩的烛之武前去说服秦伯;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的利益冲突,一番纵横捭阖,分化瓦解,化敌为友,说服秦伯不仅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国也不得不撤兵,从而消除了郑国的危机。故事情节大开大合,张弛有度,惊心动魄。
受命于危难之际的烛之武三寸舌强于百万师,只用了短短的125字的说辞,却使秦晋盟散约毁,两支人马自动撤离,无疑是郑国转危为安的主要因素;但是,时势造英雄,遂使烛之武成功的诸多主客观原因,常常被人忽略。
一、烛之武成功说退秦师的客观原因
1.战争起因与秦国无关。“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涉及的都是晋国的利益,秦国上下战争动因和战争意志不强,是被烛之武离间并争取的第一个客观原因。这也是为什么烛之武拿秦国下口而不找晋国的原因。
2.秦晋两军分开驻军。“晋军函陵,秦军氾南”,正是因为这点,烛之武才得以秘密“夜缒而出,见秦伯”,以售其“奸”。假设秦晋夹杂结营,甚至组成联军总司令部,即令烛之武口若悬河,舌如利刃,也无从置喙。也正是因为这一点,秦军才可以单独抽身撤军,并且派兵转而保卫郑国。
3.三国地理位置关系影响国家关系。打下郑国之后,秦国“越国以鄙远”,其难可知;而晋国倒是“厚”起来“陪”起来。秦国未必愿意起五更而不得利。而晋国未来要发展,只能损害西边的秦国;秦国要向中原发展,却被晋国挡在东边。所以,地理位置决定了秦晋联盟的脆弱不稳,被烛之武搅动起个早期的“远交近攻”态势。
4.秦晋盟国之间利益冲突。两国虽有秦晋之好,但是,国家利益至上,没有永久的敌人和朋友,只有永久的国家利益,古今一理。如上所言,地理位置决定了眼下打下郑国会导致“邻之厚,君之薄”的结局;秦晋都想称霸中原,未来的发展又必然互相冲突。所以,秦晋之好已经是埋下了先天的国家利益冲突。当下秦国驻军保卫郑国,后来秦国灭亡晋国分裂成的韩赵魏,坑杀赵军四十万,都是由此而来。如果不是两国之间有这种利益冲突,秦军就算为了避免损失撤军而去,也大可不必还帮助几秒钟之前的敌人而防范刚才的盟友,则弱小的郑国仍旧还要单独面对强大晋国,形势依然危如累卵。
5.晋国对秦有曾经呲牙的历史。秦穆公当年也“尝为晋君赐矣”,以武力护送晋惠公回国登基,但是,晋君“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晋国这以怨报德的前科,穆公岂能不耿耿于怀?这虽然不是晋文公所为,但是,鉴往知今知未来,教训不能不吸取,秦穆公不得不防被同一条蛇咬第二次的事情在未来发生。
6.秦晋目前的特殊关系。晋文公被迫害流亡国外十九年,是秦穆公收揽为老女婿并武力护送回国夺取政权的,“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所以,晋军“亦去之”。如果不是秦晋这样的特殊关系,晋军坚持不退军,单打独斗死磕郑国,也不是拿不下郑国的。
兵法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烛之武的说辞,是经典的“伐交”之作。而他能够“伐交”成功,是因为秦晋之间、秦晋郑之间客观存在的“交”,有“伐”的客观基础。
二、烛之武成功说退秦师的的主观原因
1.佚之狐抛弃个人私心诚心荐贤。古往今来不乏佚之狐这类人,他们不学无术却谋官有术;窃据高位之后妒贤嫉能;尤其要命的是他们本能地知道谁是贤才,盯死防范。烛之武的超级巨能,佚之狐应该是早就知道的,否则何以在如此国难当头之际推荐他担当如此大任?可是他却昧于私心一直不肯荐贤,以便自己尸位素餐。好在他还不是坏透顶的家伙,估计知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的道理,自己虽不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但关键时候还是推荐了他雪藏于内心里的才俊之士烛之武,也算是“一言兴邦”吧。
2.烛之武深明大义赤诚爱国。烛之武怀抱利器,却英雄无用武之地,一生襟抱未曾开。所以,郑伯求到门下的时候,他发了一通“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的满腹牢骚和委屈,还以“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惺惺作态地假意推辞。其实,他是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以他的睿智岂不明白郑伯所说的“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的道理?再说,明白了又怎样?战国之士朝秦暮楚,此地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以他的才干,适彼乐土,哪里不打出一片天地?是国难当头之际的爱国赤诚,使得他接受了郑伯诚恳的道歉,毅然夜缒而出,孤身勇赴秦军大营。
