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作为中介的禅宗看儒佛交涉问题——以罗钦顺对佛教的批判为中心

来源 :中国哲学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wlao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往学界对于理学家(尤其是狭义的理学一脉)辟佛颇多微词.一方面,认为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家对于佛教中的一些核心概念,如空、涅槃、轮回等理解并不准确.另一方面,认为理学家之所以理解不准是因为心中有一个强烈的排拒佛教的前见.故而“辟佛”一事似乎只有立场之争,根本谈不上对错.本文认为,择取什么教义作为心中“佛教”的典范其实构成了理学家辟佛与上述对理学家辟佛之批评之间一个不容小觑的差别性要素.理学在辟佛时,心中的假想敌核心是禅宗,攻辩最为用力的观念是“作用是性”.当我们考虑理学与佛教的关系这一议题时,如果我们把佛学理解为一个光谱,在儒佛交涉中佛学高亮的区域恰恰应当是被视为“末流”的禅宗.
其他文献
在老子哲学中“物”扮演着重要角色.老子所言“物”的语义比较多样,在以现象事物为基本义的同时,也包括其他多种义项,这和此词在用法上的灵活性有关.老子论“物”常在道物关
由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协会和中国(广东)自贸区深圳前海蛇口片区管委会共同主办的首届国际产能合作论坛暨第八届中国对外投资合作洽谈会(外洽会)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在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个阶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求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概括中心思想,还在每组课文中安排
横渠学是朱熹思想的重要来源之一.朱熹通过对张载理学核心命题的重新阐释,丰富了自身思想体系的建构.一是对于“太虚即气”,朱熹以“天理”诠解“太虚”,以“理气”诠解“虚
学界关于《西铭》主旨的探讨争讼已久,以“理一分殊”说为主流观点.“理一分殊”首现于杨时、程颐关于《西铭》主旨之争辩中,学界对此更多赞扬程颐而批评杨时未真正理解《西
会议
陆佃力图通过注解《道德经》来恢复性命之学,弥补道德之裂,救汉唐学术之失.其《道德经》注融合三教,吸纳儒、道义理,借鉴佛、道方法,以《孟子》心性论为据,吸取了道家的整体