3.郑伯的善于纳谏,诚恳求贤。他采纳佚之狐的进谏,及时而果断决策,启用烛之武;他勇于自责“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将朝臣隐贤之过揽到了自己身上,为了国家诚恳求贤之意打动了烛之武,是救亡图存的重要举措。
4.郑国的坚决抵抗。弱国无外交,没有实力后盾,别人唾手可得,三寸舌就仅仅是三寸舌而已。郑国先之以闭城死守,才使得烛之武前去游说瓦解有了可能;又作好了鱼死网破的准备,“敢以烦执事”,秦军就算杀人三千,也会自伤八百;所以秦穆公才不做火中取栗、为人作嫁、损人不利己甚至害己的事情撤军而去;晋文公也才有“以乱易整,不武”的顾虑,忍痛割爱了。
5.烛之武高超的游说技巧。第一,以“郑既知亡矣”,摆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德性,坦承郑国已经知道并有了心理准备接受亡国的事实,借以表明此行并非为郑而来,从而打消了秦穆公防范心理;第二,宣称“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意即如果因为灭亡郑国对秦国有利,导致秦国非要进攻郑国的话,郑国不惧鱼死网破决死一战。这一招既维护了国家尊严,也提醒秦国值不值得在一场毫无利益的战争中付出巨大牺牲。第三,将郑国置身事外,像一旁观者一样站在秦晋旁边,分析秦晋在亡郑后不同的收获和力量的消长,撩拨起秦伯对晋国的阻遏之心。第四,以舍郑后郑对秦国的好处利诱之,暗示将来的郑国亲秦的态度,诱使秦国与郑结盟。第五,提起秦晋交往史上晋国以怨报德的历史,挑起秦对晋的反感不信任。第六,从战略上推定晋国未来的发展必然成为秦国心腹大患,彻底转化了三方之间的敌友关系。如此六招下来,烛之武为救郑国而来,却利用秦晋既有矛盾,把是否亡郑,变成了秦晋两国之间利益上的分配和由此带来的双方力量上的消长,拨动了秦晋争霸这样一根敏感的神经;处处谋划算计的是秦国过去、当前乃至未来的利益,透彻有理,具有强大的逻辑力量,由不得秦穆公不听。
就这样,在三国各方的主客观条件下,烛之武退秦师才有可能。而此前人们过分关注的是烛之武的游说技巧,忽略了这些技巧所建立的三国各自国情、三国之间关系以及郑国君臣上下主观努力这一系列的主客观基础。
★作者简介:袁幼阶,湖北省武汉市新洲三中高级教师,语文教研组长;熊英,湖北省武汉市新洲三中教师。
【关键词】烛之武 游说技巧 地理关系 利益关系
人教版高一语文课本《烛之武退秦师》记载了秦晋联合攻打郑国,郑国危在旦夕;郑文公派能言善辩的烛之武前去说服秦伯;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的利益冲突,一番纵横捭阖,分化瓦解,化敌为友,说服秦伯不仅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国也不得不撤兵,从而消除了郑国的危机。故事情节大开大合,张弛有度,惊心动魄。
受命于危难之际的烛之武三寸舌强于百万师,只用了短短的125字的说辞,却使秦晋盟散约毁,两支人马自动撤离,无疑是郑国转危为安的主要因素;但是,时势造英雄,遂使烛之武成功的诸多主客观原因,常常被人忽略。
一、烛之武成功说退秦师的客观原因
1.战争起因与秦国无关。“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涉及的都是晋国的利益,秦国上下战争动因和战争意志不强,是被烛之武离间并争取的第一个客观原因。这也是为什么烛之武拿秦国下口而不找晋国的原因。
2.秦晋两军分开驻军。“晋军函陵,秦军氾南”,正是因为这点,烛之武才得以秘密“夜缒而出,见秦伯”,以售其“奸”。假设秦晋夹杂结营,甚至组成联军总司令部,即令烛之武口若悬河,舌如利刃,也无从置喙。也正是因为这一点,秦军才可以单独抽身撤军,并且派兵转而保卫郑国。
3.三国地理位置关系影响国家关系。打下郑国之后,秦国“越国以鄙远”,其难可知;而晋国倒是“厚”起来“陪”起来。秦国未必愿意起五更而不得利。而晋国未来要发展,只能损害西边的秦国;秦国要向中原发展,却被晋国挡在东边。所以,地理位置决定了秦晋联盟的脆弱不稳,被烛之武搅动起个早期的“远交近攻”态势。
4.秦晋盟国之间利益冲突。两国虽有秦晋之好,但是,国家利益至上,没有永久的敌人和朋友,只有永久的国家利益,古今一理。如上所言,地理位置决定了眼下打下郑国会导致“邻之厚,君之薄”的结局;秦晋都想称霸中原,未来的发展又必然互相冲突。所以,秦晋之好已经是埋下了先天的国家利益冲突。当下秦国驻军保卫郑国,后来秦国灭亡晋国分裂成的韩赵魏,坑杀赵军四十万,都是由此而来。如果不是两国之间有这种利益冲突,秦军就算为了避免损失撤军而去,也大可不必还帮助几秒钟之前的敌人而防范刚才的盟友,则弱小的郑国仍旧还要单独面对强大晋国,形势依然危如累卵。
5.晋国对秦有曾经呲牙的历史。秦穆公当年也“尝为晋君赐矣”,以武力护送晋惠公回国登基,但是,晋君“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晋国这以怨报德的前科,穆公岂能不耿耿于怀?这虽然不是晋文公所为,但是,鉴往知今知未来,教训不能不吸取,秦穆公不得不防被同一条蛇咬第二次的事情在未来发生。
6.秦晋目前的特殊关系。晋文公被迫害流亡国外十九年,是秦穆公收揽为老女婿并武力护送回国夺取政权的,“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所以,晋军“亦去之”。如果不是秦晋这样的特殊关系,晋军坚持不退军,单打独斗死磕郑国,也不是拿不下郑国的。
兵法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烛之武的说辞,是经典的“伐交”之作。而他能够“伐交”成功,是因为秦晋之间、秦晋郑之间客观存在的“交”,有“伐”的客观基础。
二、烛之武成功说退秦师的的主观原因
1.佚之狐抛弃个人私心诚心荐贤。古往今来不乏佚之狐这类人,他们不学无术却谋官有术;窃据高位之后妒贤嫉能;尤其要命的是他们本能地知道谁是贤才,盯死防范。烛之武的超级巨能,佚之狐应该是早就知道的,否则何以在如此国难当头之际推荐他担当如此大任?可是他却昧于私心一直不肯荐贤,以便自己尸位素餐。好在他还不是坏透顶的家伙,估计知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的道理,自己虽不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但关键时候还是推荐了他雪藏于内心里的才俊之士烛之武,也算是“一言兴邦”吧。
2.烛之武深明大义赤诚爱国。烛之武怀抱利器,却英雄无用武之地,一生襟抱未曾开。所以,郑伯求到门下的时候,他发了一通“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的满腹牢骚和委屈,还以“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惺惺作态地假意推辞。其实,他是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以他的睿智岂不明白郑伯所说的“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的道理?再说,明白了又怎样?战国之士朝秦暮楚,此地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以他的才干,适彼乐土,哪里不打出一片天地?是国难当头之际的爱国赤诚,使得他接受了郑伯诚恳的道歉,毅然夜缒而出,孤身勇赴秦军大营。
3.郑伯的善于纳谏,诚恳求贤。他采纳佚之狐的进谏,及时而果断决策,启用烛之武;他勇于自责“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将朝臣隐贤之过揽到了自己身上,为了国家诚恳求贤之意打动了烛之武,是救亡图存的重要举措。
4.郑国的坚决抵抗。弱国无外交,没有实力后盾,别人唾手可得,三寸舌就仅仅是三寸舌而已。郑国先之以闭城死守,才使得烛之武前去游说瓦解有了可能;又作好了鱼死网破的准备,“敢以烦执事”,秦军就算杀人三千,也会自伤八百;所以秦穆公才不做火中取栗、为人作嫁、损人不利己甚至害己的事情撤军而去;晋文公也才有“以乱易整,不武”的顾虑,忍痛割爱了。
5.烛之武高超的游说技巧。第一,以“郑既知亡矣”,摆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德性,坦承郑国已经知道并有了心理准备接受亡国的事实,借以表明此行并非为郑而来,从而打消了秦穆公防范心理;第二,宣称“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意即如果因为灭亡郑国对秦国有利,导致秦国非要进攻郑国的话,郑国不惧鱼死网破决死一战。这一招既维护了国家尊严,也提醒秦国值不值得在一场毫无利益的战争中付出巨大牺牲。第三,将郑国置身事外,像一旁观者一样站在秦晋旁边,分析秦晋在亡郑后不同的收获和力量的消长,撩拨起秦伯对晋国的阻遏之心。第四,以舍郑后郑对秦国的好处利诱之,暗示将来的郑国亲秦的态度,诱使秦国与郑结盟。第五,提起秦晋交往史上晋国以怨报德的历史,挑起秦对晋的反感不信任。第六,从战略上推定晋国未来的发展必然成为秦国心腹大患,彻底转化了三方之间的敌友关系。如此六招下来,烛之武为救郑国而来,却利用秦晋既有矛盾,把是否亡郑,变成了秦晋两国之间利益上的分配和由此带来的双方力量上的消长,拨动了秦晋争霸这样一根敏感的神经;处处谋划算计的是秦国过去、当前乃至未来的利益,透彻有理,具有强大的逻辑力量,由不得秦穆公不听。
就这样,在三国各方的主客观条件下,烛之武退秦师才有可能。而此前人们过分关注的是烛之武的游说技巧,忽略了这些技巧所建立的三国各自国情、三国之间关系以及郑国君臣上下主观努力这一系列的主客观基础。
★作者简介:袁幼阶,湖北省武汉市新洲三中高级教师,语文教研组长;熊英,湖北省武汉市新洲三中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